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神经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被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按照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无斑块10例, 稳定斑块22例,不稳定斑块28例。选择4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 选老年健康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F-1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于发病1周、2周时行神经功能评估; 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于90 d时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1周、2周时IGF-1水平均低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而脑梗死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90 dMRS评分高于脑梗死组患者(P<0.05)。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61,P=0.006,r=-0.672,P=0.000); 1周、2周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6,P=0.016,r=-0.445,P=0.009)。随着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IGF-1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IGF-1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呈现异常表达,IGF-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脑卒中组,依据是否并发脑心综合征分为单纯组(n=64例)和脑心组(n=36例),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员颈动脉狭窄、左心功能[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 脑卒中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发生率为(28.12±6.54)%、56.00%。脑卒中组LAD、LVEDD明显高于健康组,脑卒中组LVEF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 脑心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发生率、LAD、LVEDD明显高于单纯组,脑心组LVEF明显低于单纯组(P<0.05); 重度脑卒中患者的LAD、LVEDD明显高于轻度脑卒中患者,重度脑卒中患者的LVEF明显低于轻度脑卒中患者(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LAD、LVEDD呈正相关(r=0.615,0.623,P<0.05),但与LVEF呈负相关(r=-0.618,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有关,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可作为评估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CTRP9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ACI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和IMT,并比较不同IMT的ACI患者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结果 ACI患者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ACI组患者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CI患者IMT增厚率和斑块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CI组患者血清CTRP3,CTRP9水平随IMT厚度增加而升高,二者分别与IMT呈负相关(r=-0.470,-0.590,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CTRP3和CTRP9水平升高,与IMT呈负相关,可能通过影响IMT而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128,miR-223表达水平变化与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AD患者(AD组),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评分将AD患者分为轻度组(CDR评分1分,66例)、中度组(CDR评分2分,83例)、重度组(CDR评分3,51例)3个亚组,另选择207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AD患者认知功能; 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28,miR-223表达水平; 检测AD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 分析血清miR-128,miR-223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CRP水平、MMSE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血清miR-12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iR-22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miR-128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CRP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 重度组血清miR-223表达水平、MMSE总分低于中度和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miR-128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CRP呈正相关(r≥0.496,P<0.05),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 =-0.571,P<0.05); miR-223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CRP呈负相关(r ≤-0.572,P<0.05),与MMSE总分呈正相关(r=0.531,P<0.05)。结论 AD患者血清miR-128表达水平上调,miR-223表达水平下调,两者异常变化可能诱导炎症反应,进而参与A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患者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CEA的患者,术前检测患者血清Sirt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术后根据切除颈动脉斑块标本的病理特点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检测斑块标本中Sirt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裂解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易损斑块组术前血清Sirt1的水平及斑块标本中Sirt1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稳定斑块组,术前血清ox-LDL的水平及斑块标本中NF-κB,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 血清Sirt1的水平与斑块标本中Sirt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29,P<0.05),与血清ox-LDL的水平及斑块标本中NF-κB,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46、-0.452、-0.522,P<0.05); 术前血清Sirt1水平对颈动脉易损斑块具有诊断价值(P<0.05)。结论 血清Sirt1水平可作为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潜在标志物,Sirt1水平降低可能与易损斑块的发生及斑块内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39例,根据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分成2组,其中颅内外动脉狭窄率<50%为对照组,89例; 狭窄率≥50%为狭窄组,50例。收集基线资料及血液检测指标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狭窄组饮酒率、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Logistic回归显示,γ-GT(OR=1.047,P=0.000)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 γ-GT曲线下面积AUC为0.728(95%CI=0.644~0.811,P=0.000); γ-GT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最佳临界值为25.8。结论 γ-GT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外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和晚发型帕金森病(Late onset Parkinson’s disease, LOPD)患者非运动症状和血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分析2组患者非运动症状与血生化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9月-2020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281例诊断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患者,按照发病年龄是否>50岁分为EOPD组和LOPD组; 采用改良H&Y分级和国际运动障碍协会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III)用于评估关期运动功能; PD自主神经功能量表(SCOPA-AUT)用于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disease sleeping scale, PDSS)用于评估睡眠质量;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用于评估焦虑抑郁状态;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用于评估认知功能障碍,其中MoCA经教育程度校正(受教育年限<12年,总分加1分); 同时测定血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VitB12)、铁(Fe)、铜(Cu)、铜蓝蛋白(CP)水平。结果(1)LOPD组的SCOPA-AUT得分高于EOPD组,MMSE和MOCA得分低于EOPD组(P<0.05),而2组PDSS,HAMD,HAMA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2)LOPD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铜(Cu)、铜蓝蛋白(CP)水平均高于EOPD组(P<0.05);(3)EOPD组血清TG水平与MMSE,MOCA评分呈负相关(-0.4<r<-0.2,P<0.05); 血清VitB12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275,P<0.05),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264,P<0.05); 血清Fe水平与SCOPA-AUT评分呈负相关(r=-0.314,P<0.05); LOPD组血清HCY水平与SCOPA-AUT评分呈正相关(r=0.174,P<0.05),血清TC,LDL-C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0.1<r<0.3,P<0.05)。结论 LOPD患者非运动症状中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较EOPD患者重; LOPD患者血清HCY水平较EOPD患者高,而EOPD患者血清Cu及CP水平较LOPD患者低; 2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与非运动症状具有相关性,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联合脑心通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12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心通组)、RIPostC组和RIPostC+脑心通组,每组各40例; 3组均按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用药,并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RIPostC+脑心通组的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5% vs 32.5%,P<0.01)。RIPostC组症状改善率为52.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但显著低于RIPostC+脑心通组(P=0.017);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RIPostC+脑心通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RIPostC组(P<0.05); 治疗后RIPostC组和RIPostC组+脑心通组患者B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RIPostC+脑心通组的脑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 vs 20%,P=0.044)。结论 远隔缺血后处理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降低脑梗死的再发生,且RIPostC联合脑心通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脑出血大鼠颅内溶血磷脂酸受体1(LPA-1)与血肿周围水肿区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34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脑出血组,正常组60例,脑出血组74例,脑出血组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入法构建脑出血模型; 采用RT-PCR检测LPA-1、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双盲法测定神经功能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ax蛋白、Bcl-x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种细胞水平及细胞凋亡水平,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大鼠颅内溶血磷脂酸受体1(LPA-1)、Bax蛋白、Bcl-x蛋白及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结果 脑出血组LPA-1、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脑出血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脑出血组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脑出血组Bcl-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 脑出血组LPA-1、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持续升高,Bcl-x蛋白表达持续降低,直到第3 d到达顶峰后缓慢恢复,到第7 d恢复到正常评分的80%左右。脑出血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脑出血组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细胞凋亡率持续升高,直到第3 d到达顶峰后缓慢降低,到第7 d降低更加显著。LPA-1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3,P<0.05); LPA-1与Bcl-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5,P<0.05); LPA-1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81,P<0.05); Bax蛋白与Bcl-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2,P<0.05); Bax蛋白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71,P<0.05); Bcl-x蛋白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74,P<0.05)。结论 LPA-1与Caspase-3在大鼠脑出血中高表达,神经功能评分在大鼠脑出血中评分过高,Bax蛋白在大鼠脑出血中高表达,Bcl-x蛋白在大鼠脑出血中低表达,脑出血大鼠细胞凋亡率过高,LPA-1、Bax蛋白、Bcl-x蛋白及细胞凋亡在大鼠脑出血中关系密切,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n=42)和非PSD组(n=101),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NOS,MIP-1α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pto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对PSD的预测价值。结果 PSD组和非PSD组血清iNOS,MIP-1α水平高于对照组,且PSD组高于非PSD组(P<0.05); 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PSD组患者血清iNOS,MIP-1α水平逐渐升高(P<0.05); 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显示,PSD组患者血清iNOS,MIP-1α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92、0.658,P<0.05)。ROC曲线显示,iNOS水平预测PSD的AUC为0.86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3.33%、86.14%; MIP-1α水平预测PSD的AUC为0.83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8.57%、81.19%; iNOS联合MIP-1α水平预测PSD的AUC为0.90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8.10%、91.09%。结论 PSD患者血清iNOS,MIP-1α水平异常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PSD发生风险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中microRNA-99b相对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自2017年1月-2019年12月回顾性收集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至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成人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血清中microRNA-99b相对表达水平、颅内动脉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l motifs,ADAMTS-4)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8例; 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斑块稳定组和斑块不稳定组,分析组间ADAMTS-4的水平差异及ADAMTS-4水平对斑块不稳定的影响; 根据出院3个月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预后不良好组(mRS评分>2分),比较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测脑梗死面积、斑块稳定情况和ADAMTS-4水平评估预后不良的临床价值。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1.8%(121/148),其中无斑块27例(无斑块组)、斑块稳定70例(斑块稳定组)、斑块不稳定51例(斑块不稳定组); 无斑块组、斑块稳定组和斑块不稳定组外周血ADAMTS4水平分别为(36.2±5.6)、(62.5±9.5)、(106.2±13.7)mg/L(F=23.625,P<0.001),且斑块不稳定组ADAMTS4水平最高; ADAMTS-4水平为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625(1.056~5.632),P<0.001); ADAMTS-4水平诊断斑块不稳定的最佳截断值为92.3 mg/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95%CI)为0.895(0.847~0.932),特异度为78.3%,敏感度为83.5%; 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面积、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情况、脑梗死部位和ADAMTS-4水平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斑块不稳定和ADAMTS-4水平增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面积脑梗死、斑块不稳定和ADAMTS-4水平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712(0.689~0.751)、0.802(0.789~0.841)和0.884(0.841~0.910); ADAMTS-4水平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临床价值高于斑块稳定情况和脑梗死面积(Z=4.065,P=0.013; Z=6.321,P<0.001)。结论 ADAMTS-4水平增高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和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清L-精氨酸(L-Arg)、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90 d,根据随访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机制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斑块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参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并根据颅脑DWI表现将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sICAS)患者分为动脉—动脉栓塞组(A组)、低灌注或混合性脑梗死组(B组)、穿支动脉受累组(C组)各20例。另外,同期选取20例无症状性ICAS患者作为无症状性ICAS组(D组); 所有患者均行HRMRI扫描,评价斑块特征。结果 4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分布、强化、斑块内信号、责任动脉的狭窄程度、病变管壁体积百分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4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病变局部血管重构指数特征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B,C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病变局部血管重构指数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RMRI可作为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特征,但不同机制的斑块特征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清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脑梗死组,抽取56例为对照组,为本院同期非脑血管疾病患者; 对比分析组间血压变异性、血清NT-pro-BNP水平; 对比分析脑梗死组亚组间(脑梗死面积、脑梗死部位、是否合并高血压病、随访90d时的预后)血压变异性、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血压变异性、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大面积脑梗死组和脑梗死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均分别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与脑梗死存活组(P<0.01);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组血清NT-pro-BNP水平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脑梗死且血压正常组(P<0.05); 前循环供血区脑梗死组与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组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等呈正相关(r=0.339,0.341,0.339,0.330,0.380,0.374,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清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NT-pro-BNP水平与血压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发病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51例为脑梗死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人群103例为对照组; 检测和比较2组血清PTX3、hs-CRP水平; 比较NIHSS≥5分和NIHSS<5分的患者血清PTX3、hs-CRP水平以及mRS≤2分和mRS>2分患者的血清PTX3、hs-CRP水平; 分析血清PTX3、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关系以及两者对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清PTX3、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与脑梗死组NIHSS<5分患者比较,NIHSS≥5分患者急性期血清PTX3、hs-CR水平升高(P<0.05); 脑梗死组mRS>2分患者急性期血清PTX3、hs-CRP水平亦均高于mRS≤2分的患者(P<0.0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TX3、hs-CRP水平与其 NIHSS和mRS得分均呈正相关(PTX3:rs=0.471,0.451; hs-CRP:rs=0.381,0.320; 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PTX3、hs-CRP水平对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良好,但以血清PTX3水平预测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最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PTX3、hs-CRP水平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均相关,且均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良好,但以血清PTX3水平的预测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剂(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like weak apoptosis inducer,sTWEAK)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12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评估椎-基底动脉硬化血管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患者头部进行MRI平扫、HRWR-VWI扫描,记录管壁有无增厚及增厚模式、有无斑块及斑块的特点、管腔狭窄程度,测算血管重构指数。结果 80例患者共检测到124处斑块,其中椎动脉斑块48处(38.71%)、基底动脉斑块76处(61.29%)。支配侧管壁增厚程度、斑块表面不规则率、斑块T1高信号率、斑块强化程度、管腔狭窄程度均明显高于非支配侧(P<0.05); 89处(71.77%)血管发生正性重构,35处(28.23%)血管发生负性重构。正性重构血管的RI值明显高于负性重构血管(1.32±0.18 vs. 0.77±0.17,P=0.001),参考层面的血管面积、管壁面积、管腔面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 正性重构血管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最窄层面的血管面积、管壁面积、管腔面积均明显大于负性重构血管(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硬化血管壁的狭窄程度、管壁的增厚模式、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模式、血管重构情况有关,HRWR-VWI技术可清晰地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及预后水平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