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介绍近年来对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雷公藤成分与毒性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雷公藤及其制剂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 综述关于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结果:雷公藤毒性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其毒性成分同时也是药效成分,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对雷公藤高效低毒制剂研发有指导意义,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结论: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已逐渐成为雷公藤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由于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及中药药理的整体性目前关于雷公藤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和系统,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源性肝毒性和中药组分、个体差异及配伍等方面关系密切。从化学成分、作用机制、临床与动物实验的比较3个方面对中药引起的肝毒性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生物碱、萜类、蒽醌类化合物是引起中药肝毒性的主要化学成分,肝毒性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代谢酶基因表达异常、肝细胞凋亡失调、脂质过氧化损伤、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等。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在关注其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应重视其所引起的肝毒性,才能进一步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28):4023-4026
目的:为临床使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收载的毒性药材及饮片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药典》收载的药材及饮片"性味与归经""用法与用量""注意"项下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毒性药材与饮片的品种与毒性分级及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与《神农本草经》《中药大辞典》比较,查看《中国药典》中药毒性的有无及毒性分级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中国药典》共收载83种毒性药材及饮片,其中大毒有10种、有毒有42种、小毒有31种;对毒性中药的使用有限制性规定,其中孕妇禁用有30种、孕妇忌服有1种、孕妇慎用有16种、运动员慎用有3种、不可内服有6种、内服宜慎有8种、不宜生用有3种、入丸散用有5种、多入丸散有13种。《中国药典》中的毒性中药有30种同时在《神农本草经》中有收录,其中有3种药《中国药典》记载为具有毒性而《神农本草经》记载为无毒、14种药毒性分级相同、13种药毒性分级不同。《中国药典》中的毒性中药有80种同时在《中药大辞典》中有收录,其中有6种在《中国药典》中记载为具有毒性而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为无毒、60种药毒性分级相同、14种药毒性分级不同。结论:因《中国药典》与《神农本草经》《中药大辞典》在中药毒性的有无和毒性分级上存在差异,有必要设立一个统一的毒性中药分级标准,以避免临床使用时产生疑义。  相似文献   

4.
与功效、毒性相关的何首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与功效、毒性相关的何首乌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明确何首乌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为进行何首乌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是何首乌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蒽醌类是其可能的毒性成分和毒性表达的主要物质基础。临床报道何首乌可产生多种不良反应,而关于何首乌化学成分毒性的研究报道较少,对于何首乌毒性物质基础、毒性体内过程、毒性作用特点、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目前关于何首乌化学成分、功效和毒性的研究都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缺少关联性。结论何首乌应在功效和毒性表达导向下进行定向的物质基础分离、合理毒性控制研究,以达到减少不良反应,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药鸡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  江振洲  王涛  汪豪  张陆勇 《药学进展》2011,35(6):264-269
中药鸡骨草(Abrus cantoniens Hance)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是临床常用中药,亦是我国出口中草药品种之一。我国对这一中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已进行多年。根据文献报道,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中药鸡骨草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和作用机制以及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与北豆根的功效、毒性相关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明确北豆根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北豆根功效与毒性的相关性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近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 生物碱既是北豆根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其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历代文献和药典均记载其有小毒,关于北豆根化学成分尤其是生物碱的规范毒性研究报道还不完善,对于功效和毒性物质基础的体内过程、药理特点、作用机制以及与临床应用的相关性尚属空白.针对药效物质基础和毒性物质基础的提取、分离工艺优化研究与质量控制研究也鲜有报道.结论 作为有小毒记载的中药北豆根,亟待需要进行基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与质量的“保效、控毒”研究,为临床安全、可控、有效地使用北豆根提供试验依据和文献思路.  相似文献   

7.
615味常见中药毒性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先元 《中国药房》2007,18(30):2392-2394
目的:促进临床中药的正确使用,增强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根据有毒中药按毒性、性能、基原等传统分类法,以及按化学成分现代分类法,统计分析615味常见中药。结果与结论:常见中药中16.7%有毒;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动物类中药是我国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成分。现代研究发现,各种动物毒素是引起动物类有毒中药毒性的物质基础。动物毒素是结构和功能丰富多样的蛋白质和多肽等活性物质,不同动物的动物毒素的生物效应也不同。因此,动物类中药的毒性反应也具有不同于植物类有毒中药的特点。现代科学中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的解析和新药的研发上市也都得益于动物毒素。对动物毒素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有毒动物类中药在应用中的毒性防控,也有助于现代新药研发。《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动物类中药有51种。其中有毒的动物类中药8种,斑蝥记载为有"大毒",土鳖虫和水蛭记载为有"小毒",其他5种,全蝎,金钱白花蛇,蜈蚣,蕲蛇和蟾酥均记载为"有毒"。本研究通过系统查阅这8种动物类有毒中药的历史记载和现代毒性相关研究,从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成分、分子机制以及临床对策和表现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动物类有毒中药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计算毒理学近几年受到美国及欧盟相关立法及研究机构的重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药毒性预测及环境化合物的安全评价。化合物毒性预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化合物本身为基础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研究结构与毒性的定量关系;另一类是以毒性靶分子结构为基础的方法,又被称为分子机理法。我国在环境化合物的毒性预测、算法及建立构效模型上取得进展,将计算毒理学应用于新药研发已经起步,但尚未见到计算毒理学用于中药及其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而国外在天然化学成分的毒性预测、结构毒性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由于中药化学成分与人工合成化合物在化学空间的差别,同时中药是多组分的混合物,毒性预测有较大的挑战性。随着组学技术被更多地应用于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计算毒理学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也有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中药毒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有毒无毒是相对的,应慎重对待。对于中药毒性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是解决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的疗效降低毒副反应的矛盾,是加快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本文概要地回顾了中药毒性的传统认识、古代医师对中药毒性的认识,以及当前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中药的毒理学基础-中药化学成分(生物碱、甙类、毒蛋白类、金属元素类),以及毒性中药的临床应用(恶性肿瘤、风湿病、跌打损伤、蓄血)的分析和探讨,还有中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剂量因素、"十八反""十九畏"的应用、药物的过敏反应)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甘遂的毒性成分、炮制方法及炮制减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雨诞  张丽  李媛  唐于平  丁安伟 《中国药房》2011,(19):1817-1819
目的:为甘遂炮制减毒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20年有关甘遂研究的中外文献,综述其毒性成分和炮制方法以及减毒机制的研究。结果:甘遂的研究成果较多集中在其生品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毒理作用方面,对其炮制减毒机制的研究成果较少。结论:甘遂炮制减毒的机制宜从甘遂炮制减毒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相关性两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北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现有的毒性中药品种及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概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毒性中药品种,简介其药典规定用量、毒性成分、不良反应、配伍和使用禁忌、中毒救治方法及合理应用等。结果:目前我院共有草药487种,其中毒性中药占5.75%,并且包括部分药典未收载品种。结论:毒性中药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引起不良反应的概率大于非毒性中药,因此需要对其毒性成分和作用机理不断深入研究,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保障用药安全,促进毒性中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7,(25):3582-3586
目的:为寻找能增强三氧化砷抗肿瘤作用及降低其毒性的中药单体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以"三氧化二砷""中药""单体化合物""抗肿瘤""增强疗效""降低毒性""Arsenic trioxid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titumor""Increase efficacy""Attenuate toxicit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17年2月在Pub 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单体化合物增强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作用及降低其毒性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0篇,其中有效文献37篇。淫羊藿苷、金丝桃苷、青蒿素、鼠尾草酸、粉防己碱等中药单体化合物能增强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作用,而白藜芦醇、青蒿素、粉防己碱等中药单体化合物能降低三氧化二砷的毒性。今后研究重点是探讨中药单体化合物增强三氧化砷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即研究中药单体化合物增强三氧化砷抗肿瘤作用的信号通路和发现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发生机制,回顾了中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防治作用的研究资料,总结并分析了10味中药(川芎、丹参、刺五加、当归、黄芩、葛根、茯苓、骨碎补、儿茶素、月见草)和多种复方制剂(复聪片、耳聋左慈丸、金匮肾气丸、天鼓冲剂、复方丹参、补肾聪耳片等)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实验性耳毒性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一定的加工才可用于临床,其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中药的炮制,其不仅可以减轻或消除药物本身的毒性,还可增强中药的疗效。本文通过总结有毒中药的物质基础,从其炮制方法及作用机制方面入手,浅谈中药炮制对毒性中药的减毒作用,从而体现了中药炮制在中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有毒中药的毒性物质基础1.1生物碱类含生物碱类毒性的常用中草药包括曼陀罗、  相似文献   

16.
<正>中药毒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中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毒性反应。中药使用后,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出现毒性反应,以及毒性的大小,主要与药物的毒性、机体的状态和临床是否合理应用有关[2]。本文在中药毒性分级、中药毒性类型、中药毒性安全性评价论述的基础上[1],对中药毒性的影响因素和临床合理应用进行了深入论述,以期阐明中药毒理学的思维原理。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徐先顺 《海峡药学》2007,19(11):122-123
本文就中药毒性概念,中药毒性的客观性,中药毒性的影响因素,有毒中药的认识误区以及对中药毒性的防范对策作一阐述,对中药的毒性应建立客观、全面的认识,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治病作用,保障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与掌握网络毒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预测中的应用;简介网络毒理学的概念,分析了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思路,总结了相关毒性预测工具与软件,概述了毒性预测的方法与研究思路,重点综述了网络毒理学在中药肝毒性、肾毒性成分、心脏毒性成分与急性毒性成分预测中的具体应用;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毒理学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相关领域,尤其在中药毒性成分预测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人们更深刻的认识了中药的毒性成分,迫切需要用现代技术方法对中药毒性进行预测与评价,为进一步认识和发展网络毒理学及其在中药毒性成分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千金子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千金子毒性作用的文献,总结千金子有关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毒性作用、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炮制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与结论:药理作用主要有泻下、抗肿瘤、美白和抗菌、抗炎等,临床应用广泛但用量较小;其毒性作用强烈,毒性成分可能为二萜类化合物;对其进行炮制减毒成为千金子研究的一大热点。应加强千金子炮制减毒机制和毒性成分、毒性作用部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概括中药免疫增强剂的来源分类、免疫作用机制及毒性大小。结果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及有效成分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中药的免疫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包括促进B细胞、T细胞的免疫,促进细胞因子生成、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及激活补体系统等多个方面;中药免疫增强剂的多糖提取液毒性较小;而皂苷成分毒性较大;生物碱的提取液成分毒性有大有小,主要取决于单体类别。结论中药免疫增强剂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