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温作为人体五大生命体征之一,是影响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手术患者发生非计划性低体温,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针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发生率高的问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引入了无线体温监测工具,构建了病房、手术室、复苏室智能链式体温监测方案,制定了术前、术中、术后保温策略等,使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发生率从43.18%降低至8.51%,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结果 通过组建医护一体化谵妄管理团队,规范镇痛镇静管理,对重症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干预等多种策略,使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从50.4%下降至19.4%。结论 科学、规范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腹部切口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783例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进行了分析研究,其院内感染率为11.9%。营养不良、肥胖、老年、术前预防用药、手术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因素,均为腹部切口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细菌学调查提示,Ⅰ类手术切口感染主要为外源性感染;Ⅱ、Ⅲ类则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4.
降低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举措。从临床实际出发,运用品管圈方法,探讨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现状,针对VTE评估表未细化等真因拟定对策并予以实施,包括建立围术期VTE风险评估工具、制定围术期“三级三段”干预方案。通过开展活动,使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由10.13%下降至3.16%,达成了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法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结果通过科学管理、更新理念、建立制度、加强培训等,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从34.4%降低至10.4%。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更好地确保患者安全。同时,使圈员综合素质与解决问题能力、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气管插管全麻腹部手术是普通外科的常见方式,由于该方式极易造成肺部感染,我们在总结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自1998年至今5年中气管插管全麻腹部手术术后肺感染情况后,并在近1年内随机选择200例病人对其施行了系统性的预防处理措施,使腹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自1998年至今5年中气管插管全麻腹部手术共6 216例,男3 485例,女 2 731例。年龄为 16~91岁,平均年龄 43岁。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腹部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以达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4年10月胃肠道手术11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仅发生切口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0.9%。结论术中手术切口的恰当处理,手术前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腹部Ⅱ、Ⅲ类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切口牵开保护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切口牵开保护器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收治的Ⅲ~Ⅳ类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切口牵开保护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和对照组(未使用),比较两组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共监测患者31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60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00%(6例),对照组为11.88%(19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2.10±3.30)min、(7.00±2.20)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8.30±4.10)min、(10.00±3.50)d],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评分为(2.00±1.70)分,低于对照组的(3.00±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口牵开保护器可有效降低Ⅲ~Ⅳ类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宋振湘 《工企医刊》2014,27(1):568-569
目的 探讨引起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结果 切口感染率16.7%.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是否属污染或可能污染术口)、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是否放置置入材料、抗生素应用是否合理等,以及术口局部处理等因素.结论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术中注意保护术口;皮下组织厚者,提高手术技巧,皮下放置引流管;缩短手术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实施择期手术,并给予术前肠道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调查Ⅱ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为降低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10月医院外科1 108例Ⅱ类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数据使用EpiDate 3.1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基础疾病与感染关系采用χ2检验。结果 1 108例Ⅱ类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9例、116例次,感染率9.84%、例次感染率10.47%;Ⅱ类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7.18%,其中肝胆外科使用率最高为96.20%;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占32.11%,其次为肺部占24.77%;共分离出病原菌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94%,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22.95%和13.11%;在Ⅱ类手术患者中,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的患者年龄、术前入院天数及手术持续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感染率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χ2=50.73,P<0.05)。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规范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手术持续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提高基础疾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11年2-4月我院妇科共做腹部切口手术114例,感染6例,感染率5.3%,明显高于2010年2-4月同类手术后的感染率(2.2%).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持续上升,除了围产期监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孕妇高危等因素以外,社会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当前我国剖宫产手术的技术水平、麻醉水平稳步上升,通过剖宫产已经可以较好地改善难产问题,并提高产程的快速性,有效挽救胎儿生命。但是也应考虑到,剖宫产腹部切口并发症感染问题仍然存在,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及时发现腹部切口感染,尽早处理,拆除腹部切口缝线,局部彻底清创,切口无异常分泌物后行缝合术,每天坚持换药,全身应用抗生素,可有效治愈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部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腹部肿瘤患者7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720例手术患者有21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92%;经对比发现,自身因素中性别、年龄、体质数、术前有无并发症、术前有无放疗、化疗、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相关;手术因素中是否接台手术、手术持续时间、缝合人员与切口感染相关;用药因素中围手术期未用药或未严格用药与切口感染相关.结论 腹部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调查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现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2009年953例腹部手术患者病历进行调查,包括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患者体征和细菌培养的结果。结果共发生术后切口感染87例,总发生率9.1%,不同年份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是急性阑尾穿孔、结肠破裂穿孔修补术、结肠癌切除术,分别为20.5%、16.1%、12.5%;共检出病原菌11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2.5%,革兰阳性球菌占14.0%,真菌占3.5%。结论规范各项手术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术中注意对切除病灶的保护,防止肠道内容物外泄;对已穿孔导致腹膜炎的手术,必须彻底清洗腹腔,恢复术野无菌化,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外科1258例腹部手术患者中的35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78%,它的发生与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基础疾病、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外科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由多种因素所引起,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特点及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4年10月,452例糖尿病患者中43例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 结果医院感染率为9.5%,43例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47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革兰阳性菌15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低,合并多系统器官、多重细菌感染者治愈时间延长. 结论糖尿病患者手术时腹部切口应予以保护,术毕对切口加强冲洗及消毒;对感染切口早期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非常重要,术后加强支持及抗感染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与传统切开引流方法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效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和分析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术的优势,为临床腹部切口感染的治疗加以指导。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11月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行传统的广泛切口引流术,观察组行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术,对两组的引流量、治疗效果以及创口愈合效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第1、2、3、4天引流量分别为(56.63±4.65)、(33.45±4.26)、(24.56±3.25)、(10.25±1.35)ml,观察组分别为(55.24±5.74)、(27.45±4.12)、(13.48±2.36)、(4.87±0.95)ml,两组患者引流量均随时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趋势更明显;两组引流量在第2、3和第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术能够使腹部切口感染更迅速的好转,并使愈合后遗留的疤痕减小;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术作为腹部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中及术后短时间高浓度吸氧对腹部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腹部Ⅱ类手术患者4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8例,手术开始直至术终,均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浓度(FiO_2)为28%,试验组248例,手术开始直至术后2h内采用防漏面罩吸氧,FiO_2为60%,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率,分析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试验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60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占52.63%,革兰阳性菌32株占42.11%,真菌4株占5.2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耐药率为16.67%;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均表现出高度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克拉霉素均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均敏感,耐药率为0。结论腹部Ⅱ类手术患者开展术中及术后短时间高浓度吸氧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应针对病原菌耐药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况把握、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制定SMOOTH干预模式,包括:S(Staff)-人员,推动多学科合作,共谋血栓防控;M(Method)-方法,基于循证证据,规范标准流程;O(Operate)-实施,强化专项改善,实施精准预防;O(On time feedback)-反馈,实时质控反馈,科学有效预防;T(Train)-培训,全民培训宣教,强化防控意识;H(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平台,助力血栓防治。实施后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围术期VTE发生率由2.81%下降至1.12%,促进了VTE多学科团队合作,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陈新民  周玺 《工企医刊》1995,8(3):45-45
切口感染是外科急腹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往临床上常单纯依靠抗生素来预防切口的感染。但感染率相当高。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国产 TDP灯综合治疗,对预防急腹症术后切口感染11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术后48小时,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感染切口疼痛,体温升高,多在38℃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