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氯胺酮麻醉在头面部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术后清醒度的比较。方法50例病人,ASA分级为Ⅰ-Ⅱ,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麻醉组(D),氯胺酮麻醉组(K)。D组用异丙酚2.5mg.kg-1诱导,用Graesby-340泵注异丙酚4.5mg·kg-1·h-1维持麻醉;k组用氯胺酮2.0mg/kg-1诱导,静脉点滴氯胺酮3mg·kg-1·h-1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T0)、注药后(T1)、插管后(T2)、手术时(T3)、拔管前(T4)5个时点的HR、BP的变化,同时观察术后病人清醒的情况,并比较组内的变化和组间的变化。结果两组均对血流动力学有影响,K组在注药后、插管后、拔管前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而D组在相对时点的HR、BP变化比K组较轻。同时,D组术后比K组清醒明显快。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头面部肿瘤手术中比氯安酮麻醉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3.
自1980年9月至1983年5月用微波加热合并放射治疗头面浅部肿瘤24例。多数为晚期病例,其中11例获得长期治愈(健在38~81个月)。放疗采用深部X-Ray、~(60)Co及10Mev电子束,每周4~5次,每次2~2.5Gy,总量40~50Gy8例,36、60、91Gy分别各1例。加热用2450及915MHZ,每周2次,每次40分钟,控制瘤内温度在41~44℃,共加热8~13次。本文对11例治愈病例作一分析。证明高温与放疗合并确有明显临床效果,本组多数在放射量偏低的情况下得到治愈,显示高温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 2 11例肿瘤病人应用异丙酚麻醉 ,观察异丙酚的用量 ,病人反应及术后清醒情况。方法 异丙酚按 1~ 2mg/kg静脉推注诱导气管插管 ,然后按每小时 2~ 4mg/kg静脉微量泵或静脉滴注维持。 结果 术毕 80 %的病人在 10分钟内苏醒 ,12 %的病人在 2 0分钟内苏醒 ,8%的病人 2 0分钟以后苏醒 ,平均苏醒时间 9分钟。异丙酚最多用量2 2 10mg ,最少用量 5 0mg ,平均用 85 0mg。诱导及手术中患者平均血压较术前低 15 % ,术中心率较术前慢 10 %。 结论 尽管异丙酚在肿瘤病人诱异及维持过程中引起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 ,且维持时间短。但异丙酚起效快 ,体内无蓄积 ,毒性少 ,恢复迅速及显著的脑保护作用等优点 ,使其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对内镜检查及治疗,在粘膜表面麻醉且患者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尤其是咽部慢性炎症的患者粘膜表面麻醉的效果常不满意,影响对患者的检查与治疗,特别是行支气管镜及纤维喉镜检查,因严重的神经反射(会厌反射、呛咳等),往往直接影响检查及治疗效果。我院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门诊纤维胃镜、支气管镜及纤维喉镜在异丙酚麻醉下检查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以下仅就在异丙酚全麻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及纤维喉镜介入治疗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184人次,男80例,女68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2… 相似文献
6.
7.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4)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复合诱导在肿瘤患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入住病床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异丙酚诱导,治疗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复合诱导。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CD+3和CD+4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插管前、插管后及插管后15min的MAP与HR、CD+3和CD+4值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麻醉后恶心、呕吐、疼痛和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复合诱导在乳腺癌麻醉中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与免疫系统的稳定,安全性好,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已广泛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与维持 ,但在硬膜外麻醉中辅助应用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其腹、盆腔肿瘤根治性手术中消除牵拉反射和镇静催眠的效果 ,并与氟芬合剂相比较 ,探索出一种能提高硬膜外麻醉质量、安全、平稳的辅助用药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术前无明显心肺功能障碍、ASAI Ⅱ级 ,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病人 6 0例 ,男 44例 ,女 16例 ,年龄2 6~ 72岁 ,体重 42~ 70Kg。手术种类 :胃癌根治术 43例、结肠癌根治术 8例、宫颈癌根治术 9例 ,随机分为两组 :异丙酚组、对照组。1 2 麻醉方法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麻醉剂为 1 5~ 2 0 %利多卡因 (肾上腺素 1∶2 0万 ) ,阻滞效果完全。1 3 异丙酚组 :进腹、盆腔探查前静注1%异丙酚 0 8~ 1 2mg kg ,继以微量泵1 6~ 2 8mg kg h维持 ,老年病人负荷量、维持量酌减。下标本清理腹腔后停药。对照组 :进腹、盆腔探查前静注安定 5~ 10mg ,氟芬合剂 1 5~ 2ml。老年用量酌减。1 4 观察指标 用美国Omni TrakNvs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 相似文献
9.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是治疗小肝癌的最新有效的微创手术,但手术的麻醉尚未得到重视,一般的局部麻醉或者单次使用镇痛药物均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本研究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麻醉,探讨其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射频治疗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R组)组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F组)组,每组各30例.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F组单次静注芬太尼1.5μg·kg-1,两组均以异丙酚微量泵维持麻醉.使用UT 4000型床边监护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 min及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胸肌强直次数.结果:R组患者的清醒时间[(5.0±1.8)min]显著短于F组[(10.7±3.0)min](P<0.001).异丙酚用量R组[(172.0±37.3)mg]显著少于F组[(330.3±61.2)mg](P<0.001).术中R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低于F组(P<0.05).术中体动R组(5例)少于F组(12例),呼吸暂停R组(12例)多于F组(6例).两组均未见胸肌强直.结论: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微量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所应用硬膜外麻醉为肝癌切除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但由于它是一种不完善的麻醉.故增加了肝切除术的难度。为提高麻醉效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自1992年10月起,我们在进腹后常规加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持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用于肝癌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加持续硬膜外阻滞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苏醒速度的观察。方法:35例肝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组)连续持硬加异丙酚静脉麻醉加吸入麻醉;(P组)为对照组,连续持硬加普鲁卡因静脉麻醉加吸入麻醉。结果:D组患者术中血压、心律平稳,无论手术时间长短,停药后清醒迅速,术后无恶心呕吐或其它不适。P组患者苏醒时间比D组延长,个别病例苏醒延迟30分钟以上。结论: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药,在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剂量时,能产生很好的静脉麻醉作用,由于复合持硬麻醉减少了其它麻醉剂的吸入量和其它镇痛药的用量,停药后清醒迅速。 相似文献
12.
术前咪唑安定在肿瘤病人麻醉诱导时异丙酚用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和目的:咪唑安定因具有抗焦虑和镇静作用,临床上常规作为术前用药。本研究探讨术前用药咪唑安定和苯巴比妥钠在肿瘤手术全麻病人诱导时异丙酚的用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肿瘤病人(ASAⅠ-Ⅱ)3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和苯巴比妥钠组(L组)各15例。诱导前30min分别给予阿托品0.5mg、咪唑安定0.05mg/kg(M组)和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2mg/kg(L组)。以30mg·kg-1·h-1的恒速灌注异丙酚,将唤之不能睁眼作为麻醉诱导的最终效应点。记录诱导时间、异丙酚用量以及诱导前、后血压和心率。结果:M组诱导时间(2.8±0.37min)和异丙酚用量(79.9±15.3mg)明显少于L组(3.3±0.54min和98.9±17.4mg)(P<0.05)。在M组诱导和插管前后血压变化无显著差异,与L组相比,诱导和插管前后心率变化较小(P<0.05)。术后清醒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与苯巴比妥钠相比,咪唑安定作为术前用药,可以减少全麻病人诱导时的异丙酚用量,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14.
微量输入泵是一种用于麻醉药输注的新型仪器,在术中能够精确的控制麻醉药的输注速度。易于使血药浓度稳定,麻醉深度易于调控,麻醉过程平顺,操作简单等优点,我院自1995年,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微量泵控制给药速度持续输注异丙酚行全凭静脉麻醉。本文研究目的是观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微量泵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麻醉深浅的调节,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8例,一般情况见表1。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安定10mg,阿托品0.5mg。入室后用22号置留针行下肢静脉穿刺,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喉癌病人手术麻醉中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病人分为高血压组(I)和非高血压组。高血压组在麻醉诱导前静点压宁定;非高血压组在氯胺酮诱导后引起民血压升高,当超过21.33/12.00kPa后静 压宁定。结果两组静 压宁定,3分钟后血压下降显著,且维持在正常范围。I组心率无明显变化,Ⅱ组心率亦下降至术前水平。结论在喉癌手术过程中,压宁定对原发性高血压和氯胺酮麻醉引起的血压升高产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氯胺酮的定义是指低于临床麻醉剂量的氯胺酮,一般肌注单次量<2mg/kg,或者静脉或硬膜外用药<1mg/kg,或者持续静脉输注速率≤20μg/(kg·min)[1]。本文就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及异丙酚静脉全麻并置入喉罩应用于乳癌改良根治术做了临床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女性,ASA I~II级,年龄23~67岁。体重为标准体重的±15%[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病例排除标准:15天内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药物者,已知对阿片类及异丙酚过敏或高敏史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者,怀疑有酗酒和滥用药物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72例重大肿瘤手术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效果.方法:72例肿瘤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进行肿瘤根治手术,手术中应用BIS监测并调整麻药用量使BIS处于40-50之间.结果:全部72例患者均顺利、平稳渡过手术麻醉.结论:在重大肿瘤手术麻醉中,使用BIS监测,安全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BIS监测在重大肿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72例重大肿瘤手术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效果。方法:72例肿瘤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进行肿瘤根治手术,手术中应用BIS监测并调整麻药用量使BIS处于40-50之间。结果:全部72例患者均顺利、平稳渡过手术麻醉。结论:在重大肿瘤手术麻醉中,使用BIS监测,安全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咪唑安定这二种药物用于老年肿瘤病人全麻诱导时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例ASAⅠ-Ⅱ级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组(Ⅰ组)和咪唑安定组(Ⅱ组),分别静注异丙酚2mg/kg和咪唑安定0.2mg/kg,入睡后静注芬太尼0.2mg,氯化琥珀胆碱100mg后气管插管并静注维库溴铵0.1mg/kg,记录诱导前后的SBP,DBP,MAP,HR等参数。结果 插管后5min时Ⅰ组HR较诱导前明显减慢,Ⅱ组病人无明显变化,诱导后Ⅰ组MAP降幅达27.6,Ⅱ组MAP降幅为11.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与异丙酚相比,咪唑安定具有不良反应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等特点,更适合于年老体弱,心功能不全或合并传导功能障碍病人的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喉癌病人手术麻醉中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病人分为高血压组(I)和非高血压组(II)。高血压组在麻醉诱导前静点压宁定(0.smg/kg);非高血压组在氯胺酮诱导后引起血压升高,当超过21.33/12.00kPa后静点压宁定(剂量同I组)。(结果)两级静点压宁定,3分钟后血压下降显著(P<0.05),且维持在正常范围。I组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m),II组心率亦不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在喉癌手术过程中,压宁定对原发性高血压和氛胶附麻醉引起的血压升高产生有效降压作用,并能降低氯胺酮麻醉引起的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