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几年国内外发病率逐年增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MP抗体的快速诊断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96年12月至1997年11月,我们应用ELISA技术采取指端微量血液,检测了6352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9、10、11月份发病率最高,与年总阳性率差异显著,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年龄以4、5、6岁儿童为最高,以1岁以下为最低、小儿肺炎中支原体型已占近1/2(49.4%)、肺外并发症并不少见,较明显者占2.1%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方法,力争早确诊与合理治疗。方法对16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占同期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46.0%。除呼吸系统症状外,尚可出现肺外表现,占31.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婴幼儿发病率高,有多样性临床表现,尤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被误诊误治,早期进行特异性抗体及胸片x线检查可减少误诊、漏诊。所有病例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程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2006年我部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做肺炎支原体细菌培养,并对113例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的20.77%,按疾病分组上呼吸道感染阳性率17.24%,支气管炎阳性率22.66%,肺炎阳性率26.47%,慢性咳嗽阳性率22.22%,哮喘阳性率19.04%,其它12.50%;按年龄分0~1岁组感染率17.61%,1~3岁组感染率24.19%,3~6岁组感染率22.61%,6~13岁组感染率13.63%;按季节分春季感染率25.74%,夏季感染率15.09%,秋季感染率11.86%,冬季感染率26.37%。结论:MP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高危人群,冬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2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年均可发生,见于各个年龄段,不仅引起呼吸道病变,而且可导致全身器官的多脏器损害,在抗感染基础上早期联合激素及对症治疗,疗效好。结论:掌握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减少误诊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5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本地区近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人民医院儿内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疑似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共532例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MP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道疾病的39.5%,4~6岁发病率最高,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冬、秋季好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MP抗体检测对临床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断MP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不同的临床检验方法的结果,探讨几种不同检验方法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0例经临床确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血气分析、生化分析、血常规、尿常规、痰液细菌培养、冷凝集试验、酶联免疫法等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临床检验。大部分患儿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等都有一定的升高趋势。经过痰液细菌培养,大多数患儿属于复合性感染,有的患儿会累及心血管系统。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过程中,应综合分析患儿的血尿常规、血生化分析、血气分析、痰液细菌培养、冷凝集试验等多种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漏、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血清检测方法。方法选取在黄冈市进行血液MP检测的呼吸道感染患儿400例,对其采取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聚合酶链反应(MP-DNA-PCR)和血清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抗MP-IgM),并根据不同季节、年龄段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P-DNA-PCR法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抗MP-IgM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2岁儿童检测的阳性率比其他年龄段儿童更高,各个年龄段患儿MP-DNA-PCR法阳性率均高于抗MP-IgM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季度以及第四季度阳性率明显高于第二、三季度,各个季度MP-DNA-PCR法阳性率均高于抗MP-IgM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DNA-PCR法优于血清抗MP-IgM法,可作为标准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服务。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基本情况及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3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一般特点:年龄最小4月,最大14岁;男孩易感性较女孩高;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急性支气管肺炎,较大儿童(〉4岁)主要表现为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②临床表现:发热497例,占93.4%,并以高热为主。咳嗽以阵发性连声咳为多,327例,占61.5%。胸部听诊以可闻细湿哕音及未闻哆音为主。胸片检查以小斑点状模糊影为主。肺外表现以肝功损害88例,占16.5%,主要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结论随着检验水平的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科中越来越受重视.婴幼儿感染逐渐增多.除肺部症状以外.肺外袁现也应引起电视。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小病原体,是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近年来肺炎感染支原体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不仅引起呼吸系统的损害,尚可引起肺外脏器的损害。现收集我院两年来MP-IgM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并分析不同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展开分析与探讨。结果:微生物检验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率为35%,血清检验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率为36.67%。微生物检验组与血清检验组患儿血生化指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组检查在0-3岁的检验效果与血清检验组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在8-12岁的检验效果对比有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组阳性检出率90%,血清检验组阳性检出率86.67%。微生物检验组与血清检验组阳性检出率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方法较多,血清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检验效果各具优势。在对小儿患者实施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时,可以根据小儿患者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在辅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44例中显效31例,有效13例;对照组44例中19例显效,有效22例,3例无效。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能降低副作用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pneumonia,MP)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 ,但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仅依据临床表现常难与病毒、细菌及结核感染鉴别。自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 ,本院对收治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 IgM抗体 (抗 MP IgM)及冷凝集实验(CAT)的检查 ,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2 6例 ,现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取本院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5 4例 ,男 87例、女 6 7例 ,年龄 1个月~ 13岁。其中肺炎 12 0例 ,急性支气管炎 10例 ,支气管哮喘 10例 ,上呼吸道感染 9例 ,传染…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8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婴幼儿45例其中肺部体征阳性者26例,3岁以上患儿38例其中肺部体征阳性者8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1)。婴幼儿病例中有肺外并发症9例,3岁以上患儿有肺外并发症16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 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中,婴幼儿病例以肺部表现为明显,而3岁以上患儿则肺部表现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浅谈肺炎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朱明哲  姜宏杰  尹华英 《新医学》2002,33(2):120-121
1引言支原体是一类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缺乏细胞壁,不能维持固定的形态,呈球形、短杆形、分支丝状等多形态性,而最常呈分支丝状,故此称为支原体。与人类感染有关的是支原体属和脲原体属。支原体属包括:①肺炎支原体(MP);②人型支原体Ⅰ、Ⅱ型;③唾液支原体与口腔支原体Ⅰ、Ⅱ、Ⅲ型;④生殖支原体;⑤发酵支原体。脲原体属只有溶脲脲原体一种。本文主要讨论肺炎支原体感染。2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支原体的大小为0.2μm~0.3μm,可通过细菌滤器。革兰染色阴性,吉姆萨染色染成淡紫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方法将112例小儿MP肺炎患儿按年龄分为2组:学龄前组(3-6岁)61例,学龄组(〉6岁)51例。对2组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组患儿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间质浸润和扇形浸润的影像学表现学龄前组高于学龄组(P〈0.05),节段或大叶型表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心肌酶以及肝功能变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治愈56例,治愈率为91.8%;学龄组治愈47例,治愈率9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住院时间(12.1±3.39)d,学龄组住院时间为(14.7±3.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MP肺炎起病急,肺外器官损害多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神经系统损害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儿科2001~2004年共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198例,其中致神经系统合并症2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婴幼儿病例43例,占56.6%;3岁以上患儿,23例,占43.4%。婴幼儿病例中肺部出现湿口罗音者23例,占53.5%;3岁以上患儿中肺郁出现湿口罗音者6例,占18.2%,三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婴幼儿病例中出现肺外并发症者12例,占27.9%;3岁以上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者16例,占48.5%;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婴幼儿病例与3岁以上患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婴幼儿病例以肺部表现明显且较重,而3岁以上患儿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所有病例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