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国外学术期刊利益冲突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动向进行分析,为推动国内学术期刊利益冲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6月30日前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外文文献主题进行检索,使用VOSviewer和Excel软件分别对国外学术期刊利益冲突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国外研究热点主要是关于“作者”“期刊”“出版”“行业”“伦理”“同行评议”“披露”的利益冲突研究。在未来,以“作者”“期刊”“出版”为关键词的宏观层面的利益冲突研究将逐渐减弱;以“行业”“伦理”“同行评议”“披露”为关键词的中微观层面的利益冲突研究将更加深入;对利益冲突“透明度”“影响”的研究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结论】国外研究热点的转移体现了学者的研究从关注表面现象向重视内在机理发展的趋势;国内研究应从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实际出发,既关注传统的研究主题,又要把握国际研究热点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放同行评议对作者、评审专家和编辑的要求及其对策,提出适合我国期刊的初始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方法】 分析现行同行评议模式,从作者、评审专家以及编辑角度分析各个主体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提出试行开放同行评议模式的流程。 【结果】 同行评议模式各有利弊,期刊可以采取开放同行评议模式,有效监督学术不端问题,避免人情稿、关系稿,也可以加大对作者、评审专家和编辑的监督力度,使评议模式透明化、公开化。试行开放同行评议时暂不透露评审专家和作者信息,仅公开稿件的审稿意见以及作者回复,然后逐步开放同行评议,并不断完善开放同行评议制度,最终形成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结论】 在科技期刊繁荣的背景下,改革同行评议模式势在必行,中国学术期刊需要探索并试行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开放同行评议,以便不断提高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机器参与论文写作的现状,指出其中的出版伦理问题,并提出识别和防范对策,以期引起科技期刊界对机器参与论文写作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方法】 对部分论文写作工具展开实验,分析Retraction Watch中因“随机生成内容”而被撤销的稿件情况。通过案例及阐释方法总结机器参与论文写作的发表现状、特征及伦理争议,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机器参与论文写作的方式和工具较多。机器直接生成的稿件涉及学术不端风险的概率较高,国内作者因使用机器生成内容被撤稿的趋势明显上升。机器间接参与论文写作的研究数量快速增长,但存在数据伦理问题、学术创新争议、算法黑箱与偏见问题、引用问题、署名问题。【结论】 机器生成的论文有降重、伪造、不当引用、干扰同行评审等学术不端特征可供识别,其他类机器参与写作的论文需要编辑通过关键词等方法判断机器的自主程度。应从完善收稿规则、改进检测技术、开放同行评审、审查算法、提高机器透明度、规范署名、规范数据引用和代码软件引用、完善内部版权协议和外部协同治理等方面防范机器参与论文写作的出版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论文出版前作者单方面撤稿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对策。【方法】 从小木虫网站论坛归纳总结了作者单方面撤稿的5个事例,将撤稿行为进行分类研究。【结果】 按撤稿原因将撤稿行为分为正常撤稿行为和非正常撤稿行为,正常的撤稿行为是作者的权利,应予尊重和保护;而非正常的撤稿行为属学术不端行为,应予抵制和惩戒。【结论】 针对两种撤稿行为提出:约定双方责任,完善撤稿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多种措施,抵制学术不端等对策;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对作者单方面撤稿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国外出版后同行评议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为国内学术出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了解出版后同行评议的内涵与外延、价值、面临的问题及创新路径,提出对国内学术出版的启示。【结果】国内科技期刊应积极试行开放评议,树立出版后评议意识;建立期刊论坛等同行评议平台,为出版后评议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完善的编辑政策和评议认证制度,为出版后同行评议提供制度保障。【结论】 随着数字出版和开放评议的不断发展,出版后同行评议作为一种新趋势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诚信问题日益严峻,科研诚信现状令人担忧。医学学术期刊及编辑作为医学科研成果最终报道的“守门人”,在鉴别学术不端行为、保障学术诚信方面的意义不可小觑。但如何构建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体系、净化学术环境,还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本研究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收稿(介绍信、伦理审核、基金项目、作者署名、学术不端检测)、审稿(语言、统计学、图片、参考文献、同行评议)和撤稿制度等多个方面,初步提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建设体系。结果表明,医学期刊收稿过程中需要作者同时提供单位介绍信和论文伦理审核文件,同时注意核对基金项目和作者署名,并采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重复率<20%;审稿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语言、统计学方法、图片和参考文献的审核,加强同行评议;设立完善的撤稿制度,建立作者诚信档案等。提示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体系的建立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切实有效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国内外开放同行评议研究的分布规律及进展,揭示开放同行评议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方法】 以CNKI、WoS数据库收录的288篇开放同行评议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发文量、发文机构、期刊分布、发文机构与发文期刊所属研究领域的关联关系等角度分析研究文献的分布特征,以关键词分布为切入点,围绕开放同行评议的模式、质量以及伦理问题对研究文献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开放同行评议整体发展处于上升趋势,以高等院校、出版机构为代表的多种类型机构开始关注、研究或实践开放同行评议模式,涉及医学卫生、图书情报、出版等领域,不同研究领域的发文机构与发文期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国内外关于是否开放同行评议仍在探讨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与框架,在出版伦理方面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结论】 建议我国学术期刊从公开评审报告开始,将“选择实名”纳入到同行评议过程,逐步推进学术共同体接受开放同行评议。  相似文献   

8.
解傲  袁路  汪伟 《浙江预防医学》2022,33(5):554-136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我国学者发表在SCIE收录期刊上的医学研究型论文撤稿原因及其特征,为更有针对性地防范我国医学领域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完善科研诚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在撤稿观察数据库(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中检索2019—2020年撤稿的我国医学SCIE研究型论文,提取撤销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和单位、载文期刊名称、期刊出版商、撤稿原因等信息。应用GraphPad Prism 8.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撤销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撤稿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9—2020年,我国医学SCIE研究型论文累计撤稿479篇,撤稿原因主要为关注或问题、重复发表、研究错误等,具体撤稿理由包括数据问题、图片问题、方法与结果问题、作者无回应等。撤销论文分布于194种期刊,其中PLoS ONE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OncoTargets and TherapyBiosciences Reports居撤销论文数量前5位,Springer Nature、Elsevier和PLoS居撤销论文出版商前3位。撤销论文载文期刊影响因子与期刊撤稿率呈负相关。【结论】 我国学者发表的医学类SCIE研究型论文因数据和图片等问题而被撤稿的概率较高,应加强我国医学领域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减少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研作者群体及其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论文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修改的态度,剖析其原因,并从学术期刊编辑角度提出防范这3种情况下常见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以期减少中文科技论文隐性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频次。【方法】 结合编辑工作实践确定修改论文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中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常见表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论文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其他合著者及其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修改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的态度。【结果】 第一作者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修改意愿,通信作者和其他合著者对此持开放态度,大多数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对单位署名修改持否定态度,大多数第一作者在修改作者署名、单位署名和基金项目标注时会征求通信作者和原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结论】 学术期刊可采取在投稿环节通过投稿须知提前告知,在投稿系统中完善论文作者、单位和基金项目信息,要求提交版权转让协议与作者贡献声明等措施,预防作者对作者和单位以及基金项目的随意修改。在作者要求修改时,可要求作者提供附全体作者签名的纸质版修改说明,必要时还可要求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盖章。期刊编辑应结合作者信息、作者贡献声明、版权转让协议和修改说明,认真查证比对,以识别并防范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从而推动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梳理国外学者对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内容编码法,对国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提炼,梳理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结果】 国外已有的出版伦理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5个研究主题:出版伦理失范、出版伦理规范、出版伦理实施现状、作者和编辑对出版伦理的认知和态度、出版伦理治理。【结论】 国外关于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的研究成果丰硕,特征明显,但也存在缺乏研究范畴界定和对伦理规范的系统分析等问题。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体系的建设应加强对国际研究成果的借鉴以及对规范文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玉乐  李娜  刘洋  孙静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11):1379-50
【目的】 探讨我国出版伦理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为出版伦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提升我国期刊的学术质量。【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8—2019年我国出版伦理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从文献发表年份、作者、地区、机构/单位、期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国内出版伦理领域相关文献总体呈增长趋势;出版伦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出版伦理相关研究视野比较狭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文献质量整体不高;研究人员之间缺乏协作,地区及单位间的合作有待加强。【结论】 我国出版伦理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建议应规范和完善出版伦理学科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出版伦理学术研究,强化出版伦理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刊物质量、增进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杨  林璐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9):1217-779
【目的】 对近10年国际科技期刊研究的知识结构及前沿热点进行视觉化呈现并深入剖析,为科研人员提供国际化清晰视野,为我国科技期刊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以2011—2020年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以科技期刊为研究主题的680篇文献为样本展开文献计量分析,利用VOSviewer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在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美国、中国等少数国家占据主导优势,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主导着研究“议程设置”;医学期刊是重点研究对象,且研究问题多具有全球视野;科技期刊研究有较为清晰的结构脉络,研究热点集中于文献计量与期刊评价、出版实践与功能、出版偏见、出版伦理、出版史;替代计量、编委会、性别研究、掠夺性期刊是前沿研究热点。【结论】 利用VOSviewer软件能够对国际科技期刊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前沿热点进行较好的视觉化呈现,有利于科研人员廓清知识脉络,捕捉前沿话题。科技期刊研究涉及多学科、涵盖多方面,应鼓励科研人员尤其是科技期刊出版业界人士进行多视角研究,不断丰富研究内容,推动研究边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追踪科技期刊出版中有关科研诚信问题的研究发展情况,探寻科技期刊在科研诚信领域的研究主题与新兴研究内容,提出科技期刊在科研诚信领域的关注点与能动作用,推动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方法】 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数据库中科技期刊科研诚信相关论文进行分析,从数字环境下学术不端检测、注册登记、存档、服务边界等方面归纳、总结科技期刊出版中有关科研诚信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 科技期刊科研诚信研究呈现“意识觉醒—提出问题与探讨规范建设—建立统一标准—调研标准遵照执行程度/新兴问题出现”的发展路径。目前新兴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不端检测、登记环节审查、存档环节建设、“第三方服务”边界四个方面。【结论】 科研诚信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发展相对应,随着科研新范式的发展和确立,“数字化”“数据化”“技术性”加入到科技期刊科研诚信研究体系中。科学研究的新技术与研究结果的新呈现,开放环境下科研成果在登记、评估、传播、存档环节中的科研诚信问题仍将是未来该领域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国内外生物及相关领域学术期刊面向公众传播的新动态、新观点及传播模式,为探索专业与公共领域同步传播范式、提升期刊及成果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公众传播、社交化出版、数字出版、媒体融合、生物类学术期刊等相关词为主题词,在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百度进行组合检索,分析总结并进行部分媒体实证调查。【结果】 选择公众关注的主题和形式有利于促进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研究;公众传播及影响正在成为论文、科研人员和期刊的辅助评价指标。国内外相关期刊均采用了开放学术出版、科学新闻宣传以及利用社交媒体和活动推广等途径进行公众传播,国外由出版集团稳定开展,国内则由期刊集群或单刊进行,国内期刊公众传播的形式多样性、新闻敏感性和内容吸引力以及传播效果均不及国外期刊。【结论】 生物及相关领域学术期刊应强化社会责任和公众传播,建议通过矩阵式建设、集群化运作完善传播平台,联结新闻媒体资源,配备科学新闻和新媒体专门人员并充分利用好专家和成果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杨珠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11):1305-345
【目的】 基于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撤销处理办法声明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期刊论文撤销处理办法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的中文学术期刊关于论文撤销的处理办法声明为样本,调查论文撤销办法的现状及其特征。【结果】 截至2020年3月1日,14种期刊刊登了论文撤销处理办法声明,主要针对一稿多投、抄袭、造假、违反伦理规范等学术不端行为。制定办法的期刊所占比例偏低,内容有待健全。【结论】 团体机构应尽快出台相关的论文撤销规范,期刊和数据库应建立自己的论文撤销处理办法,同时作者机构等也应共同参与,从而尽快净化我国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在论文审理中应遵循的伦理学原则,以提高编辑对科研和出版伦理学的认识。【方法】 通过阅读文献并梳理工作经验,总结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在论文审理中应遵循的伦理学原则。【结果】 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中,编辑应审查作者是否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无伤害和有利原则、特殊保护原则;在涉及动物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中,编辑应审查作者是否遵循3R原则;其他伦理学原则包括诚信原则、公平公正原则、保密原则和谨慎负责原则。【结论】 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根据论文类型遵循不同的伦理学原则进行论文审理,以提高审稿能力和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NHC)通报的医学学术不端论文情况,探讨医学学术不端论文的有效防范对策。【方法】 以2021年6月3日至12月31日NHC通报的309篇医学学术不端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作者特征(职称、科室、工作单位、署名作者数)、论文特征(发表与撤回时间、被引用情况)、学术不端行为及处理措施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09篇学术不端论文共有署名作者1378位,被通报作者数为1019位,共计被通报1168人次。除不知情作者(36位)外,有174位署名作者未被工作单位通报处罚。1019位被通报作者中,69.08%的作者工作单位在山东;81.24%的作者拥有中级或副高级职称;医师与护师分别占84.09%与11.49%;骨科领域作者最多(占7.85%)。(2)截至2022年1月31日,309篇学术不端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13.6次;有撤回声明并注明撤回日期的论文有201篇,撤回后其新增被引频次平均为3.9次/篇。仅30篇(14.93%)论文撤回后未再被引用。(3)论文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包括数据造假(162篇,52.43%),第三方代写、代投或买卖论文(138篇,44.66%),编造研究过程(101篇,32.69%),不当署名(74篇,23.95%)与图片造假(31篇,10.32%)。【结论】 NHC通报的医学学术不端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包括数据造假,第三方代写、代投或买卖论文,编造研究过程;部分作者存在多次学术不端行为。我国医学学术不端论文防范与医学科研诚信建设任重道远,国家层面、医学科研机构、国内医学期刊等需要携手共筑抵抗医学学术不端行为的围墙,维护学术道德、净化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撤稿观察数据库并结合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探讨不同学科、不同影响力期刊、不同撤销时滞的撤销原因差异,为国内学者、科技期刊、科研管理部门积极应对论文撤销和学术不端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撤稿观察数据库,逐项检索统计2016—2020年国际期刊撤销中国学者论文的原因,论文发表时间、撤销时间、所属学科,撤销论文所在期刊等数据。通过WoS数据库,检索撤销论文所在期刊的JCR分区,比较分析不同学科、不同影响力期刊、不同撤销时滞的撤销原因差异。【结果】 国际期刊撤销我国学者论文的原因较为复杂,学术不端行为是主要撤销原因,重复/剽窃问题最为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文章重复、数据重复、图片重复等。不同学科、不同影响力期刊、不同撤销时滞在总体撤销原因及一级、二级学术不端行为分布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国际期刊撤销我国学者论文的原因呈现不同特征。建议结合相关特征,持续重视撤销原因多样性和复杂性,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防范重复/剽窃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论文撤销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欧阳菁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9):1135-238
【目的】 以叙事医学为切入点,探讨其对优化国内医学期刊建设的影响。【方法】 分析国内医学期刊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主要通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医学期刊的出版实践,探究医学期刊引入叙事医学的可行性和影响,进而提出叙事医学参与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的策略。【结果】 叙事医学对优化国内医学期刊出版有正面作用,医学期刊可以通过提高编辑“叙事医学”素养、开设叙事医学特色专栏、与人文社科杂志合作、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并致力健康科普、参与医学教育等途径引入叙事医学。【结论】 叙事医学对国内医学期刊影响力的提高有推动作用,但不能偏离医学期刊固有的专业方向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