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语言治疗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胜利 《中国康复》1998,13(3):133-135
语言治疗是对各种言语-语言障碍评价、治疗和研究的学科。过去对从事语言治疗的专业人员有很多名称[1],现在较普遍应用的是语言治疗师或言语治疗师。但从语言病理学的角度,言语和语言均有各自的含义。言语为口语交流的机械部分,为使口语发音表达清晰,需要相应的神经肌肉活动,纯言语障碍是构音障碍(Dysarthria);语言(Language)是通过应用符号达到交流的能力,包括对符号的运用(表达)和接受(理解)的能力,符号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符号(文字),还应包括姿势语言(手势、手语或哑语[2],失语症和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便是临床上常见…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语言功能的康复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北京100034)高素荣语言障碍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康复,可促使语言障碍较早地、较大限度地恢复语言功能。在介绍语言功能恢复之前,先要弄清语言和言语及其障碍的区别。语言(langu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期强制性诱导语言治疗对脑卒中后慢性失语症的疗效。方法30 例脑卒中后慢性失语症患者接受共30 h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n=15)为传统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组(n=15)为每天3 h 强制性诱导语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和交流能力问卷(CAL)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WAB口语表达、命名及复述功能显著改善(P<0.001),听理解恢复不明显(P=0.066);对照组口语表达显著改善(P<0.001)。治疗后,治疗组CAL评分显著改善(P<0.001)。结论强制性诱导语言治疗可短期内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慢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4.
失语症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蓝群  奚颖  何丽娜  朱振蓉 《中国康复》2006,21(5):342-343
失语症(aphasia)是原已习得的语言功能缺失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辩识、理解接收、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能障碍。 1 失语症的语言表现 1.1 口语表达障碍 通过自发谈话、复述、命名等了解患者口语表达障碍情况。①发音障碍:由于言语失用发音错误多变,重症时仅可以发声,在中度时可见到随意说话和有意表达的分离现象,即刻意表达明显不如随便说出,模仿语言发音不如自发语言且发音错误常不一致,可有韵律失调和四声错误。  相似文献   

5.
脑瘫儿童的语言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各类型脑瘫儿童语言发育与构音的特点。方法 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和构音障碍检查法,对76例不同类型脑瘫儿童进行语言发育和构音能力的全面评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语言障碍见于73.1%的患儿。痉挛型双瘫患儿语言听理解与口语表达一致,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5.95%和48.65%,且二者常并存。痉挛型四肢瘫和徐动型脑瘫患儿听理解与口语表达发育分离,理解明显好于表达,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90%和64.7%。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痉孪型四肢瘫构音障碍突出,见于所有息儿。偏瘫患儿较少发生语言问题。结论 语言障碍是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不同脑瘫类型的语言表现各有特征性,康复时应对患儿进行认真的语言—言语评定。  相似文献   

6.
高素荣 《新医学》1997,28(1):10-11
语言障碍-失语症是脑卒中的常见症状。以下简要介绍对语言障碍的评估和康复问题。语言康复的概念语言康复不等同于一般治疗,如药物、针灸等。语言康复是在治疗病因的同时或其后,针对病人语言障碍的特点.即口语、文字的表达及理解,即说、听、读和写不同方面的缺陷,制订有针  相似文献   

7.
言语和语言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失语症 ,一些研究[1]表明 ,一组15~50岁的脑卒中患者失语症发生率达65 % ,另一作者观察到脑血管意外后7d内发生失语者高达30 %以上 ,病后3周内存活患者有20 %发生失语 ,另有9 %不能确定 ,病后6个月内仍有13 %患者失语 ,这表明失语症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言语和语言治疗是对各种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价、治疗和研究[2] ,其中言语、语言又各有含义。言语(speech)为口语交流的机械部分 ,为使口语发音表达清晰 ,需要相应的神经肌肉…  相似文献   

8.
慕雅婷  王宝兰 《中国康复》2021,36(4):245-248
失语症是因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而导致的获得性语言障碍,表现为理解和形成语言符号能力受损、对语言成分解码和编码能力受损,具体表现在听理解、口语表达、阅读、书写和复述方面的障碍[1].失语症的治疗,根据康复目标不同大致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以改善语言功能为目标,如阻断去除法、Schuell刺激法[2]...  相似文献   

9.
<正>语言交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人对语言信息的获取、转化、贮存、衍生及表达。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损害均可导致语言功能的缺失,出现语言交流障碍[1]。临床上有许多语言障碍的患者,他们通过言语康复训练后仍无法完成正常沟通,这时就需要通过辅助沟通技术的帮助。辅助沟通(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AAC)又称为扩大性和替代性沟通,它是一种集临床、教育、研究实  相似文献   

10.
0引言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 PSA)指脑卒中导致优势大脑半球语言功能区受损而引起的获得性语言障碍,出现自发讲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六个部分语言功能不同程度受损。PSA作为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首次卒中后发生率可达32%[1]。尽管急性期PSA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恢复,多数仍会遗留一定程度言语功能障碍。PSA不仅严重影响患者交流,而且由于理解力下降、发音困难等使患者无法理解康复指令,难以配合其他康复训练,影响脑卒中的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11.
失语症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清丽 《中国康复》1997,12(2):93-95
失语症的康复训练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为使众多读者能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本文对失语症的康复训练作一简要介绍,目的是为从事语言康复专业人员提供选取的方法。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所有的失语症患者听理解的恢复是其他语言功能的前提,治疗目的应是恢复患者对语言的认知、记忆、分辨和理解,然后进行视觉语言刺激的理解训练”,“。在进行表达训练时,有先是Q语表达,然后是书写。失语症的治疗可分为上按广法(它是言语治疗师与患者之间进行特定的语言功能训练,通过反复和适当的刺激以激发其语言功能的恢复,未受损区域的机能代偿,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性失语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针对患者病情开展综合性训练。结果:89例患者中,自发语言流利80例,占89.89%;言语理解全部恢复,占100%;口语复述能力恢复85例,占95.51%;物品命名全部恢复,占100%;阅读理解功能恢复,占100%;书写能力好82例,占91.13%。结论:脑卒中运动性失语,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患者语言障碍训练应用综合性训练措施并且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3.
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就是要使言语/语言障碍的患者最大程度地利用残存功能,开发言语及非言语的能力,以最有效的交流方法,使患者能有效地与周围人发生有意义的联系,尤其要促进患者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交流能力[1]。卒中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皮层言语功能区病损而导致患者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能力残缺或丧失,据统计约占卒中患者的20%以上[1],是神经内科常见的问题之一。失语的预后也常常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疗效。大多数失语症患者都具有与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但言语功能改善是有限的,如果单纯依赖言语表达的恢复来进行日常交流则会使部分患者丧…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后完全性失语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完全性失语(球性失语)是脑损伤后最严重的失语症,是治疗的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康复中心3年来所收治的110例脑血管病后失语症中观察到的10例完全性失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了语言治疗,其方法包括听理解、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书写能力的恢复训练。结果:8例听理解力、呼名、复述、自动言语与书写能力有进步,7例阅读功能有改进,2例呼名、复述和阅读能力有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词画匹配训练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的作用.方法 18例患者通过词画匹配训练法进行较系统的言语功能训练,对患者训练前后的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18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3个月)的训练,言语复述、表达及运用语言功能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康复组明显恢复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词画匹配训练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失语症检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失语症(aphasia)是因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即因大脑的局部病变导致的语言障碍,患者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对交流符号的认识和应用发生障碍,即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且并非因感觉缺损(听觉或视觉的下降或丧失)所致。失语症患者能够听到言语声或看到文字,但不能理解言语或文字的意义;无口咽部肌肉瘫痪、共济失调或不自主运动,但不会说话或说出的话不能表达意思,听者难以理解。失语症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和社会交往能力,亦是影响患者病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史长青 《现代康复》1998,2(12):1329-1330
目的:重点探讨脑卒中言语障碍.包括完全性失语症、言语失用症、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采用高索荣汉语失语检查法评定口语功能。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听理解训练,构音器官的训练.言语失用症的语言活动重建,失语症系统治疗。结果:经2检验,治疗组的10项功能恢复均大于对照组(P<0.01)。对脑卒中言语障碍的综合性康复治疗见效快,适合于临床住院阶段治疗。  相似文献   

18.
示教病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17(3):F0002-F0002
女性,63岁,言语断续不清2月余。 体格检查:神清,口语表达障碍,呈电报式语言,口语理解正常,记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对失语症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而引起的 ,常由脑中风引起。同时脑肿瘤、颅内感染和头部外伤也可引起。失语症使得人的说话、理解口头语言或手势、阅读、计算或写字能力部分或全部消失。患有失语症的病人通常理解和言语表达上存在困难 ,可能会影响到交流的几个方面。失语症也不一定是永久存在。患脑中风失语的病人 ,有 2 5 %在 3个月之内能恢复他们的语言能力到功能水平。另外有 2 5 %的病人在一年之后能恢复使用语言的能力。失语症的类型 根据大脑受伤的部位和后果 ,失语症分为感受型和表达型 ,或两者兼有。观察一个病人的言语方式能帮…  相似文献   

20.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20例中,男 72例,女 48例,年龄 31~ 72岁,平均 53岁;中经络 89例,中脏腑 31例。 方法: (1)语言障碍康复指导:康复指导前详细进行言语功能测评,了解病人听、说、读、写障碍程度,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康复指导。口语是人类都具有最起码的最主要的语言交际方式,因而恢复的语言交流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建立病人自信心的关键所在,病人在住院期间,护士要耐心进行语言训练,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少到多,复与病人交谈,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如命名性失语病人重患放在对物品名称的命名训练上;对读写困难者重点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