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波  陈伟 《浙江预防医学》2022,33(7):892-922
【目的】 掌握我国科普期刊短视频传播现状,探讨科普期刊的短视频传播力提升路径。【方法】 采用典型案例梳理与综合分析结合的方式,对科普期刊在抖音、微博、微信与小红书等平台的传播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总结,呈现科普期刊的短视频传播现状与症候。【结果】 从传播力提升视角看,我国科普期刊的短视频传播效果差异化明显,虽有个别佼佼者,但总体发展偏弱。【结论】 当前我国科普期刊短视频传播力整体偏弱,未来需要延循目的导向下的内容创作、以品牌为核心制定传播计划、熟悉掌握短视频平台算法规则、聚焦“新型用户”实现动态化创作、用数据反哺短视频创作与发布,进而实现传播力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科普期刊短视频平台运营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为科普期刊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50种优秀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网络调查法、访谈法,从账号基本情况、发布视频数量及频率、内容呈现与叙事风格、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我国科普期刊短视频平台运营现状。【结果】 科普期刊短视频账号开通率低,短视频运营能力亟待加强;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内容定位不够清晰;与受众互动不足,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内容分发缺乏规划,短视频营销意识不强。【结论】 科普期刊应合理构建短视频传播矩阵,提升运营能力;发挥专业优势,深耕优质内容;适应平台特点,引导用户深度互动;重视刊媒联动,推动期刊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摘 要: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学科普对提高居民健康管理能力及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MG 动画凭借“短、 平、快”的特点以及制作成本低的优势,已迅速成为网络科普信息传播的重要助推力,能助力医学工作者进行医学科普知识 的传播,完成各类适用于各大网络平台传播的医学科普动画。但医学工作者在制作医学科普动画时,应注重根据短视频传播 特点进行内容创作,兼顾医学科普内容的专业性和通俗性,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进行创作,依托专业背景增强科普公信力,建 设新媒体科普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的特征及生成策略。 【方法】 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筛选出其在今日头条平台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阅读量为“10万+”的爆款文章,分析文章特征,并从资源挖掘、内容生产及推广传播环节提出有效策略。 【结果】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具有话题热、标题靓、排版精、互动深的特点;借力平台优势、融合科普定位、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巧搭新闻热点事件、精心设计版式以及多网媒滚筒式传播均为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爆款文章生成的有力之举。 【结论】 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深挖优势资源,把好内容及传播环节,策略性运营,可为爆款文章生成提供保障,进而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和新媒体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成长的核心素养,为青年编辑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以进入第五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决赛的48位青年编辑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归纳、分析青年编辑的参赛视频,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构建青年编辑成长核心素养模型。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青年编辑成长核心素养提升途径。【结果】 青年编辑成长核心素养划分为3个主要方面:职业内涵、多元技能、时代探索。其中职业内涵是青年编辑成长的基本要素,多元技能是青年编辑成长的关键要素,时代探索是青年编辑成长的影响要素。【结论】 青年编辑要实现快速成长,务必要夯实职业基础、提升多元技能、紧跟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科技期刊在抖音平台的传播现状,分析其实践经验及规律,总结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望短视频对科技期刊学术传播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案例调研法和文献调研法,以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科技期刊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现状、实践形式、传播效果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结果】 科技期刊利用短视频平台,在传播学术内容、服务专家团队、科普学术热点、构建学者社交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抖音短视频平台可以促进科技期刊逐渐延伸出内容碎片化、形式多样化的传播形态,进而降低知识理解的门槛,提升学术传播效率,扩大受众群体,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对知识传播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利用新技术进行学术短视频生产的方法和实践经验,为科技期刊利用学术短视频提升公众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调研科技期刊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术短视频生产中存在的创作困难、质量不高、不能持续供应等问题,提出新技术赋能的学术短视频生产方案。【结果】 借鉴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SCIS)的工作经验,科技期刊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术短视频自动生成,用视频制作App辅助学术短视频创作,或利用HTML5技术提升短视频的可交互性。通过对比SCIS学术论文的短视频宣传和文字内容宣传发现,生动有趣的学术短视频能够获得比文字内容更高的浏览量,可有效提升学术论文的传播力。【结论】 借助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科技期刊能够高效、高质量、可持续地进行学术短视频生产,有利于实现学术论文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科技期刊通过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技术和效果。【方法】以《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期刊为例,阐述期刊网站提供视频服务的实施方法和实践效果。【结果】实践证实,医学期刊通过互联网提供视频服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与期刊内容紧密结合的视频服务能够明显提升论文传播的效果,增加网站相关内容的点击量。【结论】通过网络与数字技术实现医学科技期刊内容的富媒体出版,有利于提升读者对科技论文的阅读兴趣,扩大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新媒体时代下,总结检验医学新媒体实践经验,为传统医学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新媒体5年的探索之路进行详细剖析,依托期刊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扎实的学术内容策划,建立新媒体发展矩阵,策划新媒体内容,扩展新媒体服务模式,构建自身专业的学术新媒体平台。【结果】 借助期刊的专家资源,检验医学新媒体建立了以图文信息为主,在线直播、短视频为补充的内容发布阵地,通过征稿、约稿、栏目策划、在线直播、视频制作等方式,保证新媒体内容丰富,同时在打造作者队伍、案例出版、职称考试练习系统、专业书吧、视频学习库等方面扩展了期刊新媒体的服务模式,使检验医学新媒体成为国内检验医学领域影响力最大、关注人数最多的新媒体平台。【结论】 期刊的转型和发展只有立足自身实际,深入分析所在领域的特点,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细分期刊服务群体特点,分层设计内容,做好内容精细服务,才能使医学期刊与新媒体真正实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短视频助力科普期刊品牌运营的创新路径,为我国科普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品牌化发展提供合理方案。【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总结归纳目前我国科普期刊借助短视频进行品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SICAS-AARRR复合模型为切入视角,探索短视频助力科普期刊品牌运营的对策。【结果】 科普期刊借助短视频进行品牌运营时可以增强期刊与用户的相互感知,以获取用户;添加短视频互动元素,以激活用户;创新短视频生产模式连接期刊与用户,以留存用户;打造“视频+购买”模式,使用户变现;借助短视频进行“体验-分享-推荐”,增强品牌活力。【结论】 科普杂志社应创新思维,明确定位,积极“走出去”;品牌运营部门应完善建制,建立新媒体账号矩阵;视频编辑团队应创新短视频内容和形式,提高短视频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如何从编辑自身做起,促进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方法】 以Science Bulletin为例,归纳总结学科编辑在围绕如何让编委会“动”起来、如何加强专业服务意识并提升其服务能力、拓宽传播渠道3个方面展开的各项实践探索。【结果】 经过6年多的发展,Science Bulletin “老刊”改革成效显著:学术影响力有了跨越式提升,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其中,优势学科的带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学科编辑应从日常重点工作入手,按照期刊的新定位、新目标调整工作思路并努力实践,助力期刊转型,实现影响力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模式,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提供借鉴。【方法】 采取个案分析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NatureScienceCell 3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的短视频生产与运营规律。【结果】 科技期刊通过稳定持续的信息传播、富有创意的内容包装、跨媒体矩阵组合、社群化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方式,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运营需坚持用户导向原则,以优质内容为核心,采取创新表现形式提升传播能力,重视学术媒体的融合出版,构建跨媒体学术传播矩阵,利用科技期刊的品牌优势,推进短视频学术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归纳科技期刊创新成果的公众传播现状,指出以科技期刊为载体的创新成果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以科技期刊为主体的公众传播和推广策略。【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了解国内外出版商和科技期刊的公众传播案例,总结科技期刊开展公众传播的经验。通过问卷调研,了解科研人员、期刊编辑、新闻记者对于科技期刊公众科学传播的态度。结果 科技期刊重视创新成果在公众传播领域的推送,采用社交媒体、新闻媒体渠道组织丰富的文章呈现方式,为将象牙塔的最新成果转化为公众感兴趣的、具有科普效果的内容做了良好的示范。【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围绕创新成果开展科学普及多为自发行为,受限于人力、财力,同时缺乏与媒体有效的沟通机制,科学传播动力不足。开放科学时代,科技期刊开展公众传播需要明确“定位”、做好“分级”、建立“出口”、打通“渠道”、落实“政策”,搭建“科技期刊-传播媒介-大众”这一有效的传播链条,实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对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并从科技期刊编辑视角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期提升我国医学科技期刊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的报告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于2022年4—7月对国内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展开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方差分析、t检验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62名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参与此次调查,分别来自国内25个省区市。77.9%的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不了解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89.8%的人员不了解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相关报告规范,76.4%的人员在加工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类稿件时未遵循相关报告规范,89.2%的人员所在期刊出版单位缺乏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相关报告规范或参考标准,91.2%的人员认为很有必要对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开展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报告规范相关知识培训。【结论】现阶段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对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医学科技期刊出版单位普遍缺乏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类稿件的报告规范和参考标准,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建议将指南相关报告规范写入期刊稿约,针对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多角度全方位提升编辑的认知水平,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医学科技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为例,分析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促使社会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提出改善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紧张的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微信、QQ等平台发放调查问卷,以112名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分析期刊编辑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下的职业紧张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的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7.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刊期、每周加班情况和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均为期刊编辑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应重视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紧张现状,完善职业规划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优化编辑部人员配置,做好人才梯队规划,探寻更具弹性的多元责任编辑工作机制。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自身情绪发出的不良信号,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中国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概况、办刊特色和建设进展,为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工程》系列11种期刊,重点以《工程(英文)》为例。【结果】 《工程》系列期刊办刊特色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1)制度安排上,在工程院总体部署和推进下,发挥“全院办刊”优势,依托全体院士,凝聚中国工程院、相关高校和出版单位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学者和编辑队伍建设上,组建编委会、青年通讯专家群和专题编委会等学者队伍,学者多层次,学科广覆盖;多数期刊主办方采用合作编辑部模式,共同保障学术和编校质量。(3)内容特色上,把握前沿,围绕前沿主题出版专题是关键举措,双语出版是重要策略。(4)出版宣传上,面向全球拥抱开放获取,采用传统与社交媒体多种形式精准传播。在各主办单位共同努力下,《工程》系列期刊影响力显著提升,10种英文期刊中,8种被SCI-E数据库收录(其中1种进入JCR Q1区,5种进入Q2区,2种进入Q3区),2种被ESCI收录。【结论】 《工程》系列期刊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我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刊群,发展潜力良好,应努力建成国际一流工程科技期刊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结合科技期刊实例,探索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短视频平台的特征,并从传播学视角提出可供科技期刊实践参考的短视频平台运营策略,为我国科技期刊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提供路径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当前科技期刊短视频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研究,并基于已有数据分析对比三大短视频平台的特点。【结果】 短视频基于特殊社会语境发展起来,科技期刊短视频内容需要进行议程设置,运营策略应结合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特点,传递文化价值。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5个方面具有共同点,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在短视频平台运营上,科技期刊应采取5个对策:传播主体专业化,即培养短视频思维;传播内容差异化,有针对性地选择平台;流量渠道纵深化,引导用户深度互动;受众分布立体化,圆心式发散议程;传播效果持久化,丰富期刊文化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