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喜军  史浩  赵华  许芳 《放射学实践》2006,21(9):941-944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肾细胞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和延迟增强扫描,获得病灶的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分析动态增强扫描时肾细胞癌的强化特点和规律并进行分型。结果:不同血供肾癌动态增强后的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不同,富血供肾癌呈早期强化,其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呈逐渐上升而无明显峰值;乏血供肾癌早期轻度强化,曲线呈缓慢上升至60s后趋于稳定。结论:通过定量分析肾脏病变的强化特点,动态增强MRI可以提供肿瘤的血供信息,有助于肾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胸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动态增强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初步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动态增强MRI表现,以及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动态增强MRI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胸椎PNET行3次MR检查并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在信号强度-时间和对比增强率.时间曲线上,2例PNET3次检查均表现为快升慢降型,即肿瘤早期就开始迅速增强,上升峰极陡,60~120s即达到高峰水平,然后保持平坦,3.5min内未见明显下降曲线。结论 动态增强MRI扫描能帮助对PNET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肾脏占位病变手术患者100例,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病变分为恶性病变(肾癌41例、肾盂癌19例)和良性病变(肾错构癌29例、肾囊肿11例),分析不同类型病变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肾癌、肾盂癌以快进快出型或快进慢出型为主,错构瘤以慢进慢出型为主,而肾囊肿以平台型为主,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采集相关参数,肾癌、肾盂癌峰值强度、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肾错构癌、肾囊肿,达峰时间明显低于肾错构癌、肾囊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5.00%、62.50%、75.00%、62.50%和70.00%.结论: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差异显著,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乏脂肪肾错构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错构瘤的螺旋CT表现。方法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均为单肾单个病灶,其中右肾2例,左肾4例。先行双肾常规CT平扫,然后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6例均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结果6例均表现为实性肿块,大小由2.2cm×2.5cm~8.0cm×10.0cm,CT片上瘤内均未见脂肪性低密度。平扫4例呈等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1例密度稍高。增强扫描3例肾皮质期肿瘤明显强化,2例肾皮质期肿瘤轻度强化,1例瘤内见少量强化血管。病理证实4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为肾血管平滑肌瘤。结论当瘤内血管成分居多时,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常表现为一过性明显强化,应与多血供肾癌鉴别;当瘤内平滑肌成分居多时,肿瘤轻度强化,需注意与少血供肾癌及其他肾脏良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患者和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观察病变的MRI表现特征并分别绘制前列腺癌病灶和增生结节的SI-T曲线,重点分析其信号强度变化及SI-T曲线的走形趋势。结果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早期Pca癌灶和BPH增生结节均呈明显强化,有助于病变的检出。SI-T曲线参数:峰值时间Pca组早于BPH组,强化程度和强化率Pca组均高于BPH组(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对BPH和Pca的鉴别诊断有较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MR动态增强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42例孤立性肺结节行MR动态增强 ,绘制MR动态增强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测量病灶的强化峰值 (PH)、强化斜率 (SS)、最大强化率 (Emax)。结果 恶性结节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的PH、SS、Emax均相差显著 (Ρ <0 .0 0 1)。以最大强化值 (PH) 3 0 0信号强度值 (SI)作为判定良恶性结节的阈值 ,可获得 96% (2 5 / 2 6)的敏感度 ,75 % (12 / 16)的特异度 ,88% (3 7/ 42 )的准确率。结论 MR动态增强能反映良恶性结节的血供信息及差异 ,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MR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结节型肝细胞癌24例,MRI平扫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选取病灶感兴趣区,描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分析.结果:16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速升速降型,7例为速升缓降型;1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MR动态增强扫描能为结节型肝细胞癌的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动态增强MR信号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B信号强度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7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患者,观察和测量其MR信号强度,比较良恶件病变的MR平扫信号强度、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早期信号增强率、峰值信号增强率.结果:单以信号强度来说,平扫对于良恶性病变无统计学意义;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中,良性病变以Ⅰ型曲线为主,占78.9%,而以乳腺痛为代表的恶性病变则以Ⅲ型曲线为主,占79.4%.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4.11%,特异性为79.41%,假阳性率为0.08%;早期信号强度增强率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增强MR信号强度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本研究结果没有突破,对于定性困难的病灶,还需结合病灶形态学和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手段综合分析,以提高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 T1WI动态增强对脊柱骨髓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2例脊柱骨髓瘤和19例转移瘤进行MR T1W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动态增强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的形态、曲线上升期信号强度增幅、达峰时间以及信号强度-时间曲线最大上升线性斜率。结果 12例骨髓瘤均为Ⅰ型动态增强曲线,19例转移瘤中10例为Ⅰ型曲线,9例为Ⅱ型曲线,骨髓瘤和转移瘤动态增强曲线Ⅰ、Ⅱ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瘤和转移瘤SI-T曲线上升期信号强度增幅分别为256.58%、20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7,P<0.05);SI-T曲线最大上升线性斜率分别为29.70、1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P<0.05);达峰时间分别为24.33s、31.2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1,P<0.05)。结论 MR T1WI动态增强对脊柱骨髓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SI-T曲线类型、曲线上升期信号强度增幅、达峰时间和曲线最大上升斜率可以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MRI动态增强特征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测量鼻咽癌MRI动态参数,观察鼻咽癌强化方式及时间 - 信号曲线的变化,探讨肿瘤的动态增强特征.方法:本组28例先行MR动态增强扫描,后经鼻咽纤维镜活检证实为鼻咽癌.所有病例在MRI动态扫描前均未行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MRI应用3D FAST TOP SPGR 序列行动态增强扫描,获取T1WI 动态增强系列图像.工作站对同一位置的系列图像逐一像素计算最大上升斜率,并以伪彩图像显示该值.观察肿瘤MRI 动态增强信号变化特征及时间 - 信号曲线走势.结果:鼻咽癌T1WI动态增强信号变化特征为早期、快速、明显增强,其后病灶强化程度有所下降.根据强化形态特征将其强化类型分为三种:线样强化型(1例),边缘强化型(1例),团块样强化型(26例).根据曲线走势可将时间 - 信号曲线分为Ⅰ、Ⅱ、Ⅲ三型.同一肿瘤,不同ROI的曲线类型可不同,通常强化明显区域其曲线类型为Ⅰ型或Ⅱ型,相反为Ⅲ型.结论:应用动态MRI增强扫描,获取MRI动态参数和反映信号强度变化的时间 - 信号曲线,为无创显示鼻咽癌肿瘤微循环特点、肿瘤血液灌注等功能性特征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病变在CT和MRI动态增强中的影像差异及其原因,以提高对CT及MRI各自动态增强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1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肝细胞肝癌,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腺瘤,2例局灶结节性增生,1例转移瘤。全部病例均分别行CT及MRI的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MRI采用SE序列加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将CT和MR动态增强图像进行对照观察,包括动态增强各期的强化范围、强化方式和强化幅度,强化幅度的比较用病灶密度(信号)与肝脏密度(信号)的比值进行比较。结果:肝癌、腺瘤和局灶结节性增生在CT与MRI上强化范围相似。1例肝癌动脉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3例肝癌和2例局灶结节性增生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2例腺瘤增强各期强化幅度MRI均大于CT,以动脉期差异最大。5例海绵状血管瘤强化范围动脉期及门脉期MRI大于CT,延迟期则相仿。1例转移瘤CT增强各期均未见明显强化,MRI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环状强化。结论:肝局灶性病变CT与MRI动态增强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部分病变增强各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尤以动脉期差异最大;部分病变增强范围MRI大于CT。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包括50例透明细胞癌、17例乳头状癌、8例嫌色细胞癌和2例集合管癌,术前行CT平扫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肾皮髓期和肾实质期),测量肿瘤、腹主动脉及邻近正常肾实质的CT值,并计算肿瘤与主动脉、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同时评价肿瘤的强化方式,对不同病理亚型肿瘤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在皮髓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时肿瘤与主动脉、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均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P<0.01),而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均匀强化常见于透明细胞癌(92%)、乳头状癌(82.4%)和集合管癌(100%);而均匀强化常见于嫌色细胞癌(62.5%),其与透明细胞癌(P=0.010)和乳头状癌(P=0.017)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CT增强扫描时分析肿瘤与主动脉和肾实质的强化比值及强化的均匀度对肾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探讨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的 CT、MRI 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提高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的 CT 及 MRI 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和病理特征。结果入组病例分别为混合型上皮间质肿瘤(MESTK),囊性肾瘤(CN),平滑肌瘤(RL),嗜酸细胞腺瘤(RO)。病变分布情况:6例位于左肾,3例位于右肾。瘤体大小:长径2.5~8.9 cm,平均5.7 cm;短径2.5~8.4 cm,平均4.9 cm。形态:类圆形或椭圆形(n=7),不规则形(n=2)。9例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MESTK 呈多囊性病变,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未见明确强化,囊壁及粗间隔可见强化。CN 呈囊性病灶,平扫可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未见明确强化,病灶可见强化分隔影。RL 的 CT 和 MRI 平扫密度/信号不均匀,可见斑片状坏死;病灶增强扫描皮质期及髓质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RO 1例 MRI 平扫 T1 WI 呈不均匀低信号;T2 WI 呈不均匀高信号;CT 病灶密度欠均匀,平扫以等密度为主;增强扫描皮质期、髓质期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排泄期强化程度下降,中心瘢痕可见轻度延迟强化。结论肾脏罕少见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 CT、MRI 影像学特点,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可以提高肾脏罕少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SFT的MRI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左肾7例,右肾5例,其中6例位于肾门压迫肾盂,4例位于肾被膜下突入肾周脂肪囊,2例位于肾实质内。平扫T1WI均呈低信号,反相位信号无减低;抑脂T2WI8例呈稍高信号伴线状、管状低信号,4例呈高低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DWI呈不均匀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肾皮质期8例呈不均匀中度强化,4例轻度强化;髓质期强化程度均较皮质期升高,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其中8例皮质期线状无强化区域呈中度强化;肾盂肾盏期所有病灶均持续强化,呈高信号,边界清晰。结论:SFT病理学基础决定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平扫信号及强化方式与SFT细胞的密集程度及排列方式、胶原纤维及供血血管多寡、有无玻璃样变或黏液变密切相关,MRI检查是诊断SF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肾脏恶性肿瘤的MRI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肾脏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MRI检查资料 ,其中 1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术前MR诊断正确的 13例 ,2例分别误诊为肾周陈旧性血肿、肾血管源性肿瘤。 12例为肾细胞癌 ,3例为肾移行细胞癌。病变大多边缘光整 ,有完整包膜 ,T1 WI为等或低信号 ,T2 WI大多为高信号 ,仅 1例T2 WI为低信号 ,若伴囊变者为混杂信号。病变强化无明显特征 ,仅有 1例肾盂癌明显强化 ,不符合其常见的乏血管特征。 1例肾上盏的 2cm× 2cm的肿瘤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漏诊 ,MR信号特征可鉴别之。结论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成像的技术特点 ,在诊断肾脏恶性肿瘤中 ,对明确诊断和确定手术范围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快速序列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P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PSA在PC与前列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无泌尿系症状健康志愿者、经病理证实的13例前列腺癌和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MR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和正常组织的相对信号强度值,并绘制正常周围带(PZ)、PC与BPH三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PZ轻度强化,并缓慢上升至晚期达峰值;36例BPH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至中晚期达峰值后缓慢下降:13例PC9例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下降,4例T2WI像上弥漫性病灶呈现中晚期强化。PC尤其是晚期患者的PSA值明显高于增生。结论:PZ、PC及BPH的动态强化方式明显不同,结合PSA可对P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腺病和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腺病和45例乳腺癌的MRI影像资料,包括病灶的形状、边缘、强化方式、T2WI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早期强化率(EER)、达峰时间、背景强化程度及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在形态学特征中,乳腺癌多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伴或不伴有毛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同时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在动态强化特征上,乳腺癌多表现为TIC流出型,EER多表现为快速流入,达峰时间多在2 min以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ADC值上,乳腺癌为(1.03±0.24)×10-3mm2/s,低于乳腺腺病的(1.34±0.3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腺病和乳腺癌的形状特点、T2WI信号特点、背景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和DWI联合应用对于鉴别诊断乳腺腺病和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胎盘植入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19例,均行常规MRI扫描,7例行动态增强扫描,3例行DWI扫描,总结其MRI图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19例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31.8岁。MRI表现: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子宫内膜结合带完整性破坏,多渐行性变薄至消失,边界光整。病灶内见混杂信号团块影。病灶累及仅子宫内膜结合带4例,突入肌层或肌层局部明显变薄12例,基本位于肌层内3例。动态增强,病灶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类似"花环或花瓣样"强化,坏死区不强化,动态增强特点是中晚期持续明显强化。DWI部分病灶呈明显高信号。结论:MRI能明确诊断胎盘植入及判断肌层侵入情况,动态增强有利于明确血供及鉴别诊断,弥散可反应炎症存在。  相似文献   

19.
快速序列动态增强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研究快速成像序列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和定性价值。方法 对经活检证实的25例,临床证实的6例,共31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了前瞻性增强MRI研究。先行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序列扫描,然后行快速多怪面干扰梯度回波(FMPSPGR)序列团注增强扫描,共4个回合,研究病灶增强情况,并对增强后图像与常规FSET2WI进行比较。结果 FMPSPGR增强后扫描,共发现病灶29个,可疑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