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拥军 《中国药师》2014,(5):713-716
研制吲哚关辛(IDM)肠溶滴丸,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选用PEG6000为基质,用正交试验筛选IDM滴丸的最佳处方及工艺,并采用聚丙烯酸树脂Ⅱ为肠溶材料对其进行包衣,制备IDM肠溶滴丸。转篮法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并与市售IDM肠溶片进行比较。结果:筛选出IDM滴丸最佳制备条件为:IDM与总基质的质量比为1:3,滴速为65滴/min,滴制温度为90℃,冷凝液温度为5℃。IDM肠溶滴丸及市售IDM肠溶片在酸性介质中几乎不释药,而在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IDM肠溶滴丸的释药速度显著高于市售肠溶片(P〈0.05)。结论:IDM肠溶滴丸具有明显肠溶效果,同时可加快IDM在肠道中的释放速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郭咸希  何文  李绍婷 《中国药师》2014,(11):1846-1849
目的:探讨薄膜包衣对西罗莫司(SRL)滴丸溶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以证实薄膜包衣的作用及合理性。方法:选用欧巴代为SRL滴丸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对其体外释药及稳定性进行考察,并与未包衣的SRL滴丸进行比较。结果:与未包衣滴丸相比,在相同时间内,薄膜包衣SRL滴丸的体外释药量明显降低(P〈0.05),而稳态释药速率并无显著影响(P〉0.05);高湿条件下(75%±5%)包衣SRL滴丸的吸湿性显著下降,在强光环境中(4 500 lx±500 lx),包衣SRL滴丸的稳定性也较好,而在高温条件下(40℃±2℃),稳定性无显著提高。结论:欧巴代薄膜包衣可明显提高SRL滴丸的稳定性,而对其药物溶出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兴德  田静  钟华 《中国药业》2008,17(22):25-26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释放度,以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转篮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二甲双胍的含量,并对释药参数T50,Td,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个厂家的二甲双胍肠溶制剂均符合制剂释放质量规定,但释药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了确保盐酸二甲双胍肠溶制剂的疗效,应对其进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对吲哚美辛(IDM)肠溶滴丸的药动学进行考察。方法: 以比格犬为实验动物,以市售IDM肠溶片为对照,对同剂量IDM肠溶滴丸单剂量给药的药动学进行研究,用SPSS21.0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及参数计算,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IDM肠溶滴丸及肠溶片均符合一室模型,Cmax、Tmax、AUC0-∞、Tlag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ax及AUC0~∞均显著升高,Tmax及Tlag均显著缩短,肠溶滴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1.0±7.7)%。结论:IDM肠溶滴丸相对于肠溶片而言,吸收显著增加,起效明显加快,值得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呋喃妥因肠溶微囊的体外溶出行为,用尿药法研究了其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与市售肠溶片进行比较。体外溶出试验结果表明呋喃妥因肠溶微囊于人工胃液中药物释放降低,人工肠液中快速释放。肠溶微囊人体内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市售片。  相似文献   

6.
均匀设计优化盐酸青藤碱肠溶控释片片芯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处方因素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筛选最佳片芯处方制备盐酸青藤碱膜控型肠溶控释片。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优化片芯中乙基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湿法制粒压片,滚转包衣锅法制备盐酸青藤碱膜控型肠溶控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最佳片芯处方为:乙基纤维素52.1g,微晶纤维素39.5g。按处方制备3批样品,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符合零级方程,零级释药相关系数(r=0.9975),10h内累积释药90%以上。结论:制备的盐酸青藤碱肠溶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制备生脉脉冲控释滴丸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将生脉滴丸置于流化床中,以底喷方式依次从溶胀层(含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到控释层(含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 进行包衣制备生脉脉冲控释滴丸,采用星点设计及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溶胀层与控释层的不同包衣增重对控释滴丸脉冲释放的影响。结果: 溶胀层与控释层的包衣增重分别为20%,10%,得到预期的释药时滞为4 h的生脉脉冲控释滴丸。结论: 通过调整包衣增重可得到不同释药时滞的滴丸,具备优良控释制剂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布洛芬缓释片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制备了布洛芬缓释片,并考察了压片力及高分子缓释材料的配比对缓释片体外释药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处方及工艺方法制备的缓释片对压力敏感,在一定压力范围内释药速度较恒定,可达到缓释效果.处方中乙基纤维素用量不变,调节肠溶型丙烯酸树酯(Ⅱ)与(Ⅲ)的配比可得不同释药速度的缓释片;(Ⅲ)用量增加时,释药速度减慢.缓释片体外释药速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均大于0.98).采用Higuchi方程对缓释片累积释药曲线拟合,相关系数均大于0.96,证明该工艺制备的布洛芬缓释片为混合型骨架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药物树脂复合物并对其体外释药动力学进行考察。方法:以静态交换法制备了阿昔洛韦药物树脂复合物并对阿昔洛韦药物树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释药动力学进行了考察。结果: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阿昔洛韦药物树脂的释药速率随着溶出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且释药速率与反离子种类有关。结论:阿昔洛韦药物树脂的释药速率与溶出介质的离子强度、反离子种类和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萘普生肠溶微丸的制备及其体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萘普生肠溶微丸,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丸芯上药法制备萘普生含药微丸,以丙烯酸II号树脂为衣材进行包衣,采用释放度试验考察萘普生肠溶微丸的体外释药特性,并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本品在pH1.2盐酸溶液中2 h的溶出量低于10%,在pH6.8磷酸缓冲液中可迅速释放药物,45 min累积溶出量可达80%以上.结论:用丙烯酸Ⅱ号树脂为衣材制备萘普生肠溶微丸工艺可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抗癌灵缓释滴丸的包衣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包衣工艺。结果:最佳包衣处方为:缓释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与羟丙甲纤维素(HPMC)比例为15∶6,缓释层聚合物增重百分数为4%,肠溶层FS30D增重百分数为20%。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该包衣工艺简单实用,所制备的滴丸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何艳  高萌  徐红  蒋妮  田舸  田燕 《中国药房》2011,(21):1973-1975
目的:制备头孢克肟肠溶滴丸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头孢克肟滴丸,并包肠溶衣,以圆整度、重量差异及溶散时限作为评定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对包衣材料、包衣液浓度、包衣层数进行考察,优选出肠溶滴丸的最佳包衣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同时考察制剂的体外累积释放度。结果:最佳包衣工艺为包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Ⅱ号,包衣液浓度10%,包衣层数3层。验证试验表明制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相关要求;45min时在碱性释放介质(pH=6.8)中体外累积释放度为(93.4±1.67)%。结论:头孢克肟肠溶滴丸的制备工艺合理,在碱性介质中释放完全,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考察药物体外释放度。方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共聚雏酮(PVPS630)为基质制备黄芩苷滴丸,以圆整度和重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为:黄芩苷、PEG6000、PVPS630质量比为1:9:1,滴制时药料温度80~90℃,滴距6cm,滴速30滴/min,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温度为10~15℃。制备的滴丸在40min的平均溶出度为86.54%。结论优选的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能增加药物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4.
莫兰 《中国医药科学》2012,(17):80-81,8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只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治疗两个疗程内TIA复发或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胃肠道反应、出血等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两个疗程内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IA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血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TIA防治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生大  丁洁卫  王晓梅 《中国药房》2009,(16):1247-1248
目的:比较格列美脲片剂和滴丸体外溶出度。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相关方法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格列美脲的含量,分别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以Weibull方程拟合溶出参数T50、Td、m、r,再对溶出百分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溶出时间5min时片剂与滴丸溶出百分率分别约为18.70%、40.25%,45min时,片剂与滴丸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约为90.32%、99.96%,片剂与滴丸T50、Td、m、r结果分别为14.55、6.14,20.35、8.45,1.091、1.146,0.9968、0.9884,片剂与滴丸体外溶出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格列美脲滴丸比片剂溶出速度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熊果酸大剂量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自然滴制法制备熊果酸滴丸,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丸重差异及溶出度为考察指标,正交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是载药量为20%,药液滴制温度为7075℃,Poloxamer 188用量4%,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350。结论优选出的熊果酸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制得滴丸质量稳定,体外累积溶出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基质种类、滴制温度和冷凝柱长度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和外观质量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药物与基质的配比1:3,基质为聚乙二醇(PEG)4000与PEG6000(1:0),滴制温度为70℃,冷凝柱长度为120cm。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制得的滴丸成型率高,形状圆滑,大小均匀,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刘卫  王盟  杨雪萍  张强  王中师  孙昕 《中国药房》2011,(31):2905-2907
目的:研制钩藤总碱缓释滴丸。方法:以滴丸释放度、外观质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钩藤总碱与丙二醇混合后在处方中的用量、硬脂酸与聚乙二醇(PEG)6000的比例、滴制温度和滴速为考察因素,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制备钩藤总碱缓释滴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钩藤碱含量;用转篮法测定制剂的释放度。结果:优选的处方为钩藤总碱与丙二醇混合后占45%,硬脂酸与PEG6000的比例为1∶4,滴制温度为70℃,滴速为45滴·min-1;制备的滴丸中钩藤总碱的含量为(85.8±4.2)%;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钩藤总碱缓释滴丸制备方法可行,制剂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