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踝部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踝关节为最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所以踝部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稳定性要求更高,而外踝骨折的处理在踝部骨折治疗中起关键作用。Danis-Weber分型是临床常用的根据踝部骨折损伤机制及腓骨骨折部位进行的分型,分A、B、C三型。  相似文献   

2.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踝关节骨折110例,治疗优良者81例占73.6%。经对本组病例疗效观察认为:在踝关节损伤的处理中,外踝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牢固定位是治疗的关键;不稳定型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畸形愈合将影响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对其骨折应同样正确复位与固定;局部外敷散瘀止痛药膏利于患部早期消肿去痛,促进骨折端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3.92%。三踝骨折常由外展或外旋暴力引起,除导致内、外踝骨折外,胫骨关节面的后唇也发生骨折,使足向后、外移位,青壮年最易发生。踝关节又是下肢主要的负重关节,要承受很大的负荷,而踝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取决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我院1996年9月-2006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前、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闭合性外踝骨折37例,其中29例伴下胫腓关节分离,21例伴内踝骨折.术中首先外踝钢板螺钉固定,然后分离的下胫腓关节螺钉内固定,最后螺钉固定内踝骨折.平均随访2a,效果满意.6例术后X光片示外踝和/或下胫腓关节复位不满意的患者,随访中均有踝关节不稳的表现.作者认为踝关节骨折应手术治疗,手术应着重外踝和下胫腓关节的复位.  相似文献   

5.
所谓后踝骨折即胫骨远端后唇骨折,最早由Destot命名。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在所有踝关节骨折中,累及后踝的骨折占14—44%.后踝骨折常伴内外踝骨折,单纯后踝骨折非常罕见,踝关节损伤中后踝骨折较难诊治,就其治疗而言,多数学者认为小的撕脱骨折无需处理,但是大块骨折的解剖复位内固定仍有很多问题,包括是否需要手术、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方向、内固定种类等均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愈合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踝关节骨折的复位标准较其它部位要高,本组统计了我院1988年至1993年的踝关节骨折病人9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72例,女性:26例。年龄为12-70岁。骨折部位:内踝9例,外踝16例,双踝68例,三踝5例,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距骨脱位成半脱位93例。二、治疗方法1.外固定:内踝骨拆4例,外踝骨折5例,双踝骨折1例均在局部麻醉下与受伤机制相反方向给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石膏固定8周,去石膏后练习关节活动。2.内固定:内踝骨折5例.外踝骨折11例…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秀梅 《中原医刊》2003,30(23):65-66
踝关节骨折是指胫腓骨远端内外踝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戍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落在踝关节上,行走时的负荷值约为体重的5倍,日常生活中行走,跳跃运动,主要依靠踝关节的背伸、趾屈运动,当踝部发生骨折脱位,关节面要求对位良好,否则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从1989年3月~2002年2月我科共收治踝关节骨折病人  相似文献   

8.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骨折的3.92%。由于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需要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修复韧带,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修复,处理不好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影响患肢功能。1999-2004年我们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为全身大关节中最易损伤的关节。由于建筑、机动车、煤矿等事故多发行业的发展,踝关节的严重损伤有明显增多趋势,近年来,本科收住2例内外踝骨折伴距骨矢状面骨折患者,临床极为少见,由于人院时拍片未显示距骨骨折,第1次手术时仅对内外踝骨折进行了内固定,术后再摄X片发现距骨矢状面骨折,被迫进行第2次手术,由于初期漏诊距骨骨折,使治疗工作曾面临极为被动的局面,教训深刻,但通过对本病治疗过程的分析讨论无疑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胫腓骨关节分离的治疗治疗。方法本组40例踝关节骨折,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7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另加石膏外固定。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合并胫腓骨关节分离13~120周,平均14.5周。根据AOFAS评定标准,优35例,良3例,差2例,有效率95%。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固定及积极主动地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腓骨关节分离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用腓骨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2月对24例骨折伴有腓骨远端骨折的踝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0~18个月,其中优12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腓骨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可获得骨折的坚强固定,有利于恢复踝关节稳定性,保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是较理想的外踝骨折端手术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2.
胫骨下段粉碎骨折,特别是靠近踝关节或伴内外踝骨折的开放骨折,临床中较为棘手.我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潍坊亚栋公司生产的双关节可调式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下段粉碎骨折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骨折的3.92%,关节内骨折因涉及软骨面的破坏,修复难度大,因此对治疗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本院自1995~2003年,手术治疗有移位的闭合性踝关节骨折6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37例分析张本领(胜利油田胜利医院骨科257055)踝关节骨折是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92%,其受伤机制复杂,常伴有韧带、关节囊、下胫腓分离等损伤。若踝关节骨折得不到精确复位,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遭破坏,势必影响踝关节的...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占全身骨折的4.2%,为关节内骨折之首。其创伤机制复杂,骨折分型和治疗方法多样。自1998年至2002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56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由于关节遭受较大暴力,常合并有周围韧带损伤。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为早期活动提供稳定性。我院自2007年2月~2011年2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2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人体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关节内骨折因涉及软骨面的破损,修复难度较大,因此对治疗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任何不恰当的治疗方法均会导致关节功能的严重影响。现对近年收治的36例重度踝关节骨折脱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对踝关节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6月至今对我院39例踝关节骨折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并从多方向观察三维重建图像。结果在39例踝关节骨折病例中,外踝骨折15例,内踝骨折3例,内外踝骨折13例,复杂三踝骨折8例。结论螺旋三维成像技术可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展示踝关节骨折的类型、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为临床手术治疗及矫形外科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9.
胫骨Pilon骨折目前尚无明确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胫骨Pilon骨折应包括1、胫骨远端的干骺端骨折.2、内踝骨折.3、胫骨前缘骨折.4、胫骨后面的横行骨折.此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特别是在高能量的情况下,往往伴随内外踝骨折、下胫腓关节分离;且骨折移位及关节软骨损伤明显,并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骨折处理较为困难,且关节功能预后不良.我科自1998年7月~2000年10月采用踝关节可调式外固定支架或结合解剖型钢板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16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进行踝关节骨折诊断治疗的患者98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MS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比较常规MSCT检查和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对踝关节骨折诊断情况。结果:98例患者在进行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后共发现骨折119处,其中外踝骨折31处,内踝骨折28处,后踝骨折13处,跟骨骨折18处,距骨骨折14处,踝关节粉碎性骨折15处。而常规MSCT对98例患者共诊断出111处骨折,漏诊8处,诊断准确率仅为93.28%。结论: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能够明显提高踝关节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