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蒙药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增生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蒙药治疗;对照组30例西药治疗,治疗三周后组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4例,占80%,显效6例,占20%,无效0例,临床有效率达100%.对照组中,治愈18例,占60%,显效6例占20%,无效6例,占20%,临床有效率达80%.结论蒙药治疗较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I号对兔乳腺增生病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Ⅰ号对兔乳腺增生病的乳腺组织及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雌二醇及黄体酮建立兔乳腺增生病模型,并使用乳腺增生Ⅰ号进行干预。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乳腺增生Ⅰ号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减少,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结论 乳腺增生Ⅰ号具有抑制由雌二醇、黄体酮致乳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在连续渐进的演变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约占2—3%),对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形成威胁。近10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乳腺增生发生率逐渐上升,且趋向年轻化,相应的乳腺癌发病率亦趋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蒙药乳消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以2 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49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治愈36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乳消散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乳腺1号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浮腺疾病,笔者采用乳腺1号(自拟方)治疗本病80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乳腺1号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乳腺1号方内服外敷,对照组给予乳块消片口服。两组均30 d为1疗程,连服3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垂体催乳素(PRL)水平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乳腺1号方内服外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不典型增生与乳癌的关系及活检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乳腺增生病例临床特征。结果:147例中有8例乳腺不典型增生。结论:乳腺不典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对于40岁左右,无规律性乳痛,一侧乳房肿块明显及长期服药无效者,为防止其恶变及恶性病变漏诊,建议尽早活检。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2001年1月-2012年10月共收治3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58例。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19例,占32.8%;显效23例;占39.7%;有效12例;占20.7%;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蒙药乳腺-Ⅰ (M-Ⅰ)号对乳腺增生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及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选出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动物每天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1次,连续25 d,随后每天肌肉注射黄体酮(4 mg· kg-1)1次,连续5d,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同时正常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对照组大鼠给予三苯氧胺1.8 mg·kg-1灌胃;M-Ⅰ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M-Ⅰ号0.5、1.0和3.0g·kg-1灌胃.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乳头高度,观察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特征,检测大鼠血清及乳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ER和PR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高度仍显著增高(P<0.01),光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血清SOD和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乳腺组织ER、PR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M-Ⅰ号各剂量组大鼠乳头高度明显偏小(P<0.05或P<0.01);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M-Ⅰ号高剂量组大鼠乳腺组织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血清及乳腺组织中SOD和GSH-Px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乳腺组织中ER和PR的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M-Ⅰ号对乳腺增生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增强乳腺增生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乳腺组织中ER和PR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乳康乐Ⅱ号治疗乳腺增生病20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乳腺专科自1997年1月~1998年6月,用乳康乐Ⅱ号治疗乳腺增生病20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0例患者,临床检查腺体增生可呈结节样、条索样或薄片样,病程1~10年。小于30岁620例,占31.0%;31~40岁924例,占4...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内注射30d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再连续灌胃给药30d,观察乳腺增生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乳腺增生胶囊能降低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增生胶囊可改变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这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大鼠乳腺增生疾病模型并观察其复旧情况。方法选用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使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剂量为0.5 mg/kg·d)及黄体酮(剂量为5 mg/kg·d)方法复制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取下右侧乳房,再去除造模因素饲养28 d后取下左侧乳房,分别与对照组对应乳房进行比较,观测第三对乳头直径、腺泡、导管数量以及腺泡横径和导管内径。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乳头直径(pixel)、腺泡数量(个)、直径(pixel)、导管内径(pixel)均有增大(分别为:1.17±0.12 vs 0.93±0.097,23.75±5.30 vs13.13±3.61,360.13±65.63 vs 162.50±33.68,236.63±68.28 vs 102.13±54.04,P均<0.01);去造模因素组乳头直径(pixel)、腺泡数量(个)、横径(pixel)以及导管内径(pixel)均小于模型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96±0.10 vs 1.17±0.12,16.50±5.44 vs 23.75±5.30,228.50±44.10 vs 360.13±65.63及162.13±73.40 vs236.63±68.28,P均<0.01),各组间导管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孕酮交替肌肉注射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去除造模因素28 d后腺体复旧。SD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乳增康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乳增康对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影响,以此做为该复方防治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学基础.方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造模,同时各组均以灌胃方法给药,每日1次,30 d后对乳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取血分离血清,行放射免疫法(RIA)测量性激素水平.结果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腺泡数量、导管分支以及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少,腺泡、导管管腔变小,其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中药复方乳增康能抑制乳腺增生,明显改善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乳腺组织的增生状态.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应用以调摄冲任、疏肝理气化瘀为治则组方的乳康1号,治疗乳腺增生病200例,疗程3个月。共治愈136例,占60.8%。好转64例,占39.2%;全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0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病理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肿块切除37例,乳腺区段切除169例,术后随诊151例(1-5a),无复发.结论 乳腺增生病选择肿块或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通过病理检查既可明确诊断,还可以预防其恶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病理分类方法。方法复习25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病理切片,观察常见病变的出现频率,应用免疫组化对增生明显病例进行鉴别诊断。结果乳腺增生病常见形态学有9种,普通导管上皮增生132例(52.8%),肌上皮增生130例(52%),纤维组织增生87例(34.8),纤维腺瘤样变98(39.2%)为多见,非典型增生10例(4%),同一病例可见多种病变,以2~3种病变者居多。重度及旺炽型增生CK5/6阳性率90.9%,34βE12阳性率81.8%,而非典型增生CK5/6阳性率10%,34βE12阳性率0。结论将乳腺增生病分为单纯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两大类是可行的,CK5/6和34βE12在单纯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对50例诊断明确的乳腺增生病患者给与逍遥散加减方,水煎服,日1剂,14天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率68%,好转率32%,总有效率100%。结论:逍遥散加减方可调和气血,软化乳房肿块,消除疼痛,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病豚鼠模型的建立及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豚鼠乳腺增生病模型方法的建立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采用给豚鼠已烯雌酚、黄体酮联合注射法所致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测量乳头直径及高度,检测血清中雌二醇、黄体酮;对乳腺、子宫、卵巢组织作形态学观察与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的乳头直径及高度显著性增加,乳腺组织切片可见典型的乳腺增生,血清中各激素的水平也有不同的变化;子宫、卵巢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与充血。结论采用已烯雌酚、黄体酮注射能成功复制豚鼠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见于30—40岁性功能旺盛期的妇女,表现为乳腺胀痛、有结节感或肿块。我院乳腺科对部分患者使用乳腺动力治疗仪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