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师多点执业从理论上通过调动医疗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社区患者医疗服务需求,调动医师主动参与基层卫生服务,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并在医疗联合体基础上,逐步实现分级诊疗。但是公立医疗机构现行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支持医师多点执业。本文对医师多点执业与公立医疗机构现行体制和运行机制关系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准确了解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在我国的试点情况,评价多点执业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昆明市所有医疗机构2008年、2009年部分运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多点执业实施效果.结果 在控制医院规模、经济类型等相关因素下,多点执业医师第二执业机构总诊疗人次数比实施多点执业前增加了14%,机构的医疗收入增加了29%.此外,多点执业政策对一、二级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和医疗收入增加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 昆明市多点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明显,增加了卫生服务供给量,并提高了医疗收入,尤其是对一、二级医疗机构.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多点执业政策使得高技术水平的医师下沉到基层,增加了基层医疗机构对患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 多点执业是医改的重头戏,对分级诊疗落地并解决"看病难"问题将产生深远影响.北京、深圳等地早在2010年起,就开始了多点执业的试点工作.2014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多点执业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以此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2015年,各省(区、市)陆续出台了因地制宜的实施方案细则,为多点执业的推开奠定了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居民的就医行为直接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探究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偏好将为推进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建立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当前影响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多种关键因素。结果 9950名调查对象中女性4094例,男性5856例。40.6%(4044例)被调查对象选择综合医院作为一般就医机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个人户口、工作总收入、医疗保险类型、看病点满意度、看病点医疗水平、健康状况是居民选择就医机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居民医疗服务机构的选择。大力开展基层医生培养、鼓励高水平医师多点执业、加快推进医联体及医共体建设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医疗资源,将分级诊疗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管理》2018,(2):55-57
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但试点的效果并不理想。医联体的建设为医师多点执业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但在目前医联体下医师多点执业情况仍然不乐观,原因与医师及基层医院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关。因此,激发医联体下医师多点执业的主动性,进一步优化配套政策是最大发挥医联体下医师多点执业平衡医疗资源功能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公立医院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研究和探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新医改方案中提出的优化整合医疗资源,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要求,通过比较国内外医师执业制度的差别.分析在我国当前政策条件下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利弊.结合新华医院在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对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管理》2016,(1):21-23
从多点执业医师的人事管理,医疗质量,医师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及法律责任承担等方面,对"广东医师多点执业2.0版"进行利弊分析,并借鉴国外医师多点执业的经验,为推进广东省医师多点执业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医师多点执业的推进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医师多点执业向全国推行是解决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有效途径,是在新医改政策指导下的必然趋势。然而,现行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利于医师多点执业的实施。所以,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是良性有序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的平台理论对当前我国推进分级诊疗的难点、互联网促进分级诊疗的可能性及其可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分级诊疗的主要障碍为事业单位体制下医生对医院的依附关系、医院分级管理制度与医院平台正外部性三者的相互作用,使三甲医院"强者愈强"、基层"弱者愈弱";互联网医疗平台促进医生走出体制自由执业,有助于破除传统医院平台的正外部性,实现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平台采取双层结构,"大平台套小平台",是推动分级诊疗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成都市为例探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实施现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结果 83.1%的医师赞成多点执业;30.9%的人认为多点执业前景乐观,26.5%的人认为不乐观,其余认为前景不明。医师多点执业政策仍推行困难,原因是现阶段多点执业政策与我国现行相关法规政策、体制、人事制度、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冲突。结论 政府应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放松对医师执业地点、职称和流向的限制,明确责任分担机制,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加强引导,推进行业自律;引导医疗资源纵向一体化,推动医联体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从公立医院角度探讨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公立医院在实施医师多点执业过程中应注意的3对基本矛盾,同时探讨医师多点执业可能给公立医院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理清利益相关集团,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创造人才成长氛围:探索医疗集团化的多点执业,实现多赢局面: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借助网络平台,互联网医疗能够有效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并提高资源共享度和医疗公平性。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互联网医疗进行较为详细的态势分析,在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时代机遇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医疗路径选择模型,以期探索城市公立医院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从医生视角探讨贵州省遵义市医师多点执业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于2017年1—7月按照目的抽样并结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9家医疗机构可多点执业的43名医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经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对医师多点执业问题进行整合。结果:经过三级编码,最终梳理出与医师多点执业相关的105个概念,17个范畴,7个主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形成医师多点执业的5条脉络:发展前景及医师意愿、发展促进因素、发展困境、相关配套政策、服务需求及执业条件。结论:绝大多数医生愿意开展多点执业,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实施细则、薪酬分配体系和医疗事故处理方案的完善、医疗机构管理者的支持、医疗机构管理模式的转变、第二执业点提供必要的医疗条件并充分考虑第二执业点的距离、交通条件和相应的团队协作支持是顺利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正在各地逐步推开.文章依据国家新医改政策,以医师多点执业为基点,对医师多点执业现状和对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行管理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医疗单位的实际,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医师多点执业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师多点执业的合法化,优质医疗资源逐渐扩散至基层,有效地提高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患者看病难的现象。但在现行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不健全的前提下,各种医疗安全隐患也接踵而至。本文旨在分析医师多点执业中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因素,探索其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医生多点执业面临的困境,介绍了“互联网+医疗”对医生多点执业的重要价值,同时针对“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医生多点执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行统筹把控、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收费标准及患者权益,实现医疗保险内在价值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全科医生缺乏的现实背景下,政府大力推行医生多点执业政策,但实行以来却遭遇许多阻力。本文在深入分析阻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实施医生多点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医改形势下,政府大力鼓励社会办医,其中公私合作制度(PPP)是解决公立医院融资困难,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与建设的重要路径和尝试.结合PPP在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立足我国公立医院发展实际,探讨更好地让社会办医落地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PPP模式的制度建设: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鼓励医师多点执业;二是完善社会办医补偿机制;三是将社会办医纳入医联体共建.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医生执业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方国家的医生执业现状相比,我国在医生培养与执业培训系统、医生执业法律环境、医生执业保险系统、医生执业资质评审系统等方面存在差距。通过比较,试图为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