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肆虐,对人类生命、公共医疗保健系统和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全球人群中的广泛接种,证实了其对COVID-19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慢性病人群以及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新冠病毒易感和高危人群,也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犹豫的主要人群。在全球范围内特定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已有相关报道,本文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有效性及其在特定人群中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展开综述,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接种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与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15日至2022年3月18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35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35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中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174例(51.9%);3~<6岁组接种疫苗33例,占该年龄组的31.4%;6~<14岁组接种疫苗141例,占该年龄组的61.3%。6~<14岁组与3~<6岁组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P<0.05)。在本研究队列、3~<6岁组和6~<14岁组中,接种新冠疫苗与未接种新冠疫苗的确诊病例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队列中,接种1剂次新冠疫苗、接种2剂次及以上新冠疫苗的确诊病例比例分别为89.5%(68例)、77.6%(76例);在6~<14岁组中,接种1剂次新冠疫苗、接种2剂次及以上新冠疫苗的确诊病例比例分别为90.0%(54例)、76.5%(6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医学》2023,(6):345-358
特殊健康状况人群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高危人群,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降低重症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我国人口众多,其中特殊健康状况(感染性疾病,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等)人群基数庞大,广泛接种新冠疫苗是保障高危人群的主要预防措施。为提高我国特殊健康状况成人新冠疫苗接种率,上海市CDC、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免疫规划专业委员会组织成立特殊健康状况成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编写组,结合本学科诊疗经验,从疾病概述、现况与问题、疫苗接种原则3个方面制订针对常见特殊健康状况成人的新冠疫苗接种专家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对肾脏风湿性疾病儿童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加强儿科医生对肾脏风湿性疾病儿童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认识,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风湿病学组和广东省儿童肾脏风湿病专科联盟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和我省肾脏风湿性疾病儿童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调研数据,特制定《肾脏风湿性疾病儿童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管理的专家共识》,回答了12个有关肾脏风湿性疾病儿童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评估、诊断、治疗和康复后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常见的临床问题,以供儿科医生临床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背景 老年人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可有效降低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展为重症、危重症患者甚至死亡的风险。目前,我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且鲜少有研究者探讨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行为。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8月3—14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常州市武进区、郑州市中牟县、西宁市城中区和牡丹江市林口县1 323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的因素。结果 96.60%(1 278/1 323)的老年人接种了第一剂新冠疫苗,91.76%(1 214/1 323)的老年人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79.67%(1 054/1 323)的老年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加强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为60~64岁的老年人相比,年龄≥75岁的老年人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的可能性更小[OR(95%CI)=0.27(0.11,0.62),P&l...  相似文献   

6.
2019年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造成了一场全球大流行,对人类生命、公共医疗保健系统和全球经济造成了破坏。新冠疫苗接种是保护人群免受COVID-19影响的最重要的干预措施,孕前、孕期和哺乳期作为大家广泛关注与重视的阶段,研究新冠疫苗接种对孕妇及其子代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旨在收集迄今为止关于新冠疫苗接种对男性及女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报道,以及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接种新冠疫苗的相关研究,总结孕前、孕期和哺乳期接种新冠疫苗对其自身及其子代安全性的临床数据,为未来在这类人群中注射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评价和使用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使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接种疫苗成为抵抗和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面对全球供应有限的新冠肺炎疫苗及初次应用的背景下探讨其伦理相关原则有其必要性。基于生命伦理学理论,在遵循疫苗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冠肺炎疫苗使用的伦理原则,包括安全原则、尊重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最优化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为科学制定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策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以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临床特点,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5月26日至2021年1月5日我院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5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咨询的主要内容、医学建议结果。结果:收集的5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中,男357例,女238例,平均年龄(26.7±30.5)个月;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12例(18.82%),新生儿期疾病91例(15.29%),过敏性疾病79例(13.27%),心血管疾病67例(11.26%),共占接种咨询人数的58.64%。经过综合评估给予508例(85.38%)儿童可规范接种(常规补种或者按疫苗免疫程序接种)或者仅接种灭活疫苗的医学建议,其中366例可规范接种疫苗,142例可接种灭活疫苗;74例暂缓接种疫苗,13例未进行相关检查,未给予医学建议。经综合评估可进行疫苗接种的508例中,仅4例接种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我院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中经评估绝大多数可规范接种疫苗,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可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疫苗接种提供咨询意见,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接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推广新冠疫苗接种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对中山大学本科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基本情况、接种意愿、新冠肺炎知识、新冠疫苗认知情况,根据接种意愿分为接种同意组以及接种犹豫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接种犹豫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完成问卷的328名大学生中,258人(78.66%)同意接种,接种犹豫组以年龄小、低年级、非医学专业为主。两组对新冠肺炎常识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发现“担心国内疫情反复”、“响应政府号召”、“医务人员的建议对接种意愿存在重大影响”等是接种犹豫的负性影响因素,“被动要求接种”、“一年级”是接种犹豫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新冠疫苗接种存在犹豫,有必要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责任心,从而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全球疫苗犹豫已成为阻碍个体与群体免疫,扭转免疫规划所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疫苗犹豫后果严重,通常伴随疫苗的使用而存在,疫苗犹豫往往使原本已消灭或有效控制的疾病卷土重来。随着近年来其危害的持续加重,疫苗犹豫问题已成为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阻碍着国际和国内社会对疫情的成功控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还是存在对新冠疫苗的犹豫心理,如果人们拒绝接种新冠疫苗,就无法发挥疫苗的作用,无法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国际疫情输入和国内疫情扩散的风险。疫苗犹豫成因复杂,主要包括疫苗信任度(包含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指标的信心等)、群众的自满情绪(包括对疾病危害的认识偏低和战胜疾病的盲目自信等)以及疫苗的便利性,还涉及研发、供应、接种、疫苗价格等多个因素。本文结合海南新冠疫苗接种实际,就新冠疫苗犹豫的背景、成因、后果及消除措施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应对新冠疫苗犹豫的策略,供医疗卫生人员和社会公众认知疫苗犹豫,增强免疫接种信心,消除疫苗犹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