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天津市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度与满意度情况,从而为提升天津市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16个行政区的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底册中随机抽取被试样本,采用电话收集数据的方式完成对签约居民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居民服务利用情况、家庭医生服务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度、依从性和配合度较高,对家庭医生服务较认可。影响居民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区域、供需不匹配以及签约服务内容等方面,签约居民对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结论 需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水平及服务质量,细分居民群体,以更好地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增加居民对签约的知晓度,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居民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通过调查分析,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深入推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同一个区域的居民与家庭医生、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调查,描述与比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结果: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评价呈现差异化,签约居民的整体满意度较高,重点人群满意度更高;家庭医生职业满意度较低,与学历呈负相关;基层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最低。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关注非重点人群健康需求,健全激励机制,优化基于绩效评价的资源配置;家庭医生应创新服务模式,落实签约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区域内医联体联动效应,尤其是信息互联互通保障协作,加强资源的积聚和统筹,提升服务能力;引导居民转变就医观念,改进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有效使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社区家庭医生试点实践,研究家庭医生服务实施推广办法。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4月接受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居民1 590人作为调查对象。分4个家庭医生小组,2个大组,由社康中心统一协调;各小组由家庭医生、护士、助理3人组成,分工完成小组的签约居民的诊疗、筛查体检、健康教育、护理、访视,共同管理和完善档案记录等。调查统计签约状况、医保构成、重点人群分布以及上门服务、访视人次等。结果签约者共1 590人,约占常住人口的7%。签约重点人群中,≥65岁老人121人,≤3岁儿童94人,育龄妇女937人。在签约家庭医生处诊疗的人次占72%,在本社康中心其他医生处的占25.7%,在其他社康就诊的占2.3%。4组家庭医生团队对200人的签约对象了解程度平均为91.5%。病人对家庭医生诊疗技术的满意度为94.7%,对服务内容的满意度为90.1%,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内容可更广泛的占24%。共讨论学习37项,涉及问题诊疗类24项,服务流程类4项,协作类9项,分组组织讨论22项,中心组织讨论15项。结论社康中心宜整体设计家庭医生服务框架,以服务内涵为基础提升质量和数量,从而推广家庭医生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需求现状,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城区2 861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服务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中医药服务,健康咨询,及时得到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和康复训练,对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老年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前5位需求与全体调查人群基本一致.82.4%的居民赞同患病后首先由全科医生进行诊治,94.9%的居民愿意继续与全科医生团队保持签约关系.结论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接受度高,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建议遵循按需服务的工作原则,推出更满足居民需求的签约服务内容.同时继续加强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J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对J市3个市辖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 000名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阶聚类分析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二阶聚类分析将调查对象分成三类:第一类别912例,占组合的53.4%;第二类别369例,占组合的21.6%;第三类别385例,占组合的22.5%。不同类别调查对象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不同。结论应根据人群特征和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平湖市钟埭街道社区居民、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和队长进行调查,了解家庭医生服务供需匹配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家庭医生服务供需对接的策略和建议。方法 2018年4—5月对钟埭街道社区居民进行实证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5名居民为调查对象,了解需方现况;对45名家庭医生和5名家庭医生团队队长进行调查,了解供方现况。结果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目前社区卫生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家庭医生服务存在供需不匹配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家庭医生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基础不够完备以及供需双方积极性均有待提高等。结论家庭医生制度的纵深发展离不开对供需对接策略的思考,可以从家庭医生队伍培养、社区优质卫生资源整合、公众参与表达机制建构、精准化签约服务供给以及供需双方签约积极性双提升等方面着手构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推行以家庭医生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居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为工作内容、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为工作形式的新型健康管理服务运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西青区李七庄街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及居民对签约模式满意度。方法收集2017-2019年李七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人群一般资料,并每年随机选取已签约居民1 000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结果 2017-2019年天津市李七庄街地区签约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签约人数分别为9 973人、15 009人和20 187人。2017-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逐年递升,分别为70.0%、80.8%和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886,P<0.001。结论李七庄街社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越来越多,签约服务满意度逐年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居民对分级诊疗的接受度与期望,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南京市浦口区11个社区中各抽取100位未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知晓家庭医生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患有慢性病的居民更能接受社区首诊。居民最希望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分别是定期体检、常见病诊治、慢性病治疗和指导、随时获得服务和健康指导,以及紧急情况的抢救。结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及度,充分利用医保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重点人群逐步扩大到普通人群,强化对常见病诊治以及其他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职责与功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制下居民对家庭病床中医药服务包的需求以及医生能提供的中医药内容。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及家属需求,了解家庭医生能够提供的服务,统计结果,并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结果:通过调查居民及家属家庭病床中医药服务内容需求、调查家庭医生可提供上门服务内容,可见供方与需方之间在大部分内容上都存在差异性。结论:在目前家庭医生制下,居民对家庭病床中医药服务包的需求度很高,同时和医生能提供的服务内容存在很大差异,需通过加强队伍建设、针对性完善服务内容,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家庭医生团队医务人员的工作现状和满意度情况,为深入推进广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3个地市共26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抽样家庭医生团队医务人员627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95份。问卷整理后使用Epidata 3. 1录入数据,SPSS 20.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展签约服务后,医务人员认为工作内容增加,工作方式发生改变,工作压力增大,工作时间增加。满意度方面,城市家庭医生总体满意度评分为(3. 38±0. 72)分,乡村家庭医生总体满意度评分为(3. 85±0. 87)分,乡村地区家庭医生总体满意度高于城市家庭医生;城乡家庭医生满意度最低的3个方面为收入报酬、福利保障、职称晋升。[结论]家庭医生团队素质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务人员工作现状需要进一步改善,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撑保障措施;建立家庭医生团队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医联体管理中引入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方法在天津某区域医联体内实施OKR,基于OKR标准实施流程,构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发挥沟通优势,并做好监督和持续改进。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在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结论OKR模式可丰富医疗机构管理手段,为提升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湖北省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选取湖北省武汉、黄冈、荆州地区共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就诊居民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测量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满意状况。结果: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得分为71.62分,总满意率为73.44%。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指标满意度最高的为就诊方便性(83.03%)和隐私保护(80.25%),满意度最低的指标为医疗技术(61.61%)和设备设施(64.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舒适性、安全性对社区居民满意度影响较大,性别及年医疗支出对居民满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有待提升;城市平均满意度高于农村,农村地区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进一步强化质量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的全科团队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拟定指标初稿;邀请15名专家开展专家函询,评价全科团队年度考核指标体系重要性和可行性,并采用界值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75。最终确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全科团队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包括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3个维度共19项指标。结论 构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的全科团队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下一步有待结合实证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国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水平,探索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月-4月,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900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65份。基层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64±0.82)分。年龄、晋升制度、收入水平、医患关系、绩效考核、工作能力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建议通过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提供良好个人发展空间;增加药品及医疗设备种类,提高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优化顶层设计,减轻基层医务人员负担等来提高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现状。方法 于2021年3月对武汉市10个城区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8名管理者、211名中医药从业人员以及481名社区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 2013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度中医就诊人次仅占总就诊人次的11.18%,均开设了中医药相关科室,中医治疗设备基本配备,但中医药服务项目较单一,仅围绕老年人群的保健项目开展率较高;均不同程度开展了中医慢病管理项目,但仅糖尿病(消渴病)、高血压(眩晕病)开展率为100%,其他慢病管理项目开展率均≤50%。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从业人员以大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且有8.1%无职称人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较高,但了解程度较低。结论 应以加强中医药慢病管理为切入点拓宽中医药服务范围,加强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加强监督与考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献血者对献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为进一步提升献血服务水平提供改进方向。方法运用无偿献血客服平台开展献血者满意度调查,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发送调查短信216 960条。同时,对回复不满意的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献血者短信回复比例为49.25%。有0.19%的献血者对献血服务过程不满意,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技术等方面。不满意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明显低于满意的献血者。结论将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提升献血服务质量的支撑数据,采供血机构可以及时关注到献血者需求和期望,使服务超越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DRG指标对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提取该院2019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利用CN-DRG分组器进行自动分组获得主诊组DRG数据。选取院外标杆(该地区4家同级别医院均值)和院内标杆(本院近3年均值)对评价指标进行同度量处理,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各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序。结果综合排名前10的各主诊组在两类排名中位次均靠前。临床心理科各主诊组以院外标杆标化后的综合排名更优;泌尿外科、老年病科多个主诊组以院内标杆标化后的综合排名较好。东院疼痛科各主诊组在两类综合评价中排名均靠后。结论运用DRG等相关指标进行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评价较为合理,以院外标杆标化后的评价结果考虑了主诊组的医疗服务能力在同级别医院中所处的位置,以院内标杆标化后的评价结果考虑了各主诊组近年来的发展水平。两种评价方法相互补充,可从不同角度评价主诊组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行初期取得的成效及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需求、签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取109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需求、签约情况及影响因素等。共发放问卷1090份,有效回收1027份,有效回收率94.22%。结果915例(84.9%)居民知晓家庭医生式服务,769例(74.9%)居民愿意或已经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不同收入、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度及对社区实行首诊制的接受度与居民签约意愿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开展有了一定的认可,但还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方面,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典型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状况,为提升家庭医生服务供给能力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在青海、甘肃、安徽、浙江共选取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13名机构负责人、23名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主题框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地区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组建、服务模式上存在差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资源协调、政策宣传等服务是家庭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临职责不清、工作量大、物质激励不足、职业发展受限、居民主动性不强等共性问题。中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技术支撑、服务条件等方面面临更大挑战。结论:建议优先明确家庭医生职责要求和签约服务规范,并优化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对于中西部地区,还需进一步加大家庭医生培养力度,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强化签约服务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