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用6周龄、雌性、体重相近的 CF 小鼠,分组饲养,每组6鼠。实验组分为(1) 低温(5℃)饲养。(2) 温暖(22℃)饲养。(3) 温暖饲养+寒冷刺激(-35℃,30分钟)。(4)温暖饲养+寒冷刺激+安妥明(Clofibrate)注射。(5) 温暖饲养+安妥明注射。寒冷刺激在接种伯氏疟原虫后第3天进行,促使血浆游离脂肪酸(PFFA)升高。安妥明则于接种前9天开始腹腔注射,观察 PEEA 的实验性下降,每天剂量为500毫克公斤连续注射直至杀死动物测定其 PFFA 为止。PFFA 用庚烷浸出,以分光光度比色测定。其浓度按微克分子毫升计算。所用伯氏疟原虫为 NYU-2株,接种量约为1. 0×10~6含虫红细胞,腹腔注射,原虫血症程度以镜检计数200~500个红细胞中含虫细胞数的百分比表示。各实验组所得原虫血症程度和 PFFA 浓度的数据均按统计学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阻断对小鼠抗伯氏疟原虫ANKA (Plasmodium berghei ANKA, Pb A)感染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组、感染组和PD-1组,每组8只。感染组和PD-1组小鼠经腹腔注射1×106个Pb A感染红细胞,健康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感染当天和感染后3、 5、 7 d, PD-1组每鼠腹腔注射200μg PD-1单抗,感染组注射等剂量PD-1同型对照单抗。感染后4 d起隔天检测小鼠红细胞感染情况并记录小鼠生存情况。感染后5 d每组各处死4只小鼠,取脾组织,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及PD-1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Th1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数,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 IL-10和IL-6分泌水平。结果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5~6d外周血开始出现疟原虫感染红细胞,随后红细胞感染率快速升高,在感染后16d达到40%左右,PD-1组小鼠红细胞感染率与感染组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15d出现死亡,23d全部死亡;PD-1组小鼠在13 d出现死亡,18 d全部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D-1组脾细胞中CD11c+CD11b+m DCs百分率为(2.21±0.10)%,明显低于感染组的(4.51±0.21)%(P 0.05); PD-1组CD4+T-bet+IFN-γ+Th1百分率为(3.38±0.54)%,低于对照组的(5.85±0.42)%(P0.05); mDCs上PD-L1的表达水平,PD-1组为(55.67±6.35)%,高于感染组的(21.35±4.45)%(P0.05); Gr-1+CD11b+MDSCs的百分率,PD-1组为(9.03±0.62)%,高于感染组的(3.58±0.16)%(P 0.05)。脾细胞培养上清中,感染组IFN-γ、 IL-6和IL-10的分泌水平分别为(901.69±73.37)、(200.94±4.97)和(551.95±121.71) pg/ml, PD-1组分别为(231.17±57.69)、(86.16±3.93)和(101.72±20.73) pg/ml, PD-1组均低于感染组(P0.05)。结论 PD-1阻断可削弱小鼠对Pb A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作者为观察注射炭粒后对阻断小鼠的巨噬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本试验。试验用 Swiss 小鼠(雌性,14周龄,25~35克),共分为4个组。第1组腹腔感染伯氏疟原虫10~5个,但不注射炭粒;第2组感染原虫同第1组,但在感染前一天注射炭粒20毫克,在感染后第4及第9天又各注射10毫克;第3组不感染原虫,但在第2组注射炭粒的同日,注射与第2组相同量的炭粒;第4组为对照。3个实验组从感染后第1天起至  相似文献   

4.
许多证据提示活化的巨噬细胞或其产物在抗疟原虫感染方面非常重要。对于肿瘤环死血清(TNS)有许多实验证明在体内外都有抗疟作用,但也有不一致的看法。本文就其体内的作用提供证据。一、材料和方法(一)TNS 的制备:取2.5kg 新西兰雄性兔1只,耳缘静脉接种卡介苗(BCG)150mg,2周后相同途径注射细菌脂多糖(LPS)200μg,1.5h 后心脏  相似文献   

5.
蒿甲醚对小鼠体内伯氏疟原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重18~22g非纯系昆明小鼠腹腔接种1×10~7个感染伯氏疟原虫红细胞。原虫感染率上升至11.7~17.5%时,腹腔单次注射蒿甲醚油剂,分5mg/kg和25mg/kg两剂量组。给药后,和给药后1、2、4、8、16及24h取小鼠尾血,按常规做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小鼠伯氏疟原虫为模型,对脑型疟引起的大脑损伤局部分布和类型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用10~5个感染伯氏疟原虫K_(178)株的红细胞腹腔接种90只近交雌性小鼠。于每天上午和下午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感染的临床过程。病重小鼠以过量乙醚致死,迅速取出鼠脑,再横向切成4片,浸在卡诺氏溶液中固定。将石腊包埋的标本切成5μm,按Goldner方法用甲基绿派若宁、P.A.S.、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大脑出现明显改变的有48只小鼠,光镜检查损伤处,并作局部定位。作者发现除严重脑水肿外,主要的形态变化有微血栓形成、单核细胞沉积、小动脉痉  相似文献   

7.
氯喹的抗疟作用在于它与“血结合剂”争夺高铁血红素Ⅸ;后者是膜损伤剂,能改变膜的渗透性。氯喹进入疟原虫的食物泡,损伤食物泡膜,邻近的食物泡融合并形成自噬泡,致成疟原虫的死亡。亲溶酶体的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将较多的氯喹带入疟原虫的食物泡内而增强其抗疟作用。本文即根据此而设计。  相似文献   

8.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感染伯氏疟原虫鼠的红细胞及游离疟原虫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1/4感染伯氏鼠疟的红细胞表面结构出现“代谢窗”,游离疟原虫形态与国外有关报道相同。青蒿素对正常红细胞及感染伯氏鼠疟原虫的红细胞表面结构均未见形态学损伤,而游离疟原虫在青蒿素作用的后期显示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IL12对伯氏疟原虫(P.b)红内期感染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每只BALB/c小鼠接种5×105个感染P.b的RBC,同时每天分别给予0.03或0.15μgIL12处理,用3HTdR掺入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与CD8+百分比。结果每天给予0.03或0.15μgIL12处理,均可显著增加P.b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数。每天给予0.03μgIL12可显著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而每天给予0.15μgIL12则明显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结论适当低剂量IL12可促进P.b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强机体抗感染免疫,而较大剂量IL12则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甚至可致免疫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2.
在产生免疫力的小鼠体内寄生的伯氏疟原虫(K 173株)转变为一种变异型,它增强对抗体的抵抗力并对成熟红细胞的侵入增加;在正常小鼠体内培育时,这种变异型又可转变为正常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种变异型的疟原虫趋嗜多色性红细胞的特性显著减少,导致潜伏期增殖缓慢,对成熟红细胞的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预感染巴西日圆线虫后 ,小鼠抵御伯氏疟原虫攻击感染的能力 ,并着重探讨T辅助细胞亚型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宿主免疫力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皮下注射巴西日圆线虫感染C5 7BL/ 6小鼠 ,建立线虫预感染模型 ,于 3wk后腹腔注射伯氏疟原虫ANKA株攻击感染小鼠。观察每天原虫血症变化情况 ,并于疟原虫感染后 0、3和 9d取脾 ,提取RNA ,用RT PCR扩增法定性观察细胞因子IFN γ和IL 4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感染疟原虫后 ,原虫血症的峰值出现时间明显延长 ,小鼠对疟原虫感染的耐受程度以及小鼠生存时间显著提高。实验组Th2型细胞合成IL 4的量在疟原虫感染 0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在 3与 9d时两组均异常升高。Th1型细胞合成IFN γ的量在疟原虫感染后 3d时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但在 9d时实验组IFN γ有所下降。 [结论 ]预感染巴西日圆线虫的小鼠具有较高的抗感染能力。但在攻击感染疟原虫后Th2型细胞被提前激活而抑制了Th1型细胞的正常功能 ,最终仍导致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在感染前或感染期间甚至在预期短期内死亡前施行脾脏切除术,可阻止一部分伯氏疟原虫感疗的小鼠(C57B1/Rij,-67,-/10,BALB/c,BIOLP)早期死亡。而对感染另一些株的小鼠(Swiss,C3H/StZ)几乎无作用或完全无作用。另外在感染前切除脾脏尚可制止肝脏的病变、胸腺退变甚至阻止其他免疫反应性的完全丧失。但在受试的所有各株的小鼠中,使小鼠早期死亡的作用是不受感染期间施行脾脏切除后限制肝脏病变所影响。根据在胸腺细胞缺乏的小鼠中  相似文献   

15.
约氏疟原虫对小鼠具有高度的感染力,每鼠接种5个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时,66.6%的小鼠出现原虫血症。伯氏疟原虫的接种剂量如低于1×10~6个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只能使部分小鼠出现原虫血症。两种鼠症原虫用相同剂量接种小鼠后,原虫血症的出现时间前者早于后者。接种约氏疟原虫的阳性小鼠能自然转阴,不引起小鼠死亡;但接种伯氏疟原虫后的阳性小鼠则不能自然转阴。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抗疟药中,苦木科族植物被普遍使用,其抗疟特性来自苦木素。业已发现多种苦木素类化合物如鸦胆子素A、鸦胆子素B、鸦胆子素D和brusatol具有体外抗恶性疟特性。但至今为止,只合成了少数苦木素,且它们在疟原虫和宿主之间的细胞毒选择性很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氯喹在正常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药物敏感 (N)株和氯喹抗药性 (RC)株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差异。 [方法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正常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N株和RC株小鼠血浆中的氯喹浓度 ,采用 3P87药物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获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 [结果 ]感染RC鼠的t1/2 β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感染N株鼠与正常鼠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氯喹在感染了伯氏疟原虫RC株鼠体内的消除速度显著快于正常鼠及感染N株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疟原虫疫苗研究进展较快。Mitchell等报导了诺氏疟原虫裂殖子加弗氏佐剂疫苗,具有保护恒河猴抵抗致死感染的免疫作用。恶性疟原虫裂殖子疫苗则能使免疫夜猴产生种特异性的获得性免疫力。而有关伯氏疟原虫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尚少。本文旨在用伯氏疟原虫的不同抗原加不完全或完全佐剂免疫小白鼠,比较观察其受攻击感染后的存活情况,以了解伯氏疟的免疫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NIH小白鼠为实验动物,新鲜裂殖子抗原(M_2)的制备按李氏静止通气悬浮培养法培养、收集和纯化。冰冻裂殖子抗原(FM_2)按上述裂殖子抗原方法收集纯化后,冰冻备用,  相似文献   

19.
ICR小鼠腹腔接种伯氏疟原虫ANKA株后2d全部出现原虫血症。感染后2—7d进行检测:每100个淋巴细胞含疟原虫数从2.3±1.3×103升至93.7±1.8×103个。红细胞数在d2从8.2±0.9×1012/L升至11.1±1.0×1012/L,随后持续下降,至d7为1.9±0.4×1012/L,白细胞计数波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除感染后2d上升外,随后持续下降至极低水平;感染鼠血清中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活性下降,抑制因子活性有所增强。结果提示感染疟原虫后,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这可能不仅与红细胞膜受损有关,而且与血清中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活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日龄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传播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能力的变化以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日龄和25日龄雌性斯氏按蚊,用原虫血疟为4%~8%的伯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饲喂蚊虫,感染后8 d解剖蚊虫肠道,镜检计数蚊虫肠道中疟原虫卵囊数,比较4日龄和25日龄蚊虫对疟原虫易感性的变化。选取感染前4日龄和25日龄雌性斯氏按蚊,采用LB平板培养法检测其体内可培养共生菌的量,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其体内的共生菌总量。选取感染前4日龄和25日龄雌性斯氏按蚊,采用qPCR检测其体内天蚕抗菌肽1(cecropin,CEC1)、CEC3、防御素(defensin,DEF;gambicin,GAM)、攻击素(attacin,ATT)以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双氧化酶(dual oxidase,DUOX)和含硫酯蛋白1(thioester protein 1,TEP1)等主要免疫效应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伯氏疟原虫后8 d,4日龄斯氏按蚊中肠道疟原虫卵囊中位数是139,25日龄按蚊卵囊数中位数是3,4日龄按蚊伯氏疟原虫的感染密度是25日龄的46倍(P0.01)。qPCR结果显示,25日龄蚊虫体内共生菌总量为4日龄蚊虫的1.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平板培养法结果显示,25日龄肠道可培养共生菌平均为28 889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是4日龄(3 200 cfu)的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日龄斯氏按蚊体内NOS基因表达量是4日龄的2.4倍(P0.01),抗菌肽ATT、DEF、CEC3、CEC1的表达量分别为4日龄的27%、48%、1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日龄与25日龄斯氏按蚊体内GAM、DUOX、TEP1的表达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随斯氏按蚊日龄增加,斯氏按蚊抗菌肽水平发生显著下调,体内共生菌增多,NOS表达量上调,按蚊抵抗疟原虫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