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患儿自身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6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5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时段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纳入对照组。根据研究对象的体重、身高和年龄,计算研究对象的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和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用以评估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中WHZ评分小于-2的患儿有28例(37.33%),HAZ评分小于-2有25例(33.33%),WAZ评分小于-2有29例(38.67%);而对照组儿童中仅5例(10.00%)儿童WHZ评分小于-2,6例(12.00%)儿童HAZ评分小于-2,4例(8.00%)儿童WAZ评分小于-2。观察组中WHZ、HAZ和WAZ评分小于-2的儿童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535、7.321、14.520,P=0.001、0.007、0.000)。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自身营养状况较一般健康儿童差,发生生长发育迟缓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婴儿体格发育水平、营养不良患病率及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农村婴儿2 511人,以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为参数计算年龄别身高Z值(HAZ)、年龄别体重Z值(WAZ)和身高别体重Z值(WHZ),Z〈-2判断为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并分析其与喂养方式的关系。结果:贵州婴儿体格发育落后于参考标准,HAZ、WAZ 4月龄后明显左移,HAZ〈-2者在4月龄后逐渐增多达人群17%~21%,WAZ〈-2者在5月龄后达人群的13.5%~17.5%;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13.7%、10.0%和5.2%。营养不良的发生与喂养方式密切相关,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4个月后增加蛋白类食品、6个月后添加碳水化合物可降低生长迟缓、低体重的发病风险。结论:贵州农村婴儿体格发育落后,喂养不当所至的长期慢性营养不良是其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416名学龄前儿童营养监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水平。方法 :采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的方法对自贡市贡井区农村 416名 6岁以下儿童的身高、体重、Hb进行了监测。结果 :WAZ、HAZ及贫血患病率分别为 14 4%、2 1 2 %和 5 5 % ,性别及年龄段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该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基本趋于正常 ,但与全国同类型经济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 ,其影响因素倾向于营养结构上的不合理 ,需要引起家长及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多学科合作营养干预在脑性瘫痪合并营养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康复科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2例营养不良脑瘫患儿临床资料,其中21例患儿接受常规营养干预为对照组,另外21例接受多学科合作营养干预为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身高、体质量、身高别体质量值(WHZ)、粗大运动评分(GMFM)、呛咳率的变化以及患儿主要照顾者对营养干预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干预前后身高、体质量、WHZ、GMFM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呛咳发生率(19.0%)低于对照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干预后,两组患儿照顾者营养干预相关知识知晓问卷3个维度营养相关知识、喂养知识、吞咽功能训练知识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3个维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营养干预可提高营养不良脑瘫患儿体质量,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其运动功能康复,降低患儿呛咳发生率,提高患儿照顾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孤残儿童定期营养监测,及时实施肠营养干预,改善营养状况,以利于孤残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定期进行营养筛查,对存在营养风险的孤残儿童进行营养评估和肠营养干预。结果:肠营养干预对营养不良孤残儿童显著有效,受干预孤残儿童体重增长速率与正常儿童比较P<0.01,出现部分赶上生长。结论:孤残儿童有必要定期进行营养筛查、评估和及时肠营养干预,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孤残儿童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测量方法,测量儿童体重、身高并计算Z评分;同时对龋齿、血红蛋白进行检查,以此来评价山西医科大学幼儿园2005-2008年859名2.5-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结果 山西医科大学幼儿园859名学龄前男童的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分别为0.645 2,-0.001 2,0.205 5;女童的WAZ,HAZ,WHZ值分别为0.564 1,0.005 9,0.570 8.总的低体重率为5.47%,生长迟缓率为1.40%,总的肥胖发生率为9.43%.结论 山西医科大学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良好,但不可忽视营养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清远市清新县城区幼儿园22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采样,参照WHO推荐的NCHS标准,剔除年龄别身高和/或年龄别体重≥x±2SD的极端身高和/或体重的儿童,按照身高别体重的等级将观察对象分为三组:营养正常组、营养中下组和营养不良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PA、RBP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学龄前儿童除身高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体格测量指标及血清PA、RBP检测结果在三组间均呈阶梯下降。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中下组儿童的体重、头围和胸围以及血清PA、RBP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而营养不良组儿童的体重、头围和胸围以及血清PA、RBP水平又明显低于营养中下组;且各组间血清PA、RBP水平的差异较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指标更为明显。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血清RBP(AUCROC=0.769)在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评估中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PA(AUCROC=0.693)。结论血清PA、RBP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且血清RBP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PA。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研究辅食营养包对海南省农村婴幼儿营养状况以及患病状况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该类地区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法 抽取4个市县作为干预组,选取4个人口、经济、社会文化、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工作基础、身体营养与健康状况与干预组相匹配的市县作为对照组。采用监测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2020年6月1日起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婴幼儿进行研究,经补充辅食营养包干预12个月。干预前后对抽取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婴幼儿6~24月龄进行营养与健康调查,评价海南省农村6~24月龄婴幼儿补充辅食营养包的营养与健康效果。结果 共调查999名婴幼儿,其中干预组427名,对照组572名。营养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身长别体重Z评分 (WH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长Z评分(HA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的消瘦率(1.64%)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生长迟缓率(分别为2.81%、3.32%)、低体重率(分别为0.47%、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近两周呼吸道感染率、腹泻率(分别为9.13%、1.17%)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25%、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值分别为117.24 g/L和114.51 g/L,贫血率分别为11.11%和2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南省农村地区营养包干预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补充辅食营养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婴幼儿营养不良、近两周呼吸道感染和腹泻以及贫血的发生。应高度重视适龄儿童补充营养包等辅食的情况,通过补充辅食营养包促进农村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与健康,持续全面提升海南省儿童营养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心脏(CHD)病患儿术前、术后进行营养评价,为手术方案的选择及营养支持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5~10岁CHD患儿62例,于入院后2~3 d和手术后7~14 d进行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记录各项客观营养评价指标,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营养正常者37例,低体重者18例,轻度营养不良者6例,中度营养不良者1例。患儿中5、6和10岁男童实际身高和5岁男童实际体重、5~10岁女童实际身高和6~10岁女童实际体重均明显低于正常同年龄组儿童的标准身高体重(P < 0.01)。术后体重、头围、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术前(P < 0.05~P < 0.01)。结论: CHD患儿较正常发育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高,患儿术前、术后自身比较,营养状况有所下降。根据营养评价结果,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72例VLBWI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外周静脉营养方案,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方案。观察两组患儿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外周静脉营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可改善VLBWI的营养状况,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背景 营养状况可能影响儿童体内促性腺激素(Gn)和性激素水平,目前主要是对7岁以上儿童血液中激素的研究,且研究样本量较小。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状况学龄前男童的尿Gn(UGn)、尿性激素水平,为无创性UGn和尿性激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12月选取江苏省无锡市马山和胡埭社区学龄前男童(3岁≤年龄<7岁)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计算其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体质指数(BMI)、年龄别体质指数Z评分(BAZ),并根据HAZ、WAZ、BAZ评分将其各分为6组。留取学龄前男童过夜晨尿,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尿黄体生成素(ULH)、尿卵泡刺激素(UFSH)、尿雌三醇(UE3)、尿雌二醇(UE2)、尿睾酮(UT)。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多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两两差异性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并成功留尿的学龄前男童共871例,ULH、UFSH、UE3、UE2、UT的检出率分别为6.7%(58/871)、99.4%(866/871)、99.7%(868/871)、99.8%(869/871)、98.0%(854/871)。不同HAZ组间UE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e、Hf组均高于Hc组,He组高于Hd组(P<0.05);各组UE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组高于Ha、Hc、Hd组,He、Hf组高于Hc组(P<0.05);各组U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e、Hf组均高于Hc组,He组高于Hd组(P<0.05)。不同WAZ组间UF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f组高于Wc、Wd、We组(P<0.05);各组UE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f组高于Wc、Wd、We组(P<0.05);各组UE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c组低于Wb组,Wf组高于Wc、Wd、We组(P<0.05);各组U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f组高于Wc、Wd、We组(P<0.05)。不同BAZ组间UF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组高于Bb、Bc、Bd组(P<0.05);各组UE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d组低于Bb组,Bf组高于Bc、Bd、Be组(P<0.05);各组UE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d组低于Bb组,Bf组高于Bc、Bd、Be组(P<0.05);各组U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组高于Bb、Bc、Bd、Be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FSH与身高(rs=0.095)呈正相关(P<0.05),UE3与HAZ(rs=0.106)、身高(rs=0.231)、WAZ(rs=0.082)、BAZ(rs=0.106)、BMI(rs=0.084)均呈正相关(P<0.05),UE2与HAZ(rs=0.081)、身高(rs=0.164)、BAZ(rs=0.081)均呈正相关(P<0.05),UT与HAZ(rs=0.102)、身高(rs=0.217)、WAZ(rs=0.074)、体质量(rs=0.070)、BAZ(rs=0.102)、BMI(rs=0.080)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学龄前男童尿液中ULH的含量较低,而其不同营养状况的UGn和尿性激素水平不同;随着短期营养状况的改善,其UE3、UE2、UT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因此应该时刻关注学龄前男童的营养状况,保护学龄前男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脂代谢的影响作用。方法将确诊的300例MS患者采用配对设计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由医师开出营养处方,营养师通过互动平台,依据低血糖负载食物选择原则,进行标准化营养干预4周;对照组:由医师进行1次以饮食和运动指导为主的健康教育。4周后,比较两组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及BM I的变化。结果干预组试验后较干预前BMI、TG明显下降(P〈0.01),干预组试验后和对照组试验后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C、LDL-C和HDL-C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依据低血糖负载食物选择原则的营养干预有助于MS患者的体质量控制和脂代谢紊乱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长治市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长治市30所小学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测定,并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和〈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进行营养状况判定和评价.结果 该市小学生身高、体重指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符合生长发育规律.小学生低体重检出率为1.0%,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1).而超重和肥胖率为15.4%和14.8%,男女生超重发生率无差别,但肥胖率男生均高于女生(P〈0.01).结论 长治市小学生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但存在不同程度营养缺乏和超重、肥胖问题,亟需定期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液分布及其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8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8名作为对照组,进行人体测量[身高(H)、体重(Wt)等]、血生化检测,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全身总液体量(TBF)、细胞外液(ECF)、细胞内液(ICF),计算ICF/Wt、ICF/TBF、ICF...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及生长发育现状,探究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汉族、藏族和彝族农村地区18~36月龄儿童及其主要看护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儿童及其看护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衡量家庭和个人膳食多样性的准则》计算儿童膳食多样性得分(DDS)。采用标准的人体学测量设备测量儿童的身高(长)和体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计算儿童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092名儿童,DDS为(4.8±1.7)分,低膳食多样性(DDS≤4)的儿童所占比例为45.3%。汉族儿童的DDS[(5.8±1.4)分]均高于藏族儿童[(4.9±1.6)分]和彝族儿童[(3.9±1.6)分](P均<0.001)。儿童生长迟缓(HAZ<-2)率、低体重(WAZ<-2)率以及消瘦(WHZ<-2)率分别为21.1%、4.9%、2.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儿童性别、月龄、出生体重、是否早产、父母身高因素后,DDS与HAZ呈正相关(β=0.206,95%CI=0.158~0.254,P<0.001),进一步调整家庭固定资产、民族、看护人类型、看护人文化程度因素后,DDS与HAZ仍呈正相关(β=0.077,95%CI=0.026~0.128, P=0.003)。结论 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的膳食多样性情况较差,且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其中彝族农村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儿童DDS与HAZ呈正相关。建议针对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的儿童膳食特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从而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6.
葛中玲  王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54-155
目的观察早产儿低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早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5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和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重增加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3±2.3)d、(11.2±2.5)d、(25.3±4.3)g、(13.4±3.7)d,对照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的喂养时间、体重增加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4±2.5)d、(13.5±3.5)d、(20.1±4.2)g、(17.3±4.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1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16/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儿体重恢复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脏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根据MQSGA评分(〉10分者判为营养不良)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并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问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差异。结果86例MHD患者中,有42例患者MQSGA评分≤10分,纳入营养正常组;11~20分者有42例,21~35者有2例,共44例纳入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16%,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3%;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的年龄、Kt/v、Alb、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血白蛋白可作为反应机体营养状况的可靠生化指标,而年龄、微炎症状态、透析充分性是影响MHD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