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中药五味的源流,分析五味的判定标准及五味的意义。认为《神农本草经》中的五味原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后世由于岐黄五行学说和神仙方士内容的混入,导致五味逐渐演变为中药的性能。目前五味具有多重判定标准,且不能对药物的药效起到清晰的明示作用,因而实用价值不大。而将"味"作为药物的性状,标明药物的真实滋味,则可回归到《神农本草经》的原意,这样不仅有助于鉴别药材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把握汤药的滋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意义。故建议今后淡化作为性能的五味,强化介绍每味药物的滋味。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主要综述了《黄帝内经》中有关药性理论—五味理论的认识。《黄帝内经》分别对五味的阴阳属性,五味与五行、五色、人体五脏等之间的关系,五味的功能作用及归经以及五味禁忌等都作了明确地阐述。本文对这些内容作了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中药中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其最早记载,据目前资料,见于《尚书·洪范》曰:"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又云:"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相似文献   

5.
中药五味在说明药物功效方面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五味有说明药物功效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前人在应用中药五味来说明药物功效时,不可避免地掺杂有片面、偶然、牵强的因素,产生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已失去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意义。为此,就中药五味在说明药物功效方面的不足现象进行探索,以期客观正确地认识中药五味在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方面的价值。1 特征不明显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显著标志,任何事物都有属于自身并与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在药性理论中,四气…  相似文献   

6.
中药“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于远古至西周时期,春秋至西汉时期产生了“五味”理论及其配属、功效,东汉时期将“五味”理论应用于中医药领域,隋唐时期五味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宋金元时期“五味”理论被系统构建,并有效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对《内经》五味理论的运用与发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高宝林  闫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20-2221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张仲景依味谴方的特点:1.全方一味为主,这些方往往有一个明显、单纯的治疗倾向,体现了“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原则。2.一方二味为主。这类方剂集中体现了仲景对《内经》“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理论的运用与发挥。3.一方多味。针对复杂多变的病机,仲景更多的方是多种味,并衡量君臣佐使、轻重缓急而组方。进一步研究药味理论对于仲景学说及中医药理论的研究及发展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药五味与化学成分及作用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其内容较为分散,缺乏条理和系统性,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作者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味补泻体用图”启发,从医易同源论出发,以河图为基本框架,以《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比《黄帝内经》与《辅行诀》中五味补泻理论的不同,设计出《黄帝内经》“五味补泻图”。“五味补泻图”完整地表达了《内经》有关五方、五气、五行、五味、五脏的相互关系及五味补泻法则,具有简洁、直观、明了的特点,有助于学习和记忆,为学习、研究《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提供了便捷。  相似文献   

13.
《内经》五味阴阳理论刍议刘耀1邵锋21山东中医药大学1995级研究生2500142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红卫分院276300关键词黄帝内经五味阴阳理论研究中图法分类号R221《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  相似文献   

14.
15.
《内经》中对五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涉及到五味与五行、阴阳、五脏的关系,五味的功效,以及五味所伤等内容,奠定了五味理论的基础。自此之后,五味理论的内容发展缓慢。到金元时期,兴起药性理论研究之风,五味理论备受医家们的关注。金元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五味理论,并将"五味所伤"作为食疗本草中的重要原则指导饮食禁忌,还将五味理论用以解释具体的药物功效。金元医家对五味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炮制是根据我国中医药学的传统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成为我国独特的中药加工技术。是我们祖先长期与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祖国医药学的瑰宝之一。由于中药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其气味常具有一定的“偏性”,如太寒则伤阳、太热则伤阴、太酸则损齿伤筋、太苦则伤胃耗液、太甘则生湿助满、太辛则损津耗气、太成能助痰湿。药物具有的“偏性",需要加工炮制,通过外部的条件,使药物的气与味因炮制方法的不同而改变,不至“太过”或“不及”,克服药物的“偏性”,而…  相似文献   

17.
当前,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中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用药禁忌等,内容十分丰富。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理、总结、升华,使之上升为一般理论,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本文分析了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李雅杰 《中外医疗》2012,31(4):141-141
在临床组方过程中,只有在准确地辩证的基础上,对该病确定恰当地治疗方法,采用适宜的药物配伍,才是真正合理有效地处方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