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采用GC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产地千年健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GC色谱法对所采集的不同产地千年健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GC指纹图谱共有峰模式,并进行相似度比较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千年健药材的GC指纹图谱有9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千年健的成分种类上差异不大;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分比例和量上差异较大。结论 G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对千年健的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雷公藤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价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HPLC构建雷公藤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运用PCA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统计分析,以各主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变量建立得分图和载荷图。结果 标定了雷公藤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18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的6个共有峰,分别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11批雷公藤药材的相似度为0.587~0.913。PCA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9.603%,选择这5个因子即可对雷公藤药材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可知,来自四川阿坝、四川大巴山、云南西双版纳产地的雷公藤药材质量较好。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PCA可以快速、客观地评价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的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锁阳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2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DAD技术,以Dikma Spu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0.2%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锁阳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2批样品进行共有峰确认及相似度评价;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建立了锁阳药材指纹图谱,12批锁阳药材的相似度均>0.90;确定共有峰22个,并对其中儿茶素、根皮苷含量进行测定,其含量均值分别为0.320,0.057 mg·g-1。CA将不同批次锁阳药材分为4类,反映了12个不同产区锁阳药材的质量特征;通过PCA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89.349%的5个主成分,得到决定锁阳药材质量的4个化学成分。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CA、PCA方法可以客观、全面、有效地用于锁阳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细辛药材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GC-MS法建立细辛挥发油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判别分析不同产地细辛挥发油的质量差异。结果 建立了细辛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确认2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10个共有峰。不同批次细辛挥发油样品相似度在0.908以上。CA、PCA和OPLS-DA结果显示细辛挥发油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1.0为标准,筛选出8个差异性标志成分。结论 GC-MS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全面、系统地评价细辛挥发油的质量特征,为细辛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建立枳壳色谱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评价四个主产区枳壳药材的质量属性,并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不同主产区枳壳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建立14批次四大主产区枳壳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四大主产区枳壳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并应用SPSS19统计软件对四大主产区枳壳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四大主产地枳壳药材的质量。结果:枳壳药材HPLC指纹图谱16个峰确定为共有峰,并指认了2号峰为柚皮苷,3号峰为新橙皮苷,9号峰为木犀草素,14批次四大主产区枳壳指纹图谱和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873~0.972;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主产区枳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建立的枳壳指纹图谱重现性及专属性较好,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较好地解释了不同主产区枳壳药材的质量差异,为枳壳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头顶一颗珠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评价秦巴及不同产地间药材的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Hibar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头顶一颗珠HPLC指纹图谱,经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研究秦巴及外产地10批样品的质量差异。结果 头顶一颗珠指纹图谱匹配得到23个共有色谱峰,其中21~23号峰依次指认为重楼皂苷Ⅶ、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葡萄糖苷及重楼皂苷Ⅵ,各批次相似度在0.706~0.958之间。经化学模式识别10批药材样品可聚为3类,其中秦巴产的湖北神农架及陕西药材PCA综合得分较高,质量较好。OPLS-DA筛选出11个影响各批药材质量差异的色谱峰。结论 建立的中药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能明确秦巴产头顶一颗珠的道地品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质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射干药材水溶性成分的相似度及含量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为射干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不同产地射干药材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对15个产地射干药材的水溶性成分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不同产地射干药材的射干苷、野鸢尾苷等成分进行方法学考察与含量测定,结合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射干药材的质量。结果 HPLC指纹图谱分析显示15个产地射干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90.0%。在射干药材水溶性成分含量测定中,射干苷含量以产地为湖北团风最佳;野鸢尾苷含量以产地为湖北兴山最佳。主成分分析认为产地为湖北团风的射干药物品质最佳。结论 HPLC指纹图谱可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射干药材水溶性成分的含量差异,为射干药材的临床安全应用与新药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延胡索不同浓度酸碱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价不同提取物中的化学组分。方法用氨水、冰醋酸配制不同浓度酸碱水溶液,供试品加热回流提取;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乙腈-0.6%醋酸溶液(pH 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流速1 mL/min,构建HPLC指纹图谱,用相似度软件建立共有峰模式;应用SPSS 19.0分析软件,以主要色谱峰峰面积为变量进行PCA分析。结果标定了延胡索不同酸碱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的16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分别为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各批次延胡索提取物的相似度在0.861~0.984;PCA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1.097%;选择这3个因子对延胡索不同酸碱提取物进行综合评价。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PCA可以快速、客观地评价延胡索不同酸碱提取物的化学组分差异,并确定酸性溶液更适合延胡索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不同产区高乌头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2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为高乌头制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HPLC梯度洗脱建立高乌头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高乌头炮制品指纹图谱,10批高乌头制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0,标定共有峰18个,并对其中2主要成分(高乌甲素、冉乌头碱)进行含量测定;聚类分析(CA)将所有批次高乌头制品分为4类,反映了10批不同产区高乌头制品的质量特征;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88.824%的4个主成分,得到决定高乌头药材质量7个化学成分。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特征性强可用于高乌头炮制品全面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张群  罗沙  李洁  李贝  牛文意  谭睿 《药学学报》2022,(7):2146-2152
建立HPLC指纹图谱、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化学模式识别的荆芥穗药材质量控制评价方法,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收集得到的25批次荆芥穗药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共标定22个共有色谱峰,其相似度均在0.9以上。通过聚类分析将样品按不同产地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最后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了不同批次荆芥穗药材的5个差异标志物,通过对照品指认,确定了9号峰为橙皮苷、10号峰为迷迭香酸、13号峰为金合欢素-7-O-葡萄糖、14号峰为槲皮素、20号峰为胡薄荷酮。本研究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荆芥穗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恩施产杜仲药材水提液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10批恩施产杜仲药材水提,采用Wonda 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结果:确定了12个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10批杜仲药材水提液的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在0.596-0.997,并得出对照指纹图谱。结论:针对恩施产杜仲药材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恩施产杜仲药材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酒萸肉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CE3 C18-AR柱(100 mm×2.1 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μL。以马钱苷为参照峰绘制76批酒萸肉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并与10批山萸肉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采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76批酒萸肉药材指纹图谱共确定7个共有峰、6种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獐牙菜苷、山茱萸新苷;76批酒萸肉药材样品中有60批次的相似度大于0.8;76批酒萸肉药材样品和10批山萸肉药材样品聚为两大类,两大类的5-羟甲基糠醛含量差异明显;经主成分分析,峰6和峰2均是导致药材样品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结论所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酒萸肉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视疲宁片(SPN)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成分定量分析,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C18柱(250mm×4.60mm,5μm),以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15min,20%~25%乙腈,20~25min,25%~45%乙腈,25~30min,45%~95%乙腈);体积流量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对10批SPN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对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析,并对指认的6种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0批SPN 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共20个共有峰,各峰分离度较好。10批SPN样品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且经主成分分析20个共有峰可综合分为6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5.91%;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确定6种指标成分,分别为绿原酸(3号峰)、阿魏酸(5号峰)、橙皮苷(7号峰)、淫羊藿苷(12号峰)、橙黄决明素(18号峰)、大黄酚(20号峰),所建立的成分分析方法可用于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结论:HPLC特征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可反映SPN的内在质量,建立的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对SPN的质量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及多指标同时定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批次十一方药酒,为该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建立11批十一方药酒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e analysis,PLS-DA)考察不同批次十一方药酒的差异性成分。采用HPLC多波长法对6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标定33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0.977~0.997,共指认12个色谱峰。PCA将样品分成2类,通过PLS-DA,表明差异性成分共16个,包含定量分析的6个成分。含量测定中各色谱峰分离度较好,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95.34%~102.41%,RSD≤2.9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单,可为十一方药酒提供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龙生蛭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龙生蛭胶囊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对测定结果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样品进行模式识别,以VIP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影响龙生蛭胶囊质量的差异性成分。结果 19批龙生蛭胶囊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5,指认了9个共有峰,分别为槲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芍药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19批样品可分为2类;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504%;以VIP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出8个主要峰,13、8、2(没食子酸)、3(原儿茶酸)、1(槲皮素)、14(芍药苷)、10、11号峰。结论 建立了龙生蛭胶囊更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和分析方法,为龙生蛭胶囊的质量标准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金茵利胆口服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以及多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杜仲补天素丸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测定杜仲补天素丸中7个成分的含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Pntulips BP-C18 Plus为色谱柱,以0.2%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以丹皮酚为参照,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建立12批杜仲补天素丸(S1~S12)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对照品比对进行色谱峰指认。采用SPSS 21.0软件和SIMCA 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22个共有峰进行评价。采用上述HPLC法测定12批样品中指认成分的含量。结果:从12批杜仲补天素丸的HPLC指纹图谱中标定共有峰22个,相似度均不低于0.960;共指认化学成分7个,分别为没食子酸(峰1)、绿原酸(峰3)、甘草苷(峰6)、金丝桃苷(峰7)、毛蕊花糖苷(峰8)、淫羊藿苷(峰14)和丹皮酚(峰15)。12批样品中,S1、S3~S5、S7、S9、S11聚为一类,S2、S10、S12聚为一类,S6聚为一类,S8聚为一类;22个共有峰被分为3个主成分,主成分1的特征值(15.130)和方差贡献率(68.775%)最大,其中峰3(0.305)和峰4(0.298)对应成分的得分系数最高。12批样品中,上述7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8.1962~31.9513、0.0006~0.0494、0.2348~0.4159、0.0395~0.0791、0.0535~0.2493、0.0005~0.0008、0.6464~1.1469 mg/g。结论:成功建立了杜仲补天素丸的HPLC指纹图谱。12批样品被聚类分成4类,峰3(绿原酸)和峰4(未知)可能是造成样品差异的重要因素。7个成分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骨折挫伤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运用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HPLC-DAD法建立骨折挫伤胶囊的指纹图谱,确认主要色谱峰并进行归属,最后通过CA、PCA以及OPLS-DA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75批骨折挫伤胶囊的相似度为0.69~0.99,共标记了26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成分:分别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1号峰)、阿魏酸(6号峰)、芦荟大黄素(15号峰)、大黄素(19号峰)、大黄酚(24号峰)和大黄素甲醚(26号峰);聚类分析可分为五类;PCA和OPLS-DA筛选出13个主要差异贡献成分,通过成分归属说明控制红花的质量对于确保骨折挫伤胶囊质量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较为稳定、可靠,能基本反映复方中化学成分的特征,可为骨折挫伤胶囊的质量控制及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的山楂叶50%乙醇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中5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合聚类分析评价不同产地的山楂叶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冰醋酸-四氢呋喃体系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流速0.9 mL·min-1;柱温30℃;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标定出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7个,相似度0.09~0.90;聚类分析后,可以区分不同产地山楂叶,最终以19批主产地的山楂叶为样本,重新建立山楂叶50%乙醇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标定出共有峰11个,相似度均大于0.85;对25批山楂叶提取物5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主产区山楂叶的质量比较稳定.结论 建立的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重现性和特征性较好,能够快速鉴别山楂叶.应用SPSS 19.0聚类分析软件,可以较全面的反映不同产地山楂叶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