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在肺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在贝克曼库尔特IM-MAGE 800型全自动特种蛋白仪上检测46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和4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水平。结果: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通过治疗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显著下降(P<0.01)。结论:检测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对100例原发性肝癌、49例肝硬化、36例急性肝炎及60例正常人血清前白蛋白(PA)、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及结合珠蛋白(HP)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α_1-AT及α_1-AG非常显著地高于肝硬化、急性肝炎及正常人(P<0.001);肝癌患者血清HP明显高于肝硬化及正常人(P<0.001及P<0.05)。33例AFP阴性肝癌患者血清α_1-AT、α_1-AG及HP均显著地高于良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这AFP阴性肝癌患者的鉴别诊断是非常有意义的。如将这三种糖蛋白再与AFP联合检测,则可大大地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55例消化道癌症患者、61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和58例健康献血员血清唾液酸、岩藻糖和五种急性期蛋白的含量,结果发现癌症组血清唾液酸、岩藻糖、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和结合珠蛋白(HP)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及良性疾病组(P<0.01),并且,唾液酸、岩藻糖浓度的增高与急性期蛋白呈明显的正相关.本实验结果表明血清唾液酸、岩藻糖、α_1-AG、α_1-AT和HP可以作为消化道癌症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上述生化指标,特别是联合检测血清唾液酸、岩藻糖和α_1-AG,对消化道癌症患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50例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行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α1-抗胰蛋白酶(α1-AT)、C-反应蛋白(CRP)浓度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应激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血清α1-AG、α1-AT、CRP水平比健康对照组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系统恶性疾病患者术前血清α1-AG、α1-AT、CRP水平较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时相蛋白在消化系统恶性疾病中增高显著,表明急性时相蛋白的检测对胃肠良、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α1-酸性糖蛋白(α1-AG)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当肝脏受到损害时,α1-AG的浓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检测了183例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α1-AG的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GM-CSF、CRP和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56例CMV肝炎患者和51例正常对照者,用荧光探针PCR法定量检测血液中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GM-CSF和TNFα水平,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液中CRP含量.结果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血清中GM-CSF、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P<0.01,P<0.01).结论 GM-CSF、TNFα和CRP参与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免疫病理反应和抗病毒免疫.  相似文献   

7.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过程中急性时相蛋白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及康复过程中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的变化规律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期间收治的71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诊治及康复过程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AAG)进行监测并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①细菌感染组患儿三种急性时相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升高幅度依次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②病毒感染患儿APP中SAA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0.01),其余二项无显著增高(P>0.05);③细菌组与病毒组比较:CRP、AAG两项指标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SAA从浓度均大幅升高;④两组患儿疗效较好者APP(病毒组SAA)第3天已有下降,7天明显下降(P<0.01),14至21天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而预后不良患儿APP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监测三种急性时相蛋白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对100例原发性肝癌、25例肺癌、25例卵巢癌、30例喉癌、87例鼻咽癌、139例良性疾患及6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和结合珠蛋白(HP)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五类癌症患者血清三种糖蛋白成分均高于正常人和良性疾患,具有显著区别(p<0.001及p<0.05)。应用七类人群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式,正常人、良性疾患及原发性肝癌的回代符合率在60%以上。这些实验资料均表明对癌症患者,特别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检测在肝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α1 酸性糖蛋白 (α1 AGP)、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ALB)含量的变化 ,观察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同时与非肝病患者和正常健康者作对照。方法 ::用罗氏生化 (α1 AGP)诊断试剂盒测定血清α1 AGP的含量。结果 :发现急性肝炎时 ,血清α1 AGP含量降低 ,ALT、AST升高 ,ALB无明显变化 ,尤其肝硬化 (失代偿 )、重症肝炎和重度慢性肝炎时 ,血清α1 AGP含量降低极为显著 (P <0 0 0 1) ,随病情好转 ,血清α1 AGP含量有所上升 ;肝癌时 ,血清α1 AGP含量却明显升高 (P <0 0 0 1) ,对肝细胞癌、肝硬化和肝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结论 :①α1 酸性糖蛋白水平和肝脏病变的范围和损害程度明显相关 ,动态观察可作为病情预后观察的一项生化指标 ;②α1 酸性糖蛋白的检测对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江  温先勇  梁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61-1263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APP)在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0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诊断和治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α1-酸性糖蛋白(AAG)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感染患者三种急性时相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APP升高最为显著,革兰阳性菌次之,真菌感染升幅最低;病毒组APP中SAA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0.01),其余二项无显著增高(P>0.05);细菌组与病毒组比较:CRP、AAG两项指标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SAA浓度均大幅升高,病毒组高于细菌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者APP(病毒组SAA)第3天已有下降,7d明显下降(P<0.01),至21d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而预后不良的患者血中APP的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监测急性时相蛋白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以及鉴别诊断均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和铜兰蛋白(CP)属急性时相蛋白,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液中有明显变化,国内外学者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与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作者对18例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清α_1-AT、α_1-AG和CP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2.
谭穗芳  李素梅  蒋兰茂 《广东医学》2007,28(7):1088-1089
目的 探讨急相蛋白(AP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程中的水平变化及价值.方法 85例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和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入了该前瞻性的研究,对患者病程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GP)、触珠蛋白(HP)和铜兰蛋白(CP)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研究组急性期CRP,α1-AGP和H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P仅轻微升高(P>0.05).恢复期4种APP均明显下降,其中CP已降至正常(P>0.05),其余3种APP仍高于正常(P<0.05).急性期CRP,α1-AGP,HP及CP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APP是反映急性脑梗死病程中的敏感指标,动态检测其水平变化可用于判断病情转归和抗脑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作为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40例正常人及6组共12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6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铜蓝蛋白检测阳性率为81.6 %,α1-酸性糖蛋白检测阳性率为84.8 %,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6 %.结论:检测铜蓝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在恶性肿瘤的临床协助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和前清蛋白(PA)均为血清糖蛋白。近年来发现,恶性肿瘤患者α_1—AG含量明显升高,PA含量明显降低,尤以α_1-AG/PA比值升高更为明显,故在国内已  相似文献   

15.
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测定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38例过敏哮喘患者、28例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Eotaxin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较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哮喘急性发作患者Eotaxin水平较哮喘稳定组患者明显升高(P<0.001);哮喘急性期血清Eotaxin水平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总数正相关(r=0.4196,P<0.001).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负相关(r=-0.3746,P<0.001).结论Eotaxin可能通过对过敏性炎性细胞的激活和从血中向支气管粘膜浸润过程的调控,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尤其与哮喘急性发作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Eotaxin有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100)和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574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肝炎114例,慢性肝炎286例,肝硬化102例,肝癌72例和58例正常对照.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apoA1、apoB100,酶法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重氮反应法检测总胆红素(TB)和溴甲酚绿法检测白蛋白(ALB).结果肝病组血清apo1、apoB100和TG、TC与正常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肝癌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其次为肝硬化组(P<0.01)和慢性肝炎组(P<0.05).血清apo1、apoB100与TB浓度上升呈明显负相关(r=-0.63,r=-0.31),与ALB浓度下降呈正相关(r=0.66,r=0.71).结论血清apo1、apoB100含量变化可动态监测肝细胞功能状态,是反映肝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血清G-GT(γ-谷氨酰转移酶)在诊治肝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0名正常人、144例不同肝病患者(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癌36例,转移性肝癌52例,急性肝衰竭13例,急性肝炎12例,慢性肝炎10例,肝炎肝硬化9例,梗阻性黄疸12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G-GT值.结果 50名正常对照组与原发性肝癌、梗阻性黄疸和转移性肝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组急性肝衰竭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GGT对肝癌和梗阻性黄疸诊断有标志物价值,在协助诊断肝衰竭、急性肝炎等中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8.
潘祖德  廖克道  劳文清  陆守龙 《广西医学》2007,29(10):1519-1520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用ELISA或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清中CRP、ET-1、OX-LDL免疫复合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并与1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OX-LDL-IC、IL-1β、TNF-α及sVCAM-1浓度明显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血清有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增高.提示炎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胰岛素抵抗 (IR)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急性脑梗塞 48例和正常对照组 3 6例的血糖 (FPG)、血清胰岛素 (FINS)、TNF -α的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塞组的TNF -α、FINS、FPG比对照组高 (P均 <0 .0 1) ;血清TNF -α与FINS正相关 (r =0 .5 3 ,P <0 .0 1)。结论 急性脑梗塞病人可有IR和TNF -α水平增高 ,TNF -α与IR有密切相关性 ,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拮抗TNF -α有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减轻脑缺血患者脑损伤 ,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映曼  蔡毅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10-11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TNF-α在脑梗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连续检测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第1、3、7和28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与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于发病第1dTNF-α开始升高(P〈0.05),第3d达峰值水平(P〈0.01),然后逐渐下降,至第28d时仍高于对照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P〈0.05);梗死体积越大,TNF-α水平越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血清TNF-α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急性脑梗塞的发生发展有关,TNF-α水平与梗死灶体积有关,TNF-α参与脑梗塞患者炎症/免疫反应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