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神经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被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按照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无斑块10例, 稳定斑块22例,不稳定斑块28例。选择4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 选老年健康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F-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于发病1周、2周时行神经功能评估; 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于90 d时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1周、2周时IGF-1水平均低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而脑梗死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90 dMRS评分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61,P=0.006,r=-0.672,P=0.000); 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6,P=0.016,r=-0.445,P=0.009)。随着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IGF-1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IGF-1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呈现异常表达,IGF-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同期选取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同期选取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FT4,FT3,TSH水平,分析FT4,FT3,TSH水平与有无斑块、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及三者相关性。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血清FT4,TSH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FT3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P<0.05);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FT4,FT3,TS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斑块组血清FT4,TSH水平高于无斑块组,FT3水平低于无斑块组(P<0.05); 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FT4,TSH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FT3水平低于稳定性斑块组(P<0.05)。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血清FT4,TSH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FT3水平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 重度狭窄组血清FT4,TSH水平高于中度狭窄组,FT3水平低于中度狭窄组(P<0.05)。血清FT4与FT3水平呈负相关(r=-0.279,P=0.012),血清FT4与TSH水平呈正相关(r=0.439,P=0.001),血清FT3与TSH水平呈负相关(r=-0.291,P=0.009)。结论 FT4,TSH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高表达,FT3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低表达,且与患者有无斑块、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有斑块、血管越狭窄,则表达越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19例,根据头颅MR上脑梗死面积分为小面积组59例,中等面积组32例,大面积组28例,收集基线资料及血液检测指标。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大面积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分别高于小面积、中等面积组(P<0.05); Spearman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LR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276,P=0.002; r=0.351,P=0.000; r=0.366,P=0.000); Logistic回归显示,NLR(OR=1.519,P=0.001)为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ROC曲线分析显示,白细胞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P=0.002; 中性粒细胞AUC为0.711,P=0.001; NLR水平AUC为0.727,P=0.000,NLR最佳诊断值为2.43。结论 NLR为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对大面积脑梗死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皮质醇(Cortisol,COR)、乳酸(Lactic acid,Lac)水平动态监测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1例作为急性颅脑损伤组,另外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6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检测乳酸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钠肽水平,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皮质醇水平; 对急性颅脑损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死亡和存活情况。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颅脑损伤组BNP水平明显下降,COR,Lac水平明显升高(P<0.05); 与轻型组比较,中型组、重型组BNP水平明显降低,COR,Lac水平明显升高(P<0.05); 与中型组比较,重型组BNP水平明显降低,COR,Lac水平明显升高(P<0.05)。BNP,COR,Lac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组患者有无脑脓肿、有无脑膜炎、有无脑积水相关,即与无脑脓肿、无脑膜炎、无脑积水患者比较,有脑脓肿、有脑膜炎、有脑积水患者BNP水平明显降低,COR,Lac水平明显升高(P<0.05)。BNP与COR水平呈正相关(r=0.268,P=0.003); BNP与Lac水平呈正相关(r=0.425,P=0.001); COR与Lac水平呈正相关(r=0.281,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显示,与单项预测比较,三项联合预测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P<0.05)。结论 BNP,COR,Lac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相关,且与患者预后转归相关,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存活的判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lncRNA SNHG14和miR-145-5p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的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08例作为对照组; 荧光定量反应(qRT-PCR)检测外周血lncRNA SNHG14和miR-145-5p表达水平; Pearson相关性分析lncRNA SNHG14和miR-145-5p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估 lncRNA SNHG14和miR-145-5p表达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Logistic回归分析lncRNA SNHG14和miR-145-5p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ncRNA SNHG14表达水平升高,miR-145-5p表达水平降低; 随着病情程度的增加,lncRNA SNHG14表达水平逐渐升高,miR-145-5p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SNHG14表达水平与患者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6,P=0.000),miR-145-5p表达水平与患者NIHSS评分、SNHG14表达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318,P=0.029; r=-0.487,P=0.000)。lncRNA SNHG14和miR-145-5p表达水平与患者OCSP分型、脑梗死面积、血脂异常有关(P<0.05),lncRNA SNHG14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AUC为0.708,敏感性为80.74%,特异性为57.78%; miR-145-5p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AUC为0.632,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为50.3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脂异常,lncRNA SNHG14,miR-145-5p表达水平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lncRNA SNHG14表达水平升高,miR-145-5p表达水平降低,并与患者病情有关,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潜在诊断标志物,且是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miR150-5p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符合本研究要求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2例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患者血清中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iR-150-5p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IL-2和IL-17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IL-10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IL-19、IL-20和IL-35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miR-150-5p与IL-10的水平呈正相关(r=0.891,P<0.001),与IL-17的水平呈负相关(r=-0.836,P<0.001); 经过药物治疗后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miR-150-5p和IL-10的水平有所降低(P<0.001),而IL-2和IL-17的水平有所升高(P<0.001)。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中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增加,且与IL-10的水平呈正相关,IL-17的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CTRP9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ACI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和IMT,并比较不同IMT的ACI患者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结果 ACI患者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ACI组患者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CI患者IMT增厚率和斑块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CI组患者血清CTRP3,CTRP9水平随IMT厚度增加而升高,二者分别与IMT呈负相关(r=-0.470,-0.590,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升高,与IMT呈负相关,可能通过影响IMT而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128,miR-223表达水平变化与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AD患者(AD组),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评分将AD患者分为轻度组(CDR评分1分,66例)、中度组(CDR评分2分,83例)、重度组(CDR评分3,51例)3个亚组,另选择207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AD患者认知功能; 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28,miR-223表达水平; 检测AD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 分析血清miR-128,miR-223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CRP水平、MMSE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血清miR-12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iR-22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miR-128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CRP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 重度组血清miR-223表达水平、MMSE总分低于中度和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miR-128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CRP呈正相关(r≥0.496,P<0.05),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 =-0.571,P<0.05); miR-223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CRP呈负相关(r ≤-0.572,P<0.05),与MMSE总分呈正相关(r=0.531,P<0.05)。结论 AD患者血清miR-128表达水平上调,miR-223表达水平下调,两者异常变化可能诱导炎症反应,进而参与A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联合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CSVD患者100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根据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26分,n=50)和对照组(MoCA≥26分,n=50); 所有患者均接受ERP和DTI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水平、ERP和DTI相关参数水平的差异,评估ERP,DTI及其联合检测对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的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300波幅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认知功能障碍组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的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患者P300潜伏期、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MoCA,MMSE评分呈正相关(r≥0.203,P<0.05); P300波幅、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的MD值与MoCA,MMSE评分呈负相关(r≤-0.038,P<0.05); 患者双侧额叶FA值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274、-0.318,P<0.05),与P300波幅呈正相关(r=0.248、0.256,P<0.05); 双侧额叶MD值与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r=0.213、0.207,P<0.05),与P300波幅呈负相关(r=-0.327、-0.318,P<0.05)。结论 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脑微结构病变及电生理改变有关,ERP联合DTI检查或可作为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的定量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究血清L-精氨酸(L-Arg)、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90 d,根据随访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中补体C1 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9(Complement-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3/9,CTRP3/9)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剂(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like weak apoptosis inducer,sTWEAK)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12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清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脑梗死组,抽取56例为对照组,为本院同期非脑血管疾病患者; 对比分析组间血压变异性、血清NT-pro-BNP水平; 对比分析脑梗死组亚组间(脑梗死面积、脑梗死部位、是否合并高血压病、随访90d时的预后)血压变异性、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血压变异性、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大面积脑梗死组和脑梗死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均分别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与脑梗死存活组(P<0.01);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组血清NT-pro-BNP水平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脑梗死且血压正常组(P<0.05); 前循环供血区脑梗死组与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组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等呈正相关(r=0.339,0.341,0.339,0.330,0.380,0.374,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清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NT-pro-BNP水平与血压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l motifs,ADAMTS-4)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8例; 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斑块稳定组和斑块不稳定组,分析组间ADAMTS-4的水平差异及ADAMTS-4水平对斑块不稳定的影响; 根据出院3个月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预后不良好组(mRS评分>2分),比较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测脑梗死面积、斑块稳定情况和ADAMTS-4水平评估预后不良的临床价值。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1.8%(121/148),其中无斑块27例(无斑块组)、斑块稳定70例(斑块稳定组)、斑块不稳定51例(斑块不稳定组); 无斑块组、斑块稳定组和斑块不稳定组外周血ADAMTS4水平分别为(36.2±5.6)、(62.5±9.5)、(106.2±13.7)mg/L(F=23.625,P<0.001),且斑块不稳定组ADAMTS4水平最高; ADAMTS-4水平为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625(1.056~5.632),P<0.001); ADAMTS-4水平诊断斑块不稳定的最佳截断值为92.3 mg/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95%CI)为0.895(0.847~0.932),特异度为78.3%,敏感度为83.5%; 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面积、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情况、脑梗死部位和ADAMTS-4水平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斑块不稳定和ADAMTS-4水平增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面积脑梗死、斑块不稳定和ADAMTS-4水平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712(0.689~0.751)、0.802(0.789~0.841)和0.884(0.841~0.910); ADAMTS-4水平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临床价值高于斑块稳定情况和脑梗死面积(Z=4.065,P=0.013; Z=6.321,P<0.001)。结论 ADAMTS-4水平增高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和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睡眠与觉醒障碍及其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本院重症脑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6~42分]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月后功能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为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为3~6分); 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多导睡眠图特征指标等,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睡眠与觉醒障碍及其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3个月后9例因各种原因失访,最终纳入86例,其中预后良好组54例,预后不良组32例;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入院时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mRS评分、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夜间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潜伏期、浅睡眠期(S1+S2)和深睡眠期(S3+S4)均有明显差异(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症脑卒中患者mRs评分与PSQI评分(r=0.218,P=0.044)、S3+S4(r=0.218,P<0.001)、REM潜伏期(r=0.429,P<0.001)呈正相关; 与总睡眠时间(r=-0.350,P=0.001)、睡眠效率(r=-0.317,P=0.003)、快速动眼期(r=-0.422,P<0.001)呈负相关;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睡眠时间(t=2.607,P=0.011)、快速动眼期(t=-2.195,P=0.031)、REM潜伏期(t=3.450,P=0.001)、深睡眠期(S3+S4)(t=5.341,P<0.001)为重症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症脑卒中患者总睡眠时间、快速动眼期、REM潜伏期、深睡眠期(S3+S4)与功能预后存在相关性,且为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