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龄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群中,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两种冠脉旁路术式的近期疗效,探讨高龄冠心病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将170例≥70岁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分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PCAB,n=83)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CPB-CABG,n=59),回顾性分析其早期疗效。结果OPCAB组的疗效在以下方面优于CPB-CABG组(P<0.05):正性药物的使用(18.1%vs 61%),IABP的使用(8.4%vs 30.5%),围手术期心梗(3.6%vs 11.8%),急性肾衰(1.2%vs5.1%)、呼吸衰竭(9.6%vs 18.6%)、肺部感染(8.4%vs 25.4%)、脑梗死(0 vs 8.5%)、缺氧性脑病(1.2%vs6.7%)、呼吸机使用时间(12.3±5.6)vs(27.7±8.3)h,住ICU时间(2.3±1.2)vs(6.5±2.3)d,住院时间(16.4±7.1)vs(28.2±7.8)d,病死率(4.8%vs 10.2%)。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中能明显降低因为高龄而增加的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应作为高龄冠心病的外科治疗首选方法;正确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手术配合、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非体外循环条件下实施搭桥术和传统的在体外循环条件实施的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创伤小、手术简化、费用低的需要,而且远期效果远远优于PTCA,虽然体外循环技术已日益完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7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临床经过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3例70岁及以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一般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疾病、治疗情况、术中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1%),随访5年死亡4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低心排综合征、脑梗死等并发症49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均恢复良好,未出现脑血管意外,呼吸功能衰竭及肾衰竭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少,死亡率低,预后好,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CABG的105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技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非体外循环组(47例)和体外循环组(58例)。比较2组术前基本资料、术中及术后参数、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局指标。结果 非体外循环组患者年龄大于体外循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体外循环组,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评分和90 d内心肌梗死比例高于体外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体外循环组患者移植物数量、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比例、机械通气时间、输注浓缩红细胞比例少于/低于/短于体外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外循环组与非体外循环组术后30 d内心房颤动、出血、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 d内心肌梗死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9%(4/58)比4.3%(2/47)、3.4%(2/58)比2.1%(1/47)](均P&g...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ONCAB)、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冠心病短期预后。方法 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125例实施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ONCAB患者78例,OPCAB患者47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搭桥数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心房纤颤发生率,以及术后3年内动、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差异。结果 OPCAB组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少于ON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端桥血管吻合口数量,房颤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资料表明,OPCAB与ONCAB组患者在乳内动脉桥血管、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围术期效果优于ONCAB,术后近期桥血管通畅率,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率无差别。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左主干病变、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合并症患者更适宜选用OPCAB。 相似文献
7.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指不用体外循环机,在心脏跳动下应用血管桥移植的手段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远端的心肌缺血,从而改善心肌功能,是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1],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我科2002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5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CCABG)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20例行单纯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成OPCABG组(n=60例)和CCABG组(n=6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无差异,OPCAB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外科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P〈0.05)。OPCAB组无手术死亡,CCABG组死亡1例(P〉0.05)。结论 OPCABG可以减少患者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外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但目前尚不能替代CCABG。 相似文献
9.
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多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可行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11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多根旁路移植术,移植旁路数目为2-5根,平均3.3根。结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早,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少,恢复快。1例78岁危重患者于术后第16天并发感染、急性肾衰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4个月,均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多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可行的,且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探索二者对组织器官的损害及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节省住院费用等方面的优越性,方法:17例CAB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非体外循环组(实验组)8例,手术在常温心脏跳动下进行;体外循环组(对照组)9例,术中阻断升主动脉,鼻咽温度为25℃-27℃,动态监测围术期所有患者全血粘度(C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RCI),血小板聚集率(PC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8小时,两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显著意义(P<0.05),且均低于术前(P<0.05或P<0.01),术后1天上述参数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非体外循环CABG由于术中不应用体外循环,避免了因血液稀释和血液成分破坏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对组织器官的损害,且在减少输血及血血并发症和节省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其中8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组),8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苏醒时间、输血量、住院费用、带管时间、搭桥数目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ICU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体外循环组,输血量、住院费用少于体外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带管时间、搭桥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组围术期心肌梗死、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体外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较好,住院费用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2001年11月-2002年3月,连续对16例病人行OPCABG手术,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及中心静脉压(CVP),有心梗病史,左室射血分数(EF)<0.40,留置Swan-Ganz导管进行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全组完成前降支吻合14例(2例病人前降支完全闭塞),右冠状动脉16例,回旋支14例,对角支8例,结果:本组死亡1例,行回旋支及对角支吻合时,MPAP,PAWP及CVP升高,较诱导后差异显,心排指数(CI)及MAP较诱导后下降显,而行前降支冠状动脉吻合时,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诱导后无明显变化。结论:OPCABG行回旋支及对角支吻合时,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而行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吻合时影响较小,术毕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心脏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王立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3-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方法与管理。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例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手术时间(230-55)min,所有患者均保持了较稳定的心率。结论冠状动脉吻合期间,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冠脉血流量,是麻醉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26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 ,避免体外循环对机体的生理干扰和损害。方法 :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 6例。术中应用心包内填塞纱垫 ,网眼纱布包裹心脏牵引等方法暴露病变血管 ,心脏表面局部固定器固定病变血管吻合部位 ,采用左乳内动脉和 /或大隐静脉共搭桥 73根 ,平均 2 9根 /人。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70min ,ICU监护治疗时间 1 5d ,住院时间 3W ,其中 2 2例患者未输血 ,所有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 ,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 :OPCAB安全、有效、经济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CABG组83例和OPCABG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应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手术时间、二次开胸率及围手术期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输血量、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天数、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SF-36的社会功能、精神功能、总体活力、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SF-36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胸腔镜辅助下胸壁小切口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VA-MIDCAB)的应用及效果。方法:8例患均在胸腔镜-电视系统监测下沿左或右乳内动脉外侧切开壁层胸膜,游离乳内动脉。离断乳内动脉远端前使用小剂量肝素(1mg/kg),保持部分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CT)在250秒以上。经第四肋间的小切口直观下切开心包,显露左前降支或右冠状动脉,进行VA-MIDCAB。行左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搭桥6例,其中4例两支冠脉病变术前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右冠脉病变;行右乳内动脉至右冠状动脉搭桥2例。结果:游离乳内动脉的时间平均为60min(40-110min),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均少于5小时。无围术期心梗及手术死亡。患均于术后7-10天出院;随访-9个月所有患均无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在胸腔镜-电视系统监视下游离乳内动脉(IMA)有良好的视野,可以完全游离IMA及离断所有分支,获取足够长度的血管,通过6cm左右的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VA-MIDCAB患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18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经验体会.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12月共完成OPCAB 189例,占同期冠心病手术的78%.平均年龄(63.1±8.7)岁.其中左主干病变17例,单支血管病变11例,双支血管病变47例,三支血管病变131例.2例经左前外侧切口行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余187例均为正中切口,平均远端吻合口(3.1±0.7)支.结果 全组无住院死亡.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6.2h,无围术期心肌梗死.二次开胸止血2例,胸骨愈合不良4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手术方法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共完成109例OPCAB,其中左主干病变13例,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为8例、23例和78例。108例经正中切口,2例经左前外切口行OPCAB人均旁路移植3.12支(1~5支)。应用左乳内动脉107例,余为大隐静脉。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7h。胸腔引流液(270±80)m l,二次开胸1例。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