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观察血栓性局部脑缺血过程中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受体的消长变化,探讨PAF在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神经元继发性脑损伤中的分子机制.建立光化学诱导树鼠句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并提取树鼠句脑细胞膜蛋白,并用3H-PAF放射配体结合试验检测中枢神经细胞膜不同特性的PAF结合位点(受体),结果:树鼠句脑细胞膜上存在两种亲和性不同的PAF受体,即高亲和性和低亲和性受体,其亲和力(Kd)分别为(3.61±0.72)nM和(17.04±2.41)*#nM,相应的最大结合容量(max)分别为(1457.94±168.01)fmol/mg蛋白和(5017.40±742.16)fmol/mg蛋白.脑缺血4,24及72h中心区、半暗区及对侧区高、低亲和性受体的Kd值、Bmax值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1),中心区及半暗区下降尤为明显,其中以缺血后24h的变化最为显著.结果表明:PAF受体在介导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机能代谢的不同与PAF受体亲和特性及最大结合容量改变不同有关,亦是PAF介导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
光化学诱导树鼠句局部血栓形成后中心区和半暗区rCBF及神经元泵功能的变化(摘要)研究生张利能导师李树清李麟仙(昆明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昆明650031)关键词光化学,脑血栓形成,半暗区,局部脑血流,脑水肿,钙离子中图分类号R365缺血性脑卒中是临...  相似文献   

3.
揭示血栓性脑缺血时缺血区和血清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活性变化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 GB)作用机理的探讨建立光化学诱导树鼠句血栓性脑缺血模型.用酶比色法测量缺血后4,24及72 h中心区、半暗区、对侧区及血清的MAO活性,并用双缩脲法测定上述各区的蛋白含量,观察缺血后树鼠句以上不同时间点肾上腺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缺血中心区MAO活性均明显下降,半暗区及对侧区和血清的MAO活性进行性升高,以72h最为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化学反应后6h舌下静脉一次注射PAF受体拮抗剂(GB 5mg/kg)后,24h时,半暗区MAO活性明显下降,而中心区则相反(P<0.01)MAO活性变化与相应区域蛋白含量改变一致(r=0.81).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缺血后反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合成及分泌功能的APUD颗粒逐渐衰竭,并可见线粒体肿胀和炎性细胞的浸润等改变.结果表明:脑缺血后中心区和半暗区MAO活性改变是相应区域单胺类递质消长变化的主要原因;MAO活性变化与神经元蛋白质合成能力的改变有关;GB的脑保护作用与其拮抗PAF受体和调节MAO活性而促进递质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树鼠句脑缺血与IL-8的关系及银杏内酯B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细胞因子之一,即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树鼠 句血栓性脑缺血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GB)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是否与其对IL-8水平的调节有关.采用光化学反应法诱导树鼠 句[ HT5”SS〗局部脑血栓形成;采用经典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缺血4,24及72?h中心区、半暗区、对侧区和血清的IL-8水平,并观察在血栓形成后6?h静脉注射GB(5?mg.kg-1)对IL-8水平的影响.结果:脑血栓形成后缺血中心区、半暗区、对侧区和血清的IL-8水平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升高趋势,并在 72?h时达到高峰,其中以缺血中心区IL-8水平(29.25±9.36)ng/dl最高,与假手术组缺血中心区(1.32±0.22)ng/dl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的 IL-8水平(8.21±0.83)?ng/dl与假手术组(1.44±0.21)?ng/dl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另外,GB药物组缺血中心区IL-8水平下降到(10.01±1.12) ng/dl,血清的IL-8水平也降至达(6.23±1.04)?ng/dl,显著性差异(P<0.01)存在于GB药物组与未给药组或溶剂组之间.结果表明:(1)脑缺血后IL-8水平升高与缺血状态下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导致脑组织外IL-8的渗入有关;同时,免疫反应性细胞( 如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和血小板在脑缺血后IL-8 mRNA的表达升高也是机理所在;(2)GB能逆转缺血后IL-8水平的升高,是其改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 通透性及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的结果;(3)IL-8在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中主要起损伤作用,直接作用可能是通过趋化、激活PMAL;间接增加BBB的通透性;(4)GB对IL-8可能有间接影响,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拮抗PAF受体、调节MAO活性与抑制IL-8水平升高等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观察血栓性局部脑缺血过程中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受体的消长变化,探讨PAF在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神经元继发性脑损伤中的分子机制.建立光化学诱导树鼠句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并提取树鼠句脑细胞膜蛋白,并用3H-PAF放射配体结合试验检测中枢神经细胞膜不同特性的PAF结合位点(受体),结果:树鼠句脑细胞膜上存在两种亲和性不同的PAF受体,即高亲和性和低亲和性受体,其亲和力(Kd)分别为(361±072)nM和(1704±241)nM,相应的最大结合容量(max)分别为(1…  相似文献   

6.
揭示血栓性脑缺血时缺血区和血清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活性变化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B,GB)作用机理的探讨建立光化学诱导树鼠句血栓性脑缺血模型.用酶比色法测量缺血后4,24及72h中心区、半暗区、对侧区及血清的MAO活性,并用双缩脲法测定上述各区的蛋白含量,观察缺血后树鼠句以上不同时间点肾上腺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缺血中心区MAO活性均明显下降,半暗区及对侧区和血清的MAO…  相似文献   

7.
观察细胞因子之一 ,即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 -8,IL - 8)在树鼠句 血栓性脑缺血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探讨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 -银杏内酯B (ginkgolide ,GB)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是否与其对IL - 8水平的调节有关 .采用光化学反应法诱导树鼠句局部脑血栓形成 ;采用经典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检测缺血4,2 4及 72h中心区、半暗区、对侧区和血清的IL - 8水平 ,并观察在血栓形成后 6h静脉注射GB …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银杏内酯B对体外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的大鼠中性白细胞某些功能,包括溶酶体酶的释放,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以及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银杏内酯B在0.5 ̄100μmol/L终浓度下,可使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量降低44.2% ̄73.2%,在0.1 ̄40μmol/L终浓度下,可使超氧阴离子生量降低27.4% ̄50.0%;在0.1 ̄100μmol/L终浓度下,使PAF和fMLP刺激引起的细胞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银杏内酯化合物对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方法:进行体外实验观察不同银杏内酯化合物对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银杏内酯化合物体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IC50在0.24~27.44μg/mL之间。结论:不同银杏内酯化合物体外对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PAF拮抗剂BN52021对光化学反应后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摘要)研究生孟强导师李树清(昆明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昆明650031)关键词光化学,血小板活化因子,单胺递质,半暗区,扩布性抑制,迟发性神经元坏死中图分类号R365...  相似文献   

11.
单胺类递质在光化学诱导树血栓性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形成中的作用(摘要)研究生孟强导师李树清(昆明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昆明650031)关键词光化学,脑缺血,单胺递质,半暗区,扩布性抑制,迟发性神经元坏死中图分类号R365单胺类递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TNFα刺激内皮细胞引起的氧化应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分子探针2,7-DCF测定细胞内ROS的产生量以及用Western blot测定ERK2激酶和转录因子AP-1的蛋白表达。结果TNFα(5ng/ml)作用24h后,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中ROS的产生量明显增加(P<0.05),细胞内AP-1、ERK2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强;但GB(50mg/L)和NAC(20mM)能显著性抑制TNFα诱导的细胞内ROS的产生和AP-1、ERK2的表达(P<0.05)。结论GB能抑制TNFα诱导的BVEC内ROS的水平,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ROS介导的ERK2激酶及转录因子AP-1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银杏内酯B衍生物(XQ)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内外2种途径给药,以曲克芦丁、银杏内酯B为阳性对照物,观察XQ对PAF、ADP、AA、COL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XQ体外给药对PAF、ADP、AA、COL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49×10-1、7.20×105、1.78×102、4.69×103μg/mL。XQ体内给药(剂量为0.225、0.45、1.8 mg/kg)对上述各诱导剂也均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银杏内酯B体外给药对PAF、ADP、AA、COL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8.59×10-1、8.43×103、5.30×102、1.03×102μg/mL。曲克芦丁在体外对PAF诱导剂无作用,而体内给药(24 mg/kg)则具有抑制作用。结论XQ对PAF、ADP、AA、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其中对PAF诱导剂的作用强于银杏内酯B,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PAF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引起的肠组织损伤密切相关。应用血小板活性因子(PAF)受体拮抗剂银杏苦内酯B对幼年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中肠黏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作初步研究。方法 18 d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脂多糖(LPS)组和PAF受体拮抗剂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及对照组,注射LPS后1.5,3,6,24,48,72 h取回肠。LPS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内毒素5 mg/kg及生理盐水1 mL/kg;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每一时相点注射LPS 前、后30 min腹腔注射PAF受体拮抗剂(银杏苦内酯B)BN52021 5 mg/kg。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镜作形态学检查,剩余部分回肠于-80℃深低温冰箱中保存,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结果 1.5,3,6,24 h LPS组可见绒毛水肿,固有层血管充血,间质淋巴管扩张,肠腔炎性渗出,拮抗剂组可见绒毛水肿。电镜下对照组肠微绒毛及细胞间紧密连接未见异常。实验组上皮细胞连接增宽;微绒毛变细、稀疏,部分断裂、脱落;细胞器受损。拮抗剂组改变较实验组减轻。LPS组1.5,3,6,24 h XOD明显高于对照组,6 h从239.85±17.64 U/gprot升至330.99±61.73 U/gprot,P<0.01,预防组及治疗组XOD 变化趋势同LPS组,但各时相点XOD较LPS组略低。LPS组1.5,3,6,24,48 h SOD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 h从(141.55±28.12)U/mgprot降至(86.89±9.99 )U/mgprot,P<0.01,预防组及治疗组SOD 变化趋势同LPS组,但各时相点SOD较LPS组高。 结论 氧化损伤在内毒素血症肠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预防和治疗性应用银杏苦内酯B BN52021可减轻肠道的炎性反应,对肠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银杏叶中银杏内酯B的制备及纯化工艺。方法:从萃取塔塔底均匀加入乙酸乙酯进行高速逆流萃取富集;聚酰胺和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与乙醇重结晶相结合纯化。结果:用该方法富集和纯化得到的银杏内酯B纯度达96.3%。结论:方法简便,成本低、污染少、安全性高,所得银杏内酯B纯度高。  相似文献   

17.
银杏二萜内酯是超强效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大量研究显示其主要成分可作用于脑梗死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凋亡、减轻血脑屏障的损伤、降低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促血管生成、促神经元及髓鞘的保护或再生多种作用机制,在脑梗死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综述银杏二萜内酯治疗脑梗死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的探索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银杏内酯B对局灶性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B)对局灶性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光化学诱导树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HE染色和电镜技术观察缺血后不同时间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缺血后4 h、24 h、72 h及给予GB后24 h半暗区及对侧皮层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并测定其平均灰度值.结果 光镜下可见,HE染色显示树局灶性脑缺血后,随缺血时间延长,星形胶质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改变;电镜观察显示缺血24 h时星形胶质细胞明显肿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半暗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在4 h时没有明显改变, 24 h时增加 (P<0.01),72 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对侧皮层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于72 h时开始增加(P<0.05).缺血后6 h舌下静脉注射GB至缺血24 h时,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少于缺血组(P<0.05),但仍较假手术组高.结论 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增强,GB可通过减少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而起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瘀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银杏内酯B注射液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内酯B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瘀血阻络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缺血3小时再灌注21小时模型,观察银杏内酯B对大鼠神经行为改变、脑梗死范围和缺血侧大脑含水量的改变,同时检测脑组织匀浆中SOD活性、MDA、NO、GSH、GSH-PX及CAT含量的改变.结果 银杏内酯B中剂量,高剂量组能够明显改变模型大鼠神经行为、脑梗死范围和缺血侧大脑含水量,银杏内酯B治疗能够明显升高大鼠大脑组织匀浆SOD活性,降低MDA和NO含量,提高GSH、GSHPX含量及降低CAT活性.结论 银杏内酯B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抗自由基损伤,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自由基产生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