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总结了石寿棠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从辨析温病伤寒、否认伏邪发病、温病的传变、温病的诊断和辨证、温病的治法等方面展开论述。石氏认为,伤寒与温病无论在病因和感受途径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并否认伏邪发病;在温病的传变认识上,亦本着吴有性之"九传"之说,并为之详作解释,认为虽有九传,但要认定三焦表里,传表者轻,传里者重;石氏推崇三焦辨证方法,重视鉴别诊断,在治法上强调使邪外解、切勿伤阴,老少应异治,明辨妇儿,其温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值得深入挖掘传承。  相似文献   

2.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发生发展及其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以四时发病不同 ,临床疗疾 ,既不应独遵卫气营血辨证进行顺应治疗 ,又不囿于三焦分论予以施治 ,而应结合当今时行温病之发病特点及传变规律 ,“先其时而施”进行截断治疗 ,并灵活运用 ,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将学温病、疗时病的经验 ,归纳总结如下。1 追溯渊源广阅诸家温病学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中就有“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和民疠温病”的记载 ,《难经》亦云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这些论述虽然较为简单 ,但为后…  相似文献   

3.
浅谈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属于中医学"外感热病"、"疫病"的范畴,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时行感冒"。时行感冒的出现也正是古代医家在研究外感热病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深化衍变而来的,是外感热病的分类从笼统到逐步清晰的结果。当代临床在治疗流感的过程中,运用伤寒辨证理论、温病辨证理论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分析,进而通过不同辨证体系论治,根据时令、地域、病情的轻重、性质等特点,灵活选方用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随着中医防疫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疾病领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议感冒辨证与变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伤寒、温病与感冒症的病因病机对比分析,就临证辨治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加以总结归纳,以便初涉临床者掌握感冒及有关常用方剂的适应证、辨证变治中的临床辩证思维方法,以缩短临床对感冒的治疗周期,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发生发展及其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以四时发病不同,临床疗疾,既不应独遵卫气营血辨证进行顺应治疗,又不囿于三焦分论予以施治,而应结合当今时行温病之发病特点及传变规律,“先其时而施”进行截断治疗,并灵活运用,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将学温病、疗时病的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前言 外感病离不开伤寒与温病的辨证论治,伤寒以六经为辨证论治纲领,温病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辨证论治纲领,前者为寒,后者为热。温病又可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属温热者,以卫气营血为纲辨证,属湿热者,以三焦为辨证纲领。病因不同,传变也不同,反应证候各异。一寒一热,寒邪伤阳;温病热邪化燥伤阴,临床应用有异有同。伤寒亦可伤阴,温病  相似文献   

7.
对刘举俊老师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总结.其认为:伤寒、温病不可分;关于温病“顺传阳明,逆传心包”的理解,当宗《内经》之说;整体观念是六经辨证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是六经辨证的立论依据.并对阴阳辨证与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的联系及关于“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的理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温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于不同季节的温病,初起即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从而反映出不同病证的类型。前人为了区别其病因、病机、明确治法的异同,因而便依据时令结合主气提出了四时温病的分类和相应的命名。四时温病尽管各有特点,但从病邪的性质来分,一般不外“温热”与“湿热”两大类型,其病机传变也不出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范围。为了方便临床辨证施治,在下讲开始将温热病  相似文献   

9.
外感热病“五定”辨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产生及其特点,回顾了近年来对统一外感热病辨证的各种设想,认识到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分别为伤寒和温病而设,不能互相取代和概括。为此,提出“五定”辨证(即定病邪、病位、病性、病势、传变),作为统一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约撰于公元 110 0年 )一书中包括了伤寒和温病两方面的内容。前 3卷论述伤寒 ,卷 1为六经分证 ,卷 2以法类证 ,卷 3以病名证。主要列举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条文加以论述 ,也收入部分非仲景方。书中在论述仲景伤寒病证之后 ,还提出个人的学术思想 :认为温病与伤寒的病因病机有较大差异 ,温病的病因病机有寒毒变病说、伏热温毒说、脏腑温毒传变说、异气说的不同 ,并指出温病有脏腑传变 ,且说明了传变的途径及时间。书中特立一章论述天行温病 ,认为其病因为感受异气 ,病机为“冬月温暖之时 ,人感乖候之气 …  相似文献   

11.
外感高热诊疗心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感高热的辨证论治有规律可循,治疗的关键则是方证的准确识别。六经辨证为诸病而设,非为伤寒一病而设,高热的辨证治疗可遵循六经辨证规律。温病源自伤寒,而又羽翼伤寒,大量有效的温病方方证在高热诊疗中有重要价值。误治变证是疾病的特殊形式,高热过程中常见有误治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重要治则。总结疾病的体质层次规律和疾病层次规律,临证时不拘泥于疾病的现代病名诊断与中医证候诊断,根据疾病的四诊信息,遵循"有是证用是方"、"见证施治"原则,中医在高热的临床诊疗中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四、以“温热”、“湿温”为例来讨论温病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前已述明“温热”及“湿温”是本书的两大纲,故作者以“温热”、“湿温”为例来讨论温病证治的基本内容。我们知道温病以三焦立论,在临床经过中是按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传变(但不一定都传变),在传变过程巾可以发生“转化”,这些均于前面已加讨论而再重申者,乃引以为例,说明作者是根据此原则来探讨温病证治的。“温热”和“湿温”,各可分为病在上焦,病在中焦和病在下焦;上、中、下焦各有一定的临床表现——主证,从现代医学观点来分析温病各个阶段的主证,基本上  相似文献   

13.
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这是历代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直至清代形成的理论体系。首先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确立了“卫气营血”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以后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一书里又补充了“三焦”辨证,从而构成了温病辨证施冶的完整体系,为指导临床分析温病的发病过程、病理变化、证候类型、发展规律等提拱了理论基础。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其含义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维持功能活动的营养物质。叶氏刚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其义,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从而区分证候类  相似文献   

14.
温病学问答     
问: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温病学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都是经过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辨证方法。它为温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了客观依据,是指导温病临床的基本法则。其重要作用是: ①概括温病的病机及传变规律。人体感受温热病邪后,致使卫气营血的功能失调及有关脏腑的实质受损害。临床反映出由卫至气而营及血,或从上焦传中焦到下焦,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从外向内、由上及下的传变规律。把握这一病  相似文献   

15.
薛伯寿教授认为《伤寒论》一书的临床运用,因发知受理最正,审证求因大法彰,为首部外感热病专书。理解六经辨证实为八卦学说之活用、八纲辨证的典范、脏腑辨证的先导;六经病受病传变学说符合临床;理法方药一致,开创中医基本治疗八法,从而可知仲景论辨证求本,阴阳六经统之;论治病之法,八法赅之,然法中有法,当圆机活法应用。提出伤寒三阴三阳为融天道、人道、地道之复杂立体恒动思维。懂得《伤寒论》实为伤邪论,伤于六淫、疫疠之邪,内涵温病、温疫之病,为其临床治疗外感热病融汇贯通伤寒、温病、温疫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毒”的本质与临床辨证指标 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传染病,以及对清热解毒药现代药理研究完善了温病证治理论,同时也出现了某些不正确的看法,其一就是对温病病因学的曲解,把引起温病的原因全归为毒邪,并简单与细菌、病毒划等号,造成了临床上乱用清热解毒药的现象。因而正确认识温病“毒”的本质以及同温、热、火邪的关系,掌握辨证指标,对临床将会起到指导作用。 毒与温热火邪虽同属一性,然其病理特点并不相同,不应笼统混为一谈。温热火邪属六淫之一,其发病多在卫分、气分,一般较少传变。其病理特点表现为阳热亢盛、机能亢奋,津液灼伤,因而出现发热、面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若邪  相似文献   

17.
SIRS是目前基础医学和临床急救/危重病医学研究的重点。临床治疗中尽管全力采取积极复苏、器官支持、抗感染、介质拮抗等手段,SIRS/MODS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文章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传变过程、血清学指标及脏腑传变规律与中医学"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相关性出发,为SIRS建立一个合理的中医学辨证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丁济万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丁济万临床上根据湿温病的不同阶段,采用六经和卫气营血合而辨证的方法,并附少量医案说明丁氏辨证细腻、用药轻灵的特色。[结果]湿温之证,在温病中比较特殊,温是阳邪,湿是阴邪,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所以要根据湿温的变化或从伤寒辨证,或从温病辨证:邪在卫、气,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血治法。其次,湿温主要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三焦的症状无不与脾胃病变有关,所以要兼顾中焦,配以化湿健脾之法。[结论]湿温病是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丁氏一派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卫气营血辨证,大大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中说“今夫热痫,皆伤寒之类也。”古人把所有外感热病都称之为伤寒,认为所有热病都是因伤寒引起的,治疗多投以辛温之法:但后世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一部分外感热病与典型的伤寒病证有很大不同,由此提出了应明辨伤寒与温病。到清代,对温病的认识趋于成熟,并提出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来治疗温病的理论体系。温病学的主要奠基人叶天上更是针对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提出了主要治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本将就“在卫汗之可也”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一般认为属“温热病”的范畴,笔者根据临床症状认为本病既同于温病,又异于温病,是温病中的“特异性温热病”,本病以深秋、冬、春季节发病率为最高。其性质、传变方式、症状等均不同于历代温病学家所说的风温、春温、秋燥、冬温等温热病的症状。而温热病以其季节发病,但毒邪不甚壅盛,其传变方式多从卫分开始,渐次传人气、营、血,同时早期卫分证候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