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O-1/CO)系统、1型-2型辅助性T细胞(Thl/Th2)及其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的影响。方法:20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3例),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l/Th2频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HO-1、CO浓度及血脂等指标。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Thl频率、IFN-γ、IL-2水平显著下降,而HO-1、CO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Th2(IL-4)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既能调节ACS患者Thl/Th2分化失衡,又能促进HO-1/CO系统表达,从而发挥免疫调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具有催化血红素生成胆绿素,释放铁离子,生成一氧化碳的活性。HO-1是目前公认的对各种不同组织的创伤均可起到保护作用的保护剂,而这一保护作用首先是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被发现的。最新研究包括:HO-1在小鼠急性肾损伤中的调节和功能;HO-1在急性肾损伤中与年龄的关系;HO-1和球管反馈以及残余肾对急性肾损伤的作用;HO-1和脓毒症相关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变;血红素氧合酶-1对脓毒症大鼠肾脏功能及内皮素-1表达的影响;血红素氧合酶与心肾综合征导致的急性肾衰竭;HO-1和细胞保护介质、细胞因子的关系;血红素氧合酶-1作为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本综述从以上几个方面归纳总结HO-1与急性肾损伤领域的最新研究及发现。  相似文献   

3.
周齐艳  周娟  蒋恒波 《重庆医学》2015,(36):5119-512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的活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以及 ACS 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诊断为 ACS 患者123例与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20例。将123例ACS 患者分为以下3个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6例,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组36例,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组41例。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人群血清 PON1的活性。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研究 PON1水平与ACS 亚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 ACS 患者的血清 PON1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UAP 组的PON1水平高于 NSTEMI 组与 STEMI 组(P<0.05),NSTEMI 组的 PON1水平高于 STEMI 组(P <0.05),且 PON1的水平与ACS 的临床亚型呈负相关(r=-0.287,P<0.05)。单支病变组的 PON1水平显著高于二支和三支病变组(P <0.05),PON1水平在二支病变组明显高于三支病变组(P<0.05),且 PON1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明显的负相关(r =-0.527,P<0.05)。结论ACS 患者的血清 PON1水平明显降低并与 ACS 的临床亚型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MCP-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另取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血清MCP-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31.15±4.04、24.41±3.10、12.03±3.34ng/L。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检测血清MCP-1水平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血清MCP-1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探讨ACS患者血清FSTL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123例?稳定型心绞痛25例及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STL1水平,采用目测法及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法确定冠状动脉病变,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 ACS各组中血清FSTL1水平明显均高于NC组和SAP组(P < 0.01);②ACS患者血清FSTL1水平与冠脉病变范围呈相关趋势(P < 0.01),血清FSTL1水平(经自然对数转化,LnFSTL1)在单支病变组(2.38 ± 0.28)?双支病变组 (2.43 ± 0.26)?多支病变组(2.57±0.29)依次明显升高,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 = 5.25,P = 0.007)?结论:①ACS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明显升高;②冠脉病变范围越大,血清FSTL1水平升高越明显,测定血清FSTL1水平对于ACS患者病情评估?预后评判可能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安莉  俞森洋 《医学综述》2007,13(3):163-165
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系统在多种应激状态下诱导产生,通过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机制发挥组织器官保护作用,基因治疗、药物诱导HO-1高表达或外源性CO可能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途径。本文就HO-1/CO系统的产生、调控及在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启动子区短串连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64例ACS患者和56例对照者HO-1基因启动子区GT二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分布。结果ACS患者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和对照组中HO-1基因启动子区L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88%和10.7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1基因启动子区短串连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CS患者的易感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O-1水平.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稳定斑块亚组(38例)、不稳定斑块亚组(25例)及无斑块亚组(37例),比较3组血清HO-...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心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入选1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根据患者病史及CAG结果分为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8例;50例对照组为非冠心病CAG阴性组。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程度评分。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组分为Gensini积分≥30分组和<30分组,再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只、双支和3支病变组。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ACS组、SAP组、正常对照组血清APN、HO-1水平。分别比较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和SAP组血清APN及HO-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4±2.29)、(8.01±2.04)vs(15.27±2.51)mg/L;(24.08±7.88)、(32.86±10.97)vs(54.35±14.8)μg/L,P<0.01]。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者血清APN、HO-1水平较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少者亦显著降低。Gensini积分≥30分APN、HO-1水平[(5.75±2.28)mg/L、(22.27±6.5)μg/L]明显低于<30分组[(7.55±2.29)mg/L、(32.38±10.6)μg/L,P<0.01]。APN与HO-1呈正相关(r=0.598,P<0.01),Gensini积分与血清APN、HO-1水平均呈负相关(r=-0.576,P<0.01;r=-0.456,P<0.01)。结论血清APN与HO-1密切相关,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调节。  相似文献   

10.
血红素氧合酶-1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将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非心肌梗死组(梗死前组)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梗死后组).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O-1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HO-1表达的程度及强度.通过Westernblot对HO-1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各组冠心病患者HO-1的表达情况.[结果]HO-1表达于胞浆.冠心病患者HO-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AMI组HO-1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冠心病患者(P<0.01),梗死后组HO-1表达也高于梗死前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O-1表达水平升高,其表达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重度烧伤组和热预处理组大鼠心肌损害及心肌血红素氧合酶-1(HO-1)变化规律.方法 将6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烧伤组和预处理组,每组22只.烧伤组造成30%体表面积Ⅲ度重度烧伤(ⅢTBSA),预处理组大鼠先经肛温42 ℃热预处理30 min,室温24 h后再予烧伤,烧伤后1、3、6、12、24 h处死大鼠,检测心肌酶、心电图、心肌普通病理以及心肌组织内HO-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大鼠心电图正常,烧伤组烧伤后6、12 hⅡ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最明显;预处理组烧伤后12hⅡ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最明显.病理结果显示:烧伤组烧伤后6、12 h心肌细胞结构明显破坏;预处理组烧伤后12 h心肌细胞结构破坏.正常大鼠心肌组织HO-1 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烧伤后HO-1水平明显升高,mRNA 在6、12 h达到高峰,6、12 h的mRNA水平分别是对照组(3.21±0.67)、(2.24±0.5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1蛋白则在12 h左右达高峰,为对照组的(9.6±1.8)倍(P<0.01).预处理组HO-1 mRNA 6、12 h水平分别是对照组(5.68±0.76)、(3.54±0.55)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1蛋白水平12 h为对照组(13.3±2.5)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度烧伤可造成明显心肌损伤,热预处理可减轻心肌损伤,热预处理减轻重度烧伤后心肌损伤可能与HO-1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按照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选择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入选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IF-1α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和UAP组HO-1和HIF-1α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SAP组患者增高不明显.总体水平上,HIF-1α与HO-1呈正相关(r=0.76);在AMI、UAP、SAP组HIF-1α与HO-1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HIF-1α/HO-1通路被激活,HIF-1α可能通过诱导HO-1蛋白表达参与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V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确诊的ACS患者与1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搜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同时随访ACS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超敏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VCAM-1和sICAM-1含量;分析VCAM-1和ICAM-1水平与ACS的关系。结果 ACS患者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CS患者中MACCE发生者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也均显著高于非MACCE者(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sVCAM-1是ACS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单因素:RR=4.63,95%CI:1.87-11.52,P〈0.001;多因素:RR=4.88,95%CI:1.39-12.67,P〈0.001)。结论 血清sVCAM-1水平可能与ACS发病有关,并且可以预测ACS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4.
急诊非ST—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危险分层对于急诊的非ST-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进行危险分层,高危患者即刻行冠脉造影,并选择治疗方法,低危患者经入院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行冠脉造影检查。通过冠脉造影结果对危险分层及治疗干预进行评价。结果:高危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及闭塞程度大于90%血管支数明显高于低危组。高危患者较低危患者有更多需进行血管重建治疗。结论:对非ST-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高危患者立即行冠脉造影有助于发现危险病变,积极进行干预,但远期愈后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赵玲俊  刘丽娜  王丽华 《医学综述》2011,17(24):3718-3720
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1与多种应激相关性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增殖及抗细胞凋亡作用。目前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1在各种疾病中研究颇多,且在一些癌基因及其产物诱导的转化细胞核以及许多肿瘤细胞中表达增高。血红素氧合酶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成为肿瘤筛查、诊断、评价预后及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获得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的cDNA片段表达载体。方法:从正常鼠脾细胞提总RNA进行RT-PCR、分子克隆,并进行自动测序。结果:分离并鉴定了该cDNA重组子,成功的将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亚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结论:建立了一个编码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cDNA重组子(762bp)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7.
血红素氧合酶-1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氯血红素组。3月后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中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斑块内HO-1及巨噬细胞CD6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及氯血红素组与对照组比较,CRPI、L-6、HO-1及CD68升高(P<0.05)。氯血红素组与模型组比较,主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占内膜面积比(RAAPI)显著减少(P<0.01),HO-1升高(P<0.01),CRPI、L-6及CD68降低(P<0.05)。结论:HO-1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及巨噬细胞数量,减少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血红素加氧酶1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琦  马礼坤 《医学综述》2008,14(5):653-655
血红素加氧酶1及其产物胆红素和一氧化碳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内皮细胞凋亡和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作用。这一功能广泛的氧化酶系统在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涉及血压的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秦红波  曹浩强 《医学综述》2008,14(13):1924-1926
脂肪肝肝移植术后原发性肝无功能发生率较高,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移植术后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较重造成的。血红蛋白加氧酶1(HO-1)是血红蛋白代谢为胆绿素、一氧化碳和二价铁离子过程中的限速酶。研究发现,HO-1过表达能降低肝移植中脂肪肝供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本文综述HO-1降低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