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伤寒论》中汤剂的煎煮和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伤寒论》中汤剂的加水量、先煎与后下、煎煮火侯及时间,汤剂的分服、顿服,延长或缩短服药时间,药量的调整,服药后的调养和禁忌等的探讨,认为《伤寒论》对汤剂的煎煮和用法的论述,具有科学的认识及较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故《伤寒论》中汤剂的煎煮和用法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医药工作者切莫忽视其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在中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中辨证精细,详述了汤剂煎煮及服用方法,其中运用去滓再煎方法的有7首方剂。通过对7首去滓再煎方剂的药味、组方配伍、临床应用及煎煮服用等方面分析,了解7首方剂的特点,进一步探究去滓再煎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伤寒论》中药物特殊煎煮方法,以指导现代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方法:查阅《伤寒论》全文,参阅《金匮要略》,对其中药物的特殊煎煮方法及其目的进行研究,探索这些药物特殊煎煮方法的作用。结果:研究发现,不同的煎煮方法,或可减轻毒副作用,或可增强疗效,或可拓展功能,或可养护胃气等。结论:《伤寒论》中药物特殊煎煮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方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静 《光明中医》2010,25(3):362-363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全面而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医学典籍。张仲景不仅创立了六经辨证的辨证纲领,而且对于方药的临床应用也有独到之处。本文就《伤寒论》中药物煎煮应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6.
对<伤寒论>中去渣再煎、泡服、先煮去上沫、特殊溶媒等煎煮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意在从煎药方法上探索如何提高方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药物煎煮时间与煎煮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通过查阅比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同方的不同煎煮方法发现:《金匮要略》中葛根汤的煎煮时间较《伤寒论》中更短,如此处理能使药性更加峻猛,迅速祛除邪气;《伤寒论》中茵陈蒿汤煎煮时间较《金匮要略》中更长,如此处理能缓和药性,防止药物损伤津液;《金匮要略》中吴茱萸汤煎煮时间较《伤寒论》中更短,药物轻煎可使药性轻清偏上,振奋胸阳;《伤寒论》中大黄黄连泻心汤采用麻沸汤浸渍的煎煮方法与《金匮要略》中采用水煎的煎煮法有所不同,如此处理可使药性清扬偏上,达于上焦。  相似文献   

8.
中药汤剂是临床应用最早、最广泛、疗效最可靠的剂型,但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不正确,则会影响汤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视,其煎药方法除了常见的先煎、后下、烊化、兑服之外,还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药方法,但它们常常被忽略,影响到汤剂疗效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大黄煎煮法探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纪民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31-1731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煎煮方法与中医的临床的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药在煎煮服用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的讲究。例如:用的容器、水质、水量、用火的大小、煎煮时间、收集药液多少、服药时注意事项及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等等,这都与中药有效成分煎出与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煎药质量,使药物在治疗中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必须掌握中药的煎服方法。下面我就中药的煎煮方法与服用疗效作一些简述,以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煎煮的溶剂(种类,用量)、火候,时间,煎取的药量,特殊煎法(先煎,后下,浸渍,浓缩、空煮)等方面分析了《伤寒论》中汤剂的煎法,并指出了汤剂煎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樊纪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31-1731
大黄 ,乃中医临床配伍运用颇为广泛的一种中药。一般多用于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因势猛力峻 ,效力宏伟 ,有决壅开塞之功 ,故有“将军”之称。出于所主治的病证不同 ,故有生用、酒制、蒸熟和炒炭等不同的炮制方法。仲景在《伤寒论》对大黄的运用颇有独到之处。论中所述 397法 113方中 ,其中 5 1法 15方中都有大黄的配伍制剂 ,俱散见于伤寒六经脉证并治中。仲圣运用大黄除酒洗外 ,多以生药入之 ,但对其不同病位以及病证的轻重缓急等 ,又将其分别与他药同煎、先煎、后煎、浸渍、同为丸等不尽相同的煎煮法 ,现就初步归纳探…  相似文献   

14.
裴艳霞 《光明中医》2011,26(8):1715-1715
中医治疗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医师辨证准确,立法对症,选方合理,用药精良之外。中药的煎煮与服用方法至关重要。临床上由于煎煮与服用不得法,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者屡见不鲜:要么煎水太多,特别是婴幼儿无法服完,而达不到效果;要么用水太少,有效成分不能充分煎出,而不能达到预期疗效;因此,掌握和注重中药的煎煮与服用方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法与服用方法对中药汤剂药效的影响。方法:以八味地黄汤为例,以其煎煮的时间为变量,对汤剂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并分析其药汁与药渣。结果:通过本研究,发现不同的煎煮时间所产生的药汁与药渣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不同,对照组药汁量为318mL,而观察组药汁则为282mL,且两种煎煮法所得的药渣在其颜色、气味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同时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汤剂质量较好,合格率高达100%,而对照组中汤剂质量的合格率仅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必须根据中药成分的不同采取正确的煎煮方式与服用方式,从而实现中药汤剂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中汤剂的煎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伤寒论》中汤剂的煎煮法进行了整理研究,分析了影响煎煮工艺的一些因素如药物的加工炮制、煎药用水、浸泡、煎煮次数、特殊煎煮法及加水量、煎取量、煎煮时间,并与现代汤剂煎煮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认为《伤寒论》中汤剂的煎煮法可以为现代汤剂煎煮工艺的标准化提供一些依据,使汤剂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满足大规模煎药要求的同时保证汤剂的质量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高家鉴 《养生月刊》2003,24(8):340-342
看中医往往要服用中药汤剂,中药汤剂俗称煎药,其煎煮效果如何与煎煮方法是否正确有很大关系。从中医师处方,到药材质量,规范调配,层层把关,步步到位,若最后煎煮这一关未能把好关,方法不当,则药效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医著之一,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伤寒论>的方剂,古人誉之为"经方",其组成药精味简,力专效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故备受古今中外临床医家的推崇.熟练掌握经方的组成、功效及主治证候,是学习<伤寒论>的主要任务之一.现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伤寒论>方剂的掌握技巧.  相似文献   

19.
姜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53-54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如何科学有效煎中药,将直接影响中医治病疗效,大多医院或药铺的司药人员都对取药人说:先用冷水浸泡一下,用大火烧沸然后再用小火煮二十分钟即可,有的还印刻在药袋上。而医生只关注病人的处方遣药,对煎煮方法关注不够,这就要求司药人员多加关注。从而保证临床疗效。新时期如何煎煮中药与《伤寒论》的煎药方法有何差异,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和融入科技发明,就不能拘泥古书中的煎煮方法,应当尊古活用与时俱进,针对具体情况,因人、因地、因时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按煎具、用水的选择、煎煮火候的把握、煎煮时间的长短,及先煎、后煎、后下、医生的嘱咐等做一初探。  相似文献   

20.
探讨《伤寒论》中大黄的四种煎煮方法(后下、汤泡、先煎、同煎),以说明传统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中药煎煮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