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10~2009-11入住我科并行颅骨缺损修补术80例,其中使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49例,传统普通钛网修补31例,调查每例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及统计不同手术材料相应手术时间。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手术时间为50.2 min~72 h,平均为60.4 min,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8%;传统手工钛网塑形修补术耗时1.5~100 min,平均83.5 min,术后外观满意度为84%。两种材料在手术耗时及病人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耗时短且具有术后病人外观满意度高的特点。结论: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能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外形,提高病人对术后外观的满意程度,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手术时间,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个体化塑形钛网用于颅骨修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进行个体化塑形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5月-2006年3月收治颅骨缺损患者32例,将患者颅骨缺损前后CT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三维重建,采集颅骨缺损部位的三维几何模型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补片几何形状,制作出凹凸两个模具,利用模具将颅骨修补材料钛网压制成形,用成形好的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结果 术中医师塑形工作量、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减少,术后无一例出现因塑形欠佳造成的并发症,复查头颅CT修复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结论 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应用CAD/CAM技术塑形颅骨修补材料实现了按人配置修补颅骨缺损,使患者颅骨缺损修补后头颅形状恢复生理原貌,患者满意度100%,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三维成像无模多点钛网成形颅骨修补40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三维成像无模多点钛网成形技术行颅骨修补,并与传统钛网手工塑形颅骨修补术的术前塑形工作量、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后患者对塑形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认为三维成像无模多点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间,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颅骨缺损钛网修补3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意义、时机及临床经验。方法:对38例外伤后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钛网固定可靠、无浮动,外观对称美观。无头皮感染及排斥反应,无咀嚼功能受限。结论:三维钛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条件允许下宜尽早进行,术中几点技巧的应用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成型在复杂性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5例颅骨缺损患者,传统钛网手工塑型颅骨修补22例,采用三维钛网成型进行颅骨修补13例。对比两种修补方法的钛钉数量、术中塑型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与传统钛网手工塑型相比,三维钛网成型在复杂性颅骨修补术钛钉使用数量明显减少(P<0.01),平均术中塑型时间减少(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三维钛网成型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术,不仅能够完全达到符合生理解剖意义上的修补,而且塑型效果好,手术操作过程简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医患双方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6.
75例颅骨缺损患者个性化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不同材料个性化颅骨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头颅CT超薄扫描(层厚1.5mm),三维重建,模拟缺损颅骨补片,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根据不同部位和缺损的情况,选用了硅橡胶、骨水泥及钛钢材料制作缺损颅骨及颅骨补片模型,经患者认可后手术植入。结果75例中采用嵌入性修补材料(硅橡胶、骨水泥)40例、覆盖性修补材料(钛网)35例,补片与颅骨均完整适配,术中均未经修整,平均手术时间45rnin。83%(63例)患者认为基本或完全恢复了原有颅形。术后并发症有:头痛5例,3个月后均自行消失;术后出现积液12例,其中8例未经处理,于10天后吸收,3例经过1~4次的抽吸后吸收,1例额颞部骨水泥修补者,因感染取出修补材料,1年后改用钛网修补;松动及移位2例,均为颞部缺损采用丝线固定方法,其中1例1年后改用钛网修补,另1例于3个月后自行稳定。嵌入性修补材料与覆盖性修补材料之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颅骨缺损部位,选择修补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颅骨外形,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减少并发症和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颅骨成形术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颅骨成形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37例接受颅骨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嵌入性修补材料(骨水泥)52例,覆盖性修补材料(钛网)85例。89.8%(123例)的患者认为塑形满意。术后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27例、材料外露3例、感染2例和材料松动移位3例。钛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骨水泥(P〈0.05)。结论对于颅盖骨缺损直径≥3cm、颅骨缺损时间2~3个月后可进行手术;颅内外沟通瘤的颅底骨缺损者可在肿瘤切除后进行修补,应注重相应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D、3D重建在颅骨修补术前、后颅内情况,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计算机个性化设计钛网在临床的应用。方法35例颅骨缺损患者行螺旋C T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行2D、3D重建,进行钛网修复体的个性化设计并应用于临床,分析颅骨修补术前、后颅内的变化,术后并发症的表现。结果35例患者修复体嵌合满意,钛网固定牢固,行修补术前脑膜弧线正常30例,脑膜凹陷5例,术后代骨板均无移位,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3例,头皮感染2例。结论2D、3D重建在颅骨修补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头皮灌注评估颅骨修补术前、术后覆盖皮瓣的组织灌注变化.方法 20例大面积颅骨缺损(缺损面积>25 cm2)患者在早期(<3月)行颅骨修补术的术前1周、术后2周进行全脑灌注模式扫描.灌注图像采用Functional软件分析比较,测量患者手术侧及对侧覆盖皮瓣的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达峰时间(TTP),计算术侧/对侧相对比值(rBF、rBV及rTTP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CT皮瓣灌注参数值及相对值的差异;并选取5例颅骨修补术后覆盖皮瓣坏死、钛网外露者进行全脑灌注模式扫描,对比患者健侧/坏死侧CT皮瓣灌注图差异.结果 20例早期颅骨修补者,术后皮瓣存活,未见明显坏死.术后术侧皮瓣BF、BV及TTP,rBF、rBV、rTTP与术前BF、BV及TTP,rBF、rBV、rTTP无明显改变(P值均>0.05).5例颅骨修补术后头皮坏死、钛网外露患者坏死侧BF和BV明显低于对侧BF和BV;坏死侧TTP较健侧TTP延长.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术对覆盖皮瓣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颅骨修补术后头皮坏死、钛网外露患者灌注图显示坏死侧较健侧血供明显减少.多层螺旋CT头皮灌注能获得术前及术后相应覆盖皮瓣的血供参数值,有助于颅骨修补术患者手术方案的制订及术后皮瓣存活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Ⅱ期颅骨成形实施时间对脑外伤颅骨缺损患者的影响,分析实施早期颅骨成形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0年6月因脑外伤后遗留颅骨缺损采用钛网行颅骨成形术5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在颅骨缺损后1~2月行颅骨成形31例,在颅骨缺损后3~6月行颅骨成形28例。对出院时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及出院6个月后患者钛网修补的疗效和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早期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83.87%,常规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60.71%,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钛网修补的疗效均为优;早期组患者在ADLⅠ~Ⅱ级方面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后颅骨缺损的早期颅骨成形有助于患者症状的缓解、神经功能的康复、日常生活运动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无颅内感染及高颅压的情况下,应尽早对颅骨缺损患者实施颅骨成形术。  相似文献   

11.
各种创伤导致的额-眶部颅骨缺损可同时合并颅前凹底骨折引起脑脊液鼻漏.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15例术后额-眶部颅骨缺损合并脑脊液漏的患者,运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同时行脑脊液漏修补术,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颅骨材料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与修补材料、修补时机、手术方法等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997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颅骨成形术的3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5例,女性76例;年龄2~71岁,平均37岁。修补材料包括钛网(281例)、自体骨(42例)、硅胶(28例)。统计分析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与所用修补材料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29/351),其中感染15例,头皮下积液4例,颅内血肿2例,修补材料松动5例,癫3例。相关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包括术中放置头皮下引流管(P=0.02)、修补材料(P=0.002)。是否放置引流管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回归系数为-1.273,表明与是否放置引流管这个因素负相关。硅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高于钛网组(6%)及自体骨组(9%)。患者的年龄、性别、修补时机、缺损原因、修补侧别等对于并发症无显著意义。结论选用合适的修补材料可能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放置头皮下引流管可降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后行颅骨修补术148例,其中采用三维钛网7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修补材料硅橡胶片72例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9例,其中皮下积液25例、切口感染13例、癫1例,占51.3%;未发生外形缺陷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并发症52例,其中皮下积液31例、切口感染11例、因植片下落或排异反应导致外形缺陷7例、癫3例,占7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三维钛网行颅骨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采用硅橡胶片。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比较和分析笔者医院103例常规钛网修补术患者和99例行改进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3年。利用电脑塑型结合临床经验对钛网进行预处理,术中根据皮瓣张力情况利用组织扩张技术,改进切口缝合方法,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行分流与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13例颅骨缺损患者(10例外伤性,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1例大面积脑梗死术后)合并慢性脑积水,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缺损修补。结果术后无颅内感染,术后近期观察9例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远期随访,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分期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6.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的常见问题,为恢复颅腔完整性及保护脑组织免受损伤,一般在术后3~6个月进行修补.但额颞区颅骨因生理曲度变化大及存在颞肌,修补不当将影响外观及咀嚼功能.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三维塑形钛网在颞肌外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对神经功能恢复及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将颅骨缺损116例随机分为早期修补组(观察组)60例和传统修补组(对照组)56例。观察组于早期(3~6个月)行颅骨修补,对照组按传统时间(6个月后)修补。术后行颅内压、血流速度检测及神经功能评定,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早期颅骨修补组于伤后1年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病人早期行颅骨修补,不仅可减少因颅骨缺损引发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而且修补越早,神经功能恢复越显著,病人生活质骨提高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早期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作参考或借鉴。方法选取治疗的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在经第一次手术后的2-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待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CS优、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O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现脑外伤的患者,早期行颅内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恢复时间,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骨缺损不同修补时间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72例,按照行颅骨修补的不同时间分为超早期(4~6周)、早期(7~8周)、常规期(≥3个月)3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超早期组皮瓣下积血、积液的发生率(25%、31.25%),均高于早期组(3.84%、3.84%)及常规组(3.3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早期组神经功能改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超早期、早期组术后精神症状改善较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早期与早期组之间术后精神症状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选择早期颅骨修补可以显著降低超早期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时间颅骨修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颅骨缺损为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常见的后遗症,多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大量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需行开颅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为促进患者康复,一般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数周或数月内行颅骨修补。然而,如修补术后继发感染、或者采用钛网修补出现钛网外露等情况,即宣告该类手术失败,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及额外的家庭经济负担。本文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预防术后感染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