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之范教授(1922—2018),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著名医史学家和医史教育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是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创建者,北京大学医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创建者,1990年被聘为中国高等西医院校首位医学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他曾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名誉顾问和名誉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史杂志》是我国医学史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截止到2006年已经出版60年,发行36卷、140期。杂志上的相关文章反映出我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从翻译为主到翻译研究并举的发展特点,医学人物、专科史、疾病史、医学技术史、医学史教学、中西比较医学史成为西方医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专业的医学史研究人员外,非专业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到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五年来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五年来中国医学史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在以少数民族医学史、近现代医学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和比较史研究为主题的全国医史会议召开之后,这些领域的研究有显著的进步,有关论文和专著明显增加。卫生部组织编撰的巨著《中国医学通史》,有力地推动医学通史研究的深入。此外,专科史、疾病史、医家医著、医史理论、世界医学史研究也有新的进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但也存在人才外流,医学史课程尚未列入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疾病史、世界史、医史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有待解决和加强。港澳台医学史研究新领域将得到开拓。  相似文献   

4.
程之范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医史学家,自1950年毕业留校至2002年退休,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外,从未离开过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教研室。程之范教授倾心教学,努力探索在中国进行医学史教学的主旨和方法,积极编写医学史教材,拓展医学史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医学史师资力量,在国内外交流中不忘介绍和推动我国的医学史研究。程之范教授在北京医科大学工作半个多世纪,为北京医科大学医史教研室的壮大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医学史研究6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医学起源、医学史分期、医事制度、预防医学史、专科史和疾病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医学教育史、民族医学史、医学人物研究、中国医学史著作等一个问题做了综述,总结了60年来中国古代医学史研究取得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将于2011年7月31日至8月1日在北京举行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主题是:医学史教学、研究与医史学科建设。欢迎国内外学者围绕以下具体问题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大会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7.
马雪峰  张媛媛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F0002-F0002
刘心,男,47岁,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帅,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原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留校一直从事血液病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陕西省血液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陕西、西安血液分会常委、陕西器官移植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陕西血液肿瘤分会副主委、陕西肿瘤化疗分会常委,并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敝)》、《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现代肿瘤医学》等杂志审稿专家。  相似文献   

8.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1):F0003-F0003
张世民,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1986年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科毕业.1989年上海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3年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2006年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现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委、  相似文献   

9.
自 1999年以来至今的 5年是跨世纪的 5年 ,中国的医学史研究在中医史、西医史、中西医结合史、少数民族医学史、外国医学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及比较史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疾病史、专科史、近代史、医家医著、现代医学史、医学文化史研究论文明显增多。古代医学史研究仍保持较为强劲的发展。一、疾病史研究疾病史研究自上一个 5年受到关注以来 ,近 5年来继续为学者所重视。仅《中华医史杂志》5年来发表的疾病史论文就有 10篇 ,内容涉及妇产科疾病、鼠疫、烂喉痧、肾炎等。如“1894年广州鼠疫考”[1] 、“肾炎的历史”[2 ] 。其他杂志发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医学史学科在许多新老领域的研究均得到开拓和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最近有幸获读朱建平研究员新著《中国医学史研究》一书,令人欣喜不已。全书包括中国医学通史、中国医文化史、医药交流史、疾病史、方剂史、养生史等内容,共54篇作者多年之学术研究结晶,内容非常丰富,史料极为翔实。现就本书予以评介。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史杂志》,是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现称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于1947年在上海正式创刊的中国医史学界唯一的专业学术期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但出版了第1卷第1期、第2期、第3~4期合刊及第2卷第1~2期合刊、第3~4期合刊之后就停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之后,医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受到重视,《医史杂志》季刊于1951年复刊.1953年,《医史杂志》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更名为"中华医史杂志".1956年,《中华医史杂志》再次停刊.1957-1958年,由于受前苏联科学学科划分方法的影响,同时为了"响应政府节约的号召",将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学(约当于社会卫生学)合并,编辑出版《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9-1960年,《医学史与保健组织》与《中华医学杂志》合并,改称《人民保健》;1961年,《人民保健》停刊.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史杂志》是反映中国医史学研究成果的最重要的学术期刊。本文对《中华医史杂志》近10年(1998-2007)刊载的论文进行初步统计,以期对医史研究工作者了解中国医学史研究状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本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史学术期刊,以报道中国医学史和世界医学史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增进学术交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为发展我国医史事业服务为宗旨,以医史研究、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于1998年12月5~8日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召开了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扩大会。出席会议的常委有陈德济、彭春龙、史振武、谭德高、徐木林、岳长礼、张文高、朱建平等。彭春龙、史振武主持了会议。与会同仁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向新的千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如何发展中医药工程学术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科技开发以会养会等三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刘保延副司长、基础处洪静处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宋志恒副社长、总会杨子…  相似文献   

15.
马雪峰  杨爱玲  覃礁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2):F0003-F0003
赵西侠,女,51岁,197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学院)。毕业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肿瘤科学习工作八年。后又在北京妇产医院学习一年;参加全国放疗学习班两期,为期一年;脱产学习英语一年。现任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妇科肿瘤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陕西妇产科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陕西省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宫颈癌防治研究组委员、《抗癌》杂志高级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常务编委等职务。  相似文献   

16.
《医学新知杂志》2008,18(6):F0002-F0002
李建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主任、麻醉科副主任、急救中心副主任。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湖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学委员会常委、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湖北省暨武汉市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危重病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理事兼麻醉学分会常委、胰腺病学分会委员。  相似文献   

17.
李经纬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医学史研究50年,为创办中国医史研究所和中国医史博物馆,培养新生力量,编撰医史著作,促进中外医药交流,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笔耕不辍,成就卓著。我非常钦佩他严谨的治学风格。李教授新著《中医史》2007年9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全书55万字,分为11章117节,系统阐述了中国医学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广博,文图并茂。最近有幸拜读,感到获益良深,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医史工作者,无不注重医学史与医史学的问题。早在1945年陈邦贤先生提出了“医史学”这一概念,并对医学史与医史学的异同作了清晰的说明。他指出:“研究医学进展的过程,叫做医学史。更研究其文化、学术、政治、社会、经济等背景,叫做医史学。”他认为:“中国人应知人类和社会进化的史迹,研究医学者,更应当知道中国医学的变迁及其进化之理由”。作为医史学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学习中国医学史重要性,阐述了医史学习与发展中医事业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医史学习中注意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医学史展示新途径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史馆是中国医学史课程的重要教学辅助基地 ,全国许多中医院校建有医史陈列馆或医史博物馆 ,展出图片及实物 ,以生动直观的形象性帮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历史轨迹。广西中医学院曾于 2 0世纪80年代创建医史陈列馆 ,展示面积不足一百平方米 ,已显陈旧且不敷教学使用。 2 0 0 1年 ,学院决定建设一所中国医学史新馆 ,医史文献教研室承担了建馆任务 ,并以课题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 ,新的中国医学史馆于 2 0 0 1年 1 1月建成开放。在建馆过程中 ,我们秉着创新与发展的宗旨 ,就中医史展示的新途径和地方医学史的展示进行了积极的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