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体重的影响,评价不同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对门诊/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期一年药物治疗的随访观察,比较单一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维思通、喹硫平、阿立哌唑)和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患者的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血脂的变化。结果完成一年随访患者179例,其中出现空腹血糖超标22例(12.3%),确诊糖尿病1例;新增高甘油三脂48例(26.8%)、高胆固醇31例(17.3%);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糖超标与体重指数、年龄、病程及高甘油三脂呈显著性相关,而与用药选择无显著性相关;各组药物对糖脂代谢均有影响,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血糖、血脂影响最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增加、病程长是血糖超标的危险因素。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体重增加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预测性评估、定期监测和提早干预。  相似文献   

2.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用药,也用于双相障碍、焦虑障碍等其它精神疾病的治疗.但因其明显的代谢紊乱不良反应而严重影响其依从性及疗效.早在1956年Bettie Hiles首次报告了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可引起高血糖,但因其突出的锥体外系综合征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使其代谢异常的副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APD)引起患者体重增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67例首次住院单用APD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住院及出院后4个月的随访评估。结果 各时点体重增加与GI评分无相关性,体重增加在出院时与BPRS、SAPS减分值有相关性,而随访期与SANS减分值有相关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α=0.05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依次为:APD品种,最大服药剂量与服药时间的积、阴性症状,病前1年最佳功能水平。结论 APD治疗中的体重增加,是与疗效无关的药物副作用及其形成受药物、精神症状及综合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而饮食与活动的中介作用不应低估。控制体重增加有重要的医学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瞻性地研究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静坐不能,发现静坐不能发生率为18.9%,分析讨论了静坐不能出现的时间,与性别、年龄、抗精神病药剂量的关系以及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用药,也用于双相障碍、焦虑障碍等其它精神疾病的治疗。但因其明显的代谢紊乱不良反应而严重影响其依从性及疗效。早在1956年BettieHiles首次报告了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可引起高血糖,但因  相似文献   

6.
刘娟 《四川精神卫生》2004,17(3):141-143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变异特征。方法 对 10 8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前 ,治疗第 4、8及 12周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检测指标包括 :全血比低切粘度、全血比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度 ,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上述所测项目在治疗第 4、8及 12周与治疗前相比 ,均呈升高趋势 ,尤其是在治疗第 4、8周明显升高 (P <0 0 1)。联合用药组在治疗第4、8及 12周时其全血比低切粘度、全血比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同期单一用药值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而血沉的变化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期间 ,随着药物的增量有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作者认为 ,临床应严格遵守用药原则 ,尽可能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癫痫发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44例住院精神病人应用氯氮平、氯丙嗪、三环抗抑郁剂治疗中有18例癫痫全身抽搐发作。看来,氯氮平和氯丙嗪所致的癲痫发作多发生在小剂量及用药早期,而三环抗抑郁剂(TCA)则在及较长较大量用药后发生。  相似文献   

8.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调查754例住院精神病人,发现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者149例,发生率高达19.76%。肝功能异常与所服抗精神病药物种类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调查持续使用24个月或以上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15例,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测查身高、体质量、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糖脂代谢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血糖异常率14.0%,血糖异常组BMI、总病程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459,-2.369;P<0.05);血脂异常率49.2%,血脂异常组患者BMI和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比例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4,x2=18.061;P<0.01);心电图异常率26.2%,血脂异常组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12.4%高于血脂正常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8,P<0.05).结论 抗精神病药长期治疗相关的糖脂代谢紊乱问题严重,并可导致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障碍最主要的方法,尤其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物,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显著相关。具有高增重倾向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和奥氮平,会影 响免疫基因的表达,并引起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最终下调神经炎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抗精 神病药物通过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阻止下丘脑回路通过厌食反应恢复能量平衡,最终导致体重增 加。现就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所致体重增加与血清细胞因之间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在此基础上,为临 床医师筛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所致体重增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心境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肠道菌群经微生物 - 肠 - 脑(MGB)轴沟通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双向调节,影响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益生菌及其产物重塑肠道 微生态,改善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功能,恢复神经递质水平。因此,应用益生菌调节失衡的肠道菌群,恢 复紊乱的 MGB 轴正成为心境障碍的辅助疗法。但目前益生菌疗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菌株之间的差异 性、肠道菌群组成的异质性等。未来需要进行更多试验以明确不同菌株作用机制,从而对不同亚型心 境障碍患者针对性地使用益生菌,完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已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抗精神病药可导致代谢异常,并且不同药物和人群的表现存在差异。通过动物模型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可致代谢异常,但转化效力易受研究设计的影响。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能量失衡和食欲调节激素水平改变可能在代谢异常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中介绍了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血糖紊乱以及动物模型研究和...  相似文献   

13.
躯体形式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躯体形式障碍(SD)是一组以躯体不适体验和涉及多系统症状为主而不具备相应躯体医学疾病的精神疾病。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多数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结果众说纷纭。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对躯体形式障碍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药物治疗1.1抗抑郁药有研究认为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机理可能与特定的5-羟色胺(5-HT)基因及其受体变化有关[1],而且感觉域的下降与5-HT水平下降有一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紊乱与睡眠障碍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提出,睡眠障碍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肠道微生物等影响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文章着重从失眠、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四个方面对精神分裂症伴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SFD)是一类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但有证据表明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病程多为慢性波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目前对躯体形式障碍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结合药物治疗、其他治疗四个方面[1]。在临床工作中,精神科医生面对的患者更多的是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作为一种纳米级别的细胞外囊泡,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并在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心境障碍常因其临床复杂性而导致识别困难、诊断不明确以及治疗难度大。心境障碍患者的外泌体在数量及表型上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存在差异。现对心境障碍患者外泌体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不同来源的外泌体作为心境障碍生物诊断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Antipsychotic drugs are widely used not only for schizophrenia, but also for mood disorders such as bipolar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ntipsychotics and drugs for mood disorders in modulating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 (EPS),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s and mood-stabilizing drugs on haloperidol (HAL)-induced bradykinesia and catalepsy in mice and rats. The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 fluoxetine and paroxetine, and the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TCA) clomipramine, which showed no EPS by themselves, significantly potentiated HAL-induced bradykinesia and cataleps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contrast, the noradrenergic and specific 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 (NaSSA) mirtazapine failed to augment, but rather attenuated HAL-induced bradykinesia and catalepsy. Mianserin also tended to reduce the EPS induction. In addition, neither treatment with lithium, sodium valproate nor carbamazepine potentiated HAL-induced EPS. Furthermore, treatment of animals with ritanserin (5-HT2A/2C antagonist), ondansetron (5-HT3 antagonist), and SB-258585 (5-HT6 antagonist) significantly antagonized the EPS augmentation by fluoxetine. Intrastriatal injection of ritanserin or SB-258585, but not ondansetron, also attenuated the EPS in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NaSSAs are superior to SSRIs or TCAs in combined therapy for mood disorders with antipsychotics in terms of EPS induction. In addition, 5-HT2A/2C, 5-HT3 and 5-HT6 receptors seem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augmentation of antipsychotic-induced EPS by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及糖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将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10%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二甲双胍(750mg/d)联合行为于预组(以下简称A组,32例);二甲双胍(750mg/d)组(以下简称B组,32例);行为干预联合安慰剂组(以下简称C组,32例);安慰剂对照组(以下简称D组,32例);治疗观察期均为12周。四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进行比较。结果(1)A、B、C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IR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D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空腹胰岛素、IRI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治疗4周末,A组与B组体质量、BMI的下降程度相同,但均明显高于C组。治疗12周末,体质量、BMI的下降程度以A组最高,其次为B组和C组。治疗后各时点,A组与B组的空腹胰岛素、IRI的下降程度相同,均明显高于C组。结论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均能有效减轻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及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的疗效最好。单用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缓解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的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病率高,对卒中后康复治疗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较明显。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不能完全明确,同时治疗方法较多,需要个体评估,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炎症、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再生等过程,然而精神障碍的诊 治较困难,预后也较差,因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方法较为重要。外泌体作为细胞自身分泌的 一种纳米膜性囊泡,不仅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本文对外泌体在常见精神障碍诊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将外泌体精准应用于精神障 碍诊治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