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心电向量图的检查工作中,经常发现有QRS环在横面上终末右后向量的振幅明显增大现象,甚至大于QRS环最大向量振幅的50%。这种现象有何临床意义,文献中尚未见肯定的报道。本文就我院应MVC—40A型(日产)心电向量图机,采用FranK导联体系,自1978年6月~1981年12月底共检查1913例,除心电向量图已明确诊断为左或右心室肥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或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等外,发现QRS环终末右后向量振幅明显增大的有140例,占检查人数的7.3%(140/1913),结合临床诊断,参考有关文献,初步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心室前向电力增大,近年来国内外均甚重视,因为这涉及左室内传导系统,即中隔支传导阻滞的问题和与一些常见的心电向量现象,例如右室肥厚、右束支传导阻滞、A型预激综合征、正后壁心肌梗塞、正常变异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中隔支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国内外多采用Nakaya  相似文献   

3.
<正> 心电向量图(VCG)和心电图(ECG),均为记录心脏电激动的方法,心电向量图观察立体的变化,心电图观察平面的变化。本文通过对55例心肌梗塞其中10例下壁心肌梗塞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均分别用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追踪检查以比较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Nakaya 氏之水平面QRS环偏前(Prominent anterior of QRS orce,简称PAF)的诊断标准,在1262例常规检查心电向量图中,有27例诊断为左中隔支传导阻滞。对其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做一分析。提出水平面QRS环诊断标准。2/3总面积指向左前方>30°或>45°。水平面QRS环的5 ms向量在+98°~110°。10ms向量在+89°~77°。T环方位在+38°~46。。QRS-T夹角在+17~22。。  相似文献   

5.
廖杰  周强 《柳州医学》2003,16(4):198-199
目的:为对不典型的下壁心肌梗死以及是否合并有左前分支阻滞明确诊断。方法:通过对心电图诊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与正常对照组各100例之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向量对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较为确切,并可以补充心电图诊断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表明,水平面QRS环移向左前者大多数(72.2%)由心室内前向传导阻滞引起,而移向右前者均由右室肥大等其他病变所致。前向传导阻滞的部位在中隔支。QRS主体环前移并非右束支阻滞的表现。中隔支阻滞时水平面QRS环多数呈逆钟向运行,可能由于传导延缓的加重,少数改作“8”字形或顺钟向运行,当其完全阻滞时则可无前向移位。中隔支阻滞并不增加更高程度心室内传导阻滞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1969年Lichtlen提出右室肥厚的心电向量图有二种表现形式,即横面QRS环右后型和右前型。心电向量图定量评价右室肥厚的标准主要是依据QRS环面积向右、后或前移位,横面前、右方位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或右后方位面积占总面积20%以上,或额面右下方位面积占总面积20%以上。近年来,国内一些作者探讨了心电向量图早期诊断慢性肺心病  相似文献   

8.
心电向量图向右后向量增大,是右室肥厚的特征,但也可是左室后基底部肥厚的表现,有鉴别的必要。本文通过对30例有向右后向量增大的慢性肺心病人及30例存在左室后基底部肥厚的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心电向量图的观察分析,提出了根据额面最大QRS向量的方位及旋转方向等6项心电向量图改变的差别进行轻度右室肥厚与左室后基底部肥厚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室上性激动受阻于左束支而不能下传者,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绝对不应期病理性持续延长或左束支断裂(如心脏手术损伤左束支)时,室上性激动沿右束支下传,使室间隔右侧面及右室先要除极,前者向量指向左,后者指向右前.由于右室壁较薄,综合QRS向量指向左前或左后.随后激动通过室间隔传向左室.  相似文献   

10.
100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与临床发生疾病的关系。方法:用心电向量图,心电图诊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按心电向量图诊断结果,将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分为单纯性和合并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二类,并与临床发生疾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先天性心脏病房、空间隔缺损、心肌炎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者年龄偏小,而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伴左前分支导阻滞者年龄偏大;(3)合并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以心脏疾病多见,与非心脏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单纯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并非心脏病人所特有,多种因素可以引起。结论:积极寻找发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原因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 自Demonlin于1975年证明了左中隔支的存在后,人们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证明左中隔支传导阻滞(LSFB)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LSFB的发病情况,及心电图(EC G)、心电向量图(VCG)的改变情况,现将我院1984年~1989年间,经VCG诊为LSFB、并经ECG及超声排除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右室肥大、后壁心肌梗塞、心肌病等的92例病人分析讨论、如下: 一、诊断标准:采用Nakaya氏标准:(1)横面QRS环最大向量>+30°,且QRS环在前方的面积超过总面积的2/3;或(2)QRS环最大向量>+45°。二、结果:见附表一、二、三。三、合并的ECG异常:左前分支传  相似文献   

12.
通过22例狗心室内膜26个定点起博向量图,QRS环最大向量在额(F)面、横(H)面方位角度及空间方位得出:①左室前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右后上方。②右室前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左后下方或上方。③左室后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右前上方或右后上方。④右室后壁起搏,QRS环最大向量主要指向左后上方或左前上方。⑤室间隔起搏,QRS环最大向量指向右后上方、左后上方、右前上方、左后下方不等。狗心脏与人心脏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狗心起搏对室性早搏定位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 心电向量图对诊断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梗塞等有较大的价值,可弥补心电图检查的不足。我们通过对120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对比分析,以期阐述二者的关系,比较其准确什和敏感性。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支气管病变心电图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心电向量图检查额面、横面、右侧面QRS环振幅、方位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住院符合肺结核等肺支气管病变诊断标准的107例患者,行对心电图、心电向量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7例肺支气管病变且R波递增不良患者通过心电向量图发现超过60%的患者符合右室肥大诊断特征(横面QRS环向前及向右的向量>总面积的70%为68例,横面QRS环位于右后向量>总面积20%为72例,额面QRS环位于右下的向量>总面积20%为72例),而R波递增正常者仅有20%以下符合右室肥大诊断标准(横面QRS环向前及向右的向量>总面积的70%为3例,横面QRS环位于右后向量>总面积20%为4例,额面QRS环位于右下的向量>总面积20%为4例)。107例肺支气管病变患者共有40例患者符合右室肥大心电图诊断特征,而72例符合心电向量图诊断特征。与心电图相比,心电向量图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支气管病变心电图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心电向量图检查额面、横面、右侧面QRS环振幅、方位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心电向量对肺支气管病变患者右室肥大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QRS向前电力增大的病因研究一直是心电工作者长期探讨的课题。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左间隔支心电图诊断标准,几乎无法区别正常变异和正后壁心梗。本文通过38例有突出向前电力(V_1和/或V_(2R/s)〉1)病人心电图和相应心电向量图二方面的对照研究分析,探讨三者间预测价值较好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VCG)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的诊断优势。方法对20例平静心电图(ECG)Ⅱ、Ⅲ、aVF导联呈rS型和QS型不能确诊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者行心电向量检查。结果 20例心电图可疑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中平静心电图(ECG)10例(20%)符合,心电向量18例(90%)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向量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及其他异常有鉴别诊断意义,是对心电图检查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1990年1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经心电图、心电向量图明确诊断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120例,现就其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36~75岁。12 心电图诊断标准 额面QRS平均电轴在-30°~-90°,...  相似文献   

18.
<正> 中隔支传导阻滞(Septal FascicularBlock)也有称作向前传导延缓(Anteriorconduction delay)及向前向量增大(Pro-minent anterior QRS forces)。近年来国内外报告日渐增多。据报道,这种传导异常发生率在连续检查1000例向量图中为6.4%左右,可见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横面QRS 环向前增大并非为中隔支传导阻滞所特有,在诊  相似文献   

19.
郭娇云 《中外医疗》2012,31(6):183-183
目的分析探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33例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心电图患者体表心电图I、aVF导联心电轴分析。结果 133例中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59例,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传导74例。26例存在无人区心电轴者均为心房颤动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74例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传导者无一例出现无人区心电轴。结论房颤并宽QRS波伴无人区电轴时,为心房颤动伴室性期间收缩或室速,无人区心电轴可作为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室内差异传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下壁心肌梗塞(IMI)或纤维化及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均为形成心电轴显著左偏的常见原因。但其形成机理不同,各自的心电图、心向量图表现亦异,鉴别上并无困难。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时心电图难以诊断,心向量图检查有助于作出判断。不仅下壁心肌梗塞,其他原因引起的下壁心肌坏死、纤维化亦可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本文从心向量图、心电图分析下壁心肌梗塞或纤维化合并左前分支阻滞的诊断特点。本文收集经Frank导联心向量图及同日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三组病例。第一组为下壁心肌梗塞或纤维化合并左前分支阻滞(IMI+LAFB组)共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