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急性期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方法(ELISA)对3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HFRS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重型组明显高于中轻型组;患者的IL-2则低于对照组,重型组较中轻型组明显降低。结论 患者血中上升的TNF-α,IL-6及IL-8和下降的IL-2水平均与该病的病理损伤有关,且与病情轻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2例急性哮喘患者(急性组)和56例慢性哮喘患者(慢性组)外周血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2、γ-IFN)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水平,并选择60例正常健康人群(对照组)作对照比较。结果与慢性组及对照组比较,急性组IL-2和1-IFN水平均明显下降;而IL-4、IL-5、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慢性组γ-IF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Th1/Th2类细胞因子失平衡状态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在哮喘’防治中应重视对失衡的细胞因子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IL—6N和IgG水平及相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TNF-α、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1β)、E-选择素(E-sel)和L-选择素(L-sel)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1例HFRS患者(轻症组22例,重症组19例)纳入研究,按病期采血,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IL-1β,ELISA法检测TGF-β1、E-sel和L-sel,自动生化仪检测肝、肾功能和PLT计数。结果从发热期至多尿期,血清IL-1β、TNF-α、E-sel和L-sel水平均升高,其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0.56±0.10)μg/LH5(0.19±).06)μg/L、(2.41±1.61)μg/L比(0.824-0.16)μg/L、(198.4±29.2)μg/L比(56.4±25.8)μg/L、(1372.5±137.3)μg/L比(1089.9±137.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动态观察,上述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变化曲线与ALT、BUN的变化趋势一致。血清TGF-1β、TGF-β1/IL-1β和TGF-β1/TNF-α比值在病程前三期均显著降低,与PLT的变化趋势相似。结论HFRS急性期血清IL-1β、E-sel、L-sel升高和TGF-β1水平下降是造成失控性全身炎性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在HFR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合理的对症治疗和适量使用免疫调节剂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是否存在Th1/Th2反应失衡 ,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对 10 0名健康对照和 12 4例未经治疗的菌阳肺结核患者检测血清IgE、IL 4和IFN γ ,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后痰菌阴转情况及初复治的关系。结果 肺结核组血清IgE(1.0 4 8± 0 .4 96 )、IL 4 (0 .4 39± 0 .16 0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 0 .86 7± 0 .2 89和 0 .4 2 1±0 0 2 4 ) ,而血清IFN γ(0 .2 13± 0 .0 17)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0 .2 2 4± 0 .0 0 5 )。病灶范围大或有空洞形成的患者血清IL 4显著高于病灶范围小的患者 ,复治患者IL 4和IFN γ显著低于初治患者。抗结核治疗 2个月后痰菌未转阴组与痰菌阴转组相比 ,前者治疗前血清IL 4较高而IFN γ较低。结论 未经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存在Th1反应减弱 ,Th2反应增强 ,其中病灶范围大或有空洞形成的患者更为显著。而且Th1反应较弱者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瘦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体重对照组(A组)、正常体重哮喘组(B组)、正常体重瘦素干预组(C组)、肥胖对照组(D组)和肥胖哮喘组(E组),建立大鼠肥胖和哮喘模型.测定气道反应性,计数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ELISA法测定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及瘦素浓度,Western blot及逆转录PCR法测定肺组织瘦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C、E组大鼠以10、100、300 ug/kg浓度乙酰胆碱尾静脉注射后气道阻力[分别为(0.89±0.11)、(1.02±0.10)、(1.13±0.11)cm H2O·ml-1·s-1(1 cm H2O=0.098 kPa)和(0.95±0.10)、(1.12±0.10)、(1.14±0.10)cm H2O·ml-1·s-1],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0.64±0.13)、(0.74±0.07)、(0.77±0.09)cm H2O·ml-1·s-1],均P<0.05.C、E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分别为(91±9)×104/ml和(108±21)×104/ml],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12.4±4.0)×104/ml和(14.2±5.9)×104/ml]均高于B组[分别为(79±7)×104/ml和(2.4±1.1)×104/ml],均P<0.05.C、E组血清及BALF中IFN-γ浓度[分别为(42.3±3.5)、(45.1±4.8)、(19.2±1.8)和(20.3±1.5)ng/L]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16.5±1.4)和(9.3±1.0)ng/L],均P<0.05.C、E组肺组织瘦素蛋白及mRNA表达[分别为(0.40±0.07)、(0.44±0.05)ng/L和(0.34±0.06)、(0.38±0.04)ng/L]均明显高于B组[(0.31±0.03)ng/L和(0.21±0.04)ng/L],均P<0.05.结论 瘦素可促进哮喘气道炎症,并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和Th1型炎症反应增强为特点.  相似文献   

8.
汪明明  李营 《山东医药》1999,39(24):6-7
对256例发热期入院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采用Schiφtz眼压仪进行眼压动态观察,并分析眼压与其他主要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结果发现256例患者中有71例(27.7%)有高眼压、高眼压的出现与外渗的症状体征呈明显正相关。研究表明,动态观察HFRS患者眼压的变化地病情估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病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是HFRS的高发地区之一,其长期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研究表明过度活化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是导致HFRS致病的机制之一。本文拟对HFRS患者中各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NK活性,β2—m,IL—2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6,14(4):200-20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10种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3例,轻型9例,中型16例,重型15例,危重型13例。按病期采集血清标本,血透治疗时透析前后采集,20例正常人血清作对照;ELISA法检测上述标本中的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5、IFN-α和TNF-α);按病期、病型和血透干预3个层次进行分析。结果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5在发热期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P<0.01),IFN-α水平在各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多数细胞因子在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1);血透后大部分细胞因子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10种细胞因子均参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炎症过程;促炎与抗炎介质分泌失衡,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和IL-15分泌过量、导致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分泌量与炎症损害呈正相关;IFN-α分泌不足,可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受限,不利于炎症的控制;血透能显著减少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减轻炎症损害。  相似文献   

12.
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5例患者分为轻症组19例,重症组16例,按病期采血,分别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内黏附分子(ICAM)-1、E-选择素、L-选择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FN-γ、TNF-α、IL-1β、IL-2、IL-4、IL-10等细胞因子,并同期检测PLT和肾功能。结果从发热期至多尿期,血清TNF-α、IL-1β、IFN-γ、IL-2、E-选择素、L-选择素和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IL-4、TGF-β1则显著降低,血清IL-10增幅比IFN-γ低,以致IFN-γ/IL-10比值显著增高;TNF-α、IFN-β与BUN呈一致性变化趋势,而与PLT变化趋势相反。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过程中存在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的失衡,这种失控性炎症反应是引起毛细血管渗漏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主要机制。合理补液、适量使用免疫调节剂,尽快恢复促炎与抗炎的平衡,可望改善本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sIL-2R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各病期sIL 2R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动态变化和二者间关系以及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以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3 0例HFRS患者血清sIL 2R水平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 9例HFRS患者的 95份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HFRS患者在发热期sIL 2R水平即已明显升高 ,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 ,多尿期开始逐渐下降 ,至恢复期仍处于较高水平 (P <0 .0 1)。HFRS患者各病期T细胞 (CD3 + )百分比无变化。但在发热期CD3 + ,CD4+ 细胞百分比已明显减少 ,CD3 + ,CD8+ 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 ,导致CD4+ /CD8+ 比值下降、倒置 ;低血压少尿期达极值(P <0 .0 1) ,多尿期开始逐渐恢复 ,但至恢复期仍未恢复正常水平 (P <0 .0 5 )。HFRS患者在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自然杀伤 (NK)细胞 (CD16+ ,CD5 6+ )百分比下降 ,而B细胞 (CD19+ )百分比升高 ,多尿期开始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sIL 2R水平与CD3 + ,CD4+ 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 (P <0 .0 1) ,与CD3 + ,CD8+ 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CD4+ /CD8+ 比值呈负相关 (P <0 .0 1)。sIL 2R水平与尿素氮、肌酐成正相关 (均P <0 .0 1) ,CD4+ /CD8+ 比值与尿素氮、肌酐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病程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病情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一步揭示本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入选22例确诊HFRS患者,其中轻型9例,中型13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病1、4、12周时淋巴细胞亚群.56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将疾病不同阶段与对照组及轻、中型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观察的12周中,患者B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K细胞计数起病1周时有显著下降(P<0.01),在4周时迅速恢复.本研究中HFR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发病1、4周时记忆表型的CD+4CD45RA-T淋巴细胞比例增高(P<0.01),分别达到(64.1±17.5)%、(59.9±10.1)%,在12周时恢复正常.CD+4CD+28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无显著变化.CD+8T淋巴细胞计数在发病1、4周时有明显增高,12周恢复正常.CD+8CD-28T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增高(P<0.05),且在轻型患者中这种变化更迅速、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38或HLA-DR+的CD+8T淋巴细胞激活亚群在发病1、4周时也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 细胞免疫与HFRS有密切的关系,早期细胞毒效应T细胞及时有效的应答能清除病毒,减轻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大高峰期与其他时间段的病例特征,指导该病的预防治疗工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西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地区病例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临床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rank检验.结果 共调查病例429例,其中男280例,占65.3%,男女比例为1.9∶1.16~60岁的青壮年为发病主要人群,占74.8%.流行大高峰期和其他时间段年龄为16~60岁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76.1%(245/322)、71.0%(76/107),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93∶1、1.74∶1,发热距入院时间分别为3d和4d,住院时间均为10 d,入院时病情急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9.8%(189/316)、67.6%(71/105),出院时治愈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6.4%(181/321)、43.4%(46/106),两个时间段患者的基本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17,P=0.572;x2 =0.185,P=0.667;Z=-1.430,P=0.153;Z=-1.254,P=0.213;x2 =3.145,P=0.208;x2=8.215,P=0.084).IgM抗体阳性率为85.4%(315/369),其中大高峰期IgM抗体阳性率为88.4%(251/284),其他时间段为75.3%(64/85),大高峰期IgM抗体阳性率较其他时间段高(x2 =8.968,P<0.01).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出院情况之间存在相关性(x2 =18.558,P<0.01),症状越轻,结局转归越好.结论 西安市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在大高峰期与其他时间段内表现的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内皮素(ET)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60例HFRS患者各个病期血浆CGPR和ET的含量。结果病程各期见血浆ET升高,CGPR降低,以致ET/CGRP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尤以病程前三期为著,在少尿期血浆ET与血尿素氮(BUN)呈正相关(P<0.05),多巴胺静脉滴注后血浆ET仅轻微上升,而CGRP上升十余倍。结论血浆ET/CGRP比值升高是引起HFRS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剂量多巴胺能刺激CGRP释放,有利于肾脏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分别检测HFRS患者54例、狼疮性肾炎52例、儿童肾病综合征69例和50例体格检查者(对照组)血清ACA-IgM和ACA-IgG。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未检测出ACA-IgM和ACA-IgG;HFRS组ACA-IgM阳性率为85.2%,ACA-IgG为24.1%;狼疮性肾炎组分别为25.0%和21.2%;儿童肾病综合征组分别为13.0%和8.7%。HFRS组ACA-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狼疮性肾炎组和儿童肾病综合征组(P〈0.01),其ACA-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肾病综合征组(P〈0.05)。结论 ACA可能参与HFRS的免疫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10年病情变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病学规律、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感染科1995年和2005年HFR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年份的病例在性别,发病年龄、职业分布、发病区域、发病季节、临床分型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1995年和2005年.HFRS流行方式仍然是散发,高发人群以男性青壮年为主。1995年HFRS发病高峰为冬季,11、12月份发病例数为全年病例的65.33%(49/75);2005年HFRS发病时间发生了变化,冬季发病仅占31.48%(34/108),春夏季病例增加,3—6月份发病病例数为全年病例的43.52%(47/108),比较两年各月发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0.88,P〈0.01);2005年发病人群中农民所占的比例下降,由1995年的81.33%下降勾2005年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13,P〈0.01);同1995年相比,2005年病例重型和危重型减少.轻型和不典型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8.24,P〈0.01);结论黑龙江省部分地区HFRS病例出现了春夏季发病增多.农民发病比例下降,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增多,提示黑龙江省部分HFRS病例为家鼠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哈尔滨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感染的汉坦病毒的血清型。方法对哈尔滨地区8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发病5 d内患者感染的汉坦病毒血清型进行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74.7%为农民.14.9%为林业工人.6.9%为学生、干部职员,3.4%为居民;农村56例,林区13例,郊区9例,城市9例。临床表现发热87例(100%),头痛44例(50.6%),腰痛35例(40.2%),眼眶痛17例(19.5%),恶心呕吐79例(90.8%),皮下出血点、淤斑29例(33.3%),少尿52例(59.8%),黑便35例(40.2%),腹痛26例(29.9%),腹胀61例(70.1%),抽搐2例(2.3%),呼吸困难4例(4.6%),三红征40例(46.0%),肾区叩痛52例(59.7%),球结膜水肿47例(54.0%)。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70例(80.5%);心肌酶学升高80例(92.0%);血糖异常53例(60.7%)。患者感染的汉坦病毒血清型,汉滩病毒占34.8%,汉城病毒占65.2%。结论哈尔滨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改变可能与汉坦病毒血清型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