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通脉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丹参、当归、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7∶83,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16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丹参、当归、红花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阿魏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8~80μg/ml(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为97.2%~99.6%(RSD=1.2%,n=6)。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通脉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加味归芪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当归、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中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进样量在0.1356~1.35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9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加味归芪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王亚洲 《黑龙江医药》2012,25(6):845-847
目的:建立蝎龙接骨散新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处方中的血竭、红花和当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用InertsilC8-3柱,乙腈-0.2%磷酸-四氢呋喃(23:75: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40nm。结果:TLC特征斑点明显、专属性强。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13~111.35μg/mL和3.42~34.2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5%和99.43%(n=6)。结论:所建的新标准可用于蝎龙接骨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董永成  余胜兰  吴建平 《中国药师》2012,(12):1711-1713
目的:建立斑秃搽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斑秃搽剂中当归、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方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Cosmo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16 nm,柱温为30℃。结果:当归、红花的TLC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在4.04~20.2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864X+0.280,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1.0%(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癍秃搽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姚荧  徐以亮  陈燕飞  黄银涛 《中国药房》2012,(47):4491-4492
目的:建立复方川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复方川芎颗粒中的川芎、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阿魏酸含量。结果:TLC分离好,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进样量在0.027~0.2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2%,RSD=0.7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川芎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赵慧  周素琴  杨飞  姜娟  孟建琴  焦海胜 《中国药房》2007,18(24):1882-1885
目的:建立赤芍桃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薏苡仁、红花、桃仁、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芍药苷、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TLC中能检出薏苡仁、红花、桃仁、川芎的特征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芍药苷检测浓度在48.2~48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RSD=2.24%(n=6)。阿魏酸检测浓度在1.36~13.55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RSD=1.87%(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建标准可用于赤芍桃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唐海英  马传新 《中国药房》2006,17(11):854-856
目的:建立复方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当归注射液中当归、川芎、红花、丹参、葛根5种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测出上述5种主要药材;阿魏酸检测浓度在2·829~15·99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RSD=0·94%)。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李广胜 《中国药房》2009,(30):2374-2376
目的:建立益经消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当归、丹参、肉桂、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当归、丹参、肉桂、延胡索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阿魏酸的检测浓度在0.0028~0.044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1.5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益经消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创愈生肌散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创愈生肌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本方中的川芎、当归、马钱子、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处方中主要成分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TLC色谱中可检出川芎、当归、马钱子、血竭、白芷,与其他组分良好分离;阿魏酸在0.03~0.5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103.19%,RSD为1.46%(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准确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藏药五根散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梅 《中国药房》2009,(33):2608-2610
目的:建立五根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西藏棱子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藏棱子芹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西藏棱子芹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阿魏酸进样量在0.089 92~0.449 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1.01%(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藏药五根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王亚洲  吕建伟 《中国药房》2012,(23):2165-2167
目的:建立抗乳腺小叶增生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白芍、当归和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特征斑点明显、专属性强。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的检测浓度分别在25.96~259.65、2.15~21.55、31.63~316.30μ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5、0.9998、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2%、98.61%和100.39%,RSD分别为2.64%、2.43%和2.98%(n均为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抗乳腺小叶增生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马丽莎  黄诺嘉  罗丽娟 《中国药房》2008,19(27):2129-2130
目的:建立春根藤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春根藤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熊果酸的含量。结果:总结了春根藤的主要鉴别特征;熊果酸进样量在0.053~10.6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45%,RSD=1.72%(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春根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杨璐璐  秦兴卫  宁亚功  彭静  邓富 《中国药房》2012,(39):3703-3706
目的:建立活血定痛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川芎、骨碎补、马钱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乌头碱和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乌头碱的进样量在0.18~1.08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17%,RSD=1.31%(n=9);阿魏酸检测浓度在5.2~15.7μg.mL-1(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1%,RSD=1.40%(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活血定痛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六味芦荟膏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其冰  朱毅  黄守良 《中国药房》2008,19(18):1388-1390
目的:建立六味芦荟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连、虎杖、芦荟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芦荟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试验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芦荟大黄素检测浓度在1~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94%,RSD=1.1%(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六味芦荟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高家荣  程志清  夏伦祝 《中国药房》2009,(24):1890-1892
目的:建立复方补乌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补骨脂、当归、川芎、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补骨脂、当归、川芎、丹参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030 4~0.304μg(r=0.999 1)和0.036 2~0.362μg(r=0.999 5)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二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和102.4%,RSD分别为2.9%和2.7%。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补乌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祛腐再生膏的质量标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该制剂中当归和白芷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三氟乙酸水(58∶4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8 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当归和白芷,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藁本内酯在0.040 6~2.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藁本内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2.48%(n=9)。结论:本文方法简便、专属性好、准确,可作为祛腐再生膏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