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构建新的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课题组讨论、总结国内外经验,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指导,初步拟定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并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新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和0.800,协调系数在第二轮函询后一级、二级指标分别为0.379和0.570(P<0.05)。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7项。结论构建的新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可靠性和合理性,但在应用中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一套与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导向相适应、科学合理且能有效应用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政策文件分析筛选初始指标,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质控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基层医疗机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得出了指标权重,包括4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结论:该指标体系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如果辅以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支撑,将能开展常态化推广运用,形成同质化质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口腔医学专业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促进口腔医疗服务标准化。方法:在原江苏省口腔医学专业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上,结合国家政策初步建立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函询,筛选指标条目。结果:第一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1.67%,专家权威系数Cr=0.893,变异系数CV=0.14,肯德尔和谐系数=0.174;第二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5.83%,专家权威系数Cr=0.891,变异系数CV=0.12,肯德尔和谐系数=0.135,专家具有较高权威性,且意见较为统一。最终形成了包含6条一般指标、11条专科指标和腮腺肿瘤单病种指标的江苏省口腔医学专业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结论:采用科学方法优化构建口腔医学专业质控指标体系,有利于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  相似文献   

4.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建设对提升各地医疗安全与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全国各地在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类似的瓶颈.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建设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先期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指标体系,通过循序渐进,分类推进;其重点在于关注基础指标,并适当引入行政干预,从而取到更好的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5.
岳春花  卢冬喜 《现代养生》2023,(10):789-792
为推动三级综合医院全面高质量发展,医院重新构建了全面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临床医技重点指标的考核与日常管理指标考核相结合,同时增加对行政职能科室的重点工作的考核,实现了全面目标管理。重构后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涉及多个维度,考核体系架构完整,依托信息化平台,形成医疗质量管理闭环,全面提升了医院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可操作性强,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慢性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方法以及构建范围进行归纳总结,认为我国慢性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加强对患者结局指标的关注,应注意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科学性,还应积极探索多病种慢性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定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方法 基于军队中心医院职能和任务特点,针对影响军队医院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运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质性研究和Delphi法构建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形成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和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两部分,后者包含野战医疗队及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论 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将质量控制延伸到多样化军事行动任务前沿,有利于军队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对丰富军事护理实践内涵、强化军事卫勤保障实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护理质量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初步拟订指标,并邀请1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最终确定敏感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2个结构指标、6个过程指标、3个结果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75%、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9;指标重要性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合理性协调系数、资料收集方法可操作性协调系数均P<0.01。 结论构建的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具手术室内麻醉恢复室和消化内镜中心特点,可为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立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池,采用Delphi法完成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每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和0.80,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457和0.522(P均<0.001)。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手术安全”权重最高,三级指标中“三四级手术比例”和“无菌手术感染率”权重较高。结论所构建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需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陕西省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为体检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循证方法初拟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两轮电子邮件函 询,最终确定符合陕西省现状的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84%、75%,权威系数均≥0.80;第2轮专家咨询后变异系数为0.00~0.30,专家协调系数为0.278~0.381(P<0.05);最终 形成了一套包含3个一级指标(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12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陕西省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基于该省健康体检行业现状,符合科学性、可靠性原则, 基本可满足陕西省目前体检质量控制需求。但该体系在今后实践中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与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函询和专家现场论证等构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专家函询形成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评分表。回顾性收集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0月-12月指标数据进行资料收集可操作性验证和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评分表应用。结果共确定了包含结构指标1项、过程指标7项的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为0~0.022 2,指标评分表总内容效度指数为0.90。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0月-12月8项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分子和分母数据均完整收集并计算得出指标值,仅急诊工作年限≥5 a预检护士占比和急诊患者首次疼痛评估率达到满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现了急诊专科特点,指标评分表可量化评价护理质量,能够帮助急诊专科合理设定各项指标改善目标值,有助于不同医疗机构间急诊护理质量比较,但结果质控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建立以患者体验为导向的医疗服务品质提升管理新模式。方法委托第三方机构,每月采用移动终端进行现场问卷测评,分别对2015年1月-6月(改进前)、2015年7月-12月(改进中)、2016年1月-6月(改进后)3个阶段22 683例住院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17个评价指标品质指数显著改善,总体医疗品质指数由改善前83.32分提升至改善后91.63分(P<0.001)。结论患者体验调查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导向依据,健全品管机构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组织保障,完善指标体系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有力牵引,优选重点项目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关键要素,第三方患者体验测评是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流程;建立质控网络,发展质控对象;选择质控病种,确立质控指标;督促质控信息上报、汇总和分析;做好“三个一”工作,重视纠偏和情况通报5方面,介绍了某省开展质控实践情况,该省质控网络健全,质控工作水平持续提高,医疗内涵质量显著改善。但也提示,应优化质控中心管理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质控指标体系,重视质控数据运用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函询、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审议等确定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21年10月-12月在全国19家三甲医院手术室进行试应用。结果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涵盖结构指标2项、过程指标5项、结果指标1项。19家医院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比例中位数为3.2:1,工作日手术间平均开放时间为9.89 h,手术安全核查正确执行率、手术物品清点正确执行率、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手术标本管理规范合格率、手术间环境卫生消毒合格率、术中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合计率分别为83%、86%、83%、88%、95%、0%。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了工具,为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持续改进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专家评价、德尔菲法等初步确定指标,经由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血液净化专业组讨论后最终确定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21年11月在陕西省119家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试点应用。结果共确定了5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陕西省119家医院血液透析室护患比均达到1:0.5,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体外循环漏血发生率、内瘘穿刺损伤发生率、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468%、0.033%、0.663%、0.199‰,二级医院各项指标发生率均高于三级医院。结论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指标适用于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管理与质量评价。建议各省血液净化、护理质控中心从信息平台、质量评价标准、指标数据填报人员培训、基层帮扶、适宜血液透析护理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改进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我国护理质量评价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1995年-2015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与护理质量评价有关的文献,对文献数量年度变化、文献类型、研究主题等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60篇,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文献类型以论著和综述为主,研究内容主要为综合性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结论我国护理质量评价广泛开展,研究方法趋于规范,专科特色不断深化,建议构建一套规范、全面、统一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医疗机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回顾,对世界卫生组织产科质量指标体系、英国产科质量指标体系、美国产科质量指标体系、欧洲围产期保健计划、丹麦产科质量指标体系及我国的产科质量指标体系现状进行总结。认为我国产科质量指标体系缺乏最佳的指标变化趋势及期望达到的目标值,缺少基于产科质量指标进行质量改进的研究和证据,尚无基于产科质量指标体系的信息化质控平台。对此,建议探索产科质量控制指标的适宜标准值,建立质量指标和医疗质量评价的关联性,拓展指标体系内涵,加快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有效落实卫生行业新标准“护理分级”,进行护理分级质量改进。方法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构建质量改进PDAIC模型,并将PDAIC模型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分级的质量改进,并采用护理分级合格率对改进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改进后护理分级合格率高于改进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精益六西格玛思想下构建的质量改进PDAIC模型有效的提升了神经外科护理分级合格率,此方法可尝试应用于更多的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