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我国专业期刊群融合情况,为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调查及文献资料收集,研究我国已成立的7个专业期刊群的发展状况,从期刊拥有的作者与读者资源、编辑资源、专家资源以及论文数据资源等方面分析各期刊群的融合程度。【结果】 我国的专业期刊群大多只具有初步融合的展示功能,知识传播及增值服务功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结论】通过提升入群期刊资源的融合水平,促使专业刊群成为行业知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不同学科学术期刊集群建设路径,为我国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以E方知库期刊群建设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刊群建设的思路和特色实践,分析其成效与差异特征。【结果】 E方知库期刊群通过集体参与平台命名与视觉系统设计统一联合发展的认识,通过提升刊群对期刊的服务能力推动影响力提升,通过打造跨越期刊边界的知识服务产品形成学科刊群建设与发展新动力,初步探索适合生态环境领域期刊集群发展的模式。【结论】 培育统一的被认可的学科刊群价值观,基于现有条件构建合适的合作模式,构建多样的知识服务体系是我国当前学科刊群建设与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自主创办世界一流期刊的方式和途径,为新环境下我国一流期刊建设的突破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 结合CCS Chemistry创刊和运营实践及取得的良好成绩,总结在我国期刊发展现有环境下自主创办世界一流期刊的主要途径、必要条件、创新举措和存在问题。【结果】 CCS Chemistry通过对学术质量和出版品质的严格要求,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期刊品牌的运营理念,在创刊两年内迅速发展,受到广大化学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可,成长为较有影响力的品牌期刊。【结论】 自主创办一流期刊应以严格把握学术质量为核心,坚持期刊定位,突破传统办刊理念,建立自身特色。CCS Chemistry的创刊经验可为我国一流期刊建设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科技期刊规模化的可行之道。【方法】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系列精品期刊建设为例,总结了在合理的整体规划下每种期刊的办刊特色,探索化工期刊系列化的途径。【结果】从整体规划出发,以建构合理的化工刊群为目标,夯实《化工学报》、《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的学术基础,以名刊带动新刊发展,提高社会效益;以技术期刊《化工进展》为平台,提升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以创办新兴交叉学科新刊《生物产业技术》和《储能科学与技术》为增长点,实现刊群的可持续发展。【结论】走规模化办刊之路是科技期刊在现行体制下的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为一流期刊集群建设提供思路。【方法】 以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为例,对1995—2021年举办的审读会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结果】 通过举办27次审读会,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的组织管理不断得到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得到推进,审读培训顺利开展,审读重点与时俱进,审读方法、审读追踪、审读激励得到进一步完善,审读效果更明显。【结论】 审读会已经成为中国药学会的品牌活动,也是学会服务主办期刊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审读会议推动了药学一流期刊刊群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和研究中文科技期刊集群化办刊模式,为中文科技期刊做大做强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激光杂志社3种中文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为例,从机制体制改革、资源重组、细化分工、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详细介绍期刊集群化和差异化发展中的办刊理念、办刊策略和发展历程。【结果】 期刊集群化运作、专业化分工可有效提升办刊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集群化办刊模式可以实现统筹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显著提升期刊集群的品牌影响力,为中文科技期刊提供知识服务、服务学科发展奠定基础。【结论】 中文科技期刊集群化办刊模式可有效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转变“小、散、弱”现状,使各刊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国外典型高校出版社期刊布局进行对比研究和特点提炼,为国内高校出版社优化期刊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案例探究和对比研究方法,按出版规模分层次对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的期刊布局进行研究,得出启示。【结果】 国外典型高校出版社期刊布局呈现出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布局均衡,重视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期刊布局的特点,期刊布局中专业化学科集聚特色显著,并跨越传统学科,推出新期刊概念以更好地应对开放科学发展。【结论】 高校出版社应分阶段做好科学合理的期刊布局:细分学科领域,面向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领域,以域育刊;单刊和集群联动,以刊带群形成完整知识服务网络体系;具备一定水平和规模后,均衡布局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以齐全的期刊学科门类、统一的办刊标准实现对学术资源的有效汇聚,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建设和研究成果的海内外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科技期刊集约协同管理的模式与方法。【方法】 以Light学术出版中心为例,从创新管理模式、统筹资源共享、完善制度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推动融合出版5个方面,系统总结集约协同管理模式在推动Light期刊集群建设与编辑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与成效。【结果】 集约协同管理模式在推动Light期刊集群建设和编辑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效显著:期刊集群、富媒体平台、全媒体矩阵的发展态势良好,影响力与日俱增;编辑人才快速成长,期刊、编辑团队、编辑个人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和荣誉。【结论】 集约协同管理模式可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建设与编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融媒体背景下专业期刊如何借助新媒体工具构建新型学术共同体,以及对原有功能进行优化的路径。【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溯源专业期刊学术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分析当前专业期刊学术共同体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融媒体背景下此类共同体转型提升的策略。【结果】 融媒体环境下专业期刊学术共同体可通过内外圈层逐步建设,采取创新同行评议,联合选题策划,驱动二次传播的策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结论】 专业学术期刊共同体的建设被置于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下,办刊人既需要跳出原有流程、思维,又需要坚持学术导向,回归学术价值,以打造新型学术共同体为己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国际一流大学出版社的组织架构,为高校刊群设置组织架构提供参考。【方法】 深入调研以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代表的国际一流大学出版社的组织架构和运转流程,以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群为实践案例,分析其实践成效,总结国际一流大学出版社对我国高校刊群组织架构设置的启示。【结果】 借鉴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组织架构设计,南京农业大学形成了“学科专家+全职编辑+云实习编辑”的组织架构,该架构可在单刊向多刊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有效促进期刊发展状态监测常态化,提高期刊决策合理性,降低单刊边际成本,加快新刊成长速度,提升期刊国际科学社群显示度,降低人员招聘难度,为编辑提供差异化发展路径。【结论】 以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代表的国际一流大学出版社组织架构具有借鉴价值,可有效促进高校刊群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对中国农业大学期刊发展进行全方位分析,借鉴先进办刊模式,以促进我国涉农高校期刊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 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农业大学19种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在分析我国高校期刊发展模式和经典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的学术期刊为例,提出我国涉农高校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 与综合类高校多采取期刊社或期刊中心的办刊模式,且多数综合类高校和少数成立期刊社的涉农高校对期刊发展都在实施长远规划相比,中国农业大学的期刊发展存在期刊缺乏集中管理、期刊自身定位不足、专业化办刊人才数量少、经费极度紧张等问题。【结论】 借鉴优秀高校期刊发展经验,提出促进我国涉农高校期刊高质量发展的4项措施:我国涉农高校尽快成立期刊社或期刊中心,建立期刊群集成发展管理平台;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学科找准定位,将期刊发展规划列入高校长期发展规划中,积极创办新刊或进行刊物转型;加强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积极争取学校的财政支持以大力推动学科和期刊的共同发展,实现涉农高校期刊的高质量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沂  杨蕾  王晓峰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10):1210-374
【目的】 回顾中国激光杂志社10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借鉴。【方法】 对标世界一流杂志社,梳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期刊集群化发展、数字化平台建设、媒体融合发展和学术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结果】 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英文光学科技期刊集群平台和生产管理平台,杂志社的中英文科技期刊集群形成双核双集群的共生发展模式,辅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和品牌学术活动的推广,构建全方位的杂志社科技期刊生态系统。【结论】 数字时代的期刊出版与知识服务融合发展是建设一流科技期刊和期刊集群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中国化学快报》办刊经验的总结和遇到问题的剖析,探讨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方法】对《中国化学快报》近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过程的共性问题,并进行提炼总结。【结果】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生存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但在评价体系等大政策的影响下,优质稿件匮乏、人才流失严重、国际显示度低等共性问题依然存在。【结论】在大政策暂时无法突破的现状下,加强内功修炼,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刊道路,尽快提高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玲  孔燕  徐飞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5):621-17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更好地了解我国科学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优势和短板,并提出优化策略,助力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别对中美英德法日六个主要科技大国在不同学科方向的SCI、SSCI论文和期刊的数量与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方面,我国在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学术论文成果及国际影响力突出,但在医学和社会科学学科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我国各个学科的学术期刊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相对于目前科研水平明显滞后。【结论】 我国应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补齐短板、谋划未来;向美英学习,加快建设一流国际期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中国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概况、办刊特色和建设进展,为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工程》系列11种期刊,重点以《工程(英文)》为例。【结果】 《工程》系列期刊办刊特色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1)制度安排上,在工程院总体部署和推进下,发挥“全院办刊”优势,依托全体院士,凝聚中国工程院、相关高校和出版单位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学者和编辑队伍建设上,组建编委会、青年通讯专家群和专题编委会等学者队伍,学者多层次,学科广覆盖;多数期刊主办方采用合作编辑部模式,共同保障学术和编校质量。(3)内容特色上,把握前沿,围绕前沿主题出版专题是关键举措,双语出版是重要策略。(4)出版宣传上,面向全球拥抱开放获取,采用传统与社交媒体多种形式精准传播。在各主办单位共同努力下,《工程》系列期刊影响力显著提升,10种英文期刊中,8种被SCI-E数据库收录(其中1种进入JCR Q1区,5种进入Q2区,2种进入Q3区),2种被ESCI收录。【结论】 《工程》系列期刊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我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刊群,发展潜力良好,应努力建成国际一流工程科技期刊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服务转型背景下,为提升出版服务能力,打造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生态闭环,寻求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方法】 通过生态隐喻和系统构建法,构建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框架,并在明确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寻求优化策略。【结果】 基于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知识服务需求,循序渐进地构建学术期刊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反馈”全程化服务系统。【结论】 进行对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的深度思考,可助力学术期刊服务转型和出版服务能力提升,提升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影响力和增值能力,推动中国学术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投稿者视角探讨中文期刊的学术质量影响因素,为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访谈29位有丰富经验的投稿者,并以45种期刊的在线评论数据为补充,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资料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开展理论饱和度检验,归纳投稿者视角的期刊学术质量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中文期刊质量提升策略。【结果】 从投稿者视角看,期刊学术质量主要受4个方面因素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影响因素模型。其中优质稿件的吸引力是基础性因素,发文流程的规范性是核心因素,同行评审的专业性是保障因素,而发文主题的特色化是关键因素。【结论】 为实现中文期刊整体学术质量的提升,建议尽快改革现行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体系,创新审稿流程和出版模式,完善审稿专家选聘和评价机制,大力发展优势栏目,挖掘特色选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归纳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障碍,提出进一步推动两国学术期刊合作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期刊界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与网络调查法,从出版情况、传播体系、作者群体、相关法律、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对俄罗斯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合作存在的障碍。【结果】 中俄学术期刊交流存在着政策障碍、语言障碍、获取性障碍、写作障碍和投稿障碍。【结论】 两国相关部门有必要组织制定学术共同体统一评价体系,打造品牌化学术期刊交流平台。我国期刊应组建专业化编委团队,探索多元化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 50和学术质量提升项目为契机,探索如何办好中文SCI期刊。【方法】以《岩石学报》为例,总结杂志多年的办刊经验,探讨办好中文SCI的具体措施。【结果】《岩石学报》在编委会建设、组稿、审稿、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方面多种举措,使杂志综合影响力不断提升。【结论】中文SCI期刊应确立明晰的期刊定位,不断提高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注重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探求适合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方法】 统计科技期刊在Web of Science、SciEngine、EurekAlert及相关网络平台数据,结合《中国科学》杂志社19种科技期刊近年来的改革举措和发展实践,探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可行方案。【结果】 《中国科学》杂志社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向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发展,从吸引优质稿源、提高影响力、宣传推广等方面着手,不断缩短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差距。【结论】 《中国科学》杂志社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其旗下科技期刊的学术指标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其办刊实践可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