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经》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种思想还具有相当的系统性。本文仅从《内经》篇名探讨其心理学思想的系统性。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基础理论祖国医学心理思想在东方背景下自成体系,它在《内经》中的基础理论构架,可以概括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医心理学思想贯穿于《内经》之中,全书在个体各年龄阶段生理发展的基础上,生动而完整地描述了人从出生到死亡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及临床心理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内经》的成书代表着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出现,同时亦代表了我国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出现。《内经》所论述的形神一体论、阴阳五行、脏象以及七情理论是中医基础治疗思想和心理治疗体系形成的基础,祝由法、以情胜情法、言语开导法、暗示法等治疗方法则为我国心理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因此,应在《内经》基础上结合后世医家的心理治疗思想,创造符合中国特色和中医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体系,使心理治疗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内经》课是中医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环节,《内经》教学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理论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内经》教学质量,我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重视《内经》学科心理学的研究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规律,现已发展出很多分支,学科心理学就是其中之一。要搞好《内经》教学,首先必须研究《内经》教学的心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医心理学是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实际运用的一门学科。中医心理学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医学文献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宋金元时期,中医心理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金元四大家受《内经》启发,将《内经》的医学心理学思想融合到自己的学说中去,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内经》是我国汉代以前医学成就的总结,不仅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内经》中记载了大量心理学内容,为中医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不断发扬光大,使独具特色的中医心理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医临床疗效也因此而显示出特殊的优越性。近年来,世界医学模式出现了转变,其结果与《内经》所  相似文献   

7.
主要探讨《内经》中的三因制宜的学术思想。认为《内经》奠定了中医学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基础,是中医学者在临床中运用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渊源。作为中医医疗思想的精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对于中医的诊疗、养生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内经》中系统挖掘其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一思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弘扬《内经》医学真谛,深入研究《内经》理论,促进中医学术发展,兹定于2010年8月在上海市召开全国第十次《内经》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探讨与挖掘《内经》的医学思想对中医各学术流派的影响,《内经》对现代中医学的指导作用,以及《内经》中的文化思想与内容。本次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现将有关征文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了解《内经》的特点《内经》是现存中医典籍中最早的一部医学巨著,和其它古典医籍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内经》是无数医家共同劳动创造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内经》关于“脾不主时”和“脾主时”两种不同的理论。认为它们并存于经典中的现象是中医基本理论发展的历史痕迹。指出这两种理论体现了对脾在五藏中地位的不同认识,这可能是其长期共存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建国以来高校统編《中医基础理论》和《内经》教材的检索,认为“脾主长夏”的提法有被较多采用的趋势,而这主要是为了表述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张仲景治肝思想对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书中治疗肝病思想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王旭高治肝病方法经验的总结,分析其对于仲景治肝思想的传承。[结果】在深入理解仲景治肝思想的基础上,王旭高在书中根据自己治疗肝病的方法经验创立“治肝三十法”,并在治疗上确立“肝气、肝风、肝火”三纲论治体系。[结论】王旭高书中的医学思想中有诸多方面都深受张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尤其在对肝病的辨证论治上影响最甚。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为阐述外感疾病的专书,是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专著,全书共计397条原文合113首方剂。承《黄帝内经》,理论联系实际,首创“六经辨证论治”治疗外感病。其中的“三承气汤证”是一个典型缩影,可谓“冰山一角”。其方证主要包括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后世演化不胜枚举。此三证在《伤寒论》中共涉及条文34条:其中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7条,“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2条,“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条、“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条、“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条。其内容思想贯穿全篇始末,是辨证论治思想的经典体现。  相似文献   

13.
命门学说,源于《难经》。张景岳批判地继承了《难经》中的命门学说,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其认为,命门的位置在“子宫”及“子宫之门户”,位于两肾之间,“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的实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其生理功能有二:命门为精血之海,水火之宅,寓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命门系人身之门户。病理上多表现为真阴虚损、命门火衰。治疗上注重补水补火,倡导“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精中生气”、“气中生精”。创制了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系列命门病主方。景岳极大的推动了命门学说的发展,为其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脏腑理论。  相似文献   

14.
《伤寒钤法》是一部论述伤寒运气学说的元代著作,由程德斋继承马宗素《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医书的基础上编撰而成。《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著录的版本均源自《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一书,并非原著,原书已经散佚。除薛氏重编本,《伤寒钤法》还见于明周藩王朱橚《普济方》及同时代熊宗立《重编伤寒必用运气全书》。三者虽然大致相同,但文本内容及表述差异较大,对此进行考察,有助于展现钤法原貌,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医林改错》全书分为上下2卷,记载了王清任42年的医学心得和临床经验.该书立论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深受中医界的推崇,深刻的反映了王氏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全书有方33首,用药87味,这些药方有很好的疗效,至今仍在临床中采用.王氏最擅长活血化瘀立法与组方思路,如活血化瘀药与行气药、清热药、化痰药等配伍,随证加减提高疗效.《医林改错》是在博览群书后客观的纠正和升华,是科学的、严谨的为医之道,此书适合中医初学者,同时也是中医临床研究重要的参考书籍.  相似文献   

16.
对西汉医书与社会思想变迁的关系进行探讨。出土西汉医书字数较少,篇幅较短,多数无书名,治疗疾病以外科、伤科居多,方药内容亦多简单,医方与巫术混杂,部分药方纯属巫术。《汉志》所载"方技"诸书,除《黄帝内经》外皆已亡佚。《黄帝内经》即使除去后人增添的内容,所反映的医学也与出土医书差异巨大。西汉中期汉武帝独尊儒术,董仲舒等倡阴阳五行说,是《黄帝内经》出现的哲学思想因素。从汉惠帝废《挟书律》到王莽改制,西汉政府坚持推行的征书政策与涉及社会各阶层的献书运动,是《黄帝内经》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医学自身的进步也为《黄帝内经》的出现提供了专业内涵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欲求心理思想非西方所独有 ,我国古代先秦思想家对此早就多有论述 ,且较为系统而深刻 ,其中尤以《管子》中包含的欲求思想最为典型也最富创见。《管子》中的欲求观构成层次分明、纵横结合的动态理论结构体 ,并认为两两相反相对的四组欲求可以相互转化 ,从而成功地回答了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无法作出合理解答的理论问题。对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评价要经过诠释与转换 ,这是由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自身的形式特点、研究目的、价值揭示决定的。运用诠释与转换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欲求心理思想 ,体现为通过理解及诠释 ,将欲求概念转换为需要概念 ,再以现代心理学的需要理论体系为参照框架进行对照整理 ,最后发掘我国古代欲求思想的现代意义及价值。通过诠释与转换 ,中国古代系统而深刻的欲求心理思想将构成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人的心理是由先天第一维与后天第二维综合建构的,第二维的发育演化必须凭借社会环境。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不但具有二维心理结构,其生活内容也是二元性的知识性学习和社会性学习。大学生二维的心理与其接触的二元信息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心理演化轨迹。本文扬弃前人思想,借鉴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在分析人的一般心理演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心理特性。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来源,通过对《周易》、《内经》、《伤寒论》等古代哲学典籍知医学典籍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伤寒论》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的来源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渐进过程,它经过了对古代哲学和汉代以前医学的传承和嬗变,并融入了张仲景个人的临床买践经验和思维成果。首先其思辩性理论来源于《周易》,是《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和对事物的认识论;其次是其医学理论来源于《内经》,《内经》的理论雏形奠定了六经辨证方法的基础;前两者的结合加之仲景个人思维成果形成了系统的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医院心理咨询科门诊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学生的带教过程中,结合其专业培养要求和心理科门诊特点,在重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临床精神病学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临床心理学知识,还具备良好的临床心理学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