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MKN-45人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防治胃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用胸腺肽α1与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SOX)化疗联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4,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和对照组(n=44,SOX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5.91%较对照组43.18%高(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VEGF、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SF-36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SOX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疗效确切,并可显著降低血清VEGF、CEA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5例直肠癌患者(化疗组)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VEGF与VEGFR-2的表达水平,并与45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化疗组新辅助化疗前血清VEGF、VEGFR-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新辅助化疗8周后,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组VEGF、VEGFR-2表达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降低程度明显高于稳定组(P均0.01);稳定组化疗后VEGFR、VEGF-2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进展组化疗后VEGF、VEGFR-2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化疗前VEGFR水平与VEGF-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直肠癌患者血清中VEGFR、VEGF-2均高表达。测定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VEGFR、VEGF-2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化疗效果及肿瘤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MKN-45人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防治胃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裸鼠建立MKN-45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氟尿嘧啶(5-Fu)组及消痰散结方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Fu和消痰散结方干预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瘤组织VEGF-D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消痰散结方可不同程度下调肿瘤组织中VEGF-D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调控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D蛋白和mRNA的表达是消痰散结方防治胃癌淋巴转移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舒鹏  王真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1969-1970
目的:观察参芪健胃汤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抑制作用。综合评价以参芪健胃汤配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1)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治疗后的差异性;(2)探讨参芪健胃汤对胃癌患者VEGF-A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3)综合评价以参芪健胃汤辅助胃癌化疗,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参芪健胃汤能抑制中晚期胃癌血清VEGF-A的表达水平,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的进展。同时,能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减轻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及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芪附龙葵汤对晚期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1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研究组联合采用化疗及芪附龙葵汤治疗。2组化疗疗程均为4个疗程,芪附龙葵汤服用疗程为2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疗前后2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亚群(CD4+/CD8+)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1)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后研究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NK细胞、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生活质量:治疗后研究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2组均未发生IV度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晚期直肠癌患者芪附龙葵汤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杨红斌  王甜甜  张欣 《陕西中医》2021,(11):1544-1548
目的:探讨养正散结汤联合放化疗对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养正散结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血清HIF-1α、VEGF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NK细胞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HIF-1α、VEGF水平、NK、CD8+、CD4+水平、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HIF-1α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 治疗后,两组的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对照组NK、CD4+、CD8+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CD8+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NK、CD4+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NK、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比对照组高(P<0.05); 两组治疗期间白细胞减少、心脏毒性、神经毒性、血小板减少、脱发等Ⅲ和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7.12个月和5.64个月,两组PF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8.79个月和6.24个月,两组O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散结汤联合放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血清HIF-1α、VE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9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渴平合剂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蛋白尿、血脂、血清VE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与尿蛋白呈正相关。结论:消渴平合剂可减少早期DN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降低血清VEGF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保护肾功能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模型大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组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均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建立OHSS模型.姜黄素组给予姜黄素混悬液50 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1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卵巢形态学特点,记录卵巢重量、腹腔冲洗液伊文思蓝(EB)含量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检测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腹腔回收液量、卵巢重量、腹腔EB含量及血清E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姜黄素组腹腔回收液量、卵巢重量、腹腔EB含量和血清E2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卵巢中VEGF及其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姜黄素组大鼠卵巢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降低VEGF及VEGFR-2含量而达到降低OHSS血管通透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疗效及对对凝血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行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同期给予康艾注射液40 m 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清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QLQ-C30(V3.0)量表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VEGF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明显延长(P均<0.05),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VEGF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凝血功能障碍,且有利于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邓台燕  王万里  杜忠群 《陕西中医》2021,(10):1429-1432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对肛瘘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表皮生长因子及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高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龙胆泻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7、15 d后创面面积、创面疼痛、创口愈合时间; 评估临床疗效;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检查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肠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创面疼痛、创面面积及创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GF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1 d后,血清EGF和VEG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及治疗前后AMCP和ALCT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RRP和ARP水平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RRP和A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RRP和A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可促进肛瘘患者创面愈合,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2.
马颖  田广平  邹宁  尹学永 《陕西中医》2022,(10):1384-1387
目的:分析通窍活血汤结合丁苯酞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将130例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主要症状积分、血管内皮功能、大脑中动脉血流及治疗前与治疗2周、1个月后及随访2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一过性视岐昏瞀、一过性言语謇涩、阵发性偏身麻木、短暂性偏身瘫软评分及血清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量(Qmean)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1个月后及随访2个月后比较,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呈降低趋势,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结合丁苯酞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主要症状、血管内皮功能、大脑中动脉血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阳宽胸方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PCI治疗,观察组给予通阳宽胸方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闷乏力、心悸气短、吐痰涎、头重如裹、眩晕等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栓素(TXB2)、内皮素(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O、SOD水平升高,TXB2、ET水平降低,观察组NO、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XB2、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50%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阳宽胸方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降低炎性反应,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傅强  黄学阳  王建春  黄亚兰  蔡炳勤 《陕西中医》2022,(8):1029-1031,1036
目的:探讨养阴散结汤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L-T4)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养阴散结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变化,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半乳糖血凝素-3(Ga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fra 21.1、Gal-3水平升高,VEGF水平降低,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散结汤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免疫功能,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钱伟  白桦  郝志晔 《陕西中医》2020,(11):1591-1594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汤对于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反应指标、血栓素、血管内皮指标等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赋予随机数字后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予以自拟养心通脉汤治疗; 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血清血栓素B2(TXB2);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8%)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血清TXB2、VEGF、NO、ET-1与TNF-α、hs-CRP表达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首疗程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血清TXB2、VEGF、NO、ET-1与TNF-α、hs-CRP表达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通脉汤能够提高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程度、降低血栓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郭忠聪  龚纯 《陕西中医》2022,(11):1527-1530,1604
目的:探讨抗癌防移片对大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脾脏注入CT26细胞的方法制备大肠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抗癌防移片低剂量组。干预4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HGF、VEGF-A表达量,观察各组大肠组织及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结果:给药2、3、4周,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模型组下降最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肝脏瘤体重量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CA199、CE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比较,抗癌防移片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小鼠血清CA199、CE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大肠组织及肝组织可见肿瘤细胞浸润; 与模型组比较,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小鼠大肠组织及肝组织未见明显的肿瘤细胞,细胞形态较为规整。结论:抗癌防移片可通过下调血清HGF、VEGF表达抑制大肠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17.
王鹏  符磊  陈浪  李梅娇  林少妃 《陕西中医》2021,(12):1709-1712
目的:探讨加味清营汤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清营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CD4+、CD3+、CD4+/CD8+、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SF、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D4+、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2周、第4周时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高于对照组的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清营汤联合西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可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血管新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减对湿热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及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湿热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减,2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对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m Alb)、24 h尿蛋白定量(Upro/24 h)、血肌酐(Scr)、糖基化血红蛋白(Hb Alc)、尿素氮(BUN)、餐后2 h血糖(FPG)、三酰甘油(TG)以及外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P0.05);葛根芩连汤加减能够更明显得下调糖尿病肾病患者m Alb、Upro/24 h、Scr、BUN、Hb Alc、FPG、TG的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EGF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加用观察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大(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对湿热型糖尿病肾病有理想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脂代谢紊乱,且通过阻断VEGF的分泌可能可以实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肠解毒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以及对患者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清肠解毒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IFN-γ/IL-4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热内蕴证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和黏膜组织学Geboes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IL-4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解毒汤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可调节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