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技术提高干部健康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系统采用无线远程监护技术、GPRS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将监护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信息实时传送到监护中心,医院或干休所医师通过医师工作站监测终端可实时观察被监测对象的生理参数,并进行及时的医疗救护和远程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2.
基于Internet的生理多参数远程实时监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nternet设计一种生理多参数远程实时监护系统,该系统采用混合式P2P(Peer to Peer)网络技术进行生理参数的远程实时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利用P2P能极大地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可实现心电信号等生理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护。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ZigBeePRO和3G技术的低功耗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系统由含zigBeePRO节点的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测设备、ZigBeePRO-3G网络和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组成。便携式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如血压、脉搏等,经ZigBeePRO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通过集中器的3G模块发送到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进行分析处理。本系统的应用可以使被监护人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使患者在家里或社区得到有效地远程医疗诊断和监护。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Internet的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一种新的基于Internet的家庭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该系统由多生理信号采集器、PC机、中央服务器组成,系统运行采用客户/服务器(C/S)模式结合对等网络(P2P)模式的混合模式。运用本系统可以对人体多种生理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与监护,并可以进行远程实时传输,实现远程监护与诊断功能,适合于社区和家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Internet与无线通信的远程心电实时监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可对患者进行远程心电实时监护的系统,完成了硬件及软件包的开发。该系统运用了无线射频和Internet技术。实现了便携式和远程的设计要求,可实现从医院到患者家中的远程集中监护。监护中心接收到心电数据,并在服务器端实时显示波形的同时,通过R点标定实现了心率计算。临床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 internet 的家庭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对胎儿的胎心,胎动自动监测、分析、报警。建立完全基于 web 技术的胎儿监护信息系统,方便胎儿监测数据的网络共享,同时给医师提供实时结果分析、建议。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运行费用低廉,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internet的家庭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对胎儿的胎心,胎动自动监测、分析、报警.建立完全基于web技术的胎儿监护信息系统,方便胎儿监测数据的网络共享,同时给医师提供实时结果分析、建议.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运行费用低廉,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参数中央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参数中央监护系统是通过网络将各个床位病人的床旁监护仪所得到的各项监护波形和生理参数同时集中显示在中央监护的大屏幕监视器上,使医务人员能对病人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护。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把中央监护系统与医院HIS网络联接起来,实现病人的信息资料远程传输和远程访问,对远程医疗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两高期"的到来,干休所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是目前最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满足老干部的长期照护需求,使他们获得有效的照护连接;如何整合现有资源,构建适合干休所的长期照护体系等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1干休所对老年长期照护的需求北京军区空军保定省印路干休所老干部平均年龄89.5岁,大多患有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供血不足、前列腺增生等。入户调查显示,老干部的医疗保健照护  相似文献   

10.
面向远程医疗的生理监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远程医疗的生理监护系统,系统结构主要包括生理参数监护终端、通讯网络和数据服务网站。生理监护终端包括心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和呼吸等生理测量模块,每个模块都通过临床验证。通讯网络有基于CDMA/GPRS、基于互联网及基于机顶盒等方式。该系统先后进行了产品演示、远程通讯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远程医疗平台。  相似文献   

11.
法国是全球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法国医养结合发展实践包括以居家为主的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和全覆盖而有差别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分级评估为支撑,构建长期照护体系,私营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发展迅速,注重老年专科研究和护理人才专业培训。通过学习和借鉴法国的先进经验,建议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应多种模式并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医养结合需求,整合医疗保险体系,创新供给方式,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老年专科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助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医院模式托老中心的发展前景,为政府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华南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中心入住的的32位老人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本校职工及家属占78.1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和基本不能自理者占87.50%,需要特殊护理或者全护理;生活基本自理者占12.50%,需要一般护理;老人及家属对托老的医疗和护理都比较满意,且能承受托老费用;所有的老人和家属都表示在社区托老中心养老比社会敬老院好。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托老中心可以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为社会和家庭赡养老人提供一种减负的措施;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及家属的养老方式开辟了一个新的选择;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相关因素对中国失能老人选择照护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失能老人选择非正式照护较多,养老院照护和家政服务利用率较低。低龄、夫妻分离、城镇、重度失能、少子、子女距离较远、社区照护体系完善的失能老人对正式照护的利用率更高;非正式照护对家政服务有较强替代作用。建议在医养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家庭养老院”,实现非正式照护与正式照护的整合,推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ICU病房实时监护系统。方法: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设计,阐述了生理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模块、监护基站和监护中心站的功能设计.并介绍了实现该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结果:该系统采用ZigBee无线技术,可方便患者的治疗,且监护基站和中心站可有效辅助医生诊断治疗。结论:该系统以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生理参数采集的通讯技术。非常适合组建ICU病房监护的前端无线传感网络,可以大大减少危重患者身上的电缆连线,便于对患者进行各种治疗,且该系统的监护基站和中心站可全面、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医疗、护理情况,方便监察病情的进展,提供医疗、护理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重庆市某主城区失独家庭慢性病老人居家护理服务直接成本,为社区护理服务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案例调查法和访谈法,以重庆市某主城区3个社区382名失独家庭老人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确定失独家庭慢性病老人居家护理服务项目和成本构成要素,核算护理服务项目直接成本。结果共确定了22项护理服务项目,其中,糖尿病8项、高血压4项、冠心病5项、其他疾病5项;生命体征测量项目直接成本最低(1.5元),糖尿病伤口换药项目直接成本最高,在22.8元~57.0元之间。失独家庭慢性病老人居家护理服务项目中血糖监测、PICC维护及引流管护理盈利,其他项目处于亏损状态。结论护理服务项目计价标准较低,未能体现社区护理人员劳动价值;失独家庭扶助金标准较低,难以减轻居民经济负担;社区护理人员学历、职称不高,难以满足失独家庭慢性病老人心理需求。建议动态调整居家护理服务项目物价标准,提高失独家庭老人救助金标准,加强“互联网+社区护理”体系建设,完善人才队伍结构,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老年护理院病人结构及服务提供和利用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上海市老年护理院中病结构及服务提供和利用现状分析如下:护理院病人平均年龄为73.7岁,四分之三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病人中以中风,慢支或慢阻肺,肿瘤,痴呆,高血压和心脏病病人为主。公费,劳保和医保病人占90%有22个护理院开展医疗,护理和康复三大类服务。医疗服务项目的开展基本相同,护理,康复服务的具体项目有些差别。护理和康复三大类服务。护理医院服务利用率高,老年病人等侯入院。建议今后进一步根据  相似文献   

17.
智能家居的医疗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医疗监测与智能家居技术相结合,构建具有医疗监测服务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医疗场所由医疗中心转移到家庭,使普通大众享受贴身、专业和舒适的医疗服务。方法:利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构建家庭网络的医疗监测系统,实现人体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的连续、实时、动态检测,研究智能家居的综合健康管理模式,与智能家居的安防报警、智能监控、家居控制相结合。结果:为用户提供独立、健康、安全、方便、持续的人性化健康保健服务。结论:智能家居的医疗监测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均已试制,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宁波市目前尚存在着医养结合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护理康复型床位数供需矛盾突出、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的健康养老经验,建立健全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从创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制、构建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拓宽医疗机构老年照护服务功能、建立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了远程监护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提出构建家庭急救监护网络系统的研究。方法:该系统由家庭部分、救护车部分、社区部分和医院中心站4部分组成,并以深圳宝安人民医院和其所辖的10个社康站作为研究基地,对患者的重要生理参数实行远程监护。结果:构成了功能强大的家庭急救监护网络系统,将急救监护功能延伸到社区和家庭。结论:能够促进疾病的早诊早治,减少院前猝死率,提高急救水平,降低死亡率,加强医疗服务体系间的联系、合作,缓解了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和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20.
Dutch nursing home care today includes a broad range of institutional and outreaching care functions. Medical care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is care. Nursing home medicine in The Netherlands has developed as an officially acknowledged medical specialty. This is unique because The Netherlands is the only country in which nursing home medicine is a specific medical discipline. Because of this, a continuum in the medical care for the elderly has been developed: the family physician for medic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the nursing home physician for the 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and the clinical geriatrician plus other medical specialists for elderly who require hospital car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utch nursing home care and nursing home medicine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The article also show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edical knowledge of family physician and nursing home physician can be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for the disabled elderly in institutions and in th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