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试图从辨证入手,找寻目前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方法:采集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时及平素的症状及体征,通过分析,验证目前的辨证。结果:目前的脏腑辨证不能系统地解释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有大量的临床症状在辨证中缺失。结论:目前的辨证分型可能不适合于指导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诊疗,这或许是导致其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齐玮 《中国医药导报》2013,(31):125-128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发病特征,调查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医证型及临床症状特点。方法收集84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组)完整临床资料,以同期212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证型。结果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以青年占比最高,并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有既往其他变应性疾病史、目前伴发其他变应性疾病、家族过敏史、直系亲属变应性鼻炎史、居住或工作场所接触粉尘、近3年居住或工作场所装修、吸烟或二手烟、居住或工作场所通风不好、变迁生活地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既往其他变应性疾病史、近3年居住或工作场所装修、变迁生活地、直系亲属变应性鼻炎史是变应性鼻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居住或工作场所通风好是变应性鼻炎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发病诱因主要为温度变化,发作主要季节为春季和秋季。主要中医临床证型为肺气虚弱、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证相对较少,肺气虚弱证的患者主要呈间歇性发作且症状较轻,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证患者以持续发作为主且症状较重。结论变应性鼻炎发病与体质、环境、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温度变化、春季和秋季分别是主要的发病诱因和发作季节,中医临床证型以虚证为主,肺气虚弱最常见。  相似文献   

3.
伊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中医证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伊犁地区变应性鼻炎(AR)的中医辨证分型,为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在伊犁地区调查1 887人,并对AR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 1 887人中患AR者242人,患病率为12.82%.其中肺气虚寒型167例(占69.01%),脾气虚弱型32例(占13.22%),肾阳不足型20例(占8.26%),肺经伏热型23例(占9.51%),AR患者中医证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AR患病率为10.35%(94/908),女性AR患病率为15.12%(148/979),男女AR患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AR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青少年(<21岁)AR患病率最高(27.08%),与其他年龄段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伊犁地区AR患者中医证型发病以肺气虚寒型最高,各个年龄阶段中青少年患病率偏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虚热证候。方法:采集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时及发病前的证候,通过辨证分析而得出结论。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存在虚热证候。结论:重视虚热证候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存在,重新审视传统的治疗分型,尤其要重视对发病前患者体质的辨证,将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确定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寻找出一个合理,有效,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临床案例,根据病例特点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BM,EMBASE等寻找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检索结果并针对每个证据进行循证医学证据等级的评价,总结出对该例儿童SAR的最佳治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结果:共检索出RCT与系统评价10篇.综合分析结果,为患者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并跟踪治疗结果.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问题,井通过检索相应的临床研究试验,制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在海岛上发病率日趋增高。笔者自1995年至1997年3年间收治变应性鼻炎58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国内儿童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国内近10年有关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文献整理和研究发现,0~14岁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未发现有逐年上升或下降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环境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发作前后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将药物剂量降至最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季节性变应性鼻炎182例。分两组,实验组92例,于每年发作前1周以左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鼻喷雾剂于每晨各喷两侧鼻腔一次,连续应用15~20天左右。对照组90例,于每年发作后进行药物治疗,应用开瑞坦10mg/日+鼻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气雾剂1次/日,用药至症状体征缓解。结果自用药后即时开始随访,随访1年。实验组用药后1月内复发4例(4.35%),2月内复发8例(8.70%);3月内复发2例(2.17%)。用药后总复发率15.22%。所有患者用药后观察鼻腔干燥4例(4.35%),鼻腔刺激不适2例(2.17%),涕中带血2例(2.17%),不良反应发生率8.70%。对照组用药后1月内复发3例(3.33%),2月内复发7例(7.78%),3月内复发3例(3.33%),总复发率14.44%。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出现困倦4例(4.44%),头痛2例(2.22%),胃肠道反应2例(2.22%),鼻腔干燥3例(3.33%),鼻腔刺激不适2例(2.22%),涕中带血1例(1.11%),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通过两组病例的临床比较,其疗效和复发率基本类同,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发作前,鼻腔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可以有效的防止和控制其炎症反应,减轻或避免临床症状的发生,并减少药物的用量,可有效防止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征及并发症。方法 278例鼻炎患者分为变应性鼻炎组(AR组)与非变应性鼻炎组(NAR组)。记录2组的临床症状、疾病严重程度与时间、并发症,比较2组的异同。结果 AR组的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咳嗽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N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多为中重度持续性患者,轻度持续性患者的数量最少。AR组的中重度间歇性患者明显多于NAR组的患者(P〈0.05)。2组出现心血管疾病、下呼吸道并发症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患者的下呼吸道疾病主要为哮喘,人数明显多于NAR组的哮喘患者。2组患者药物过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与非变应性鼻炎是两类不同疾病,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并发症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63例常年性鼻炎临床资料加以分析,通过病人的主观症状及客观检查指标综合判断,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20例,可疑变应性鼻炎24例,非变应性鼻炎19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11-01~2011-12间在我院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20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经过三年治疗后,在2014年对这205例患者进行回访;然后选取同时期用传统抗组胺类药物联合激素治疗的20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整体疗效的差异,在治疗前后对这两组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查,观察其免疫学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都超过85%,说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学功能检查显示,在治疗前后观察组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对照组这几种功能水平检测则没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对于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程靖  李添应  陈冬  刘贤 《循证医学》2005,5(5):288-291
目的 评价采用辣椒素为干预措施对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和其他检测指标的意义,探索变应性鼻炎新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通过CBMdisc、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选择以辣椒素为干预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试验的测量指标包括鼻症状、鼻分泌物中白细胞和白蛋白、鼻对组织胺的反应性、鼻生活质量等.结果 较高质量治疗研究仅1篇,认为辣椒素可以降低鼻粘膜对组胺刺激的反应性.而低质量治疗研究3篇,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P<0.05).阿托品、秋水仙素、利多卡因有不同程度阻断辣椒素刺激神经的作用,随着辣椒素剂量增加,鼻症状、鼻分泌物中白细胞、溶菌酶、白蛋白增多.结论 辣椒素可降低鼻高反应性,对症状改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神经性炎症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3组。对照1组32例用西替利嗪治疗。对照2组35例用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治疗组35例同时应用两种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1组62.5%,对照2组62.9%,治疗组85.7%。总体疗效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12=4.75,P1<0.05;χ22=4.75,P2<0.05)。结论: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因复杂,临床上患者常难以提供与疾病有关的病因,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及反复发作。因此,了解AR的相关因素对于AR的早期有效的诊断及有针对性的治疗具有较深远的意义。该文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就AR的相关因素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With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ols—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system approach and reasoning,this practice guideline has been drafted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puncture to improv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allergic rhinitis.This guideline includes outlining the acupunctu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for allergic rhinitis,suggesting recommendations and related evidence fo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and defining operating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fo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西医在此方面的治疗单一,且副作用较多,而中医在此病的治疗方面颇具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吸入性过敏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过敏性鼻炎儿童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方法 采用21种标准化过敏原对北京地区458例3~18岁的过敏性鼻炎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描述过敏原的整体分布特征,并依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在过敏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阳性率前10位的过敏原分别为屋尘螨(83.6%)、粉尘螨(83.2%)、动物毛(15.7%)、大豚草(13.3%)、树1(13.3%)、藜(13.1%)、树2(12.0%)、交链孢霉属(9.6%)、刺槐(9.2%)和禾本科(9.2%)。尘螨在男性和女性儿童中均为最常见过敏原。在377例尘螨过敏患儿中,强阳性者占87.0%。分别以阳性率最高点14岁以及强阳性率最高点11岁为界进行分组,尘螨过敏的强阳性率在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螨是北京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最重要的过敏原。  相似文献   

18.
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用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特异性IgE测定在变应性鼻炎(AR)诊断和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BA)-ELISA法检测3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免疫疗法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IgE(对螨、豚草、法国梧桐、霉菌、棉絮)的抗体水平,并与血清总IgE及变应原皮试进行比较。结果①PAR组的各种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变应原皮试有较高的符合率(76.1%-93.%  相似文献   

19.
潘刚强 《医学综述》2011,17(14):2148-2150
儿童变异性鼻炎又称为过敏性鼻炎,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和免疫学检查。儿童变异性鼻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频频、流清鼻涕、鼻塞等,因其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常需与其他相似的鼻部疾病相鉴别。其治疗主要包括非特异性治疗、特异性脱敏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和聚焦超声或射频治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