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交流临床药师对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体会。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抗感染方案,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对患者进行用药宣教,并追踪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的感染得到很好控制,并有效地避免了ADR的发生。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012年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美国感染协会(IDSA)制定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临床实践指南》、《ASCO白细胞生长因子应用指南》等,对1例肺癌化疗后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诊治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从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与调整、骨髓抑制的诊治及抗感染药物的选择与应用等多方面进行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在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对1例肺癌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分析,为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药学服务和技术支持。方法: 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各项检查及诊疗经过,对患者用药进行分析并向医师提供用药建议,确保患者抗感染治疗中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确保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论:临床药师应结合患者情况协助医师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体现药学服务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璇  钱青  罗梦林  叶飞  张蓉 《中国药房》2014,(26):2490-249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了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使用地西他滨治疗后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抗感染治疗过程。该患者用药过程顺利,但在用药后出现了Ⅳ度骨髓抑制,并发了严重感染,临床医师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及支持治疗,根据文献数据及药物特性,结合患者基本情况,权衡提出了抗感染的治疗方案调整。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好转出院。结论:对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感染,由于监测病原菌阳性率较低,需根据病史及病情变化过程经验性用药,尤其需要考虑合并感染的用药,这是临床药师面对这类患者的用药监护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并开展药学监护。结果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合理;且对其开展药学监护后,其用药依从性得到提高,药物治疗方案得到优化。结论临床药师在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药学专业特长,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可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食管癌患者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抗感染治疗实践1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食管癌患者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抗感染治疗,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过程,将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了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水平。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患者药物治疗,有助于临床治疗,减少药源性危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惠红岩 《中国药房》2012,(10):955-95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化疗所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药学监护切入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所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药物治疗过程。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从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用药选择、药学监护和患者教育方面,积极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了合理的用药方案,使患者粒细胞缺乏得以明显改善,并避免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蒋倩  蒋刚 《药品评价》2013,(16):17-19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会诊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肿瘤患者,并对其抗感染治疗实践做回顾性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如何在指南的引导下参与抗感染治疗实践,并分享经验。临床药师对指南的深刻理解并注重结合临床实际,对提高临床药师诊治水平、优化抗菌治疗方案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床药师参与1例甲巯咪唑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实践。患者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性粒细胞缺乏入院,入院后经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后效果不佳,并伴有淋巴结肿大疼痛,临床药师对用药情况及药物治疗情况分析,给临床提供用药建议,并分析患者高热可能与药物热、细菌及病毒性感染无关,考虑患者淋巴结炎不排除坏死性淋巴结炎可能,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无发热。该病例提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甲巯咪唑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利用自身药学专业特长,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可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0.
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复习国际指南,结合本院经验,系统论述了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策略。血液肿瘤病人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期间易合并重症感染,其发生率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相关。抗感染成功的关键是积极寻找感染灶和病原体,最常见的病原体仍为细菌,其中又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近年来革兰阳性菌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比例增加。凡符合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定义的病人均需要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经验性用药强调降阶梯的治疗策略,同时配合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输注丙种球蛋白、输血、血小板等免疫支持治疗,以提高疗效,降低重症感染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35):5024-502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脓肿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脓肿患者的治疗,对患者抗感染用药方案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用药来纠正抗感染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成功控制感染并纠正粒细胞缺乏。结论: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脓肿发病率极低,但病死率高,临床药师介入患者的药物治疗,协助医师完善和优化治疗方案,使患者治疗方案个体化,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制剂齐佩能(Bacqure)与泰能(Tienam)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疗效及成本。方法:将51例次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齐佩能组29例和泰能组22例,分别选用齐佩能和泰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齐佩能与泰能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有效率分别为86.20%和86.36%(P>0.0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28.54和42.15;与齐佩能相比,泰能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需多花费7 375元。结论:齐佩能与泰能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齐佩能的成本-效果比低于泰能,有一定的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2种用药方案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已发表的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资料,按其给药方案分为A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与B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采用药物经济学最小成本法进行比较。结果:A、B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9.05%、74.44%(P>0.05),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62.50%、40.43%(P<0.05),总费用分别为2313.6、5709.2元(P<0.05),主治药费分别为2258.9、5709.2元(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经济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4.
美罗培南为广谱、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其在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粒细胞缺乏不良反应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使用美罗培南治疗过程中出现粒细胞缺乏、发热,临床药师识别粒细胞缺乏与发热原因,及时建议停用美罗培南,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充分利用专业特长,保证了患者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13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分析其感染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3例患者中,有9例(69%)感染得到控制,4例(31%)患者无效。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2例(15%)。结论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反复应用多种抗感染药物效果不佳,多重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替加环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7,(35):4999-500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以下简称"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考虑到患儿血小板持续减少并伴有鼻衄,结合其年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相关指南,临床药师分析可能与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以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药源性出血有关,故建议立即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改用注射用美罗培南1.0 g,ivgtt,q8 h抗感染,加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15 000 U,sc,qd升血小板;治疗过程中,考虑到患儿中性粒细胞(0.17×10~9L~(-1))、血小板水平(11×10~9L~(-1))仍偏低,建议继续行抗感染、升血小板治疗,并继续使用脾多肽注射液辅助增强造血功能;待患儿病情稳定,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后,先后建议停止升血小板、抗感染治疗;同时行体温监测、血常规等相关指标检查与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儿体温下降,血象逐渐恢复,未发生感染,顺利进入下一轮化疗。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应重视药源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利用其自身专业优势,以药物可能对血液系统所造成的影响以及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为切入点,结合患儿年龄、病情等具体情况作出综合分析,协助医师制订和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感染特点,并探讨抗感染治疗策略。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60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能够明确感染部位42例(占70.00%),不能明确感染部位者18例(占30.00%),前三位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占45.24%)、血液(占14.29%)及肛周(占9.52%);病原菌检出3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8.33%,革兰阳性球菌占30.56%,真菌占11.11%。降阶梯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升阶梯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升阶梯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短于升阶梯治疗组(均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初次诱导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部位不明确患者占有较高比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升阶梯治疗可能延误抗感染时机,延长感染控制时间及增加感染相关病死率,亚胺培南为基础的降阶梯抗感染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何卉  张爱观  陈坤 《中国药业》2013,22(1):55-56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B组有效率分别为71.87%和77.42%,不良反应均少见。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疗效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类似,可与后者轮换使用,作为目前经验性治疗用药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在面对特殊人群或伴有不同类型的基础疾病的感染患者时,如何参与制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及提供有效的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例腹腔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治疗,结合指南,提出治疗意见,同时开展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的治疗建议被医师采纳并取得疗效,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相关药害事件,最终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专科化培训出来的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其他专业的临床及药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融入临床治疗团队。临床药师能够从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用药选择、药学监护方面,积极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了合理的用药方案,并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判定和处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粒细胞减少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评估患者病情、抗菌药物使用史以及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判定不良反应关联性,给予临床医师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建议.结果 临床药师判定该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