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基于面向读者的调研数据分析,识别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要素,为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总结科技期刊传播力的概念和相关评价指标,并将相关评价指标转化成问卷调查题目,通过读者问卷调查识别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要素。【结果】通过SPSS和Mplus软件统计发现,读者关注的科技期刊传播力可归纳为传播效果、传播能力和传播资源3个评价要素,且这3个要素之间有相关性。【结论】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要素从期刊学术影响力、期刊知识传播能力和论文信息3个方面被读者感知并反映出来,建议科技期刊从传播资源入手提升传播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地学科技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平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提出地学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策略。【方法】 通过普查法统计2017—2018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130种地学类核心期刊的微信平台、科学网微博、超星客户端的建设及运营情况,采用R语言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各平台宣传指标的传播贡献力进行分析。【结果】 地学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建设中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和地域差异,平台互动性较弱,不同平台间缺乏内容联动,通过贡献力分析发现微信平台用户关注量对期刊传播效力的贡献最大。【结论】 地学科技期刊需要通过多媒介导引、精细化用户管理、设立微刊专栏、规范平台管理制度、打造集群化融媒体平台等经营策略,有效推进期刊“两微一端”融媒体平台建设,提升我国地学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我国科技期刊推动科技成果传播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以促进期刊发展。【方法】 选取中科院科技期刊为分析样本,采用网络调研法对中科院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新媒体发展现状;利用专家访谈法对典型期刊的新媒体传播实践进行访谈,挖掘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中科院科技期刊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新媒体运营人才缺乏;新媒体内容体量不足、创新不够;新媒体运营经费短缺;新媒体配套政策缺失。【结论】 提出我国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的建议:明定位——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定位决定是否应用新媒体;出政策——主管主办单位应制定指导性意见与操作细则;强人才——加强科技期刊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建核心——建立“小核心”“大核心”融媒体平台;肯投入——设立新媒体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广东省公开发行的17种学术期刊为调研对象,评析学术期刊移动传播效果,为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将期刊情况、网站情况、微博使用情况、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入驻数据库客户端情况和期刊自有App 等数据代入已构建的学术期刊移动传播力评价模型,分析和探讨媒体融合下学术期刊移动传播力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为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据学科分类将期刊分成社科期刊组和科技期刊组,比较两组期刊移动传播指数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纳入研究的17种学术期刊中,移动传播指数较高的是《电镀与涂饰》《体育学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器官移植》《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提示此类期刊的移动传播力较强。由于学术期刊移动传播指数的二级指标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该指数也是动态变化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组别之间的移动传播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构建的传播模型受学科因素的影响小。【结论】 此评价指标模型同时具有动态变化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是可操作且科学合理的,能够明确学术期刊移动传播工作的指导方向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媒体报道是否影响以论文被引频次为标志的科技期刊影响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科技期刊更有效地与媒体合作、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建议。【方法】 分析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面对面”项目的相关数据,运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 检验分析是否向媒体推荐、是否获得媒体报道与论文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 被期刊推荐给大众媒体的论文的被引频次显著高于未被推荐论文,但被推荐且被媒体报道的论文的被引频次并没有显著高于被推荐但未被报道的论文。【结论】 在我国,媒体报道本身没有增加被报道论文的被引频次,期刊仍需采取更加综合的手段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期刊的封面特点,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通过期刊封面增强内容传播与品牌建设。【方法】 对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341种科技期刊封面按期更换比例、期刊封面的演进与美学特点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 按期更换封面的科技期刊比例有所提升、演进速度明显加快、美感明显提升,版式表现出学科特点。同时,按期更换封面的期刊比例仍然偏低,封面规范性、美感、网络传播能力仍需加强,相关管理规范也存在滞后性。【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需要进一步提升封面的规范性与美感,增强在线与多媒体衍生品的创作与传播,管理部门也要与时俱进地改进管理规范,充分发挥期刊封面在学术成果传播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谭贝加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11):1388-153
【目的】 探讨被引频次、Altmetrics得分和F1000评分指标对生物医学论文进行综合评价的可行性,为论文及期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2017年Altmetrics Top100论文为研究对象,选择论文发表后3年被引频次、论文发表当年Altmetrics得分和F1000评分分别作为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同行评议的代表指标对论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是否OA出版对F1000评分、Altmetrics得分和被引频次影响不显著;F1000评分与被引频次弱相关,Altmetrics得分与F1000评分及被引频次均不相关;大多数论文F1000评分、Altmetrics得分和被引频次结果不一致,标准化后各指标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论文同行评议、社会影响力以及学术影响力情况。【结论】 F1000评分、Altmetrics得分和被引频次相互独立、互为补充、不可替代,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价论文及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传播的全流程出发思考科技期刊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播力问题,为科技期刊提升传播力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科技期刊传播力提升策略进行研究。【结果】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传播活动包括专业传播和大众传播两个方面,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结论】 科技期刊应树立“用户思维”,针对不同传播对象明确传播效果的衡量标准,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搭建作者社群,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形成立体化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对应分析法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应用于科技期刊学术水平评价的可行性,并以医学科技期刊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表明此方法不失为一种较为科学简练的科技期刊学术水平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探索高校科技期刊获得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案。【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学术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诊断分析,并依据《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一年内的业务流程再造实践,总结和设计普适性较强的高校科技期刊业务流程再造方案。【结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在学术用户群体服务与管理、学术资源挖掘和利用、缩短出版周期和媒体融合等方面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论】 高校科技期刊要想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必须基于用户日益增长的学术需求进行业务拓展,同时基于技术和机制,与时俱进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探求适合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方法】 统计科技期刊在Web of Science、SciEngine、EurekAlert及相关网络平台数据,结合《中国科学》杂志社19种科技期刊近年来的改革举措和发展实践,探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可行方案。【结果】 《中国科学》杂志社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向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发展,从吸引优质稿源、提高影响力、宣传推广等方面着手,不断缩短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差距。【结论】 《中国科学》杂志社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其旗下科技期刊的学术指标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其办刊实践可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医学领域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特点和协同联动运营方案,为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垂直领域创建网络新媒体矩阵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学术支持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Aging Medicine杂志”和“健康老龄网”3个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平台推送数据、清博平台数据,分析其运营现状。结果 老年医学领域3个微信公众号覆盖不同人群,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相比,专注于学会行业资讯和大众教育的科普公众号更受大众欢迎,宣传效果较好。3个公众号互相依托、互为补充,联动项目可增加平台的影响力。老年医学领域公众号间应建立联动专题策划专家智库、新媒体协作组,建立推文质量评估体系、舆情监控制度、后台数据分析制度、用户数据共享制度,形成日常协同机制。结论 在重度垂直领域,期刊群可以通过多个微信公众号协同联动,创建专业化的行业新媒体矩阵,最终使得各个微信公众号在影响力、竞争力、品牌价值方面都能实现增值,并形成学科知识服务体系,打造垂直领域的行业大品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结合科技期刊实例,探索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短视频平台的特征,并从传播学视角提出可供科技期刊实践参考的短视频平台运营策略,为我国科技期刊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提供路径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当前科技期刊短视频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研究,并基于已有数据分析对比三大短视频平台的特点。【结果】 短视频基于特殊社会语境发展起来,科技期刊短视频内容需要进行议程设置,运营策略应结合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特点,传递文化价值。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5个方面具有共同点,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在短视频平台运营上,科技期刊应采取5个对策:传播主体专业化,即培养短视频思维;传播内容差异化,有针对性地选择平台;流量渠道纵深化,引导用户深度互动;受众分布立体化,圆心式发散议程;传播效果持久化,丰富期刊文化标签。  相似文献   

14.
马凌飞  舒畅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8):948-1053
【目的】以传染病学期刊为例,了解科技期刊的发展变迁,从而更好地认识该学科的发展,有效推进期刊与学科的互动和共建。【方法】汇总分析2004—2018年SCIE收录的传染病学期刊的数量、学术影响力、被引半衰期、出版国等变化情况,并分析期刊变化对相应学科发展的作用。【结果】15年间,传染病学期刊类别日渐丰富,发展态势良好,学科交流范围扩大,尤其是新兴高影响力期刊引领学科发展。【结论】从科技期刊数量、类别、被引频次和退出收录情况4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了解期刊所在学科的交流需求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用四封审读工作平台规范中国科学院主管科技期刊的四封编排,以推动科技期刊四封审读的智能化发展,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四封编排质量。【方法】 在文献调研基础上,依据前期制作的科技期刊《四封编排规范性审核表》设计四封审读问卷。通过专家咨询法优化问卷后,将问卷上传至四封审读工作平台;通过四封审读工作平台对中国科学院主管的2020年出版的科技期刊的四封编排规范性进行审读和分析。【结果】 中文科技期刊四封编排的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封一未标注出版月和出版单位,版权页未标注出版单位联系方式;英文期刊四封编排不规范问题主要为无目次页、版权页标有协办单位和无期刊定价;与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相比,中英文期刊四封编排的不规范问题较少。【结论】 四封审读工作平台可简化审读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科技期刊四封审读的智能化发展,在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四封编排的规范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JME学院直播实践为具体案例,通过总结直播活动传播实践各节点的经验,为科技期刊开展直播活动提出建议,为我国科技期刊同行的融合出版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采用用户调研、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JME学院开展的直播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活动定位、措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探究学术媒体直播活动策略。【结果】 JME学院通过直播活动积累私域流量,使期刊的服务水平得以提升;通过构建新型“期刊-用户”关系,与用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传播关系。【结论】 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需要不断革新传播观念,坚守融合出版理念,以直播活动为推手加大全媒体运作力度,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并稳步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