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肌营养素1的心血管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 ,Pennica等[1] 从小鼠心脏发育的胚胎干细胞中克隆表达出一种 2 1.5kD的蛋白质 ,因其在体外能够导致心肌细胞肥大 ,故命名为心肌营养素 1(cardiotrophin 1,CT 1)。一、CT 1的结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CT 1属于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抑瘤素M (OSM)、白介素 6 (IL6 )和白介素 11(IL11)细胞因子超家族。1.小鼠CT 1:含 2 0 3个氨基酸 ,分子量约 2 1.5kD ;其CT 1mRNA约 1.4kb ,在小鼠的心脏及其他组织中均有发现[1] 。Funamoto等[2 ] 分离了小…  相似文献   

2.
瘦素(leptin)是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细胞因子,与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瘦素的生物学效应是由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ob-R)介导的.ob-R为单跨膜细胞表面受体,目前已发现的有全长型(ob-Rb)及不同剪接型(ob-Ra、c、d、f、e)等至少6种形式,其中ob-Rb是主要的功能性受体.瘦素参与肝纤维化[1-2]、肾脏纤维化[3]、心肌纤维化[4]的过程.目前研究显示,瘦素及ob-Rb在胰腺组织中表达[5-6].为此,本实验检测胰腺纤维化大鼠胰腺组织中瘦素及ob-Rb的表达,探讨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瘦素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等[1]应用定向克隆法从肥胖与糖耐量异常的动物ob/ob小鼠中首次成功克隆出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基因)及人类的同源序列,由于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基本作用是使动物体重降低而变瘦,故Halaas等[2]将其命名为瘦素(leptin)。瘦素主要由脂肪细胞表达,具有中枢性抑制摄食作用。近来发现,瘦素可存在于胎盘和胃等脂肪组织以外的组织[3,4],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最新的一些临床与实验研究显示,活化的  相似文献   

4.
血清瘦素对肺结核患者营养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Schols等[1] 的研究指出 :细胞因子 瘦素的联合作用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极度营养不良、对营养支持反应差的原因。瘦素对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瘦素在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中的可能作用 ,以及瘦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等的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  (1)研究分组 :肺结核组 89例 ,均为本院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年龄 16~ 81岁 [(44± 9)岁 ]。其中男78例 ,女 11例 ,初治肺结核 4 1例 ,复治肺结核 4 8例 ,未接受激素及营养支持 ,排除了肿瘤、糖尿病、心力衰竭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将…  相似文献   

5.
护骨素与代谢骨病和血管钙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护骨素或称骨保护素 (osteoprotegerin ,OPG)发现于 1997年[1] ,后相继被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分别鉴定为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 (OCIF) [2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1(TNFR 1) [3 ] 和滤泡树状细胞受体 1(FDCR 1) [4] 。互补脱氧核糖核酸 (cDNA)测序分析证明 ,它们均属同一基因编码的同一分子。因OPG具有抑制破骨细胞 (OC)分化、活化和上调骨密度的生物学作用[1] 而得名。研究证实 ,OPG转基因 (OPG+ /+ )过量表达OPG的小鼠呈现骨硬化症表型[1] ,OPG基因敲除 (OPG-/-)所致OPG缺乏小鼠在…  相似文献   

6.
心肌营养素-1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是1995年Pennica等[1]从小鼠心脏发育的胚胎干细胞中克隆表达出的一种蛋白质因子,其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s-6,IL-6)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与特异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未成熟心肌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因此可能在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是一组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的蛋白,由CIS(cytokine inducible SH2 containing protein)、SOCS-1~7组成,在体内町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研究显示,SOCS的一些成员作用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磷脂酰肌醇3激酶(PDK)、JAK等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及瘦素受体(LR)、JAK2、STAT等瘦素相关信号因子,负性调节胰岛素受体信号和瘦素信号的转导,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诱发体内葡萄糖代谢失衡,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炎性细胞因子在心衰的临床意义及其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因子网络、心衰的细胞因子假说是当前心衰研究的热点之一。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心衰的发生发展已得到普遍承认。 2 0 0 0年 ,Mann指出 ,如同对于心脏代谢一样 ,细胞因子对左室结构也产生有害作用[1] 。本文就炎性细胞因子在心衰心室重构的作用和对其干预的措施作一概述。1 炎性细胞因子在心衰心室重构的作用1.1 炎性细胞因子在心衰时增多的机制 :与心衰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6(IL 6)、白介素 1α(IL 1α)、白介素 1β(IL 1β)、干扰素 γ(IFN γ)等。其中TNFα、IL 6、IL 1,已被…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瘦素的联合作用可能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饮食摄入减少及对营养支持治疗反应差的原因,但有关“细胞因子-瘦素”机制对急性加重期患饮食摄入影响的研究尚少。本组研究通过观察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饮食摄入与血清瘦素、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55、sTNF-R75)代表的全身炎症状态的相关关系,探讨“细胞因子-瘦素”作用机制在COPD能量失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FK506的肾毒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FK50 6是一种从霉菌发酵物中提取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FK50 6与细胞内特异性受体 (FK50 6结合蛋白 )结合 ,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 (CN)的活性 ,干扰细胞因子转录和T淋巴细胞的激活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它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约是环孢素A(CsA)的 10~10 0倍[1,2 ] 。目前国内外许多移植中心研究发现 :FK50 6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成人和儿童的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对挽救激素和OKT3不敏感的难治性排斥反应 ,也有一定的效果[3] 。但是 ,FK50 6也有一定的肾毒性 ,所产生的移…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 (IL) 13是一种多效性的Th2 细胞因子 ,能抑制脂多糖 (LPS)诱导的外周血单核 /巨噬细胞炎症介质如IL 1β、IL 6、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IL 2、IL 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等[1] 。肾小球系膜细胞可表达TNF α及IL 6等。目前IL 13对系膜细胞的作用国内外尚缺乏研究。我们观察了IL 13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细胞因子TNF α及IL 6表达的影响 ,以探索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大鼠系膜细胞培养 :选取体重 10 0~ 12 0g、2~ 3月龄的雄性SD大鼠 ,参考Lovett…  相似文献   

12.
老年冠心病抑郁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细胞因子介导作用下,C反应蛋白(CRP)水平增高,导致冠心病的发展.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抑郁患者也有改变,Miller等[1]研究发现抑郁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较对照组增加54%;其他升高的炎症因子尚有白细胞介素-1β(IL-1β)[2]、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3]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4]等.  相似文献   

13.
<正>有研究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透析相关低血压、贫血、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密切相关[1-2]。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是一种由前阿皮黑素原(POMC)逐步分解而成的十三肽,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内毒素等介导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3]。有研究表明,在细胞因子升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4.
血清sTNF-R TNF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发病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免疫病理损伤过程,但对反映免疫调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与SLE关系的研究,国外报道甚少,国内尚未见到有关报道。肿瘤坏死因子(TNF)是在SLE的炎症与自身免疫反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外可激活T、B淋巴细胞,诱发炎症反应,与SLE的发生和转归密切相关,而TNF的所有生物学效应是通过靶细胞上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而发挥作用的[1]。因此为了研究SLE患者…  相似文献   

15.
正常人体是由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共同调节的 ,白血病是异常克隆过度增殖 ,凋亡受抑引起。研究表明 ,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是造血系统调控因子 ,对白血病细胞有生长抑制和促进增殖作用。可溶性TNF受体Ⅰ (sTNFRⅠ )与TNFα特异性结合后调节TNFα的生物学活性 ,它们与多种疾病的状态、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1] 。本研究运用ELISA检测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Ⅰ水平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 :6 0例初治和复发难治AL患者为 1998年 9月至2 0 0 0年 5月我院血液科住院患者 ,其…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介导的2型糖尿病β细胞损伤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岛β细胞损伤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6、瘦素等可通过不同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2型糖尿病β细胞损伤。一氧化氮、核因子κK等在细胞因子介导的β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COPD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病人多数存在体重降低及皮下脂肪耗竭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营养不良是由于病人长期缺氧和增加呼吸做功造成的 ,但是它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近年发现其与一种由肥胖基因 (ob)编码、脂肪细胞合成释放的瘦素有关 ,它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内能量平衡及脂肪代谢 ,有研究发现循环瘦素水平与人类体质量指数 (bodymassindex ,BMI)密切相关[1] 。已经证实在营养不良的COPD病人中循环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增加 ,TNF α的激活与COPD病人营养不良有关[2 ] 。本研究旨在观察COPD病…  相似文献   

18.
脂肪因子是指由脂肪组织分泌的多种物质,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刘岩等[1]研究发现血浆脂联素水平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呈进行性下降,低脂联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样,也有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增高[2],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由此可见,脂肪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是脂肪因子导致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9.
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cag A蛋白工程菌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引起人类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原菌 ,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Hp毒力因子进行的研究表明 :尿素酶、空泡毒素 (Vac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 ,是引起人类严重胃部疾患的主要致病因素[1] 。其中cagA基因已被克隆并进行了序列分析[2 ] 。研究还证实cagA基因的存在是产生有活性的空泡毒素所必须的 ,并能促进细胞因子IL 8的释放及激活转录因子NF κB ,加重胃黏膜的组织损伤 ,故而目前认为含cagA基因的Hp菌株是高毒株[3 ] 。我国人群…  相似文献   

20.
部分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人群中某些炎症标志物如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等血浆浓度明显升高,它们可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酪氨酸磷酸化、抑制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降低葡萄糖转运体(GLUT)4 mRNA的表达水平、影响血脂代谢、升高游离脂肪酸水平而影响胰岛素的作用及葡萄糖代谢,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它们尚可通过与瘦素、脂联素等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