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一,乳腺癌也已经进入多种模式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时代。而新辅助化疗(NAC)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手术机会、提高保乳率、改善患者预后。超声凭借多样化、安全无辐射及可重复性强等多种优势,已成为了早期预测和评估NAC疗效的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目前主要的多模态超声技术包括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技术等,而近年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可以帮助医生更高效、精确地对乳腺癌患者NAC疗效进行预测。本文基于先前文献对应用于预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的多模态超声成像技术和基于超声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分析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效果进行评估的具体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新辅助化疗,在化疗周期前后均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将成像效果评价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与病理学评价结果一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超声评价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36.36%,准确率为82.64%,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70.00%、23.64%、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对疗效进行评估,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灵敏性,其费用更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与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2例初治乳腺肿块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良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及恶性肿瘤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后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乳腺癌及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共检出肿块124个。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块70个,良性肿块54个;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块、良性肿块各62个;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块65个,良性肿块59个。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1.43%、88.57%,特异度分别为90.74%、94.44%,准确率分别为85.48%、91.1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94%、95.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03%、86.44%,Kappa值分别为0.71、0.82。本研究乳腺癌62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49例,无效13例;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显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46例,无效16例;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47例,无效15例。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灵敏度分别为85.71%、89.80%,特异度分别为69.23%、76.92%,准确率分别为82.26%、87.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30%、93.6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25%、66.67%,Kappa值分别为0.51、0.6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与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11-221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从而找到有利于临床及时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新辅助化疗周期前后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从而比较根据化疗前后乳腺肿块变化的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与病理结果。结果经过4个辅助化疗周期后,48例乳腺癌患者中有44例患者被评价为完全缓解,乳腺肿块在治疗前后的弹性评分的应变比比值均明显减小,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25%,8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辅助化疗,其评价疗效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效率高,价格经济等优点。和常规的超声检查相比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有所提高。二者结合可以更加准确的将化疗后的信息反馈与临床,同时也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CEUS作为一种血池造影成像,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在乳腺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等方面也有一定临床价值。本文就CEUS对乳腺癌的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显示、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及乳腺癌术后瘢痕与复发鉴别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术前新辅助化疗(NAC)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改善局部中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并提高其生存质量。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不仅可以对瘤体大小进行评估,还可以对肿瘤功能及内部成分变化(微血管、硬度等)进行评价,其对乳腺癌NAC疗效的评估具有潜在价值。本文就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在乳腺癌NAC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 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并手术的患者40例,分别于化疗前和术前行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用弹性评分法、应变率比值法评估其化疗前后的变化,并与术后的病理结果相比较。 结果 超声弹性评分评估NAC疗效的准确性为78.1%,有效组和无效组具有明显差异(P=0.002)。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评估NAC疗效以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和以脂肪组织作为参照时,有效组和无效组均具有明显差异(P=0.001和0.005),评估NAC疗效的准确性分别为82.0%和75.3%。 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超声对乳腺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利津县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超声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超声检查及二者联合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比较乳腺病变磁共振征象。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60例乳腺病变患者中,良性40例,恶性20例;超声扫描显示,良性38例,恶性22例,误诊6例,漏诊4例;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显示,良性39例,恶性21例,误诊1例,漏诊0例。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准确率98.33%、灵敏度100.00%、阳性预测值95.24%、阴性预测值100.00%均高于超声扫描的83.33%、80.00%、72.73%、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恶性病变患者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下T2WI信号、分布特征、强化方式及TIC曲线类型与乳腺良性病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超声检查用于乳腺病变中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效能,且不同病灶多...  相似文献   

9.
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探讨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超声检查并穿刺活检对60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乳腺原发灶、腋窝淋巴结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检查显示乳腺原发灶长径比化疗前明显缩小、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42例乳腺癌原发灶Ⅱ~Ⅲ级血流,22例降为0~Ⅰ级(P〈0.05)。48例淋巴结异常中,13例完全消失(P〈0.05)。9例乳腺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原发灶、腋窝淋巴结大小、彩色多普勒血流、病理检查结果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为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安全的疗效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像图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超声各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对其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42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于化疗前、化疗后、手术前分别对乳腺癌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42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检查显示,32例乳腺癌原发灶体积显著缩小;形态不规则者由化疗前3例增至化疗后31例;周边有强回声带者由化疗前16例降至化疗后4例;边界清晰者由15例增至化疗后37例;肿物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对49例(NAC)患者在化疗前后均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记录并将化疗前肿瘤的二维超声及弹性成像指标与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指标(RECIST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化疗前后剪切波弹性模量的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边缘、肿块化疗前后大小差值、化疗前弹性模量参数(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均与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有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边缘、肿块化疗前后大小差值、化疗前最大值与RECIST评价指标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 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反映乳腺肿块化疗前后的变化,化疗前肿块弹性成像的最大值可用于预测浸润性导管癌NAC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 48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均于化疗前、化疗后对乳腺癌原发灶进行声像图的观察及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检查显示,化疗前后原发灶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原发灶内血流丰富程度降低或消失;最高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降低(P <0.01,P< 0.01) ;相应病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也呈现上述表现.结论 利用对乳腺病灶化疗前后的超声检查,可为新辅助化疗提供有效、安全的疗效观察手段.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术前辅助化疗已逐渐成为规范化治疗, 是综合治疗乳腺癌的一个重要进展.本文介绍了X线、CT、PET、MRI和超声等多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疗效的评价作用,并比较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钼靶X线影像学特征及Ki-67阳性表达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68例乳腺癌患者,患者行化疗前均接受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且均经粗针穿刺取得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依据新辅助化疗疗...  相似文献   

15.
章蓉  杨晓萍 《磁共振成像》2021,12(3):102-104,108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且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生物学表现及临床治疗、预后各不相同,寻找乳腺癌针对性和个性化诊断及治疗的影像学标记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是正常纤维腺体组织的生理性强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BPE水平升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关,并可能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作者就BPE的影响因素及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及治疗评估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随着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靶向超声造影为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对靶向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spectroscopic imaging,MRS),在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文仅选取其中一种功能成像,即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prot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1HMRS),先对乳腺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以及谱线后处理软件等方面进行了精要回顾,再对1HMRS在乳腺癌的诊断以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与预测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综述,最后指出了1HMRS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an important new tool for imaging of the breast. MRI has now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the most sensitive imag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breast carcinoma, allowing depiction of cancers that are occult on mammography, ultrasound, and 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 This is tempered by imperfect specificity due to overlap in the feature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and by higher examination cost and more limited availability compared to other breast imaging tes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evidence-based clinical indications for use of breast MRI. Specifically, MRI has been shown to be advantageous for cancer assessment for screening patients at high risk, evaluating patients with a new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monitoring patients undergo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evaluating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axillary adenocarcinoma and unknown primary site. This tool has also been shown to be useful for the evaluation of silicone breast implant integrity. Employment of breast MRI as a problem solving technique for equivocal mammographic or clinical findings is controversial. For each of the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 evidence regarding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reast MRI will be reviewe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evidence will facilitate the most 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this important medical resou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