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对某市三级综合医院的绩效评价进行分析,为医院绩效管理提供思路。方法根据某省DRGs绩效管理平台的分组数据,提取2017年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出院人数、DRGs组数、相对权重(RW)≥2病例数、病历组合指数(CMI)、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与2017年本省三级综合医院的平均值,运用单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某市三级综合医院DRGs组数、RW≥2病例数、CMI、时间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与本省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费用消耗指数与本省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某市三级综合医院与本省三级综合医院相比,在医疗服务广度、技术难度、工作效率、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费用消耗方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在费用控制和医院管理方面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管理》2017,(5):30-34
目的通过应用DRGs相关指标,对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近5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为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方法以北京版DRGs(BJ-DRGs)分组方式,运用CMI、DRGs组数、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等指标对2012—2016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6年研究医院DRGs组数逐渐增多;CM I值呈下降趋势,但2016年有所回升;低风险死亡率下降;费用消耗指数呈增加趋势,但2016年有所回落;时间消耗指数逐年下降。研究医院前3位MDC疾病专业为呼吸、新生儿、消化。结论基于DRGs相关指标分析近5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能够客观评价医院及其临床科室的服务广度、技术难度、服务效率以及诊疗安全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3.
利用DRGs评价体系,探讨深圳市综合医院服务质量情况,为改善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提供借鉴。方法以深圳市2017年度 140万份住院病案首页为数据基础,借助DRG分组从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安全与学科发展均衡性四个方面综合评价。结果37家公立综合医院中服务能力最强的是1号医院(96.01分),服务效率最好的是27号医院(90.63分),4家医院安全得分为100分,不存在专科缺失的情况。综合得分最高的是1号医院(85.46分)。结论深圳市三级医院应着重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二级医院应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利用DRGs可以对医院服务绩效进行较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实现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应用DRGs推动医疗服务监管模式转变。方法以嘉定区卫生信息平台为依托,建立区级DRGs应用系统,以病案首页信息为基础,以北京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BJ-DRGs)为工具,开展住院医疗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结果评估分析了区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6家医疗卫生机构2013年-2014年住院服务能力、效率、安全以及总绩效,并对学科发展均衡性进行了测评。结论基于DRGs开展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可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诊断相关分组对云南省某市二级综合性医院进行绩效评价,为不同类别医院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版CN-DRGs的分组结果,运用出院人数、组数、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CMI、低风险死亡率等指标对2017年研究的某市不同类别医院绩效进行分析。结果:二级综合医院的DRGs指标绩效评价排名与医院的服务能力、医院服务效率和医疗服务安全三方面均有关。结论:在研究的医院中,二级综合性医院的医疗服务范围广,服务能力强,服务效率高,需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效率和安全,向三级综合医院看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四川省37家三甲综合医院2017年住院医疗服务进行DRGs绩效评价。[方法]利用四川省DRGs平台,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质量与安全3个维度展开评价。[结果]2017年四川省三甲综合医院DRGs组数多集中在600~700组;CMI指数主要分布于0.8~1.2;时间、费用消耗指数多分布于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20家中低风险组病死率低于或等于均值0.81‰,19家标准化病死率低于或等于均值6.61‰。[结论]四川省三甲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整体发展较好,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住院医疗服务效率普遍偏低,部分医院中低风险病死率偏高。  相似文献   

7.
阐述重庆市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构建,并应用该平台评价2015—2017年公立医院绩效。该平台基于"国家DRGs质控中心版诊断相关分组(CN-DRGs)和"北京版诊断相关分组"(BJ-DRGs)编码标准构建,涵盖病案质控、绩效评价、分析报告等模块。评价结果显示,3年间医院DRGs组数逐渐增多,病历组合指数(CMI)呈上升趋势,费用和时间消耗指数在三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呈下降趋势,在二级综合医院和中医综合医院呈上升趋势但有所波动,低风险组死亡率不断下降。未来应进一步提升病案质量、优化DRGs分组器、统一编码规则、加强结果应用,推进DRGs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DRGs评价系统对老年医院诊治能力及效率进行评价,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方法 以2018年15 096份住院病案首页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北京版诊断相关组(BJ-DRGs)”作为风险调整工具,从病例组合指数(CMI)、时间消耗指标、费用消耗指标、住院例均费用和医疗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DRGs工具对老年医院诊治能力及效率的评价效果。结果 老年医院MDC为22个,DRGs组数为437组, CMI、时间消耗指数和费用消耗指数分别超过老年病专业和北京市医院平均水平,低风险死亡率为0,中高组和高风险组病例数占比高于全市水平,死亡率低于全市水平。结论 通过DRGs数据分析能够发现老年医院、老年医学专业与综合医院专业科室在收治常见疾病上的差异,优化老年医院资源配置,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建议在使用DRG工具评价老年医学专业时,应考虑老年患者年龄、多病共存等因素影响,完善老年医学专业的医疗效率绩效指标个性化设定。  相似文献   

9.
探索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评价指标在某三甲医院外科中心医疗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方法提取该院外科中心2018年 1月-12月出院病案首页,通过“BJ-DRGs”分组器对之自动化分组,从医疗服务的“能力”“效率”和“医疗安全”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该中心收治疾病大类(MDC)组数为18组,DRGs组数为95组,病例组合指数(CMI)为0.697,处于全院较低水平;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均接近1,处于全院平均水平。治疗疾病范围最广的是A病区,DRGs组数为68组;C病区技术难度最高,CMI指数为0.718;A病区住院时间消耗最短,费用消耗最低,效率分数为1.305。TOPSIS综合评价显示,A病区绩效最优,C1医师绩效最优。结论DRGs 评价指标既能够评价科室综合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又能够针对不同级别的医师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运用DRGs管理工具评价住院服务绩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方法收集某省2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案首页年报表,选取入组率排名在前6名的医院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进行基于DRGs区域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相关指标,A医院住院服务绩效分值位居首位,E医院综合绩效总分最低。结论采用DRGs进行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能够体现同类医院相对技术水平和差异,有利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综合管理,改变传统绩效考核标准不清的现象,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传统与新型DRGs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效果比较研究,探讨新型DRGs指标体系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某省大数据平台的31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DRGs资料,分别采用传统与新型DRGs指标体系对之进行综合绩效评价,采用Pearson检验对医院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论证两种指标体系。结果31家医院排名均发生了变化,超过一半的医院排名变化幅度超过10名。两种DRGs指标体系的医院排名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48,P=0.057),即在实际评价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新型DRGs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价值优于传统型。结论相较于传统DRGs指标体系,新型DRGs指标体系严格把控区域医疗质量指标,通过强化学科评价与费用控制,重视患者医疗质量,使评价更为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8年我国公立及民营医院整形美容专业相关指标数据,了解整形美容专业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质量控制数据收集系统,收集2018年全年公立及民营医院整形美容专业病房相关数据。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共954家医院设立整形美容专业病房,其中公立医院868家、民营医院86家。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均以西医医院、综合医院、三级医院为主。民营医院医师学士以下学历占比较公立医院多,职称分布与公立医院基本一致,整形专业医师比例和先天性患者比例少于公立医院,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公立医院低。结论我国整形美容专业质量控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专业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具有重要作用。但本次收集民营医院数量较少,后续需纳入更多样本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中医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对之进行评价,以明确优势与短板并针对性改进。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利用改良TOPSIS法对北京市13家中医综合医院进行排名。结果综合排名前3的分别是E、B、D 三家中医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最强的为M医院,服务效率、医疗安全和数据质量最好的均为D医院,运营效益最优的为F医院,中医特色最强的为E医院。结论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对中医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医院持续改进,从而全面提高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适合西藏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满足西藏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需要。 方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结合使用。 结果最后确立的指标体系为三级,含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诊疗科目、医疗服务、医疗管理、经济管理6个维度,共35项。结论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基于西藏医疗服务现状,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基础设施建设是西藏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基础,人力资源建设是西藏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关键,医疗质量安全是西藏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