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晓映 《新中医》2020,52(20):28-31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 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编号单双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 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及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17(IL-17)、胃泌素水平及血浆胃动素水平,统计2 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7.69% (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次症及舌脉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F-α、EGF 水平及血浆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7、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 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59%,对照组复发率为14.0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胃黏膜修复,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SP)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星型胶质源 性蛋白(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收治的 84 例首发 SP 患者, 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4 例,采取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和对照组(40 例,采取阿立哌唑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神经细胞因子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NSE、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IL)–6、IL–1β、转移生长因子 β1(TGF–β1)〕水平。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PANSS 总分、 NSE、S100β、MBP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IL–6、IL–1β、TGF–β1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 IL–6、IL–1β、TGF–β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首发 SP 患者采取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可有效改善其 神经细胞因子,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认知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加减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胃泌素及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及EGF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分析宣肺解热汤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宣肺解热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 %,高于对照组的 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 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 %,低于对照组的 1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 评价量表(SF–36)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18(IL–18)、IL–6、超敏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IL–2、IL–10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IL–18、IL–6、超敏 C 反应蛋白、TNF–α、TGF–β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宣肺解热汤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可促进患儿康复,进一步调节患儿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平衡,拮抗 免疫抑制,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拟除痹镇痛汤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除痹镇痛汤合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程度、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HP)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北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诊治的 82 例 AOPP 患者,以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各 41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 HP 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症状恢复 情况、胆碱酯酶(ChE)活力、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2.68 %)高于对照组(75.6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肺水肿等发生率组间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ChE 活力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第 1、2、3、7 天 的 ChE 活 力 均 高 于 对 照 组,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 0.05);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24 h 后的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IL–8、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TGF–β1、IL–1β、 IL–8、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HP 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 AOPP 能缩 短患者昏迷、机械通气时间,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研究前列舒通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及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神经 生长因子(NGF)、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100 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52 例、对照组 48 例,对照组患者运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联 合运用前列舒通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观测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情况、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得分。观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中 PSA、NGF、TGF–β 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2.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 组患者 NIH–CPSI、VAS、PPI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NIH–CPSI、VAS、PPI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PSA、NGF、TGF–β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PSA、NGF、TGF–β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联合运用前列舒通、盐酸坦索罗辛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PSA、NGF、TGF–β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聚乙二醇洛塞那肽(PEX168)注射液对其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餐后2 h血糖(2h PG)指标的干预影响。方法:选择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就诊的9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PEX168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月后2h PG、HOMA–β、糖化血红蛋白(HbAlc)、脂肪因子指标[网膜素–1(Omentin–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药物相关不良反应(ADR)。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h PG、HbAl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HOMA–β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h PG、HbAlc均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mentin–1均有不同程度升高,Vaspin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大柴胡汤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佳木斯中心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5例中医分型为气虚血瘀证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大柴胡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同时评估其疗效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IL–6、IL–10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2高于对照组,血清IL–6、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止痛即刻起效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和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P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曲普瑞林联合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50例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米非司酮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曲普瑞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普瑞林联合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TGF–β1、IGF–1水平,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检测血清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 –6(IL–6)、干扰素 –γ(IFN–γ)〕,抑炎症因子〔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的含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8 %,高于对照组的 8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的 LVMI 低于对照组,SV、CI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TNF–α、 IL–6、IFN–γ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IL–4、IL–10、TGF–β 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9 %(4/45),观察组为 6.7 %(3/45),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研究柔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疗程与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治疗的117例NAFLD患者,全部患者均在该院接受柔肝降脂汤治疗,查询全部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3疗程时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酸氨基转移酶(γ–GT)、受控衰减参数(CAP),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水平,体脂率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分析治疗疗程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1疗程时血清γ–GT、ALT、AST水平、CAP、血清IL–6、TNF–α、TGF–β1、IFN–γ水平及BMI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3疗程时γ–GT、ALT、AST水平、CAP、血清IL–6、TNF–α、TGF–β1、IFN–γ水平及BMI均低于治疗1疗程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的肝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体脂率、BMI均与治疗疗程呈...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液辅助治疗对隆起糜烂性胃炎(REG)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泉州市光前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94 例 REG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糖铝混悬液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胃蛋白酶情况、胃黏膜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与治疗 8 周后,两组间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10(IL–10)及白细胞介素 –8(IL–8)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 TNF–α、IL–10 及 IL–8 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胃泌素 –17(GAS–17)、胃蛋白酶原 Ⅰ(PGⅠ)、PGⅠ/PGⅡ(PGR)水平均明显高于 治疗前,胃蛋白酶原 Ⅱ(PGⅡ)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GAS–17、PGⅠ、PGR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GⅡ 值低于对照组,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 Ki–6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 Ki–67、bFGF、E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51 %,对照组为 12.77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硫糖铝混悬液辅 助治疗应用于 REG 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状况及胃蛋白酶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2 月在厦门市海沧医院治疗的 100 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宫 腔镜下电切手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 介素 –4(IL–4)、白细胞介素 –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 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 –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1)、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促黄体生 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可改善卵巢供血,调节机体 MMP–9、PAI–1、TGF–β1 水平, 进而调节激素表达,对子宫内膜产生保护作用,预防宫腔再粘连。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究火针腧穴疗法对湿疹患者临床疗效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取珠 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两 组患者均外涂丹皮酚软膏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湿毒清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 针腧穴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 2 周后、4 周后的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表(EASI)评分、 血清中 TGF–β1 及最小红斑量(MED)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 2 周后、4 周后的 EASI 评分、TGF–β1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 2 周后、4 周后的 EASI 评分、TGF–β1 比对照组低,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 2 周后、4 周后 MED 均不同程度增多,且观察组患者 在治疗 2 周后、4 周后 MED 比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火针腧穴疗法能有效改善湿疹 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 B 超引导下骶管阻滞在高位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泉州市光前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94 例 REG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糖铝混悬液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胃蛋白酶情况、胃黏膜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与治疗 8 周后,两组间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10(IL–10)及白细胞介素 –8(IL–8)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 TNF–α、IL–10 及 IL–8 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胃泌素 –17(GAS–17)、胃蛋白酶原 Ⅰ(PGⅠ)、PGⅠ/PGⅡ(PGR)水平均明显高于 治疗前,胃蛋白酶原 Ⅱ(PGⅡ)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GAS–17、PGⅠ、PGR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GⅡ 值低于对照组,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 Ki–6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 Ki–67、bFGF、E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51 %,对照组为 12.77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硫糖铝混悬液辅 助治疗应用于 REG 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状况及胃蛋白酶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2019年8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4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予以西药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QOL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参照组为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合香砂养胃丸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8、白介素-1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8、白介素-1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察组76.47%(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改善炎症状态,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寒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穴位选取脾俞、胃俞、膈俞、中脘、内关、气海、足三里、公孙等)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