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癌根治术前作肾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方法 对 18例肾癌患者 ,在肾癌根治术前作股动脉穿刺 ,超选择插管至肾动脉行化疗栓塞治疗 ,其栓塞物常规应用明胶海棉以及碘油与化学药物阿霉素的混合乳剂。结果  18例患者栓塞后出现了轻度的反应 ,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 ,平均出血量 2 5 0ml,肿瘤周围界限清楚 ,易于剥离。结论 肾癌根治术前作肾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是必要的 ,它有利于手术切除 ,减少术中出血 ,其应用的技术关键是超选择的插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癌根治术前作肾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方法 对18例肾癌患者,在肾癌根治术前作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插管至肾动脉行化疗栓塞治疗,其栓塞物常规应用明胶海绵以及碘油与化学药物阿霉素的混合乳剂。结果 18例患者栓塞后出现了轻度的反应,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平均出血量250ml,肿瘤周围界限清楚,易于剥离。结论 肾癌根治术前作肾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手术切除。减少术中出血,其应用的技术关键是超选择的插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化疗栓塞对中晚期肾癌手术情况的影响,评价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中晚期肾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患者20例为术前介入组,同期类似大小肿瘤单纯手术切除患者20例为单纯手术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前介入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介入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83.4-24)rnl,平均输血量(176±38)ml,平均手术时间(92±7)min,均明显少于单纯手术组[平均出血量:(479±70)ml,平均输血量(413±66)m1,平均手术时间(122±10)min](P〈0.05或P〈0.01);术前介入组术中见肿瘤体积缩小,瘤体表面静脉萎陷,肾周形成明显水肿带,易于分离;瘤体标本切面见大面积肿瘤组织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单纯手术组瘤体表面血管怒张,与周围粘连,分离容易出血。结论中晚期肾癌患者术前介入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肾癌术前化疗性栓塞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兴  朱吉高  王立富 《河北医药》2008,30(12):1879-1880
目的对肾癌根治术前进行肾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疗效进行探讨评价。方法收集肾癌患者资料69例,治疗组36例,均于根治术前约1周行选择性肾动脉灌注化疗 栓塞治疗,对手术过程及病理进行分析研究。对照组33例,行肾癌根治术。结果治疗组36例介入栓塞成功,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完全。术中见肾动脉搏动减弱,肿瘤表面血管萎陷,肾周组织水肿,易于分离,手术过程出血少。6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97.2%(35/36)、86.1%(31/36)、75.0%(27/36)。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97.0%(32/33)、87.9%(29/33)、75.7%(25/33)。结论肾癌术前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中晚期肾癌手术条件,近期疗效肯定,但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多重栓塞技术应用于肾癌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1例经临床诊断和/或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施行选择性肾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与多重栓塞,化疗药物以吡柔吡星(THP)、丝裂霉素(MMC)、顺铂(DDP)三联使用,以碘化油、明胶海绵及弹簧栓为栓塞材料进行多重栓塞,观察手术所见和介入栓塞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的肿瘤供血动脉及瘤内血管均栓塞成功。术中见栓塞后靶区大部分肾脏和肿瘤组织坏死,肾周组织水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容易剥离,术中出血减少,术野清晰。姑息性治疗患者腰痛、血尿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肾癌手术前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插管化疗联合多重栓塞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和肿瘤的完整切除,减少因手术挤压经静脉路回流造成的远处转移;对未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手术切除是肾脏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但中晚期或体积较大的肿瘤,由于肿瘤血供丰富,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手术切除难度大,出血量多,易导致肿瘤细胞的转移、种植和播散,临床上治疗困难。作者在2000~2006年应用经导管肾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肾癌27例,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肾动脉灌注栓塞术在肾癌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4例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肿瘤控制情况。结果 6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25±35)min,平均肾蒂阻断时间(27±3)min,术中平均出血(245±65)ml。术后继发出血3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治愈。1例并发尿瘘经充分引流后治愈。随访18~52月,局部复发2例而行根治性手术,无肿瘤远处转移。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可在不降低复发率的前提下保留患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动脉内化疗加栓塞在肾癌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分析12例经肾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的病例,其中7例为术前辅助栓塞,5例为姑息性治疗。结果 7例术前辅助栓塞病例,外科手术切除顺利,术中见肾周存在明显水肿带,肿瘤界限清楚,易剥离,出血明显减少;5例姑息性治疗者,4周后随访,肿瘤明显缩小,血尿消失,疼痛消失,自觉症状改善。全部病例进行了随访,1年生存率58%,3年生存率41%,2例目前仍健在。结论 肾癌术前辅助化疗栓塞,肿瘤易于切除,向肾外播散机会减少;姑息性治疗可提高晚期肾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癌(RCC)术前肾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将60例具有手术指征的肾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组和直接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前介入化疗栓塞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切除率。结论:肾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具有一定的临床基础,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部解剖性入路在T1期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39例T1期肾癌患者解剖性分离肾周筋膜后间隙和肾前间隙,先行阻断肾动静脉,在肾周筋膜外将肾脏及肿瘤完整切除,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3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3例肿瘤直径< 4cm,手术时间60 ~ 9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20 ~ 50ml;16例肿瘤直径4~7cm,手术时间80 ~ 120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无胸膜及下腔静脉损伤.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9天,随访时间3~ 36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 腰部解剖性入路行T1期肾癌根治术安全,出血少,实用性强,复发率低,是适用于基层医院的一种有效的开放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肿瘤大小1~5cm,平均3.2era。术前分期T1N0M010例,T2N0M016例。结果手术时间60~150min,平均105min,出血量50~800ml,平均120ml。中转开腹1例,原因为肾静脉损伤出血。随访6~36个月,26例均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切口小,恢复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年7月到2011年08月,随访观察我院45例T1期肾癌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108min(80~190min),肾动脉平均阻断时间为26min(19—45min),术中平均出血130ml(30~400ml),无一例输血,术后继发性出血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病理示透明细胞癌36例,乳头状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2例,颗粒细胞癌1例。术后随访4~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毕满华  郭志文 《安徽医药》2013,17(2):230-232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细胞癌根治术的术中术后疗效。方法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5例(A组),开放肾癌根治术40例(B组),比较AB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住院时间和手术效果的差别。结果 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0±31)min和(139±33)min(P0.05),两组手术失血量分别为(135±73)ml和(421±108)ml(P0.01),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30±14.1)h和(60±19.4)h(P0.01),两组术后引流时间分别为(26.8±5)d和(72±6.5)d(P0.01),两组术后镇静剂用量分别为(30±10)mg和(130±20)mg,(P0.01),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7±4)h和(73±15)h(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1.5)d和(13±2.5)d(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细胞癌根治术比开放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术后恢复方面更有优势,T1N0M0~T2N0M0肿瘤手术可达到同样根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1例确诊病例及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经验。结果 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理结果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其中3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随访时间1~10年,肿瘤无转移或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但因其易合并肾恶性肿瘤,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白鑫  高健刚  侯四川  孙小庆  朱磊一 《河北医药》2010,32(18):2471-247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钙黏附蛋白及E-钙粘连素(CDH1)基因的表达与RCC发病机制间的相关性。方法 RCC患者36例(RCC组),男24例,女12例;分别取血液和肾癌组织标本。对照组36例为非肿瘤患者,男30例,女6例,取血液标本。癌旁组织标本为对照组,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CDH1定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H1的表达情况。竞争性PCR方法半定量分析组织中CDH1表达。分析RCC临床特点与CDH1表达的关系。结果 RCC组血浆中CDH1(4.3±1.8)ng/ml较对照组(6.8±3.1)ng/ml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肾癌组织中CDH1表达阳性率为36.1%(13/36),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9.4%(25/36),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DH1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织CDH1总RNA和mRNA水平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H1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术式选择、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行根治性肾切除11例,保留肾单位肾切除7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囊性透明细胞癌。所有患者术后恢复平稳,随访2~87(平均36)个月均无瘤生存,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囊性透明细胞癌是肾细胞癌的一种少见亚型,恰当的外科治疗后预后好。鉴于其相对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表现,推荐行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5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某院肿瘤科治疗的10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趋化因子CCL5水平,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CL5表达的差异性、CCL5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的关系、CCL5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CL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中CCL5表达阴性、弱阳性、中阳性、强阳性的比例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CCL5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肿瘤分级、肿瘤大小等密切相关,在分化低、级别高、直径大的肿瘤,CCL5表达越高(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显著关联(P>0.05);CCL5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CCL5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趋化因子CCL5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CCL5表达越高,病理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可作为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We analyze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survival rates of the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 younger than 50 years old. Between 2004 and 2007, 28 patients between 19–49 years underwent surgery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 Presenting symptoms, type of the surgery performed, postoperative outcomes and duration of follow-up were recorded. Mean age was 41.5±7.6 years and 75% of patients were male. The tumor was symptomatic in 19(67.9%) and incidental in 9(32.1%) patients. Radical nephrectomy and nephron-sparing surgery were performed in 18(64.3%) and 10(35.7%)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most common histologic type was clear cell(67.9%). The mean tumor diameters were 3.5±0.95 and 7.4±5.2 cm in the incidental and symptomatic groups, respectively(p=0.035). Incidentally discovered tumors and tumors treated by NSS did not include Fuhrman grade 4.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regarding pathological stage and Fuhrman grades when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symptomatology(p=0.242 and p=0.265, respectively). Overall mortality was 17.9%(n=5) whereas 4 patients(14.3%) died because of cancer. The mean survival was 30.6 months and cancer specific survival rate was 85.2%. Most of the tumors in this age group were symptomatic and most common histologic subtype was clear cell carcinoma. Incidentally discovered tumor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ower tumor siz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