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3T iMRI环境下唤醒麻醉联合术中定位技术在语言区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应用唤醒麻醉,改良手术铺巾技术,联合直接电刺激语言皮质定位和iMRI实时影像神经导航,对72例右利手患者实施左侧语言区脑胶质瘤切除。术中采用简易语言任务模式,包括语言流利度、图片命名和文字阅读,评估患者语言功能状况。结果 通过iMRI实时影像导航,63.8% (46/72)的患者可以定量提升胶质瘤切除范围,其中影像学全切率提高27.7%(20/72)。语言皮质定位阳性率为72.2%(52/72)。患者术后一过性(1周内)失语率36.1%(26/72),随访至术后1月,所有患者语言功能均恢复到术前水平或以上;围手术期患者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应用3T超高场强iMRI实时影像导航可在术前设计脑胶质瘤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精确定位病灶,等体积定量切除肿瘤,提高肿瘤切除率;在唤醒麻醉下实施术中皮质电刺激定位语言区,能最大程度保护患者语言皮质,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语言功能损伤,提高术后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应用术中磁共振成像(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RI)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脑功能区的保护作用。方法 2022年6-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2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行多模态MRI检查,图像融合后导入神经导航系统,拟定手术切口及入路。全身麻醉下开颅,术中唤醒麻醉行皮层/皮层下直接电刺激定位运动、语言和感觉区皮层及皮下通路后切除肿瘤,肿瘤切除满意、脑移位明显、肿瘤边缘达到电生理预警(<5 mm)时恢复全身麻醉行iMRI检查判断肿瘤残留情况。如发现肿瘤残留,将残留肿瘤重新标记并投射在显微镜下切除残留肿瘤至满意,然后再次行皮层下电刺激确定弓状束、锥体束的完整性。术后常规给予降颅压、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术后组织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于术后2~3周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记录术中iMRI显示的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3个月KPS评分;随访至2023年4月,行MRI检查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1)26例中首次iMRI显示肿瘤全切20例,6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指导手术切除基底节区胶质瘤及降低致残率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09~2014年间我科收治的48例基底节区胶质瘤患者,术前行MRI+DTI,用纤维束示踪方法重建出锥体束,明确肿瘤和锥体束的三维空间结构关系,以避开锥体束设计手术入路,按纤维束受肿瘤侵袭程度指导手术切除肿瘤范围,术后评估神经功能状况。同时选取同期30例基底节区胶质瘤未行DTI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了解两者两组全切率及术后4周KPS评分的差异。 结果对照组镜下全切19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4例,全切率63.3%;DTI组镜下全切29例,次全切13例,部分切除6例,镜下全切率60.4%,两组镜下全切率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KPS评分为77.67±19.09分;DTI组KPS评分为87.29±14.84分,两组KPS评分比较,P <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术前DTI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基底节区胶质瘤有重要临床意义,起到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的作用,但无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内固定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7例我院脊柱骨科与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颈椎椎管内肿瘤临床资料,13例行肿瘤切除及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组),14行单纯肿瘤切除手术(无内固定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前和术后随访时按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疗效评定标准17分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复查颈椎X线平片及颈椎MRI,了解手术对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内固定对其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1~56个月随访,平均29.7个月,除2例复发外,其余患者术后根性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反射异常较术前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11.7分升高至末次随访时14.9分(P < 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有出现鹅颈畸形的现象。结论无论是否行内固定,颈椎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神经突方向的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ODDI)技术参数定量评估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差异性,探讨NODDI技术在脑胶质瘤疾病术前诊断和分级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术后确诊为胶质瘤的27例患者,术前行常规平扫、增强以及高级扩散扫描,经后处理软件得到神经突方向离散度(ODI)、神经突内体积分数(FICVF)及各向同性体积分数(VISO)的图像,分别测量肿瘤实性的区域、瘤周水肿的区域及对侧正常的脑白质区各参数值的平均值。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参数比较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质区域FICVF、VISO均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级别胶质瘤组瘤周水肿区域FICVF、ODI、VISO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实性区域ROC曲线下面积FICVF、ODI、VISO分别为0.82(P < 0.05)、0.71(P < 0.05)、0.61(P>0.05)。结论NODDI参数FICVF、ODI、VISO均可以用来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且FICVF的诊断效能最高,VISO效能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常规MRI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65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取病理组织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高级别脑胶质瘤组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组。术前行MRI检查,扫描序列为T1WI、T2WI、DWI、DTI。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MRI图像,比较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瘤体ADCDWI、ADCDTI、FA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阈值、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6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脑胶质瘤,其中低级别脑胶质瘤29例,高级别脑胶质瘤36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瘤周ADCDWI、ADCDTI和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瘤体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瘤体ADCDWI和ADCDTI值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P < 0.05)。ADCDWI、ADCDTI、FA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775、0.817、0.716。DWI和DTI联合检测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AUC为0.903(P < 0.05)。结论常规MRI联合DWI、DTI有助于提高脑胶质瘤诊断和病理分级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胶质瘤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 法:将89例脑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取常规显微 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对比2组肿瘤切除程度,术前及术后7 d测定血清转化 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低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水 平。术前及术后3月,评价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美国国立卫生 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完全切除率82.93% (34/41),与对照组的 58.33%(28/48)相比提高(P<0.05)。术后 7 d,观察组的血清 TGF-β、VGEF、GFAP 和 HIF-1α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月,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而ADL及NIHSS评分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但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胶质瘤近期疗效满意,可提 高肿瘤全切率并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复发肿瘤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有完整 临床资料的原发恶性胶质瘤术后及其复发再手术治疗患者48 例,术后同步放和(或)化疗.采用免疫荧光双 染色法检测并比较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标记物CD133/Nestin 在原、复发胶质瘤中的表达,Kaplan-Meier 生 存分析和Cox 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原发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术前KPS 评分、肿瘤体积、切除程 度、GSCs 数目、两次手术间隔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33/Nestin 在原、复发恶性胶质瘤组织中阳性 表达百分数分别为(3.06 ±0.38)%、(14.89 ±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单Kaplan-Meier 生存 分析示原发术后放和(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术前KPS 评分≥70 分、肿瘤全切、肿瘤体积<50 cm3 等因素显 著延长患者二次术后生存时间(P <0.05);Cox 回归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再手术术前KPS 评分、肿瘤体积、切除 程度等因素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 <0.05).结论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和(或)化疗复发肿瘤富集胶质 瘤干细胞,复发胶质瘤再手术治疗是靶向胶质瘤干细胞治疗的重要举措,早期积极再次手术有益于延长患者 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3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全切除30例(69%),次全或大部切除13例(31名),术后无1例死亡。其中27例患者获随访1~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切除胶质瘤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疗效。 方法将 80 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传统手术组)和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手术组),并根据年龄段再次分 2 组。分析 4 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有无差异。 结果传统手术组与低温等离子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组中低龄组与高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上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较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84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维持用药量、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HR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仅在切皮时、探查时较诱导前增快(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B组增快。MAP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各时点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拔管时均较B组明显增高。术毕至苏醒时间、拔导管时间A组比B组明显延长(P〈0.05);A组病人术后30min动脉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少,复苏快。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是目前开胸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选择,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乳腺瘤切除术中3种不同剂量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此类手术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的最佳剂量。方法153例ASAⅠ~Ⅱ级乳腺瘤患者分为3组,氯胺酮用量分别为A组(51例)0.5mg/kg、B组(51例)0.8mg/kg、C组(51例)1mg/kg,3组麻醉中均辅用相同剂量的丙泊酚、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术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监护(ECG),比较术中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性及麻醉清醒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A、B组切皮后5分钟和10分钟的SBP、MBP、HR及术后清醒时间、质量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胺酮0.5mg/kg及0.8mg/kg复合丙泊酚、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乳腺瘤切除术,不良反应小,麻醉效果确切,清醒时间短,质量高,更适合临床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择期行胸腔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每组45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GEA组于诱导前取T7~8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GEA组术毕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中全麻药用量,苏醒、躁动和催醒例数,血液动力学、肺功能、术后疼痛和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GEA组较GA组全麻药用量少,苏醒快,躁动和催醒例数少,血压较GA组明显低,HR也相对较慢(P<0.05)。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GEA组术后无明显疼痛及出现肺部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病人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气管套管放置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口腔癌根治和气管套管放置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7例,术毕前30 min C组输注生理盐水15 mL、D组输注含右美托咪定0.5 μg·kg-1液15 mL.记录围术期生命体征;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问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唤醒后1min HR、MA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1),而D组术毕时、唤醒即刻HR低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2.2%,低于C组的51.9%(P<0.05),且躁动程度减轻(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少全麻下行气管套管放置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减轻躁动程度,同时不导致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15.
王权  李良  韩倩  刘海龙 《临床医学》2012,32(10):22-23
目的 评价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技术再程放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根据EORTC QLQ-C30量表调查25例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接受再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生存质量.结果 患者IMRT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维持在IMRT前的稳定水平(P〉0.05),总体健康状况较前好转(P〈0.05).患者IMRT后的疲倦和疼痛症状维持在IMRT前的水平(P〉0.05),恶心/呕吐症状有所减轻(P〈0.05).结论 IMRT再程放疗对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语言方式心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分成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用非语言方式心理护理)各57例,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2组插管前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3 d后、7 d后、拔管时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插管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3 d后、7 d后、拔管时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插管前NOS、5-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3 d后、7 d后、拔管时的NOS、5-H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方式心理干预能改善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规切除法、精细化切除法用于甲状腺腺叶切除对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93例,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采用常规切除法)和精细组(48例,采用精细化切除法)。比较两组手术操作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及低钙血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为2.08%、甲状旁腺损伤率为2.08%,分别低于常规组的15.56%、17.78%(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钙水平较术前降低,但精细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切除法相比,精细化切除法用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能减少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后12 h,观察组S100β、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_(1)、T_(2)时,两组MAP、HR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减轻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