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行多模态监测预测术后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CEA手术患者58例,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65.1±8.7)岁,均经DSA检查证实存在颈动脉狭窄,术中均行多模态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中不同监测模式对于预测术后脑卒中发生的效能。结果 患者CEA术后1周内复查CTA或DSA显示颈动脉狭窄均消失。发生围术期卒中患者7例。单一TCD监测的灵敏度为71.43%,高于SEP+MEP监测的57.14%,低于多模态监测的85.71%;SEP+MEP监测的特异度为82.35%,高于单一TCD监测的78.43%,低于多模态监测的92.16%。结论 多模态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指导手术进程,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比内膜剥脱术(Endometrial exfoliation,CEA)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 placement,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2 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CEA组(46 例)、CAS组(46 例).分析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预后情况与不良事件.结果:CEA 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 CAS 组,而住院时间显著高于 CAS 组(P<0.05)CEA组患者再狭窄率与CAS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随访 3 m,两组的颈动脉再狭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EA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著高于CAS组(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CEA与CAS治疗均能够取得较为满意手术效果,且再狭窄率均较低.相比于 CAS 手术治疗,CEA 手术医疗费用较低,但术后不良事件风险较高,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观察CA15-3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空腹取静脉血, 分别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CA15-3和CEA.结果是:(1)乳腺癌术后无复发转移127例, 其中CA15-3增高3例、CEA增高2例, 阳性率分别为2.4%、1.6%.复发转移18例, 其中CA15-3增高15例、CEA增高8例,敏感度分别为83.3%、44.4%,特异度分别为97.6%、98.4%.CA15-3和CEA两者均异常,在无复发转移组为0, 复发转移组6例, 其敏感度为33,3%,特异度为100%. 联检两者之一阳性16例,其敏感度为88.9%, 特异度为96.1%,经χ2检验, 联检与单独检测CA15-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复发或转移乳腺癌患者CA15-3和CEA水平显著高于无复发或无转移乳腺癌患者(P<0.01).CA15-3和CEA的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 检测CA15-3和(或)CEA对预测复发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C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直肠癌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CT检查,术后血清CEA水平和术后病理结果.术前CEA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CT扫描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扫描.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TNM分期:T1期5例,T2期13例,T3期9例,T41期3例;血清CEA水平在术后病理分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血清CEA水平升高;术前经CT检测,临床分期为:T1期3例,T2期12例,T3期12例,T4期3例;术前CT诊断直肠癌T1、T2期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低,CT和血清CEA联合检测在直肠癌T1、T2期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83.3%和85.7%,其敏感性与CT诊断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CT和血清CE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直肠癌分期诊断的敏感性,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肿瘤异常蛋白(TAP)、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依据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4例)和未发组(n=76例),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00例,检测所有人员血清TAP、CEA水平,分析所有人员血清TAP、CEA水平及其与宫颈癌复发的关系。结果在血清TAP、CEA水平方面,宫颈癌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人员,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出院日)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TAP、CEA水平方面,复发组术后3、6、9、12个月明显高于未发组,复发组术后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未发组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TAP、CEA水平变化与其复发有关,术后监测二者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患者复发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CEA术后行常规处理的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6例患者CEA术后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行早期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作为认知训练组,分析2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值。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MoC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MoC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 0. 05),认知训练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 0. 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早期实施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与III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3年无疾病生存(DF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III期直肠癌术后患者组织标本46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DFS。结果HMGB1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24例,占52.2%,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10例,占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02)。HMGB1的表达与III期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是否存在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pT分期、术前CEA水平、肿瘤生长类型无关,与p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癌结节有关。46例III期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复发22例,总DFS率为52.2%,单因素分析显示HMGB1、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术前CEA水平、pN分期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和术前CEA水平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HMGB1的表达与III期直肠癌p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癌结节有关。HMGB1高表达可能是III期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DFS的不利影响因素,但尚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检测HMGB1的表达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患者血清CEA和TNF-α的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前后血清CEA和TNF -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6 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CEA和TNF -α含量 ,术后 2个月和 6个月分别再检测一次 ,并以 32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前血清CEA和TNF -α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5 ) ,2个月后几乎降至正常水平 (P >0 0 5 )。手术切除后 6个月复发者血清CEA和TNF -α持续异常 ,未复发者血清CEA和TNF -α基本正常。结论 :血清CEA和TNF -α的水平与食管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前术后不同脂肪因子(网膜素-1、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和波动程度与其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10-2015-10期间于我院就诊的CRC术后患者133例,根据术后3年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55)和存活组(n=78)。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术前和术后2周癌胚蛋白(CEA)、肿瘤标记物199(CA199)、网膜素-1、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及其差值(△CEA、△CA199、△网膜素-1、△内脂素和△脂联素)与患者术后3年存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低分化患者明显少于死亡组,Ⅲ期患者明显少于死亡组,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少于死亡组(P0.01)。术后2周存活组血清CEA、CA199、网膜素-1和内脂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脂联素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死亡组术后2周仅可见血清CA199和网膜素明显下降,脂联素水平明显上升(P0.05)。术后1个月存活组患者血清网膜素-1和内脂素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而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同时存活组△CEA、△网膜素-1、△内脂素和△脂联素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网膜素-1与CRC术后3年死亡事件的相关性最大(r=-0.754,P0.001)。结论:CRC患者手术前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波动水平,尤其是△内脂素,与CRC术后3年存活率相关,或可作为CRC患者手术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31I-WBS和99mTc-MIBI全身显像联合血清Tg和CEA检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DTC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经131I治疗后(3~6)个月随访复查131I-WBS和血清Tg和CEA测定,131I-WBS显像阴性者于治疗后1年行99mTc-MIBI全身显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内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再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复发动脉瘤患者69 例,其中男27例、女42 例,年龄25~76(48±10)岁;二次介入手术后再复发13例,再复发率为18.8%(13/69)。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复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再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吸烟、 动脉瘤瘤颈宽度、动脉瘤部位、是否支架辅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患者动脉瘤大小、手术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情况、术后Raymond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96、-5.955、-5.825, 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RaymondⅠ级为参照,RaymondⅡ级(OR=0.116,95%CI 0.025~0.546, P<0.01)和Raymond Ⅲ级(OR=0.052, 95%CI 0.008~0.350, P<0.01)为二次介入栓塞术后动脉瘤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栓塞不完全(RaymondⅡ级和Ⅲ级)是二次介入栓塞术后动脉瘤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再复发的颅内动脉瘤,二次介入术中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尽可能栓塞完全无残留,意味着更低的再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ersesamoidal crista erosion infemale patients with hallux valgus.Methods Symptomatic female hallux valgu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 weightbearing CT scan were reviewed from October 2017 to June 2018. A total of 144 patients (237 feet) aged 19-84 years (53.79±13.04)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wo groups were identified by whether or not the inersesamoidal crista eroded. Parameters about hallux valgus included age, inter-metatarsal angle (IMA), hallux valgus angle (HVA), 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 (DMAA), tibial sesamoid grading on dorsoplantar view, coronal plane sesamoid grading, first metatarsal rotation angle (α angle), and first metatarsal bottom rotation angle (β angle). The two groups of data were compared by Student's t-test, Wilcoxon rank test, or chi-square test according to data type and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tha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ncluded in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by the forward model, and risk factors of intersesamoidal crista erosion were calculate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analysis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cut-off values.Results The 144 (237 feet) patients showed an IMA of 13.85°±3.15°, an HVA 31.52°±11.23°, a DMAA of 18.10°±8.08°, an α angle of 22.78°±6.89°, and a β angle of 15.01°±6.45°. Only the β angle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Z=-1.171, P>0.05), and all other paramete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values<0.05).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ge [(OR(95% CI): 1.05(1.02-1.09), P<0.01)] and coronal plane sesamoid grading [(OR(95% CI): 4.41(2.90-6.70), P<0.01)] 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intersesamoidal crista erosion. ROC calculation showed that the cut-off value of age was 53.5 years old (sensitivity 85.1%, specificity 56.6%), and that of coronal plane sesamoid grading was 1.5 (sensitivity 90.4%, specificity 67.8%).Conclusions The intersesamoidal crista erosion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hallux valgus is affected by age and coronal plane sesamoid grading but not by IMA, HVA, DMAA, sesamoid grading on the dorsoplantar plane and first metatarsal rotation angl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CND)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复发、并发症”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rophylactic central neck dissection/prophylactic central cervical lymph node dissection、recurrence、complication”为中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限定文献发表年限为2007—2017年,纳入比较单纯行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手术治疗(对照组)和同时加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观察组)临床疗效的队列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与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采用I2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筛选标准的文献10篇,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3 383个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 797例,观察组1 5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 0.63~1.50, P=0.9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OR=2.20,95%CI 1.81~2.68, P<0.000 01)、永久性低钙血症(OR=3.02,95%CI 1.97~4.61,P<0.000 01)、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OR=1.58,95%CI 1.06~2.34, P=0.02)、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OR=1.90,95%CI 1.10~3.58, P=0.05)的发生率均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cN0期PTC患者,在原发灶手术治疗的同时行PCND并不能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但却能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因此,不推荐临床常规实施该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比较钛金属cage与聚醚醚酮(PEEK)cage在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中的临床效果,为ACDF植入物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2007年1月—2017年3月有关钛金属cage和PEEK cage 用于ACDF临床效果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按照Jadad量表严格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 5.0软件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5项研究共361例患者,其中高质量文献4篇,中质量文献1篇。Meta分析显示对于ACDF,PEEK cage下沉发生率低于钛金属cage(OR=3.49,95%CI 1.75~6.99,P=0.0004),而在融合率(OR=1.60,95%CI 0.05~53.73,P=0.79)、脱位发生率(OR=3.61,95%CI 0.91~14.34,P=0.07)、手术时间(WMD=0.87,95%CI -24.95~26.69,P=0.95)、Odom评分优良率(OR=0.89,95%CI 0.49~1.63,P=0.71)、NDI评分(WMD=3.24,95%CI -0.44~6.93,P=0.08)及手术节段术后Cobb角(WMD=-2.29,95%CI -4.63~0.05,P=0.05)等方面两种ca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钛金属cage和PEEK cage 应用于ACDF均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术后PEEK cage下沉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 (ARFI)中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联合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风险预测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弹性超声检查、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189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 以2010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为指导,结合MSCT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成非肝病组[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41~68(57±14)岁]和NAFLD组[128例,男61例,女67例,年龄37~71(60±14 )岁]。分析VTQ、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在非肝病组与NAFLD组之间的差异。依据logistic回归独立因素的回归系数绘制列线图模型,并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方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构建预测NAFLD的风险评估模型。结果 NAFLD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AFLD组的肝VTQ、肝脾VTQ的比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三酰甘油(TG)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余变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肝VTQ (OR=8.054, 95%CI 2.117~30.639)、ALT(OR=1.037, 95%CI 1.007~1.068)和TG (OR 1.500,95%CI 1.042~2.159) 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肝VTQ、ALT和TG作为因变量构建列线图,一致性系数为0.763。结论 VTQ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有效诊断NAFLD。 肝VTQ技术联合血清ALT和TG化验检查能较准确地预测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阳性率及其计数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诊并经病理确诊的99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33例,年龄37~79岁。检测患者术后4~8周且辅助治疗前CTCs计数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随访患者生存情况,比较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患者间CTCs表达及计数值的统计学差异,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灶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原发灶浸润深度(T分期)、区域淋巴结侵袭程度(N分期)、远处转移(M分期)、TNM总分期;观察患者生存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99例CRC患者CTCs阳性率为60.6%(60/99),CTCs计数值为0~24(4.909±5.518)。患者的CTCs阳性率和CTCs计数值在T1+T2+T3期、N0期、M0期、Ⅰ~Ⅱ期、CEA<5 ng/mL和中高分化组患者低于T4期、N1+N2期、M1期、Ⅲ~Ⅳ期、CEA≥5 ng/mL、低分化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随访3~20个月,死亡22例(22/99,22.2%),其中CTCs阳性21例;疾病进展32例(32/99,32.3%),其中CTCs阳性2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CTCs表达、N分期、M分期、肿瘤分期、和高CEA水平是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CTCs表达、N分期、M分期、肿瘤原发灶位于直肠、高CEA水平是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CTCs和远处转移是CR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HR= 5.418、2.254,95%可信区间:1.595~8.403、1.227~7.986,P值均<0.05)。结论 在术后CRC患者中,CTCs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对肿瘤复发转移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像学参数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畸形的关系。方法 在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risk factor”“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和“危险因素”“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为关键词检索2015年5月之前的文献。提取的数据主要有融合到S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C7椎体偏移距离(SVA)≥5 cm,并进行Meta分析,在固定效应模型下,用优势比(OR)衡量影像学参数。结果 经筛选,共10 篇文献入选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 851例,术后551例发生PJK,发生率为29.8%。融合到S1、术前SVA≥5 cm、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与发生PJK的各研究间均无明显异质性(I2=0、19%、0,P值均>0.10),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融合到S1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12, 95%CI 1.57~2.87; Z=4.87, P<0.01);术前SVA≥5 cm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53, 95%CI 1.24~5.18;Z=2.55, P=0.0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86, 95%CI 1.73~4.13;Z=4.44, P<0.01)。结论 PJK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的数据提示融合到S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和术前SVA≥5 cm是PJK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1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96例,年龄18~59(35.19±6.89)岁,均采用腔镜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比较经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2005年1月—2015年8月有关经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 5.0软件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结果 纳入8项研究共63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对于移位型髋臼骨折,经Stoppa入路较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时间短[加权均数差(WMD)=68.29,95%CI 10.52~126.05,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少(WMD=142.26,95%CI 9.30~275.23,P<0.05),而在骨折端复位满意率[相对危险度(RR)=0.63,95%CI 0.17~2.37), 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R=0.89,95%CI 0.33~2.40,P>0.05)、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RR=0.91,95%CI 0.27~3.01,P>0.05)、术后髋关节HHS评分优良率(RR=0.52,95%CI 0.25~1.10,P>0.05)等方面两种入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均能获得基本满意的临床效果,经Stoppa入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的定性、半定量、定量参数在垂体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8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均经临床及病理等确诊,男9例、女14例,年龄29~70岁;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垂体微腺瘤组)、垂体大腺瘤14例(垂体大腺瘤组);选取8例常规颅脑检查垂体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男3例、女5例,年龄28~67岁。研究对象均行DCE-MRI,获得感兴趣区域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进行分型定性分析,并测量DCE-MRI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和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垂体微腺瘤组TIC Ⅰ、Ⅱ、Ⅲ型分别为0、7、2例,垂体大腺瘤组分别为10、3、1例,对照组分别为7、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46, P<0.01);对照组与垂体微腺瘤组、垂体微腺瘤组与垂体大腺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的TTP[(48.52±15.83)s]小于垂体微腺瘤组[(80.79±19.32)s]和垂体大腺瘤组[(70.42±21.64)s],MSI(3.92%±1.24%)及Ktrans[(1.08±0.22)min-1]、 Kep[(1.34±0.40)min-1] 值均大于垂体微腺瘤组[1.89%±1.04%、(0.45±0.18)min-1、(0.86±0.22)min-1] 和垂体大腺瘤组[2.79%±1.06%、(0.69±0.28)min-1、(0.95±0.28)min-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垂体大腺瘤组MSI、Ktrans均大于垂体微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DCE-MRI中TIC曲线可以鉴别垂体腺瘤,半定量参数TTP、MSI和定量参数Ktrans、Kep能够进一步诊断垂体微腺瘤;MSI、Ktrans能够鉴别垂体微腺瘤和大腺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