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连续注射新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短期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2月—2017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38例(47只眼)wAMD患者,每月予以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 1次,连续3个月,于首次注射前及注射后1、2、3个月,检查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黄斑容积(CV)。结果 患者注射前基线视力为1.07±0.51,注射后3个月视力为0.84±0.53,较注射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注射前基线CFT为(298.15±53.76) μm,注射后3个月CFT为(258.62±37.25) μm,较注射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注射前基线CV为(8.43±1.51) mm3,注射后3个月CV为(7.39±0.92) mm3,较注射前明显减小(P<0.05),注射后出现轻微异物感7只眼、结膜下出血5只眼,均自愈;无一例发生感染、白内障及视网膜剥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新型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治疗wAMD,可短期内快速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使黄斑区结构恢复,且安全性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小堂  谢安明 《医学信息》2018,(22):113-114117
目的 分析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视力改善和黄斑形态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雷珠单抗治疗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43例(1眼/例)。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黄斑病变面积。分析视力改善与黄斑形态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BCVA升高字母数(8.93±5.70)个,CMT下降(115.35±56.24)μm,黄斑病变面积减少(2.04±0.65)mm2。治疗3个月后,BCVA变化与CMT变化之间无相关性(r=-0.170,P>0.05);BCVA变化与黄斑病变面积改变之间无相关性(r=-0.101,P>0.05)。结论 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具有较好疗效,提高患者视力,改善黄斑形态学,视力改善与黄斑形态学变化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玻璃体手术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玻璃体手术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治疗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110例(110患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单眼,根据注射的药物分为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每组55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中注射药物次数、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经玻璃体手术注射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过程中,2组患者的BCVA均得到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6个月康柏西普组的CMT改善效果优于雷珠单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35,P=0. 021; t=2. 60,P=0. 011)。2组有效率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康柏西普组术中注射药物次数为(4. 13±0. 81)次,雷珠单抗组为(4. 62±0. 62)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 6)。结论经玻璃体手术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效果均较好,但康柏西普对于CMT改善效果更优、注射次数更少,而且价格相对便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技术(enhanced-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体积(macular choroidal volume,MCV)的变化情况。方法:经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确诊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和早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伴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患者30例(51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先行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然后1周后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前、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完成后1周及PRP全部治疗完成后1个月和三个月,分别采用频域OCT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nhanced-depth imaging,EDI)技术对所有患眼黄斑区脉络膜进行水平扫描,测量计算出MCV值。结果:治疗前MCV值为(6.38±0.69) mm3,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术后1周MCV值为(7.79±0.70) mm3,较治疗前增大(1.56±0.32)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5,P<0.05),PRP术后一个月MCV值为(7.01±0.71) mm3,较治疗前增大(1.21±0.31)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7,P<0.05),PRP术后3个月MCV值为(6.11±0.57) mm3,较治疗前减小(0.87±0.22)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5,P<0.05)。结论:黄斑区格栅激光后1周及PRP术后1个月DR患者MCV值增大,3个月MCV值减小。OCT-EDI可以无创地、直观地观察到黄斑区脉络膜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次Nd-YAG激光治疗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非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临床诊断为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6例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进行了Nd-YAG激光行视网膜内界膜下积血引流术。术后1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进行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和记录术后BCVA变化、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积血消退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6例患者年龄23~60岁。其中4例年轻患者发病与咳嗽有关;1例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镜检查显示黄斑区舟样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BCVA从数指(count finger,CF)到0.05,平均视力0.03;发病时间5 h至12 d。Nd-YAG激光单次治疗后所有患者视力即刻部分恢复,积血吸收平均时间为2周,术后3个月OCT检查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平复,中心凹形态恢复。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2例患者分别于激光术后2周和1个月因玻璃体大量出血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手术。结论单次Nd-YAG激光治疗单纯性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DT)对波及黄斑的后极部孤立性小病灶脉络膜血管瘤(PSCCH)黄斑形态和视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PDT的11例PSC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眼底彩色照相(FP)、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FSRT)、瘤体基底最大直径和厚度的变化。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次PDT治疗。术后随访1~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瘤体缩小,瘤体厚度从术前(2. 318±0. 725) mm降低到术后瘤体数据不可测,瘤体部位视网膜下液吸收,渗出性脱离减轻,中心凹形态恢复正常。FSRT由术前(876. 09±483. 74)μm降至术后(201. 9±62. 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CVA从术前的(0. 27±0. 33)增加到(0. 35±0. 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无患者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随访期间未见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单次PDT治疗PSCCH可以缩小瘤体,恢复黄斑形态,稳定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黄斑变化.方法 对我院34例无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且合并轻中度黄斑变性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6%的患者术后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有了提高,新生血管发生率为2.8%,视物变形和视物发暗的发生率分别为13.9%和25%.结论 对于没有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早期AMD患者,为患眼置入蓝光滤过的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手术显然能够改善其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部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初步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行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13例13眼.手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观察术前及术后的视力、眼压变化情况,观察总体手术时间及单纯玻璃体切割时间、术后切口愈合状态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从术前的(1.26±0.66) logMAR(0.10±0.09)提高至末次随访的(0.63±0.52) logMAR(0.35±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3,P=0.018).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的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93,P>0.05).平均总体手术时间为(36.38±14.97) min,平均单纯玻璃体切割时间为(10.12±3.54)min.术后巩膜切口成线状闭合,未发现巩膜切口哆开、玻璃体嵌顿及切口结膜下积液.术中及术后未发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眼内炎、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可提高术后视力,且切口相关并发症少,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ME患者病例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术前7d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液辅助常规的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Macular thickness,MT)、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90d后的光感受器内外节交界完整性、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评分.结果:治疗后各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MT、CMT均明显降低,BCVA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MT、CMT更低,BCVA更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光感受器内外节交界完整性、生活质量观察组更高(P<0.05),心理状况评分均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眼压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前对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性缺血对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用OCT对单眼CRAO 2-3d,黄斑区视网膜血液循环未完全恢复的患者 14例(14眼 )和 11例(11眼 )对侧健眼进行经中心小凹的水平和垂直扫描,分别测量及计算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的平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NL)厚度。结果:正常眼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平均RNL厚度分别为(169.91± 10.96) μm、(176.36± 11.74) μm、(256.45± 16.95) μm;CRAO黄斑区RNL明显增厚,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平均RNL厚度分别为(235.64± 47.02) μm、(241.84± 49.36) μm、(401.57± 54.53) μm,与正常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 结论:CRAO性缺血明显地改变了黄斑区正常视网膜组织结构,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水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与喉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等离子射频消融术30例(等离子组),均为男性,年龄52~74岁;喉部分切除术30例(喉部分切除组),均为男性,年龄53~72岁。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黏膜恢复得分、并发症发生及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等离子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黏膜恢复得分分别为(12.56±2.34)min、(8.72±1.31)mL、(4.35±1.26)分、(3.53±1.41)d、(6.25±1.32)分,与喉部分切除组的(100.00±8.34)min、(80.71±1.05)mL、(5.37±1.12)分、(11.45±1.05)d、(3.25±1.3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291、234.873、3.311、24.682、8.741,P值均<0.01)。(2)术后并发症比较:等离子组呛咳评分为(3.53±0.75)分,与喉部分切除组的(6.01±1.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7, P<0.01);等离子组术后感染发生率、肉芽增生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0、16.67%(5/30)、3.33%(1/30),与喉部分切除组的6.67%(2/30)、10.00%(3/30)、3.33%(1/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喉功能恢复情况:等离子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谐噪比(HNR)术前分别为0.82%±0.15%、6.37%±1.23%和(12.86±2.21),术后1年分别为0.61%±0.14%、4.62%±1.21%和(17.69±2.41);喉部分切除组Jitter、Shimmer和HNR术前分别为0.91%±0.27%、6.34%±1.01%和(13.19±2.66),术后1年分别为0.76%±0.17%、5.54%±0.96%和(16.01±1.57)。两组患者Jitter、Shimmer、HNR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Jitter、Shimmer低于术前,HNR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应用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黏膜及嗓音恢复较好等优势,术后呛咳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40例单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 18~52岁,平均 32 岁。病变节段:L3/4 4例,L4/5 29例,L5/S1 7例。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按照Lee分型标准,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21例,Ⅳ型9 例。40例患者均接受PELD ,其中采用椎间孔侧入路34例,椎板间入路6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1个月及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复查MRI了解有无髓核再脱出情况,并采用MacNab 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72.0(59.8±12.5)min,术中出血量均<18 mL。术后椎间孔侧入路手术患者出现椎间隙感染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出现症状残留1例。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8.2±2.7)个月。术后第1天、1个月、6个月疼痛VAS 评分分别为(2.3±0.7)、(0.8±0.3)、(0.3±0.1)分,ODI分别为21.3%±3.4%、11.9%±2.9%、3.1%±1.5%,均低于较术前的(7.2±1.3)分、62.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12、8.750, P值均<0.05)。术后6个月复查MRI,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存在脱出髓核残留,其余患者均未见髓核残留及复发。术后6个月按MacNab 标准评定疗效,优3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5.0%。结论 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但头、尾端高度脱垂移位的患者对手术者来说仍是一项挑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中微小RNA(miRNA)-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40例(40只眼)wAMD患者为wAMD组,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50~86岁。纳入同期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为对照组(40人),其中男18人、女22人,年龄53~81岁。wAMD组患者均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 mL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对照组和wAMD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浆miRNA-126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VEGF-A水平。(1)比较对照组、wAMD组治疗前miRNA-126及VEGF-A的表达水平。(2)比较wAMD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浆miRNA-126、VEGF-A表达水平,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区视网膜厚度(CM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的变化情况。(3)分析wAMD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浆miRNA-126的相对表达量与VEGF-A水平、CMT、CNV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1)wAMD组患者的miRNA-126相对表达量(0.86±0.11)低于对照组(1.04±0.10),VEGF-A水平(329.09±17.58)pg/mL高于对照组(295.74±14.8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10、9.179,P值均<0.01)。(2)wAMD组治疗后1个月miRNA-126相对表达量(1.47±0.27)较治疗前(0.86±0.11)增加,VEGF-A水平(315.36±15.44)pg/mL较治疗前(329.09±17.58)pg/m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10、8.048,P值均<0.01);BCVA(0.45±0.11)较治疗前(0.83±0.16)增加,CMT与CNV面积分别为(296.53±21.52)μm,(0.58±0.18)mm2,较治疗前的(311.88±37.25)μm、(0.70±0.17)mm2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67、3.602、4.906,P值均<0.01)。(3)wAMD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浆miRNA-126相对表达水平与VEGF-A、CMT、CNV面积均呈显著负相关(r治疗前=-0.706、-0.723、-0.552,r治疗后1个月=-0.783、-0.709、-0.620, P值均<0.01)。治疗前拟合VEGF-A、CMT、CNV面积与miRNA-126相对表达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hat{Y}$VEGF-A=-112XmiRNA-126+426,$\hat{Y}$CMT=-243XmiRNA-126+522,$\hat{Y}$CNV=-0.84XmiRNA-126+1.42;治疗后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hat{Y}$VEGF-A=-45.64XmiRNA-126+382,$\hat{Y}$CMT=-57.53XmiRNA-126+381,$\hat{Y}$CNV=-0.41XmiRNA-126+1.18。结论 雷珠单抗可通过降低VEGF-A的表达,减少CMT及CNV面积,有效改善BCVA。雷珠单抗在取得临床疗效的同时,可能通过增强miRNA-126基因表达活性而延缓wAM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后路经皮大通道全内镜椎板减压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经皮大通道全内镜椎板减压术治疗的17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42~81(57.1±8.7)岁。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72只健康成年SD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I预处理组(SI组),每组各24只。SI组每天按120 mg/kg体质量给予12 mg/mL SI灌胃1次,Sham组和I/R组每天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均连续灌胃21 d。在实验第22天,I/R组和SI组大鼠用线栓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Sham组不插入线栓,未阻断血流,其余手术操作与I/R和SI组一致。I/R组和SI组大鼠缺血2 h后,拔出阻塞的线栓恢复血流,再灌注24 h。根据Zea longa评分,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示踪法检测BBB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MMP-9、TIMP-1蛋白表达。比较三组大鼠的测量数据,分析SI预处理对以上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SI组和I/R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内EB含量均高于Sham组,而SI组低于I/R组,分别为(1.50±1.13)、(2.33±0.82)和(0.00±0.00)分,12.5%±2.34%、37.50%±2.28%和0.07%±0.03%,81.75%±0.86%、84.17%±0.54%和78.24%±0.41%,(46.50±1.41)、(55.44±1.37)和(3.83±1.49)μ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I组和I/R组MMP-9、TIMP-1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分别为0.81±0.23、1.15±0.14、1.15±0.14和2.31±0.20、1.62±0.21、1.62±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I/R组相比,SI组MMP-9表达减少、TIMP-1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SI可能通过下调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和上调TIMP-1蛋白表达,降低BBB的通透性,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程度和脑组织E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sPL)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6~49岁、中位年龄33岁,受累关节功能分级均为Ⅱ级。收集患者静脉血标本,先进行两次离心分离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RP);再加入0.08 mmol/L CaCl2, 37 ℃孵育激活血小板;然后经过冷冻、融化、离心、过滤除菌、去除纤维蛋白原,获得sPL。培养RA-FLS,分为对照组和2.5%、5%、10% sPL组,分别与含有0、2.5%、5%、10% sPL的培养液培养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的浓度;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体外小管生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生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 (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 (1)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细胞培养基中IL-6浓度分别为(80.18±11.67)、(59.94±9.50)、(46.60±8.04)、(60.67±9.24)pg/mL,TNF-α浓度分别为(70.75±9.14)、(54.56±7.81)、(43.27±6.30)、(53.99±8.60)pg/mL,IL-1β浓度分别为(64.18±9.90)、(46.97±8.79)、(36.28±7.44)、(47.66±8.15)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86、11.934、10.709,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IL-6、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 sPL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增殖率分别为87.33%±10.98%、76.17%±8.18%、60.83%±7.99%、75.83%±8.4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1%±1.16%、16.23%±2.75%、29.69%±3.80%、16.37%±2.29%,小管形成数分别为(41.00±7.55)、(26.67±4.16)、(11.67±3.51)、(26.00±6.56)个,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443.00±54.06)、(282.33±31.66)、(154.64±23.18)、(292.00±35.03)个,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243.30±27.39)、(67.00±12.53)、(22.33±8.74)、(79.33±14.98)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95、38.095、34.278、29.352、94.772, P值均<0.05);2.5%sPL组、5%sPL组、10% sPL组RA-FLS细胞增殖率、血管管腔形成数量、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 sPL组中细胞增殖率、小管形成数、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细胞凋亡率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 PCNA、CyclinD1、Bax、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 sPL组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sPL对RA-FLS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炎症因子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对RA-FLS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且SPL对RA-FLS的生长抑制效果与SPL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及Solitaire AB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IC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行Neuroform EZ支架或Solitaire AB支架植入治疗的症状性ICAS患者14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内囊靶向注射建立大鼠痉挛性脑损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60只,鼠龄2~3月龄,体质量290 g~320 (304.2±11.6)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ETH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空白对照组(CK组),每组20只。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使用脑立体定位仪确定大鼠右侧内囊位置后,ETH组注射80 μL无水乙醇,NS组注射80 μl生理盐水,CK组不注射任何试剂。术后观察各组大鼠左侧上下肢痉挛状态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术后第3、7、14、21天采用神经系统安全性评分(NSS)标准评估大鼠脑损伤程度,Faden评分标准评估大鼠运动损伤状态,改良Ashworth评分标准评价肌肉痉挛状态。术后第21天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制备切片,HE染色观察内囊损伤情况;取左侧上肢指总屈肌、左侧下肢腓肠肌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Ⅰ型肌纤维百分比。结果 术后3天内,ETH组大鼠死亡5只,NS组死亡2只,CK组死亡1只。ETH组大鼠术后第1天即出现左侧上、下肢痉挛状态,症状持续直至术后第21天处死前;NS组、CK组大鼠均无左侧上、下肢痉挛症状。NS组、CK组大鼠术后第3、7、14、21天NSS、改良Ashworth评分均为0分,Faden评分均为22分;ETH组第3、7、14、21天NSS评分分别为(15.5±1.9)、(15.8±1.8)、(15.4±1.7)、(15.1±1.8)分,Faden评分分别为(3.5±1.8)、(3.2±1.7)、(3.7±1.9)、(3.9±1.8)分,改良Ashworth评分分别为(3.5±0.5)、(3.5±0.5)、(2.9±0.7)、(2.9±0.6)分。术后第21天脑组织形态学检测提示:ETH组右侧内囊部位空洞样坏死,神经细胞显著减少,神经细胞结构松散,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消失,未累及其他脑区;NS组、CK组脑部神经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有序,细胞核无扭曲、变形,核仁清楚。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ETH组、NS组、CK组左侧上肢指总屈肌和左侧下肢腓肠肌Ⅰ型肌纤维百分比分别为10.2%±6.3%、6.5%±2.9%、6.7%±2.9%和13.8%±5.1%、7.7%±3.3%、7.6%±4.8%,ETH组大鼠上肢指总屈肌、下肢腓肠肌Ⅰ型肌纤维百分比均大于NS组、C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无水乙醇内囊靶向注射可以建立一种症状典型、稳定的成年SD大鼠痉挛性脑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9.
hTERT基因反义核酸对Jurkat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hTERT基因反义核酸对Jurkat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蛋白表达,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hTERTmRNA表达。结果:检测端粒酶活性,Jurkat细胞吸光度A值为0.492±0.051,hTERT反义核酸作用48hA值降为0.351±0.051,hTERT反义核酸作用72hA值降为0.238±0.024;检测hTERT蛋白表达,Jurkat细胞hTERT蛋白阳性率89.513%±3.389%,hTERT反义核酸作用48hhTERT蛋白阳性率低至77.237%±2.872%,hTERT反义核酸作用72hhTERT蛋白阳性率低至47.767%±1.326%。而hTERT正义核酸无上述作用。hTERT反义核酸作用Jurkat细胞48h、72h对hTERT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hTERT反义核酸降低Jurkat细胞端粒酶活性,机制可能是降低hTERT蛋白表达量,对hTERTmRNA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