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杨  林璐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9):1217-779
【目的】 对近10年国际科技期刊研究的知识结构及前沿热点进行视觉化呈现并深入剖析,为科研人员提供国际化清晰视野,为我国科技期刊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以2011—2020年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以科技期刊为研究主题的680篇文献为样本展开文献计量分析,利用VOSviewer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在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美国、中国等少数国家占据主导优势,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主导着研究“议程设置”;医学期刊是重点研究对象,且研究问题多具有全球视野;科技期刊研究有较为清晰的结构脉络,研究热点集中于文献计量与期刊评价、出版实践与功能、出版偏见、出版伦理、出版史;替代计量、编委会、性别研究、掠夺性期刊是前沿研究热点。【结论】 利用VOSviewer软件能够对国际科技期刊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前沿热点进行较好的视觉化呈现,有利于科研人员廓清知识脉络,捕捉前沿话题。科技期刊研究涉及多学科、涵盖多方面,应鼓励科研人员尤其是科技期刊出版业界人士进行多视角研究,不断丰富研究内容,推动研究边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为新环境下期刊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结合《化学进展》的办刊实践,分析了传统中文科技期刊应对环境变化,提升国内外影响力的系列举措。【结果】《化学进展》通过秉承传统出版特色以及锐意改革创新两方面来保障期刊的持续发展,如出版特色专辑/专刊、“传承与创新”和“Mini Accounts”新栏目的创办,引入语义出版,利用GOChemistry平台进行资源整合等。【结论】中文科技期刊应以特色栏目和文章为发展核心,做好期刊定位、保持期刊特色,寻求期刊差异化发展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建设促进公共卫生学术交流与传播的国际化英文科技期刊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科技期刊,特别是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结合《生物安全与健康(英文)》(Biosafety and Health,B&H)的办刊实践,归纳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背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举措及获得的成效。【结果】 B&H创刊3 年以来,先后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如DOAJ、RCCSE、CSCD、Scopus、CSTPCD等收录,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期刊的开放获取政策、出版质量和规范性达到国际评估机构的认可标准。【结论】 B&H可填补我国生物安全学科领域期刊的空白,通过坚持国际化办刊之路、吸引优质稿源、积极策划专刊出版、多渠道宣传推广等特色举措,使期刊国际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从而助力公共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国内学术期刊专刊相关研究进展,梳理相关研究观点及不足,为学术期刊做好专刊出版,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及服务价值提供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2021年8月15日之前收录的CSSCI来源期刊的相关研究论文,从研究样本和方法、研究角度、研究热点、研究内容4个方面分析专刊研究现状。【结果】 研究样本和研究角度不够丰富,研究热点分析显示多样化研究角度的论文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播,对于专刊出版意义、组稿策略、组稿实践和效果分析的探讨呈现出较强的同质化。【结论】 国内专刊研究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实践思路和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更多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都可以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梳理《生物工程学报》近7年来专刊的策划和出版实践,一方面总结出版专刊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国内期刊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详述《生物工程学报》在专刊选题策划及组织形式方面的做法,并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数据,追踪比较了该刊2009—2011年间出版的专刊与普通发文的被引频次。【结果】结果表明,组织专刊既可以扩大稿源,又可以提升论文质量、增强期刊学术影响力。【结论】专刊的策划与出版是现阶段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依据中国地理资源期刊集群平台期刊特约专栏出版实践,分析实施成效,总结出版经验,为同行组织特约专栏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地理资源期刊集群7种平台期刊在2016—2017年刊发的特约专栏的表现。【结果】 特约专栏整体上能够提高期刊影响力,推广学术传播,但不同类型的特约专栏的表现存在差别。【结论】 内容型专栏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有效措施,双盲评审、相似主题的间隔时间及同一作者的出现频次是特约专栏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特约专栏的组织需要与科技创新一致,落实“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7.
张雷  丁合  马婧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8):936-144
【目的】构建新时代科技期刊功能层次理论模型。【方法】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方法,对科技期刊环境因素影响期刊功能的再认识进行理论分析,从而构建新时代科技期刊功能层次理论模型。【结果】新时代我国科技期刊功能的再定位是期刊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思想传播与交流、科技评价、培养新人、科技引领和知识服务是科技期刊的主要功能,且存在层次性,思想传播与交流、科技评价属于基础功能层,培养新人、科技引领属于提升功能层,知识服务属于品牌功能层,上述功能层即构成新时代科技期刊功能层次理论模型。【结论】结合《中国体育科技》的办刊经验,认为科技期刊在思想传播与交流方面,应以拓展传播方式为目标,以新媒体技术、多媒体展示等为抓手;在科技评价方面,严把稿件质量关,保障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在培养新人方面,可推出以育人为主的支持项目或专栏;在科技引领方面,以深挖选题为抓手,积极联系有关作者撰写稿件,起到科技引领作用;在知识服务方面,从科研环境未来发展出发,思考科技期刊未来生态环境,构建期刊未来发展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JME学院直播实践为具体案例,通过总结直播活动传播实践各节点的经验,为科技期刊开展直播活动提出建议,为我国科技期刊同行的融合出版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采用用户调研、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JME学院开展的直播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活动定位、措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探究学术媒体直播活动策略。【结果】 JME学院通过直播活动积累私域流量,使期刊的服务水平得以提升;通过构建新型“期刊-用户”关系,与用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传播关系。【结论】 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需要不断革新传播观念,坚守融合出版理念,以直播活动为推手加大全媒体运作力度,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并稳步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面向读者的调研数据分析,识别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要素,为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总结科技期刊传播力的概念和相关评价指标,并将相关评价指标转化成问卷调查题目,通过读者问卷调查识别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要素。【结果】通过SPSS和Mplus软件统计发现,读者关注的科技期刊传播力可归纳为传播效果、传播能力和传播资源3个评价要素,且这3个要素之间有相关性。【结论】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要素从期刊学术影响力、期刊知识传播能力和论文信息3个方面被读者感知并反映出来,建议科技期刊从传播资源入手提升传播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力科技期刊在电力科技发展中发挥的推动作用。【方法】 以中国电科院期刊集群为研究对象,介绍集群期刊在论文发表、栏目策划、会议组织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玛格泰克采编系统等平台提供数据支撑,验证各项工作对推动电力科技发展的作用。【结果】 电力科技期刊通过报道前沿热点、开展期刊国际化宣传、组织写作培训、审理行业论文、举办学术论坛等方式发挥作用,实现对科研方向的引导、科研成果的发布以及科研人才的培育。【结论】 电力科技期刊要立足于电力行业需求,结合出版行业特点,勇于创新探索,创造出利于自身发展的生态系统,持续推动电力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英文科技期刊高水平专辑出版策略,摸索迈向国际一流期刊的特色发展道路。方法 以Journal of Earth Science(JES)为例,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分析2015—2019年JES专辑刊文被引情况以及组稿特色,从依托主办单位,培养优质作者;发挥编委职能,编辑通力合作;实现媒体融合,提升传播效果;设计新颖封面,树立品牌形象等方面总结办刊经验。结果 JES自2015年以来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开展专辑组稿工作,期刊影响因子持续提升,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结论 JES以专辑出版为突破口,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争取优质稿源,通过提供优先出版、开放获取、多平台展示等服务,拓展专辑内容的信息延伸,利用新颖的专辑封面吸引读者眼球,为英文科技期刊实现国际化、开放化、精品化、特色化、数字化、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围绕重大科技事件高效出版学术特刊,有效提升期刊的新闻性及社会影响的策略。【方法】 以《科技导报》出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特刊”为例,阐述了特刊的出版策略:结合社会舆论热点策划选题,将科技事件外延,拓展选题思路;借助主办单位、编委、编辑等力量全方位组约稿;突破学术期刊框架,重视版面设计,加强整体包装;利用专家库、自身网站、博客资源,结合新媒体手段对刊物进行宣传推广。【结果】 针对重大科技事件组织特刊,能够增加主题内容的集中度,顺应社会热点的关注度,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结论】 《科技导报》“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特刊”为响应科技事件的快速出版提供了一定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科技期刊虚拟专题刊发及传播情况,总结科技期刊组织虚拟专题的策略,推进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变革。【方法】 通过信息搜索法调研国际学术出版商和中国科技期刊集群平台刊发虚拟专题的学科分类、选题方向、收录论文数量、收录周期、传播推广形式及渠道、专题论文下载量和被引频次等。【结果】 虚拟专题覆盖的学科范围较广,论文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高于同期出版的非专题论文。虚拟专题按选题方向可划分为学术热点类、高影响力作者类、高影响力科研机构类、重大基金项目类等;刊发渠道主要为网络渠道,传播模式包括图文型虚拟专题传播模式和富媒体型虚拟专题传播模式。未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及科技期刊新型智库建设将共同推动虚拟专题的高速发展。【结论】 虚拟专题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并结合刊物特色优势进行深度知识挖掘、提供面向科研全过程的系统化知识服务,是科技期刊出版融合发展、推进精准知识服务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专辑论文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作用。【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比较《地理科学进展》2010—2019年全部专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篇均下载数与影响因子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 2010—2019年《地理科学进展》主要评价指标上升明显,这与高质量专辑的刊出有一定关系。【结论】 专辑论文总体上对提升学术影响力起到正面作用,其中的特色专辑显著提升了影响力,但并非所有的专辑论文都起到促进作用,并且不同专辑、同一专辑的不同论文影响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少数学术性偏弱的零被引论文。基于期刊定位和学科特点,结合国家战略/倡议需要,跟踪学科前沿及热点,刊发一系列重要的专辑,是期刊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但均应把好每一篇论文的学术质量关,不能盲目地追求专辑数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改变科技期刊采编与排版生产、网络发布分离的出版模式,探索科技期刊的编排一体化,促进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发展。【方法】 通过对《含能材料》数字出版流程再造的实践总结,探讨科技期刊出版一体化的相关问题。【结果】 《含能材料》借助整合的排版云平台与采编系统,实现了科技期刊的采编与排版、发布的一体化。【结论】 编排一体化,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出版,HTML、PDF等多元发布,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丰富传播渠道,有利于中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享科云生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科云平台”)在数据中台建设以及出版生产管理方面的实践与经验,为出版同行建设学术服务平台以及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分享科云平台架构,梳理科云平台在期刊集约化出版生产中的特色功能与作用,阐明科云平台对期刊集群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科云平台下一步设想。【结果】 基于科云平台,对出版流程进行切分、优化,细化编辑分工,有助于提升期刊质量和出版效率,并形成集约化出版模式;构建数据中台,将数据与业务相契合,形成闭环模式,有助于提升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服务能力。【结论】 坚持以技术革新为突破口,突破传统出版模式,搭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出版管理平台是实现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肖宏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9):973-71
【目的】 探讨在“双循环”战略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实现快速稳定发展的途径。【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国内外科技期刊现状,总结科技期刊双语出版的经验教训,抽提双语出版建设要素,阐明科技期刊双语出版的有效路径。【结果】 科技期刊双语出版是国内外非英语母语国家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科技期刊在中文期刊占比达到90%的情况下,努力发展中文期刊双语出版,改变办刊定位和内容质量定位,改变出版方式和传播方式,这是提升科技期刊办刊质量水平、提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影响力的有效措施。【结论】科技期刊必须结合新时代的需要,融入国内外创新发展的“双循环”市场需求,主动打破语言壁垒,创新传播方式,才能有效提高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双循环”发展战略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国外典型高校出版社期刊布局进行对比研究和特点提炼,为国内高校出版社优化期刊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案例探究和对比研究方法,按出版规模分层次对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的期刊布局进行研究,得出启示。【结果】 国外典型高校出版社期刊布局呈现出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布局均衡,重视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期刊布局的特点,期刊布局中专业化学科集聚特色显著,并跨越传统学科,推出新期刊概念以更好地应对开放科学发展。【结论】 高校出版社应分阶段做好科学合理的期刊布局:细分学科领域,面向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领域,以域育刊;单刊和集群联动,以刊带群形成完整知识服务网络体系;具备一定水平和规模后,均衡布局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以齐全的期刊学科门类、统一的办刊标准实现对学术资源的有效汇聚,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建设和研究成果的海内外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广告经营的发展机遇及经营策略。【方法】 基于科技期刊广告经营工作的实践与经验,结合文献调研,分析科技期刊广告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行量大幅下滑以及期刊媒介形态的变化等因素导致广告投放数量减少,纸本期刊广告在视觉效果、表现形式、传播效率等方面已难以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广告效果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期刊编辑部广告经营意识淡薄。【结论】 科技期刊应借助期刊的品牌影响力来做好期刊的广告经营,通过赠阅期刊等方式以及借助新媒体手段实现内容信息的有效传播,确保广告经营所需的发行规模,同时通过建设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或手机客户端平台等丰富广告传播渠道,优化广告表现形式,利用刊物的学术资源和出版资源为广告用户提供有特色的增值服务,同时加强广告业务的审核与管理,不断提升广告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