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67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方法分期颈淋巴结清扫手术;观察组34例采用同期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然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乳糜漏2例,呼吸困难2例;对照组发生创口出血1例、呼吸困难1例,乳糜漏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和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0.6%和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同期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的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负压吸引对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后4例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对4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低脂饮食,持续强负压吸引(压力一般在-35~-50 kPa之间),强负压吸引时最大引流量达600 ml/d,局部适当加压包扎。结果: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为1.63%(4/245),4例患者均在2周内治愈。结论:及早发现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强负压吸引,适当加压包扎是治疗乳糜漏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前口服橄榄油预防术后乳糜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627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和左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按术前是否口服橄榄油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348)和对照组(n=1279).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16例甲状腺癌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淋巴漏的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总结甲状腺癌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淋巴漏的护理观察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曾德彬 《西部医学》2006,18(3):289-291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4年2月216例甲状腺癌颈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6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改良颈清扫术158例(73.1%),经典性颈清扫术22例(10.2%),选择性淋巴清扫术31例(14.4%),扩大颈清扫术5例(2.3%)。术后喉返神经损伤6例(2.8%),甲状旁腺损伤12例(5.6%),乳糜漏4例(1.9%),食管损伤3例(1.4%)。171例(79.2%)随访3年以上(含3年)104例,复发5例,占随访病例的2.9%;3年无瘤生存率为95.2%(99/104)。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颈淋巴结转移,应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个体化原则选择不同的术式行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6.
颈淋巴结清扫手术后乳糜漏的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手术后乳糜漏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颈淋巴结清扫手术 12 85例术后发生乳糜漏 2 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糜漏的发生率为 1.6 % ,18例经保守治疗治愈 ,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对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乳糜漏应及早诊断 ,术中应加强预防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8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方式等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短期低钙血症42例(47.2%),暂时性声音嘶哑12例(13.5%),乳糜漏2例(2.2%)。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主张行甲状腺全切术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及颈淋巴结情况,行相应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该科共收治的1793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1.17%)颈乳糜漏患者,其中13例采用局部加压包扎加持续负压引流的常规方法治愈;5例在采用常规方法2~3 d无效的情况下联合生长抑素6mg+0.9%生理盐水48mL,微量泵泵入2mL/h,维持24h,连用2~3d后治愈;3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乳糜漏最好的治疗方法在于术中的预防,局部加压包扎加持续负压引流是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方法;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提高乳糜漏的闭合率;对持续时间较长、引流量较大、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采取手术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崔苗  赵峰  顾侠  郭琨  朱静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99-120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预防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00年9月-2009年3月间438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12例淋巴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及低脂饮食的保守治疗,其中10例获得痊愈,平均愈合时间为11d(8~16d),2例失败,经手术治疗而痊愈。结论乳糜瘘经积极而合理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管漏和乳糜漏的原因,诊断及处理体会. 方法 回顾分析842例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发生淋巴管漏或乳糜漏的25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 结果 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5例,予结扎处理,术后未发生乳糜漏或淋巴瘘.术后发生淋巴管漏14 例,左侧4 例,右侧10例;发生胸导管漏11例;左侧10例,右侧1例.所有患者都给持续负压引流及局部压迫处理,部分患者给予饮食控制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淋巴管漏的14例患者于1周内治愈,胸导管漏的 8例于2周内治愈,其余3例超过1月,最长1例45天治愈. 结论 术中恰当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淋巴管或胸导管漏的发生,术后一旦发现淋巴管漏或胸导管漏应及时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和合理的饮食控制及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8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616例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616例有完整统计资料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病理诊断颈部淋巴结总转移率为58.77%(362/616),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8.70%(300/616),颈侧区(Ⅱ、Ⅲ、Ⅳ、Ⅴ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80%(239/616),原发肿瘤的部位、最大直径、是否累及包膜、是否为多发病灶及患者年龄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越大,转移到颈侧区的可能性越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Ⅵ区,术中应常规清除,其次依次为Ⅲ、Ⅳ、Ⅱ、Ⅴ区,对于患者原发肿瘤具有累及包膜、直径〉1cm、多发病灶及位于双侧等特点应清扫颈侧区,术中快速病理检查颈侧区淋巴结病理状态,确定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Nlb甲状腺乳头状癌V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性颈清扫(Ⅱ~V区)的cNlb且V区临床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93例的临床资料,颈清扫淋巴结标本按颈部分区收集并送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93例中,Ⅱ、Ⅲ、Ⅳ及V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8.1%(54/93)、68.8%(64/93)、73.1%(68/93)和16.1%(15/93),多因素分析显示Ⅱ~V区同时转移与否是影响V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32.3%VS7.3%,OR=4.3,P=0.027)。结论术中冰冻切片或术前CT评价Ⅱ~Ⅳ区非同时阳性时,cN1b且V区临床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无需常规行V区清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术同时行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的1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着中央区阳性淋巴结个数的增加,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及多区转移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102例侧颈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Ⅱ区阳性55例(53.92%),Ⅲ区阳性62例(60.78%),Ⅳ区阳性76例(74.51%),Ⅴ区阳性17例(16.67%).在侧颈转移过程中,Ⅳ区为最易受侵犯的区域,其次为Ⅲ区,再次为Ⅱ区,最后为Ⅴ区.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首次治疗中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特别是阳性淋巴结较多(>3)患者应同时行患侧Ⅱ~Ⅴ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4.
李雷  张年庆  杜军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69-1870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28例初诊的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病灶根治性切除加同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颈Ⅵ区淋巴结阳性8例(占28.6%);并发症2例(占7.1%),其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活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19例45岁以上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中在肿瘤周围4点注射2%美蓝,获取染色淋巴结,再行肿瘤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及改良式颈部淋巴结清扫。所有淋巴结分区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19例中,18例显示了SLN,平均每例2.5枚,13例SLN阳性,1例非SLN阳性,1例未检出SLN发现有淋巴结转移。SLN活检的灵敏度为86.6%,准确度为94.4%,阴性预测值为80%,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SLN活检能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状态,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I区淋巴结清扫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VI区淋巴结清扫治疗的cN0期PTC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颈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操作要点。结果全组无永久性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隐性VI区淋巴结转移14例(36.84%);经5年以上随访,生活质量均良好,3例发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7.89%),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转移。结论cN0期PTC行VI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阳性与侧区淋巴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的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资料.女36例,男14例.结果 根据患者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目分为3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1(A组,n =2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2(B组,n=1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3(C组,n=18),各组相应侧区淋巴结受累的风险分别为47.5%、81.8%、88.9% (P =0.012).单因素分析提示T3~4及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2枚是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2枚是独立的危险因素(OR 4.67,95% CI1 ~22),阳性预测值为86.2%.结论 T3~4或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量≥2枚是PTC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可考虑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近年来甲状腺癌分类构成比的改变,探讨超声检查在术前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以及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手术常规一期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手术的1 023例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及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1 023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约占97.0%,其中乳头状微灶癌约占44.7%。5项B超影像指标用于提示甲状腺结节性质为癌,其约登指数分别为:细钙化61.1%,边界模糊65.0%,细钙化与边界模糊并存54.4%,血供增加33.0%,低回声6.7%。B超用于鉴别颈淋巴结转移的约登指数为39.9%。137例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术中一期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3.8%。结论  近年来乳头状癌在甲状腺癌分类构成比中所占比例很大。术前超声检查对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必须常规一期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1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方法 以笔者医院2012年4月~ 2013年10月收治的1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术前定位、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并与术后颈部清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被膜外侵等因素对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各分区淋巴结数及占转移淋巴结比例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以Ⅵ区转移率最高,达49.84%。患者中年龄>45岁、伴有多灶病变、中央区淋巴转移3枚以上以及原发灶包膜被侵犯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原发灶包膜侵犯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Ⅳ、Ⅵ区,其中以Ⅵ区转移率最高,因此临床行颈清扫术时应着重清扫上述分区,另外原发灶包膜侵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成为判断患者是否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47例首次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PTMC,术前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中以冰冻病理辅助诊断,104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22例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321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257例行颈VI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54例行颈II~VI区(颈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内分泌治疗,门诊+电话随访。结果144例见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41例cN1期见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年龄、癌结节包膜外侵犯及癌灶多发性是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的独立因素,cN1期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量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呈正相关。395例成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2(20—42)个月,15例出现复发或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PTMC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详细的体检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作为常规筛查手段,甲状腺腺叶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加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为主要手术治疗手段,cN1期患者应常规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